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1)
③
在这同时,阿尔比努斯恢复了战斗并且赶忙把给养,要付给士兵的饷银和其他战争器械运往阿非利加.他本人也立即出发,想通过武力、通过投降或任何可能办法在选举之前把战争结束,因为这时离选举已经为时不远了④.恰恰相反,朱古达却千方百计地试图争取时间,接二连三地制造拖下去的借口.他已答应投降,接着又装出害怕的样子,在执政官的进攻面前后退,但是为了不使他手下的人丧失勇气,随后又发动进攻;这样便一时用拖延作战,一时用拖延讲和的办法来耍弄执政官.有些人认为,甚至在当时阿尔比努斯也不是不知道国王的计划;他们认为,开始得这样迫不及待的一场战争竟会被
①准许被告保释的阶段.——英译本②担保波米尔卡出庭.——英译本③这句著名的话和李维所记述的那句话连文字几乎都一样,但史书中这种名句大都出自传闻和后人的编造,有演义的性质,我们只能姑妄听之而已.——法译本注,有补充④执政官在元旦就职,因此执政官的选举当在这一年的最后几个月进行.——法译本
--301
792
国王朱古达这样轻易地拖延下来,要说这不是有人从中搞鬼而是出于无能,那是不可能有人相信的.而既然这时选举的日子一天天地临近,阿尔比努斯便乘船返回罗马,他的兄弟奥路斯①被留下来负责这里的营地②.
保民官之间的斗争猛烈地震撼了当时的罗马.有两位保民官普布利乌斯.路库路斯和路奇乌斯.安尼乌斯③不顾他们同僚的反对④而试图延长自己的任职期限;这一斗争使得全年的选举无法进行⑤.由于这一拖延,奥路斯——我刚才说过,他被留下来负责营地——却很想或者把战争结束或者使国王由于害怕他的军队而给他一大笔贿赂.于是在正月里⑥他便把他的军队调出冬营作战,并且不顾恶劣的冬天气候而强行进军到一个叫苏图尔⑦的城镇,也就是国王的财库所在之地.但是由于气候恶劣和这座城镇的坚固防守,他既不能攻克它也不能包围它;它的城墙是沿着峭壁的边缘修造起来的,在城墙四周是一片泥泞的平原,经过冬雨这里就变成了一片沼泽之地.然而不知道他是想进行一次佯攻以便吓住国王,还是因为他想取得拥有财库的这一城镇而昏了头脑,
①这个奥路斯.波司图米乌斯.阿尔比努斯后来是公元前99年度的执政官.——法译本②从原文propraetore来看,奥路斯在这里是行政长官衔的副帅.——法译本③这两个人除这里之外不见于其他文献.——法译本④通过使用否决权而使选举无法进行.——英译本⑤直到12月9日,即选举保民官的日子.——英译本⑥公元前109年,奥路斯的战败可能是公元前109年1月以前的事情,因为在他战败之后梅特路斯和西拉努斯还被称为"当选执政官"也就是尚未就职的执政官.——英译者注,有补充.⑦苏图尔后来叫卡拉玛,现在叫古埃尔玛.——法译本
--302
892
他布置了活动雉堞,堆起土丘并且匆忙地进行一次进攻的其他准备工作.
但是朱古达对于这位代理统帅的横傲与无能是深为了解的,他狡猾地设法助长对方的盲目自满情绪并不断向对方那里派遣请求缔结和约的使者,而另一方面,他本人,好像是为了回避相遇,却率领着他的军队穿过了林木葱郁的地区和小路.最后,他用缔结一项协定的希望诱使奥路斯离开了苏图尔,在一次假装的撤退中拖着奥路斯跟在他后面,一直把他拖到边远的地区.他认为这样一来罗马人的任何不正当行为便不大容易受到外界的注意了①.与此同时,国王还通过聪明伶俐的间谍不分昼夜地向罗马军队作工作,贿赂百人团长和骑兵中队队长要他们开小差或是在看到约定的信号时放弃自己的战斗岗位.在朱古达把这一切都安排得满意之后,他便在一天的深夜里突然带领一批努米底亚人包围了奥路斯的营地.罗马士兵被这一不寻常的骚乱所惊醒;有些人抓起他们的武器,有些人躲起来,还有一部分人给害怕的人鼓劲;总之是一片惊慌气氛.敌人的兵力是庞大的,黑夜和云层使天空一片漆黑,不论他们怎样做都有危险②:简言之,留在原地不动和逃跑哪一种做法更安全谁也说不准.接着,正如我刚才所说,从那些被贿赂的人们当中,利古里亚人的一个步兵中队和色雷斯
①这就是说,奥路斯和朱古达之间所进行的任何交易都不大可能引起元老院的注意.前面提到的"协定"事实上是一种勾结.——英译本注,有补充.②这就是说,留在军营之内,则由于人们惊惶情绪而有危险,在军营外也难以逃跑;下面的一句话便更明确地重复了这个意思.——英译本
--303
992
人的两个骑兵中队以及少数普通士兵投向国王一面去,另一方面第三军团的一名主力百人团长则给敌人一个机会,使他们进入了他负责守卫的那部分防御工事,而所有的努米底亚人就是从这里冲进去的.我们的人在可耻的逃跑中大多是抛掉了自己的武器,他们跑到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去.黑夜和对营地的劫掠拖住了敌人,使他们未能把这次胜利的袭击进行到底.第二天朱古达便和奥路斯进行了一次会谈.他说他完全可以使统帅和他的军队被饿死或被处死,然而鉴于人间事物的变幻无常,如果奥路斯和他缔结一项条约,那么他们在从轭下走过之后,他可以把他们所有的人释放,条件是奥路斯要在10天之内离开努米底亚.虽然条件苛刻并且是屈辱性的,然而不接受就有送命的危险,于是按照国王的条件罗马人接受了和谈.
