3 始·日常(1 / 1)
这里是一个大型社区,说是住宅区,其实各方各面都非常完善,有将近一百五十多栋高层住宅,超过三成的楼下都有用作商业用途的裙楼,超市、发廊、书店……应有尽有。这里的居民如果愿意,不用走出社区也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所需。
一对打扮普通不引人注目的中年夫妇正对着手中的名片,焦虑犹豫地寻找着“八十六栋裙楼三十一号”。他们走走停停,东张西望,同时又尽力装作若无其事,突然之间,烫着精心修饰过的卷发的妻子指着社区公园的另外一边,悄声对丈夫说:“八十六座!那边!”
那是几栋外观基本相同的高层,裙楼为了吸引商家而连在了一起,三楼的一部分是一家大型的服装连锁专卖店,二楼的一部分是一家超市,一楼是门店,被划分成一格一格,租了出去。
“嗯,走吧。”已经略显衰老的丈夫说,按捺住心头的不安,终于踏上了街心花园的碎石小径,他的妻子尾随在后,显然不想让丈夫觉察出自己的紧张。
“是叫‘边协地产’,对吧?”虽然名片已经拿在手上,做丈夫的还是忍不住转过脸向身后的妻子确认道,希望以此延迟面对接下来将要做的事。
“嗯,你看上面写的嘛!”妻子小幅度地点了下头,因为紧张,她的语气有些急躁。但其实这只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罢了,她心里并不真的想对丈夫发火。
这对夫妻走到楼下,发现各家商铺并没有把门牌号钉在容易看见的地方,只好按照店名找了过去,最后,他们在一家灯箱上写着“边协地产”的店前停了下来。
“边协地产……是这里吧?”丈夫抬头看着白底蓝字的招牌,再用一次确定妻子从他手里夺过名片核对了一遍,然后用手推着丈夫的后背,和他一起推开玻璃店门。其实她根本用不着核对,这个名字早就被她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
“您好!请问我可以为您做什么?”穿着统一店服的年轻男店员得体地微笑着。夫妻俩不敢仔细地打量铺内的格局,只是走向在店内右边整洁的接待台,不知所措地看着桌上绕着房间摆成半圈的一排显示器,非常迟疑地对店员开口道:“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位姓王的先生?王著。”
“王著?”男店员问,见那位妻子拿着名片,便问:“请问能让我看一下名片吗?”
“噢……”妻子踌躇片刻,见丈夫用目光示意,这才把名片递了出去:“拜托了。”
店员接过名片。名片上并没有写什么“王著先生”,而只是简单地打印着边协地产的店名,地址和联系电话,但他只扫了一眼,便了然地微笑起来,不由得抬起头,用一种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目光看了这对夫妇一眼,撞上他们的目光,他说:“对不起,我们这里是五号,你们找的是三十一号——”他没有给夫妻俩茫然的时间,而是接连着说:“请允许我找人带你们去三十一号?”
他用征询的目光望着他们,见他们不知所措地说了“好吧”,他拿起接待台上的座机,迅速拨了一个号码。
“喂。我是五号店……这里有两位客人……嗯,对,对……马上……好的,再见。”店员放下电话,礼貌地微微一笑:“两位请稍等……约三十秒。”
还不到三十秒就有一个约十二三岁的男孩跑进店里,对立在那里的夫妻说了句“你们好”,然后用清脆的童声问那位店员:“这是你说的客人?”
“是的。”店员回答,又指着隽域,用彬彬有礼的口吻对夫妻说:“请他为你们带路。”
男孩抬头看着他们道:“请两位客人跟我来。”然后走到门口,帮客人推着玻璃门。
夫妻俩都难掩心中的诧异。地产公司,怎么会有小孩子的呢?难道是店员的孩子周末放假跟父母来上班?
