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挪活3(1 / 1)
池来发美其名曰为心脑血管科主任,相当于大医院内科两大主科的主任,实际上只有一诊室一兵。
诊室里摆设却比原医院气魄得多,两张老板桌和两把大老板椅子占了整个房间的半壁江山,一张诊断床和两个方橙供患者就诊时使用,门后有一洗手池,窗台上摆了两盆永不雕谢的塑料花,不过什么时候诊室里都窗明几净。
兵只有一个助理执业医师,据说上一位主任辞职到他接任之前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整个心脑血管科的重担就落在了这位姑娘孱弱的肩膀上。
接触几天后,池来发惊讶地发现,这位曾经的心脑血管科的顶梁柱,竟然连内科医生最基础的基本功心电图都不会看,分不清甘油三酯和胆胆固醇的意义与区别,不知道非诺贝特与辛伐他汀的不同,更不用说CT核磁胸片了。当然对一个除了实习在医院呆过,出了校门后再也没在医院干过临床的自费专科生来说,在实习期间掌握医院里临床医生几年也不能全掌握的东西也不现实。可小姑娘确能让科室日进斗金,一月下来居然有十几万的收入。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使池来发忆起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豪言壮语充斥的时代,不过这里可不是放卫星,不是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是千真万确勿容置疑的事实。
小姑娘来自天府之国,容貌与她的名字一样娇好,叶芙蓉。出水芙蓉,鲜艳欲滴,冰肤雪肌,末语先笑,笑语嫣然,初次见面的人恨不能根据需求把她变为妻子、儿媳、女儿、孙女。小姑娘嘴甜手勤眼活份,每天早早地打扫完卫生,打好水,甚至连茶都帮着沏好,感动得池来发恨不能将自己平身所学倾囊相授,让她一下子成为一个医术精湛的医生。
这里坐诊与在医院里大相庭径。医院里是在尽可能完善必要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用药,当然用药前要花上一笔不菲的费用,这是个啥事都要有根有据的法制时代,用药自然得有凭有据,让病人的钱花得明白,用得清楚,只是这相关比较麻烦,智者千虑尚必有一失,医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员,能想到的相关那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再说了,那些花了大价钱专门为病人诊病进的仪器不用不是浪费吗,贪污浪费就等于犯罪,综上所述,相关的检查一定要完善的。
也许在什么病也没查出来以前,口袋里的银子已弹尽粮绝,一旦查出病来,用药自是有的矢,所用药物各个医院或药店基本都能买到,尽管这些药物可能存在提成,但疗效应该是肯定的。如果查不出个子丑寅卯,医生自不会给你胡乱吃药糊弄你,多会建议你去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进一步诊,顶级医院诊断不明的病应该属疑难杂症,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末知,医生不是如来佛。好在是生在中国,问上帝之前可以看中医,他不管西医的检查指标,只管辩证下药,虽不能包治百病,对疑难杂症还真有歪打正着的时候,即使治不好,死马当成活马医,病人及家属也能理解,医生治得了病,不一定救得了命。
门诊部也有检查,但绝不是主要的,很多还是免费的,如同钓鱼的诱饵。虽然也有部分常用药,多是作为摆设或病人点名要的。很少是医生主动开出的,必须用时,也只是搭配使用。这里有着自己的专科药物,而这些药物在这整个县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这里更讲究专科专治,不越科治疗。如心脑血管科的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开完本科药物后应转至糖尿病科,由糖尿病科的医生开治疗糖尿病的专用药物,比三甲医院分得还清,因为每科都有自己的专用药。
开始一段时间,池来发觉得自己孤陋寡闻,别说不知道这些药的作用及用法,连名子都没听说过。看了说明才知道大都是中成药,写着纯中药制剂,成份与临床上一些常用的中成药制剂大同小异,药品包装上也印有国药准字号码,按理说这些药品不应该有问题,可糖平速胶囊确能吃出低血糖来,说这些药可以修复损坏的胰岛细胞,据说吃够疗程有些恢复的好的病人可以终身停服降糖药。这不能不让池来发疑窦丛生,世界都没能解决的难题竟然在这里得到解决。
这些药如同专供产品,只供他们家族经营的医疗部门。应该是直销。有病乱投医,老百姓文化本身就不高,懂医学的更少,常年累月被慢性疾病缠身,受痛苦折磨的患者听到能治愈的消息如同溺水之人看见救命的稻草,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吃得好了那是造化,吃不好只能怪自己命不济,因为人家有言在先,有些病人才可能终身停用降糖药。
啥时都会有人喜来有人忧,忧的人自不会去找那喜的人对质来平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