自从这一变故的消息传到罗马之后,全城都被恐惧和悲伤的情绪所笼罩.有些人为共和国的光荣感到悲伤,还有一些不通晓军事的人则为自己的自由担心害怕①.所有的人都对奥路斯的所作所为感到气愤,特别是在战争中屡立战功的那些人,因为奥路斯虽然手里有武器,却通过屈辱而不是通过战斗去寻求安全.于是阿尔比努斯这位执政官②由于害怕因他的兄弟的不当行为而引起的憎恶和以后会造成的危险,于是就向元老院建议讨论条约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他征
①人们在朱古达身上看到了第二个汉尼拔.——法译本②实际上这时他已不再是执政官,因为他的职权已经在前一年的12月31日结束了.在他为后继者接替担任统帅之前他是同执政官级的长官.——法译本
--304
03
募后备的队伍,向联盟者和各拉丁民族请求援助,总之,积极地用一切办法进行准备工作.元老院义正辞严地申明,没有元老院和人民的命令任何条约都是没有约束力的①,而事实也确实像预料的那样.保民官不许执政官带走他刚刚征募的队伍,但在没有过几天执政官本人便动身去阿非利加了.原来全部军队已按照条约退出了努米底亚并正在那个行省过冬.但是,虽然阿尔比努斯在到达之后便急于追击朱古达,为他的兄弟雪耻,但是当他了解到他的士兵不仅因他们的失败,而且因纪律松弛造成的任性与放荡而士气败坏的时候,他便认定他无论怎样也不能再有任何作为了.
这时在罗马,保民官盖乌斯.玛米利乌斯.利美塔努斯②向人民建议通过一项法令,依法追究唆使朱古达无视元老院命令的那些人;追究在担任使节③或统帅期间接受过朱古达的贿赂的那些人④;追究把象和逃兵送还给朱古达的那些人;还追究同敌人达成有关和平与战争的协议的那些人.有两种人正在准备阻挠这一法令的通过,一种人是所有那些自知已经犯了罪的人,还有一种是害怕派别仇恨引起的危险后果的人;但是既然他们不能公开反对这一法令——因为这样一来,就等于承认自己同意诸如此类的活动——他们便在
①公元前136年努曼提亚战争时盖.荷斯提利乌斯.曼奇努斯的著名的投降便援用了这一原则.——法译本②关于此人,除本书这里和后面第65章提到之外,不见于其他任何文献.——法译本③比如本书第16章的欧披米乌斯.——法译本④参见本书第29章.——法译本
--305
103
暗中通过他们的朋友,特别是通过拉丁城市和意大利联盟者的人们①进行活动.但是民众以难以想象的热心和热情通过了这一法令,这与其说是出于对国家的爱,不如说是出于对贵族的憎恨,因为这一法令预示了贵族的麻烦.派别的对立情绪竟是如此地强烈!
②
对此其余的人无不感到惊慌失措;但是正当人民兴高采烈而贵族派遭到失败的时候,玛尔库斯.司考茹斯——前面我说过,此人担任过贝斯提亚的副帅——趁着政治上一片混乱的机会使自己当选为因玛米利乌斯建议的法令而批准的三名委员③之一.尽管如此④,调查是进行得相当粗野和横暴的,因为证据是道听途说的,民众愿意怎样办就怎样办.要知道,和过去贵族常见的情况一样,民众由于成功也变得横傲无礼了.
公民分裂成为人民的一派和元老院的一派,这种体制和它们带来的一切灾难是在这之前几年在罗马产生的⑤,而这正是和平与大量人类认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事物引起的必然结果.要知道,在迦太基被摧毁之前,罗马人民和元老
①参见拙译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第20—202页.——中译者②tantalubidoinpartibuserat这话可称是本书的名句之一,这使人想起奥维德在《变形记》里的那句tantaestdiscordiafratrum.——中译者③这些委员
无疑要分别主持三个法庭,以便能更加迅速地处理大量案件.——英译本④尽管司考茹斯能发挥他的作用.——英译本⑤在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被摧毁之后,参见随后的一句.——法译本
--306
203
院一道和平而稳健地治理着共和国.在公民中间没有任何争荣誉或争权力的纷争;对敌人的恐惧保存了国家的美好的道德风尚.但是当人民的内心摆脱了那种恐惧的时候,由繁荣幸福而造成的恶果,即放荡和横傲自然而然地便产生出来了.这样,在苦难时期他们曾经渴望过的和平在他们取得了它之后,却表明它比苦难本身更加残酷和辛酸.因为贵族开始滥用他们的地位,人民则滥用他们的自由,他们每个人都为自己打劫、抢夺和抄掠.这样,社会便分裂成两派,而共和国就在这两派之间的争斗中被撕得粉碎.但是贵族有他们更加强大的组织,而另一方面,民众的力量却不那么容易发挥出来,因为这种力量不是结合在一起的并且是分散在许多人中间的.国内和战场上的事务是按照少数人的意旨加以处理的,国库、行省、官职、光荣①和凯旋式都把持在这少数人手里.压在人民身上的是兵役与贫困.统帅们和他们的一些友人分享战利品.另一方面,士兵们如果同一个有势力的人为邻,那他们的双亲和年幼的子女就会从他们的家里被驱逐出去.这样随着权力便产生了贪欲,这无限的不受约束的贪欲蹂躏、破坏一切,不尊重任何事物并且在它心目中没有任何神圣的事物,直到它最后促成了它自己的毁灭.但是一旦出现了宁愿取得真正的光荣也不愿取得不公正的权力的贵族,这时国家便开始骚动起来,而内部的
①这里原文用复数是由于其他词也用复数的影响;又gloriae也可能意味着"争取光荣的机会".——英译本注,有删节.
