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拜师(1 / 1)
这雨却下了几天。往日的葱绿景象慢慢变成或丹红或金黄。如烟在府里闷了几日,早就想去找霍毓。可家里的姐姐们都聚在一起,她要出去,又不愿扫了她们的兴,只等这雨停。霍毓也早等不及了,只是怕父亲怪他只顾着玩,只得潜心研读兵书。
等到雨终于停了,这天却已是八月初一了。八月初一凌晨,按惯例家里的女人要以彩帛之囊盛装树木花草上的露水,相传以此洗眼,能使人一年之内保持目明。如烟大清早被叫了起来,见娘和姨娘,姐姐们已经在收集露水了。呆呆的看着满世界的冷清。
如烟又想起了十日后再见。老人与我们碰见是在卖编结的地方。之后便说了张良,要是借张良作为再次相见的依据。那地点便是卖编结的地方了。张良在十日后是在鸡鸣时分到桥上与圮上老人会面的。那么便是在卖编结的地方,鸡鸣时分见面了。
等到雨停了,如烟急忙跑去找霍毓,慕容靖正和霍毓一起。如烟正要说时,霍毓和慕容靖却同时看着如烟笑了。三人却是都猜得了。等十日之约到了,霍毓和如烟先对家里说好了。慕容靖也把莫愁早早接出来。鸡鸣之前,便在那地方等着了。鸡鸣之时,老人准时赴约。
见四人都来了,老人笑道:“怎么,两个小丫头没贪睡啊?”
如烟笑嘻嘻道:“老爷爷您都来了,我们又怎敢不敬?”
老人笑了:“好个伶牙俐齿的小丫头。”他掏出了一块拳头大小,扁平的绿玉,递给如烟:“这块玉你便拿着吧,贴身带着,危急时刻,它能帮你一把。”
绿如翠羽的颜色一下子吸引了如烟,她心知只怕这玉价值连城,推辞道:“这怎么行?”
老人递给她,道:”怎么不行,他们还有份的。危急时刻,这玉能帮你一把。”老人却在心里暗暗沉吟,这个女孩和霍毓有缘,如此帮她一把,也就是在帮霍毓了。
如烟惊疑不定,不知老人是何意思。长须老人却不等她多想,便一把塞给了如烟那块玉。
接着,长须老人又递给莫愁一个玉环,说道:‘我也是受朋友所托,这是你母亲的遗物,仔细收了吧。”
莫愁听得此言,自是一惊,想问老人如何有她母亲之物,是否知道母亲之事?
等到给霍毓和慕容靖时,长须老人神色郑重,却是一本兵书全集,这本书收录了迄今为止的所有的兵书,又指着最后一部分道:”这是我辛苦半生,将自己的心得记录在此。你们可要仔细收了。“
又拿起一本没名字的书,他慢悠悠道:”这本书却要你们两个看了后,捡其中的些许教与这两个丫头。切记。“
吩咐完了,老人抚须道:”到了这时,终于把绝学留于后人,我也没什么遗憾了。我只还有一个‘和’字要留与你们“言罢,大笑而去。竟不等他们再说一句。
霍毓和慕容靖自然明白遇见了高人,此时已把他当做师父了。两人见老人言罢就走,也连忙行了拜见师父之礼,却不知老人是看见还是没看见。此时,天已微明。四人一时间不知该做什么。
各个店铺此时还未开门,上次那个茶楼倒已开门了。四人这次前来,便带有上次借的雨伞,打算见了老人后把伞还回去。便去了茶楼。茶楼里只有掌柜的那个中年汉子。临窗的桌子上却已经放好了早点和茶。
那汉子却只道:“本来我是给朋友预备的,他却没来。你们用了吧。就算我送你们的。”又看到他们拿的雨伞,道:“客官就放在这吧。小二不在,招待不周之处,还望海涵。”然后又是默默无语。
四人经上次,也略知他的性子如此。也不便多言,就吃了。
之后,那汉子却不收钱,只道:“本就是给朋友准备的,不用了。”
四人刚走出门口,听得汉子似乎在喃喃自语:“年少呵,轻别离;情薄呵,易弃置。”
红叶如醉,却是离人泪。长须老人的性情还是这样啊,连一个离别前的饯别都不来。常说我看不透世间人情,泥古不化,终究被世俗所累。不过世上有几个人能和他一样?见多了世间世事,连找徒弟都是如此不拘。
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他们四人行走在青石板上,正迎着那朝阳。
早晨的街道上冷冷清清,守城的士兵刚开了门,就有两匹骏马飞奔而入,转眼间没了踪影。他揉揉眼睛,难不曾看花眼了。
一个着浅黄色衣衫的活泼少女咯咯笑着,坐下的白马飞快奔驰。后面的青年也是无奈的驾着马追赶。他稍稍回头,城门上的长安两个字闪闪亮着,他的眼睛透着一些复杂的情愫,一转身,眸子里又是一片平和。
他们四人离去的背影依旧清晰,那个少女略微偏偏脑袋,往莫愁那边看去:“咦?这个少女怎么这么眼熟呢?”她只紧盯着莫愁,若有所思。不等她会想出到底在哪里见过莫愁,被拍了一下肩,想的全被打断了。
见少女又像是不高兴了,他微微叹了一口气,无奈道:“大小姐,又怎么了?我不是追到你了吗?”
