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迟到(1 / 1)
天气变热了,毒辣的太阳开始烘烤着大地,夏天就要来了。
夏天的到来也把几丝忧郁给我带来了。天气热,需要经常洗头洗澡,要洗的衣服多了起来。虽然很多人在冬天都会有一只脚暖和,一只脚冰冷的生理现象。但我的脚要么异常发热,要么在夏天也是冰凉的,不自然的冒着冷汗。
异常发热时,同一肢体的小腿和脚无故的肿胀起来,用手去捏,肌肉很硬,皮肤有点烫手。脚心脚背都冒汗,袜子几乎会全被湿透,把脚放在花岗岩地砖上,不用几秒就可以画好一个完美的脚印。
在炎热的夏天,左脚右脚异常发热的频率会变得很高。每每出现时,那只发热异常的脚的承受力就会被削减一半,对本来走路就很吃力的双脚而言如同雪上加霜。还好两只脚不会同时发作,如果是同时,我可就没法走路了。
在闷热的天气里,左手撑在左腿上,那种光滑的布料碰上手心的汗,手指就打滑,常常因为手指一滑,左脚就变得无力,最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屁股坐在地上。心里清楚自己要摔下去,却无力挽回。
直到后来我改穿牛仔裤,而不穿那种布料很光滑的休闲裤。“如履薄冰”的紧张感才稍稍得到缓解。
但还是有我不能改变的。综合楼的楼梯扶手是用光滑的不锈钢做的,有汗的手握在上面直打滑,因为我需要左手紧紧握住扶手,利用手臂的力把自己左半边的身体往上拉。
如果说,在冬天手摸着冰冷刺骨的不锈钢的痛,可以咬咬牙忍一忍就过了。可是夏天,手在楼梯扶手上打滑,却无法忍忍就过了。已经上课很久了,自己却还在楼梯间挣扎的滋味是没法用语言形容的。
夏天天气特别炎热时,我上楼花的时间要比平常多一倍。
可是夏天还是来了,初夏的风很吝啬,不肯吹进五月的校园一丝一缕。
那天中午,我洗完衣服,看看手表,糟糕!还有十分钟预备铃就要响了。匆匆地关上门,匆匆地走出公寓大门。最后一批窝在寝室里的男生女生都陆陆续续朝各自的教室快步走去,刚刚在公寓大门口时,我还走在浩浩荡荡队伍里,渐渐地就是零星几个了,走到高中楼底楼时,预备铃准时地响了起来。
哎,今天因为多洗了件T恤,又迟到了!但愿班主任还没来!
怀着忐忑不安又有几分懊恼的心情爬上了五楼,转角向教室前门走去,突然两个男同学风风火火地朝教室狂奔过来。还好!我不是最后一个。
“站住!”坏坏的暗喜被从教室里传出的命令瞬间秒杀了。班主任从教室后门向我们走了过来,板着面孔。班主任很生气的表情让我也收住了脚步,和其他两个同学一样低下头默默地站着,等着她的训斥。
“魏莱,你可以进去了。”我抬头对班主任小声地“嗯”了一声,转身走进教室,身后是同学为迟到撒的谎言和老师半信半疑的问话。
不知道是不是敏感,当我在与班主任目光对接时,我发现她的眼神里有几丝无奈。
自从上了高二,我经常迟到,踏着铃声进教室已是家常便饭。我想自己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一定形成了不积极、懒散的印象了。但考虑到脚不方便,都会原谅我。迟到不会挨老师批评,而其他学生却免不了。这种特殊待遇会不会让同学抱怨,让班主任和其他科的老师对我很无奈?
多少有一些吧,因为我没做到最好。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对老师对同学说一声:很抱歉,真的很抱歉!给你们带来的不便和麻烦,请多多原谅!
我已经尽力了,可是我的时间还是不够!高二,我们班的教室搬到上面五楼了,底楼留给了高三。所以每次上课都要爬四层楼。
尤其是上多媒体课,一边是五个楼层的梯步要爬,一边是要爬六楼的多媒体教室。偶尔上物化生的实验课,也要在综合楼爬楼梯。10分钟的课间时间根本不够用,就连帮助我走过综合楼门前那几阶没有扶手梯步的同学丁子建,也常常是踩着铃声进教室的。因为他要陪我蜗牛般地走一段路。
比方说,下一节物理课在多媒体教室上,那么丁子建就会拿着我的书和笔,陪我慢慢走下五楼,然后再横穿百来米的内操场。走到那几阶没有扶手梯步前,丁子建伸出右手,我就用左手按着他的手臂,充当着我的拐杖,充当着楼梯的扶手。我向上挪一步,他也跟着向上跨一步。
走上综合楼的小台子后,接下来的梯步都有扶手,我可以抓住扶手慢慢地爬上去。因此我就让丁子键先走。放手后,丁子键嘱咐一句“小心点”后飞奔上楼,讨厌的铃声也常常在他飞奔的那刻响起。
当我走到多媒体教室门口时,已是满头大汗,这个时候已经上课七八分钟了。遇到身体状态不好时,十五六分钟的记录也创造过。
教室里的同学已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地听课,除了老师在讲台上讲课的声音,就是下面纸和笔的摩擦声。如果不打破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该多好。我总想轻轻地推开门,轻手轻脚地走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已经有些不听使唤的脚安静不下来。
临近教室我总是思考我应该从前门还是后门进去呢?如何才能把影响降到最小。我讨厌前三排的位置,迟到时蹒跚走到座位对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不亚于喊“报告”。
当我站在教室门口,气喘吁吁地喊一声报告,正在认真听课或者埋头做笔记的同学很大部分会闻声望来,正在绘声绘色讲课的老师也得停下来说“进来”或者点头允许,偶尔那几个小说迷也会条件反射地抬起头朝教室门口看来。这个时候我的内心不是高一第一次进教室的紧张和害怕,而是万分的歉疚了。
一个学期后,如果我的座位不是轮到前三排的位置时,我会不喊“报告”地悄悄从后门进去,那样就只会对路过的同学有一点小小的打扰。
不喊“报告”,没经过老师的同意就一声不吭地进去,既是不尊重老师的不良行为也是不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我成了一个品德不良的学生。
歉疚的内心掺杂着几多矛盾,而生活中很多人似乎都是在矛盾中生活。
有时候,我的脑海里会冒出“以后和体育课、课间操一样,综合楼的课都不去上了”的想法,那样既不会耽误丁子键的时间,也不会因迟到影响老师和同学。可是老师之所以选择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正是那堂课老师要讲的知识,只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生才易懂。我不去怎么能行,本来自己就学得很吃力。
我这样是不是有点自私?
……
数学书翻开着的,我的脑海却在翻江倒海,老师讲的知识没有一个飘进我的脑海。当我强制把思想拉回课堂时,额头开始发热,眼睛、四肢开始隐隐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