--307
303
纷争就像地震那样爆发出来了.比如说,当提贝里乌斯.格拉古和盖乌斯.格拉古①——他们的祖先在布匿战争以及其他战争中对共和国的强大作过很大的贡献②——开始强调民众的自由并揭露寡头统治者③的罪行的时候,犯了罪的贵族因而惊恐非常.于是他们就反对格拉古兄弟的活动,反对的方式有时是通过联盟者和拉丁城市,有时是通过骑士——他们利用使骑士和元老院结盟④这样一个希望使骑士离开民众.而开头是提贝里乌斯,继而在几年之后是继承了自己哥哥的事业的盖乌斯死于刀剑之下,尽管前者只是一个保民官,后者是建立移民地的一个委员会的成员.和他们一同牺牲的有玛尔库斯.富尔维乌斯.弗拉库斯⑤.我们必须承认,格拉古兄弟求胜之心过于急切,以至他们的行动表现得不够持重.但是一个正直的人宁肯失败也不愿意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对不义之行的胜利⑥.于是贵族便滥用他们的胜利到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程
①提贝里乌斯生于公元前160年,公元前133年被杀害,盖乌斯生于公元前155年,死于公元前121年,他们是由德才兼备的母亲科尔涅利娅抚养起来的.普鲁塔克有他们兄弟的传记.——法译本注,有补充.②他们的曾祖父提贝里乌斯.显普洛尼乌斯.格拉古是公元前215和213年度的执政官,曾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多次打败迦太基人.他们的父亲提.显普洛尼乌斯.格拉古在任行政长官时打败过凯尔提贝里人,而在担任执政官时又彻底征服过撒尔狄人.——法译本③原文是"少数人"
,当指当权的贵族寡头.——中译者④要他们分享部分元老的特权.——英译本⑤参见本书第31章.——法译本⑥这里似乎是不同意格拉古兄弟的过火行动.——中译者
--308
403
度;他们杀害和放逐了许多自己的敌人,但这样做并不是使自己在未来变得强大而只是使人们怕他们.通常正是这样一种情况毁了那些伟大的国家,因为这时是一派不择手段地想把另一派压倒,并且极为残酷地向被征服的另一派进行报复①.如果我试图详细地或按照题材的重要程度去论述派别的斗争和国家的一般性质,即使我有材料时间也不容许②.因此我还是回到我的主题上来.
在奥路斯缔结了可耻的条约和我们的军队的可耻的溃逃③之后,两位当选的执政官④梅特路斯⑤和西拉努斯便分配了行省;梅特路斯取得努米底亚;这是一个果敢有为的人物,他虽然站在同平民派对立的地位,但名声一直是清白无瑕的.当他就职的时候,考虑到他的同僚分担了他所有其他的事务⑥,他便把心思都用到他即将进行的战争上面.因此,对旧的军队不予信任的梅特路斯便招募新兵,又从四面八方召来辅助部队,收集武器、兵器、马匹和其他作战物品以及
①罗马内战的残酷性说明作者论断的正确.——中译者②作者说时间不容许云云之类的话,说明作者的这篇文稿是和书商约定准备"出版"的,因为在罗马和地中海世界当时已经存在着一个相当活跃的书籍市场.既有市场,便有竞争,书籍的"出版"也有一个争取时间的问题.——中译者③撒路斯提乌斯在这里玩弄文字游戏:条约是foedus,而可耻的逃跑是foeAdafuga,声音近似,又有头韵的效果.——英译本注,有补充.④公元前109年度的.——英译本⑤克温图斯.凯奇利乌斯.梅特路斯这一称号).公元前102年他任监察官时,因受到保民官撒图尔尼努斯
的反对而于公元前100年流亡到罗得斯;公元前99年他返回罗马,公元前91年去世.——法译本注,有删节.⑥但不是作战事务,作战是他的专门任务,因此他可以要西拉努斯在其他事务方面负主要责任,而不是平均分担了.——英译本注,有补充.