“到了。”没走多久,男孩就推开了另一扇几乎一模一样的玻璃门,“请进。”
从外观上看两家店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走进内部看也相差无几,都是一般地产中介的样子,墙上一格一格地贴满房屋租售信息和各种广告,接待台后面有“边协地产有限公司”一排大字。
“两位请坐!”男孩指着桌边的一溜旋转椅,让夫妻俩坐下,然后沿着左边通向店铺内部的过道,走进了暗处的一扇门里。
“组长!好像有委托人!”
“啊,是普通客人还是委托人?”
“应该不是一般客人,五号店打电话来让我带过来的!组长,你出来一下嘛!”
“行,行,我就来!”
夫妻俩看见屋内走出来一位穿着正式的三十多岁男子,连忙又站了起来,接着,他们看见刚才的那个男孩尾随其后。
“您好,请问你们的来访事由?”组长问道,打着手势请他们坐下。
“呃……我们……我们……”夫妻俩对视一眼,很是为难,不知道这么唐突地说出来是不是恰当。“呃……你们真的可以处理……处理……?”他们一直支吾,就是无法把话说完整。组长用睿智的目光温和地注视着他们。一般来说,这样的目光既不咄咄逼人,又充满鼓励,一般都能让普通人放松警惕。
“处理什么呢?”组长说话的时机恰到好处。
“处理‘那种’事件?”妻子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随即又好像自己说了什么荒唐话一样惊慌地看了丈夫一眼,寻求安慰。
“请问,是谁告诉你我们处理什么什么事件的?”组长又问,突然发现自己的语气不大对劲——他并不是想质问来着!
妻子惊慌地瞪大眼睛。
隽域心想,组长你那叫什么口气呀!我的天,她一定是误认为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了!
“不、不,他的意思是,你们好像是第一次来到本店,请问你们的介绍人是谁,或者说,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的业务的?”隽域连忙向那位妇女解释。
“噢……我们的介绍人……是……我爱人的熟人……”女人慌张地说,隽域听出她的声音在发抖。
“嗯,对不起,能否告诉我们介绍人的全名?”组长问。
女人看了一眼丈夫,似乎在问:告诉他们这样好吗?
丈夫也迟疑着,似乎不太想说。组长只好说:“如果两位真的想解决难题,最好告诉我们是如何了解到本店业务的,这不会对介绍人有任何危害……”
“并且,请原谅,我们不接受来历不明的委托。”隽域把组长的话说完。或许是因为组长放不下面子,每回这种不太好听不太友善的话都死让隽域说,这是组长事先对隽域交代好的,大概是认为如果由孩子来说,更容易让人原谅——童言无忌嘛。
起作用的正是隽域的话。丈夫犹豫再三,终于吐出一句话:“他叫郑中景。”
“查郑中景这个名字。”隽域钻到接待台后面,对一名年轻的女接待员说。店员开始在电脑资料中搜索。隽域盯着屏幕,伸手想跟店员抢鼠标,但被店员抢先一步。
“查得到,郑中景,男,最近的一次记录是在……”店员浏览着信息,“今年二月。”
“联络方式?”组长问。
“当然是手机号啊,拜托!”隽域道。
组长转向夫妻:“请问郑中景先生什么时候向你们介绍的呢?”
“呃……最近……这两个星期吧,我们没有马上就来,我们考虑了很久……”
组长点点头,像是在说可以理解。“你们介意我们去向他们确认一下吗?”
“……不介意。”
——真不介意?隽域侧着头,笑笑地望着他们。
“好,隽域,打电话向他确认一下……”组长想到什么,“算了,知瑞,你来打。”
女店员点头,拿起电话开始拨号。
片刻后。
“关机。”知瑞皱着眉头说,征询地望着组长。
组长不假思索地:“隽域,去控制室,把模式调成‘关机呼叫’!”
“嗯。”隽域只好从接待台后面绕去左边的通道,“铃声还是震动?”