“不是大小姐。都说了,你是我小弟。”那个鹅黄衣服的少女一副孺子不可教的表情:“贾明,我才看到了一个美人,正在想在哪里见过呢。”
说着这话,少女又看看那里,莫愁已经不见了,还有三个人也错过了。她难得的叹了口气,“美人不见了。我还想介绍给你认识呢。”
“夏浅秋!”贾明几乎是濒临暴走的边缘,咬牙切齿道:“不用你这么用心。我还不愁娶不到良妻!”
夏浅秋很小心的看了贾明一眼,发现一直温文尔雅的贾明现在很是愤怒,小心翼翼的说:“贾明,我不喜欢人家叫我的全名的。明明姓夏,名却是浅秋,连在一起,总觉得怪怪的。”
夏浅秋十分委屈,只叫浅秋多好啊,加上姓就很别扭。但是见贾明的神色还是不太好,她只好让一步的点点头:“我知道了,最多,我只自己看,不跟你说了。”
而他们四人回去以后,霍毓和慕容靖就醉心于那厚厚的兵法全书和那个神秘书了,那个如痴如醉……虽说霍毓每天仍陪如烟一起玩会,可原来只有如烟一个人发呆,现在俩人一起发呆。如烟所想大抵杂乱无章,霍毓是在反复思量兵法全书的内容。
因为霍毓陪如烟玩的时间少了,如烟一个人光是发呆,时间太多了。如烟本也没有什么目标,不像霍毓自小便想当将军,至于慕容靖是为了求取功名,激战沙场。功课完成后,无聊时,她就只能找莫愁了。见到莫愁,如烟才觉得她有些消瘦了。
莫愁见如烟来找自己,倒是很高兴:“怎么,如烟你自己来了。”
如烟撇撇嘴道:“毓哥哥,就只想着她的兵书呢。陪我玩了一会儿,就走了。”
慕容靖因为兵书也不经常来莫愁这了。莫愁听了如烟的话默默不语,随意弹奏起来,虽是无心,可曲子的基调却是哀婉悲伤。
如烟坐在那里发呆,想到霍毓一心痴迷兵法,不禁想为他做点什么,便问道:“莫愁姐姐,你知道我能做什么吗?”
莫愁微微一愣,随即明白如烟所指,可自己又能为慕容靖做些什么呢?一直以来,除了能为他解闷,也没做过什么。纵使莫愁遇人甚多,机敏过人,一时间也默然无语。
如烟自顾自说道:“我知道毓哥哥一直想当将军,毓哥哥喜欢兵书是理所当然的。我不怪他沉醉在兵书里,不能一直和我玩。可我不会兵法啊,也不能帮他。毓哥哥又会武功。我也不会,要是打架了,我只能在旁边看着。这样一想,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是真想帮点忙。”
香气仍旧弥漫在房里,云烟也是悄然流动。
莫愁一直见如烟的笑脸,今次第一次见了如烟这般,急忙安慰道:“没事,至少你还可以学。”
如烟抬头见莫愁的脸色,心里暖暖的,也笑道:“没关系,我没那么伤心,不用这么安慰我。”
莫愁见如烟又笑了,才舒了一口气,也展颜微笑,道:“你刚刚可吓住我了。”
如烟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想到不知如果一直想着霍毓,他会不会碰巧就过来了。一遍不行,那就想很多遍。先不提如烟的心思,莫愁自然又弹唱数曲,宽慰如烟。俩人又聊了一会,见天色已经有些发暗,如烟回去了。
回府路上,如烟看见一个老年乞丐衣服破烂,身材枯瘦,灰白胡须半长不短。当朝天子政治清明,这又是都城长安,很少会有老人落魄到此种地步。如烟本性善良,又还是个孩童,便从荷包里掏出余下的钱数了数。谁料她今天带来的不过十几个铜板,就先买了些饼子,然后把饼子和剩余的铜板给了老人。老人却是微微一笑,拿手接了。如烟觉得不够,想了一想,把佩戴的玉环解与老人。
那老人本来收了铜板和饼子,见如烟递过玉环,却摇了摇头,只是道:“小丫头,玉环我可不要。除了我,你爱给谁给谁。”
如烟本是一番好意,听老人这样说,不由有些尴尬。
老人仍躺在地上,悠闲道:“你总不能让我佩戴吧?拿去当了,人家说我偷得,你说我怎么辩驳啊?”
如烟听得这话觉得有理,讷讷道:“那你说是我送的?”
“人家那知道你是谁?”老人嗤道。
“那怎么办?”
老人却指着不知何时滑出的绿玉,道:“这块玉我很喜欢,你送给我怎么样?”
如烟为难道:“这是长须老伯伯送给我。他说危急时刻,这玉能帮我。”
老人语气挺严肃的,望向如烟的眼神却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悠长意味,道:“那你应该贴身收着,怎么能让它滑出来。”
如烟闻言,忙收好绿玉,但是坚决不肯把玉环拿回去了,耍赖道:“我不管,玉环就给你了。”
老人又是摇头。
旁边却有一个人插言道:“小姑娘,玉环那老家伙不要,你给我吧。”
一个游手好闲的青年人在旁边听他们得对话好一会儿了。见玉环成色不错,便起了贪财之心。只是见如烟所带绿玉和所穿衣服皆为名贵之物,所以才未造次。
如烟摇摇头:“不行,玉环是送给老伯的。”
那个人仗着自己年青力壮,左右一看,有无人在附近关注,便想上来抢夺。
那老人这时才朝着如烟身后道:“霍少爷,怎么这时候才来啊。你家的小烟丫头就快被人欺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