--309
503
大量的给养;简言之,通常在一次性质多变并需要大量资源的战争中证明有用的一切东西他都准备了.此外,在进行这些准备工作时,元老院通过自己的权力帮助他,联盟者、拉丁城市和国王们帮助他的方式则是自愿提供辅助部队.总之,整个国家都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因此,在把一切事情都准备和安排得到满意的程度之后,梅特路斯就出发去努米底亚,他是背负着公民们的巨大期望离开的,而人们所以对他寄予厚望,不仅是因为他具有一般的优良品质,特别是因为他具有一种蔑视财货廉洁奉公的精神.要知道,在当时之前使我们在努米底亚的前景暗淡并助长了敌人的野心的正是高级官吏的贪欲.
但是当梅特路斯到达阿非利加的时候,这里的长官斯普里乌斯.阿尔比努斯交给他的是一支软弱而怯懦的军队,这支军队既经不得危险也吃不了苦,能说而不能做,打劫我们的联盟者而自己却为敌人所俘获,又不受任何纪律或限制的约束.因此他们的新统帅并不因为他的士兵人数众多而感到安全,却由于他们的这些坏习惯而深为忧虑.虽然选举的拖延①缩短了夏季战役的时间②,但是,尽管梅特路斯知道公民们迫不及待地希望他在战事方面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他还是决定在使军队经受过去那样的艰苦训练之后再展开军事行动.阿尔比努斯由于他还没有从他的兄弟奥路斯及其部队所
①参见本书第37章.——法译本②在古罗马,军事行动通常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开始的.——法译本
--310
603
遭到的灾难给他造成的冲击下完全恢复过来,所以决定不离开行省①;并且在夏季的那一部分时间里,也就是他还掌握着统帅权的时候,他在大部分时间里要他的士兵留在永久性营地②里,除非是恶臭的环境或需要饲料而使他不得不改变驻地的时候.但他的营地并没有防御工事加以保护,也没有人值班放哨,人们愿意什么时候离开都可以离开.随营人员③和士兵不分昼夜成群结队地四处游逛,他们在农村进行蹂躏,打家劫舍,争先恐后地掠夺牲畜和奴隶之类的战利品,然后拿它们去向行商们交换外国酒和其他奢侈品.他们甚至把国家分配给他们的粮食卖掉,然后再一天天地买面包吃④.总之,人们能够提到的或想像到的由于懒散和放荡而产生的任何可耻的过分行为都能在这支军队以及其他军队中看到.
在遇到这些困难以及在作战时,我发现梅特路斯表现为一位既伟大又明智的人,因为他竟然能够在放任和严厉之间十分巧妙地保持了一个恰当的界限.据说首先他发布一道命令不许任何人在营地内部卖面包或任何熟食,不许小商贩跟随军队,不许普通士兵在营地里或在行军时带奴隶或驮
①指阿非利加行省,参阅本书第13章有关注释.——英译本②永久性营地和活动营地
不同,在没有战争时士兵便住在永久性营地里,营地由士兵自建,四周有防御工事,设有库房,各种各样的营房.——法译本注,有删节.③主要指聚集在军营四周靠军营为生的那些人,如小商店主、行商小贩、银钱兑换者
、当地商贩、无业游民、妓女、乞丐、士兵自己带来的仆从和奴隶等等.从下一章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罗马分布在各处的军营后来往往发展成为当地的城镇.——中译者④罗马士兵一般是给他们每人一个月的口粮
,他们再用麦子向商人那里去交换葡萄酒和其他食品.——法译本
--311
703
畜①,这样便消除了造成懒散的原因;对于其他诸如此类的作法他也加以严格的限制.此外,他每天都要拔营,然后进行越野的行军,而每次设营都要围上一道栅栏和挖一道壕沟,就仿佛敌人已经迫近似的;他还设置了间隔不远的岗哨,由他在副帅的陪同下亲自巡视.在行军时,他时而走在前面,时而走在后面,往往也走在队伍当中,以便注意不使任何人离开队伍,使他们环绕着军标以一个完整的队形行进,并且要士兵自己带着食品和武器②.他就用这种使他们不干坏事的办法,而不是用惩罚的办法,很快地就使他的军队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朱古达从自己的密探那里知道了梅特路斯的备战情况,同时他又从罗马方面得知,他的对手是一位廉洁奉公不能加以收买的人.于是他开始对自己事业感到悲观,并第一次试图安排一次真正的投降了.因此他便派遣使节带着归顺的标记③到执政官那里去,只要求保留他自己和他的孩子们的性命,而其余一切都任凭罗马人民处理.但是梅特路斯从过去的经验早已知道,努米底亚人是一个反复无常的种族,他们的性情难以捉摸,喜欢变化.于是他便把使节们分开来,同他们一个一个地进行接触.当他通过向他们逐步摸底而发现他们可以被利用来实现他的计划时,他
①士兵本来应当自己带着粮食和武器,但在阿非利加酷热气候条件下,罗马士兵往往利用奴隶、仆从或驮畜来承受这种艰苦的行军负担,梅特路斯现在恢复了过去的做法.——法译本注,有改动.②从他在罗马的被他收买的代理人那里.当然他的间谍也起了作用.——法译本注,有改动.③橄榄枝,说明他们是来乞求和平的.——英译本
--312
803
便通过慷慨的许诺诱使他们把朱古达交到他手里;如果可能的话,把活的朱古达交到他手里;如果不能生擒他,那末死的也可以.但是在分开的场合,他却按照国王的期望,要他们把一项答复带回去.几天之后,对战斗有高度警觉和准备的执政官和他的军队向努米底亚发动了进攻,但是在那里他没有发现任何表示已处于战争状态的事物.人们还都住在茅屋里,田地里还看得到牲畜和农民.国王的官吏从各城镇和乡村①出来迎接他们,表明愿意提供粮食、运送给养——总之,做罗马人吩咐他们做的一切事情.尽管如此,完全好像敌人就在近旁似的,梅特路斯在进军时在所有各方面都加以防卫;他在这个国家的广大地区里进行了侦察,而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归顺的表示都是一种假象,而敌人正在寻求背叛的机会.因此他本人便率领着先头部队,还有一些轻武装步兵中队以及一支精锐的弩手和弓手,而他的副帅盖乌斯.马略和骑兵部队殿后,在两翼,他把辅助部队的骑兵分配给了军团司令官和步兵中队长官②.和这些部队混合在一起的是轻武装的部队③,他们的任务就是打退敌人的骑兵不管在什么地方发动的攻击.要知道,朱古达十分狡猾,对这一地区极为熟悉并且非常精通军事学,乃至人们无法确定,他不在场和他在场,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在哪一种情况下他更危险些.