“震动,免得吓着他。”
“组长!这还不吓到他?关机呼叫已经够灵异了!”隽域无奈地说道,一边心想这个郑中景一定会后悔与边协组织打过交道,一边消失在走道尽头。
知瑞站起来,绕过几个圆凳和另外两名没有参与接待的店员,走到正对着店铺大门的一台电脑前坐下。组长先请两位客人在近旁的沙发上休息,见那两人都答应着,脚上却不挪动半步,他径自走向知瑞,发现那两人都跟在自己身后。他无奈地暗自动了动嘴角,然后俯过身去侧看知瑞的屏幕。少顷,他手边一个电视遥控般的小盒子上有一盏蓝色的小灯闪烁了几下,知瑞扫了一眼,拿起另一个座机听筒靠在耳边,再次拨出电话。
隽域回到店中,正巧知瑞的电话接通了,“喂”了一声。顿时店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知瑞的脸上,包括其余的两名店员。
“喂,请问是郑中景先生吗?……”知瑞谨慎地用一种悦耳的公务腔问道,得到惊疑的肯定答复后,她第一时间说:“很抱歉打扰您,我们是边协组织……”
知瑞花了一分钟向郑中景确认,放下电话时她调皮地冲组长一吐舌头:“组长!真神奇,他居然没有生气!还向我们道谢来着!”
“为什么?”隽域脱口问。
“感谢边协上次替他解决那个小问题。”知瑞轻描淡写地笑道。
组长点点头,然后转向两位局促不安的客人,问他们要委托的事情紧不紧急,严不严重。
听到刚才知瑞说郑中景向这个奇奇怪怪的地产公司道谢,夫妻俩对这里的畏惧又多了几分,看来他们的问题似乎有解决的希望!妻子吞吞吐吐地说:“紧急倒也算不上紧急,严不严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别大的事吧……但是……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不太敢回家了……”
组长打断他们:“如果你们确定要委托我们,可否请你们到店内详谈?毕竟……”他扫视了一眼店内所有一个地产公司必备的一切,“这里还是有许多普通客人。”
夫妻俩缩着肩膀相视一眼,只得同意。战战兢兢地尾随着这位西装革履加领带、好似经理的人,夫妻俩顺着之前隽域走的方向,穿过一扇什么标记也没有的房门,妻子挽紧丈夫的胳膊,而丈夫则一脸不太舒服的样子。
出乎两人的预料,这个传言专门受理灵异事件的办公室竟毫不起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办公室门口铺着一块红色的旧鞋垫,上面倒着的字说:出入平安。三张白色的大办公桌没有秩序地随意地摆放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内,一张看上去随时可以当做床的淡色大沙发趴在房间的另一侧,对面有一张白石茶几,墙壁很白,相对地挂着两个玻璃画框,天花板的墙角是一台空调,另外加一个柜子和一台饮水机。整个房间的陈设就是这些,房间内没有窗,但很明亮,丝毫没有这种小办公室常有的逼仄感,反而给人明朗大方的感觉。
组长绕到其中一张办公桌后,然后请两人在对面的圆形皮座椅上坐下。隽域把门关上,夫妻俩顺着门响望去,这才发现身后的墙上其实有两扇门,他们刚从其中一扇进来,而另一扇门上挂着一幅日历。他们注意到,刚才那个女店员并没有一起进来,并且,那个小男孩走到最远的那张办公桌后,坐下来开始写字。
……为什么,看上去,好像只是在写学校的作业?