离梅特路斯正在走的路不远的地方有努米底亚人的
①原文mapalia一词是一个拉丁化的布匿词.它是阿非利加游牧民族圆顶帐篷的聚落.这种聚落随他们移动,择地而居.——法译本注,有改动.②这个头衔是罗马军队里联盟者部分特有的,这部分军队分成两翼,每一翼10个步兵中队;每个中队均由同民族的士兵组成,由本族的长官统率.——英译本③轻武装部队在他们的队伍之间.——英译本注,有删节.
--313
903
叫做瓦伽①的一个城镇,这是整个王国中来往人数最多的商业城镇,意大利族的许多人都在这里作买卖并安家落户.执政官在这里安排了一支卫戍部队,这既是为了看一下当地的居民是否接受他的建议,并且也是因为这一地点所处的有利地位.他还发布命令,把粮食和其他军需品都集中在那里,因为就当时情况而论,他认为大量的商人可以帮助他的军队取得给养并且保护他已经安置在那里的人们.当这一切正在进行的时候,朱古达甚至更加执拗地派遣乞求和平的使节,并且向梅特路斯表示,除了他自己的和他的子女的性命之外什么都愿意献出来.对这些使节也和对先前的使节一样,执政官说服他们出卖朱古达,然后把他们送了回去,而对于国王要求的和平,他既不拒绝也不作出保证,并且就在这时,他等待使节实现他们的保证.
当朱古达把梅特路斯的言与行加以比较的时候,他发觉他正在受到他自己的武器的进攻.因为从表面上看,他已经得到了和平,但实际上一场最难熬的战争正在进行.他已经失掉了他的一座主要城市,他的国家已经为他的敌人所熟悉,他的臣民对他的忠诚正在受到破坏.因此他不得不通过战争来试一试自己的运气.在对敌人的行军路线进行了侦察之后,他于是认为从本国的地形来看他有希望取得胜利.接着他便尽量把所有各种能作战的力量集合到一处,通过小道走在梅特路斯的军队的前面.在努米底亚的过去分配给阿多儿巴尔的那一部分里②,
①瓦伽是今天突尼斯的贝嘉或拜加;参见本书第29章有关注释.罗马财务官赛克斯提乌斯曾被派到这里来接受向朱古达要求的粮食.——法译本注,有补充.②参见本书第16章.——法译本注,有删节.
--314
013
有一条发源于南方的穆图尔河①,离这条河大约20哩的地方,有一条同河流平行的荒芜不毛和从未开发过的山脉.从这一山脉的中部,又有一条支脉延伸出很长一段距离,在这条支脉的干燥的沙质土壤上却生长着野橄榄树②、桃金孃和其他各种树木.在这中间的平原③上由于缺水而无人居住,只有沿河的某些部分是例外,在这些地方生长着灌木丛,并且常常有牲畜和农民前来.
我前面已经说过,就在罗马人进军路线一侧的这个山上④,朱古达设置了战线漫长的一处阵地⑤.他把象群和部分步兵的指挥权交给了波米尔卡⑥并且把自己的作战计划告
①今天的赛伊布兹河,它流经古埃尔玛地区,终点在波尼附近,全长160公里.——法译本②在古埃尔玛,橄榄在今天仍是这里的主要商品.——法译本③在山脉和穆图尔河之间的平原上.——英译本④此处有人把这支脉理解为同那平行的山脉形成直角,有人理解为横在梅特路斯进军路线的前面,两种情况分别见所附甲乙二图.——英译本甲图
穆支脉图朱古达阵地山北尔L河—脉K梅特路斯进军路线
乙图
穆支图山北尔脉L河脉—K梅特路斯进军路线⑤朱古达这样安排的原因见下章.——法译本⑥参见本书第35章.——法译本
--315
113
诉给他.他把他自己的军队布置在更靠近山的地方,这里还有他的全部骑兵和他的步兵的精锐.然后他就到各个分队和小队去巡视,告诫并请求他们不要忘记他们昔日的勇敢和胜利,要保卫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国家不受罗马人的贪婪之手的侵犯.他说,他们即将对之作战的人们是已经被他征服并且从轭下走过的那些人①;那些人的统帅虽然换了人,但是他们的士气还是原来的士气.从他本人这方面来说,一位领袖应当提供给他的士兵的一切他都提供给他们了:他们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并且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他们便可以向受到出其不意的袭击的敌人作战;这样他们就不会非以少战多不可;而且也不会是没有训练的军队同更精锐的士兵作战.因此他们必须作好准备并在看到约定的信号时积极发起进攻,要知道,这一天或者是结束他们的一切劳苦和取得过去胜利的果实的一天,或者是最大苦难开始的一天.他还向他们个别进行谈话,要每一个士兵记起他的恩惠,这是因为对于任何战功他都以金钱或荣誉的形式给予士兵以报偿,还把取得报偿的士兵指给他的同伴看②.最后,他通过许诺、威胁或恳求的办法一个接着一个地激励士兵,根据对方的性格而使用不同的方法,而在这同时,率领着军队从山上下来并且没有注意到敌人的梅特路斯看到了他们.开头这个罗马人不了解这些事物的不寻常的出现是什么意思,因为努米底亚人和他们的马匹都躲在森林里,但又由于林木矮小,不能把他们完
①参见本书第38章.——法译本②表明他有功必赏.——中译者
--316
213
全遮住,不过要弄清楚他们到底是些什么却又是困难的,要知道,天然的地形和伪装对士兵和他们军标都起有掩护作用.但是执政官很快便看出了这是一支伏击的队伍,于是下令他的队伍暂时中止前进,然后便改换了队形.他用三道后备的士兵来加强离敌人最近的右侧.他把弩手和弓手配置在小队中间,而骑兵则全都配置在两翼.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简短地对士兵进行了勉励之后,就以他刚才变换的那种队形把军队率领到平原上来,这样原来处于先头的队伍现在就处于侧翼的地位了①.
当梅特路斯看到努米底亚人静静地留在原处而不从山上下来时,他便担心在那样一个季节并且由于缺水而他的军队会渴坏了.于是他便派出他的副帅茹提利乌斯带领轻武装的步兵中队和一部分骑兵到河边去,要他先占领一个阵地以便扎营.原来他认为敌人会试图用不断攻击侧翼的办法拖住他的进军,而敌人既然不大相信自己的武力,于是他们就想用口渴和疲劳来拖垮他的军队.继而他根据当时的条件和情况,用从山上下来时的同一队形缓缓向前推进,而使马略走在原来的前列士兵的后面②,而他本人则和这时已处于前列地位的左翼的骑兵在一起.朱古达一看到梅特路斯的后卫队伍走过他自己最前面的
①他使行进的队列面向右方
,而在部队面向这一方向时把骑兵配置在两翼;然后他又掉转方向向河的方向行进,这样原来在前列的便侧面向着敌人,也就是说,成为行进队伍的侧翼了.换言之,原来面对敌人的现在敌人位于他们的右手.——英译本②这就是说,如果军队转而面向敌人,他们就处于前列地位.——英译本
--317
313
队伍①,他立刻把一支大约两千步兵的队伍安置在山上罗马士兵刚刚经过的地方,这样,如果他的敌人后退的话,那在他们后面将找不到逃避和庇护的场所.继而他便突然发出信号,展开了进攻.一些努米底亚人砍倒了走在最后的那些罗马士兵,同时还有一部分人进攻罗马士兵的左右两侧,他们进攻得十分猛烈,使罗马军队的队列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要知道,甚至那些坚定勇敢地抗击敌人的进攻的人也被这种非正规的作战方式搞得措手不及,因为在这种战斗之中,他们是由于来自远处的袭击而受伤,却没有还击或进行贴身搏斗的机会.朱古达的骑兵则按照先前给他们的指示,不论罗马的一个骑兵中队在什么时候开始向他们发动进攻,他们都撤退,不过不是整体地或是向着一个方向撤退,而是尽量向四方分散地撤退.这样,即使他们不能制止敌人的追击,他们却以本身人数上的优势,把落在后面的人或在两侧的人们切断.如果这山表明较之平原更便于他们的逃跑的话,熟悉地形的努米底亚骑兵则易于逃到那里的树丛里去,而陡峭的和不熟悉的地形对我们的士兵则是一种障碍.
这样,整个战斗便呈现出一种混乱的、难分难解的、可怕而又可悲的局面.脱离队伍的罗马士兵,有的人后退,有的人进攻.他们既不能随着军标进退,也不能保持自己的队形,而是不管什么地方,每个人只要遇到危险,他便坚持在原地保卫自己.各种武器、战士和马匹、努米底亚人和罗马人全都乱成一团.既没有机会发挥战术,也没有机会下达命
①就是离梅特路斯刚下来的山最近的那部分人.——英译本
--318
413
令;到处都要碰运气.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便这样过去了,但是战斗的结局仍然看不出眉目来.最后,当所有的罗马士兵因奋力作战和酷暑而疲惫不堪的时候,梅特路斯注意到努米底亚人进攻的势头也减弱了.于是他就把他的士兵逐步地集结起来,重新组成队列,用军团的四个步兵中队的兵力去对抗敌人的步兵,这时他们大部分由于疲劳已跑到较高的地段去躲起来了.与此同时,他请求、恳求自己的士兵不要松劲或者使逃跑的敌人赢得胜利.他指出说,罗马人没有营地或要塞可以躲避,因此必须完全依赖他们的武器.与此同时,朱古达这方面也不是毫无作为,他也是四处跑动,鼓励自己的士兵并且试图恢复战斗.他亲自率领着他的精锐队伍尽全力作战,或者帮助自己一方的士兵,或者对动摇的敌人发动攻击,并且通过从远处进攻的方法使得他发现战斗得十分坚决的敌人无法前进.