组长正要发话,那位丈夫突然说:“你们这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机构?你们到底是……”他本想问“到底是什么人”,但是觉得听上去很不礼貌,只好把后半截话吞回肚里。
组长理解地笑笑,拉开抽屉,取出名片盒,拿了一张名片递了过去。“我姓谭。”
“我姓沈,我太太姓方。”丈夫条件反射地回给对方一张名片,又看看自己手中的这张小硬纸片。卡片很简单,除了名字“谭序”和几个电话号码之外,就只有“边协地产”四字及店铺地址。他看完名片递给妻子,本想说“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但对方似乎已经料到了。
组长不紧不慢地开口:“我们‘边协’两字,其实是‘边缘世界协调微控维衡’的简称。”说着按了身边墙上的一个开关。
一部分墙壁开始发光,墙上显示出一行原本没有的浮雕大字。
边缘世界协调微控维衡•印川分组•临时办事处
“就是这几个字。”见他们看完,组长关掉开关。“如你所见。这个世界在我们看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普通人日常看到并生活期间的世界,我们称之为‘主体世界’,又称‘显世界’,另一部分是普通人一般不会察觉到的世界,我们称之为‘边缘世界’,又称‘隐世界’,是普通人常识之外的一部分。我们边协就负责协调这些常识之外的事情,我们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能以各种方式感知到‘隐世界’我们这一类工作人员自称‘边识’,边缘世界识别者。当然——如果你们不相信也没关系。”
隽域耸了耸肩。每次来委托人,边协就不得不把这些话重复一遍,遇到头脑不清楚的或是爱刨根问底的或是对他们强烈不信任的人,边协还要费更多口舌。“所有带有‘边协’二字的机构都是我们组织的分支,都可以受理‘那种’事件,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业务,比如房屋中介,像这里……”
渐渐地隽域沉浸在他的家庭作业中,完全忽略了他们的对话。委托人大概是在对组长讲述他们所遭遇的“边缘事件”。但愿他们所委托的案件不要太棘手,因为,谁也不希望工作的危险太多,并且,委托费用在隽域看来也是高得吓人的。
隽域把一道应用题算出了三个答案,正想算一遍看会不会得出第四个答案,内线电话响了。组长示意他去接,他只好拿起自己那张桌上的电话听筒。另外三个人都静了下来,隽域接完电话,组长问:“怎么啦?”
“老客人来了。”隽域回答,“凉姐的熟人,姜梅太太。”说完隽域跑了出去,组长想起什么,说了一句“不好意思请两位稍等片刻”,然后拉开桌子下面的键盘,飞快地敲着。他一边握住鼠标微微移动,一边在朝向他的液晶屏幕上搜寻着什么。不一会儿,他身侧的一台打印机喀啦喀啦地响了起来,吐出两张打印纸。
这时门又开了。三人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隽域进来了,身后跟着一位清瘦女子。她看上去约有三十多岁,但气色不大好。组长欠身问好,没等他话毕,隽域就叽叽喳喳地接过话头:“姜阿姨,凉姐今天不上班!你是什么时候预约的?预约显示成功了吗?”
“啊?”姜梅显得有些意外,轮流望着屋子里的人,声音绵软得如同弱柳扶风,让人忍不住担心她是不是再多说几句话,就要累倒下去了……“辞凉为什么不上班了?她调到哪儿去了?”
“啊,那个,姜女士。”组长见状插了进来,“辞凉已经高三了,课业很紧,我们认为这个时候给她排班实在是不够体谅。”
隽域无语地抓了抓头发,把视线挪向其他地方。要是正像你所说的,那你昨晚怎么还把她弄到飞机场去了呀,啊?!
“那她不是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来了?”姜梅转向组长问。
“嗯,恐怕是的。”组长一副为难的样子,点点头,又看看屏幕,“但是这里显示您的预约也并没有成功……”
“……嗯,我知道,但是……但是我已经……”姜梅微微低下头,声音也小下去,“其实不一定要辞凉,我知道你们都可以。”
组长同情地说:“姜女士,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这次就请隽域可以吗?您看,我这里还有两位客人,小组里现在的其他人要不就是分析部的,要不就在控制室里守着……”
姜梅没有迟疑,点了点头。
“那么,请放心,交给我吧。”隽域听见组长的决定,随即进入了工作的状态,口气老成起来,他一边引着姜梅在离其他人较远的沙发一头坐下来,一边带着淡淡的无奈问:“姜阿姨,你真的不打算搬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