都称得上是伟大统帅的这两个人相互间就是这样地进行斗争的;就个人而论,他们两个人是难分高下的,但是就拥有的条件而论,两个人却不是对等的;因为梅特路斯有勇敢的士兵但是地形对他不利;另一方面,朱古达除了士兵的条件之外一切都对他有利.最后罗马人看到自己没有地方可以逃避而敌人又不给他任何战斗的机会——这时已经是傍晚了——于是便按照命令向小山发起了进攻并且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努米底亚人失去了这个阵地之后就退却并逃跑了.一些人被杀死;大多数人所以得救是由于他们跑得快和罗马人对那里的地形不熟悉.
--319
513
就在这个时候,我前面已经说过,奉朱古达之命指挥象队和一部分步兵的波米尔卡,在茹提利乌斯经过他那里时,便慢慢地把他的队伍引到平原上来;而当副帅匆忙地走向河那边去——这里是指定给他的地方——的时候,波米尔卡适应着当时的环境不声不响地列起了自己的队伍,继续监视平原所有各处敌人的活动.当他发现茹提利乌斯已经设了营并且现在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①,同时朱古达那边战斗的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他担心副帅如果知道罗马士兵所处的危急情况时会去帮助他们.因此,为了截断罗马士兵的推进,于是他便拉开了自己的战线——起初他因为不相信自己士兵的勇气而把士兵排成密集的队列——并以这种队形迫近茹提利乌斯的营地.
罗马人突然间看到了大量飞扬的尘土,但是遍地的灌木丛挡住了他们的视线.起初他们以为是风把干燥的尘土刮起来的;但是随后,由于他们看到那一团尘土保持不变并且随着队列的推进而越来越近,他们才看清楚实际情况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按照命令赶忙拿起了武器在军营前做好了战斗准备.后来当他们展开近战时,交战双方都高声呼啸着进攻.努米底亚人只有在他们认为大象能够保护他们的时候,才坚持自己的战斗岗位;但是当他们看到这些兽类被缠在树枝中间,从而被分割和包围起来的时候,他们便逃跑了.大多数人在抛掉他们的武器之后不受伤害地逃跑了,这是因为有小山和即将到来的黑夜的缘故.四头象被捉住,其余的多达
①即没有意识到危险.——英译本
--320
613
40头的象被杀死了.罗马人虽然因为进军,设营和作战而十分疲倦,但由于梅特路斯未能在他们预期的时间到来,于是他们就在保持警惕的情况下排成战斗的行列去会他.要知道努米底亚人的狡猾是不允许人们有任何放松或疏忽的.这时已经到了黑夜,而在开头,当两支军队相距不远时,一支敌人队伍迫近时发出的音响给双方都造成了恐惧和混乱;而如果不是被双方派出进行侦查的骑兵弄清了情况的话,那么这次的误会可能会造成可悲的惨祸.恐惧立刻变成了欢呼.欢喜雀跃的士兵相互高声致意,叙述自己的战功并听取别人经历的事情.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战功吹嘘到天上去.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在胜利的时候,甚至胆小鬼都说起大话来,而失败甚至使勇敢的人蒙受耻辱①.梅特路斯就在同一营地里停留了4天,他给予伤员以细心的照顾,把军事方面的奖赏②给予在战斗中立了功的人,对全部军队加以称颂和感谢.对于剩下的易于完成的任务,他要他们以同样的勇气去对待;他们的争取胜利的战斗已经结束,他们其余方面的努力就是为着战利品了.但是,就在这同时,他又把跑过来的人和其他可以利用的密探派出去以便弄清楚朱古达到底在什么地方,他正在做什么,他手下是只有少数追随者还是有一支军队,在失败中他的表现如何.实际上,国王已经撤退到一个形势险要的有森林覆盖的地区,并且正在那里征集一支就人数而论比先前还要庞大的军队,
①我们则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说法,比这里的说法全面多了.——中译者②某些这类奖赏参见本书第85章.——英译本
--321
713
不过这支军队却不能作战并且是软弱的,他们对农耕和畜牧比对战争更要熟悉.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除去作为他的亲卫队的骑兵部队之外,在一次战败之后没有一个努米底亚人追随国王,而是各自分散到他们认为可去的地方.而士兵们这样做并不觉得可耻.他们的风气就是这样.因此,当梅特路斯看到国王依旧信心十足,看到他正在面临着一次新的战争,而且这战争如何打法又只能取决于他的对手的时候,他便认识到他同这个敌人的斗争是一场并非对等的斗争,因为失败使他们付出的代价比罗马人为胜利而付出的代价还要少.因此他认定,他必须这样进行战争:那就是不开展正规的战斗,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进行斗争.因此他便把队伍开入努米底亚最肥沃的地带,蹂躏了农村地区,攻占和烧掉了许多匆忙加以防御或没有卫戍部队防守的要塞与城镇,下令处死所有成年人并把其余的一切都交给他的士兵作为战利品.他就以这种方式造成了如此的恐怖气氛,乃至许多人质被交到罗马人手里,还把大量的粮食和其他必需品提供给罗马人,而凡是梅特路斯认为有必要这样做的地方都安置了卫戍部队.这些做法比国王的士兵遭到的失败使国王感到更大的惊恐.因为原来他的全部希望在于逃跑,可现在却被迫要去追踪敌人了.当他不能保卫有利阵地的时候,却又不能不在对他不利的阵地上作战.但是他采取了就当时情况而论看来是最明智的一个计划,他命令他的大部分军队留在原地不动,而他本人则率领着一支精锐的骑兵跟在梅特路斯后面.他在夜间通过小路行进,然后突然间向那些跟不上队伍的罗马士兵
--322
813
发动完全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进攻.他们的大部分人在他们能够拿起武器之前就被杀死了,许多人被俘获,没有一个人能不受伤害地逃脱.而在罗马人能够从营地把支援的队伍派来之前,努米底亚人已经按照命令分散到最近的小山上去了.
就在这同时,罗马方面在得知梅特路斯建立的功勋时感到十分欢欣鼓舞.他们知道,梅特路斯是按照古人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的军队的;他虽然处于不利地位却依旧凭借着自己的勇气赢得了胜利;他现在正在占有敌人的领土;并且迫使由于阿尔比努斯的无能而变得横傲起来的朱古达只能把求得安全的希望放在沙漠或逃跑上.元老院于是决定对不朽的诸神进行一次感恩活动,因为在他们的庇护下罗马人取得了胜利,另一方面,先前为了这一战争的结局而感到害怕和焦虑的公众则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之中.梅特路斯的声名如日中天.因此他便更加努力地追求胜利,用一切办法加紧进行战争,却又注意在任何地方都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因为他没有忘记,嫉妒总是紧紧地跟在光荣后面的.因此他的声誉越高,他也就越是小心谨慎.在朱古达的伏击战术得手之后,他就不再杂乱无章地带领着自己的军队蹂躏农村地区:当他需要粮食或秣草时,他一定要一些步兵中队①和全体骑兵部队担任警卫工作;他自己率领一部分军队,其余部分交给马略.但是这时不是用打劫而是用放火焚烧的办法蹂躏努米底亚的国土了.执政官和他的副帅习惯于在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设营.当有必要使用兵力时他们就把自己的部队联合起
①指联盟者提供的步兵中队.——中译者
--323
913
来;在其他情况下他们就分别活动,以便能够更广泛地在敌人中间制造恐怖气氛,使更多的人逃离自己的家园.与此同时,朱古达则是沿着小山跟踪在罗马人后面,寻求一个适当的时机或地点以便展开战斗.他打听到敌人要经过哪些地方,便破坏那些地方的秣草并在为数很少的泉水里放毒.他时而出现在梅特路斯面前,时而又出现在马略面前.他对部队的最后部分发动袭击,又立刻撤退到小山上去;他对一部分,然后对另一部分摆出作战的势态,但是并不展开战斗也不叫敌人休息,而只是不使他们实现自己的计划.
当罗马的统帅开始看出,他正在被他那不给对方以任何作战机会的对手的策略搞得疲于奔命时,他便决定围攻一座名叫扎玛①的大城市,这乃是王国这一部分里的要塞.他认为朱古达理所当然地会来帮助他的陷入苦难之中的臣民,这样就可以在这里展开一场战斗了.但是朱古达从跑过来的人们那里知道了梅特路斯的计划,于是他就以强行军的方式走在了梅特路斯的前面.他鼓励城市居民保卫自己的城市,并且拨给他们一队逃过来的罗马士兵来帮助他们.这队罗马逃兵是国王兵力中最强的部分,因为他们不敢再背叛了②.他还保证在适当的时候他自己也会率领一支军队前来的.国王在作了这些安排之后,便撤退到尽可能边远的地区去,并且不久就得知,马略已奉命离开进军路线,和几个步兵中队到西
①今天凯夫以南的祖阿里姆.公元前216年斯奇比奥在这个城市附近对汉尼拔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法译本②罗马人对逃兵的惩罚是十分严厉的.逃兵有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有时被抛给野兽为食.参见瓦列里乌斯.玛克西姆斯.——英译本
--324
023
卡①寻求粮秣去了.西卡正是国王战败之后第一个背叛了他的城镇.朱古达于是在黑夜里带领他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赶到那里去,就在罗马人正在出城时在城门那里向他们发动了进攻.与此同时,他还高声呼叫要西卡的人民从后面包抄那些步兵中队;他说,命运给了他们一个建立殊勋的机会.如果他们利用这一优势,他将会重新取得这一王国,而在今后他们将能过自由的和免于恐惧的生活.而如果马略不是赶忙向前推进并且离开了这一城镇的话,肯定城镇居民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体居民的话,会改变他们效忠的立场.努米底亚人就是如此地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