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挪活2(1 / 1)
众多的邀请让池来发有种花园里选花,瓜田里挑瓜的洋洋自得。
好歹当过主任,有几十年的社会和工作经验,打过交道的人有工农兵学商,也不乏官场中春风得意和仕途瞬间天堂地狱之人,何况医院本身就是一个生死碰撞之地,悲欢离合之所,医务工作人员又需要遇事沉稳做事有序的素质。
偶尔的冲动缺暂的激情只能是池来发生活中的过客,不会是主题,是插曲而成不了主旋律。随着静下心来选择工作,妄乎所以的漂漂然慢慢退去。许多人只记得站高看得远,却忘了登高跌得重。
一旦找回自已,便能迷途知返。池来发从兴奋中走回现实,池来发已能审时度事地寻找工作。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民营医院水有多深尚不可知,摸着石头过河,还是以安全为主,进乍进游泳池咋也得先在浅水区熟悉熟悉水性再循序渐进。他放弃了医院院长和医院里当主任的头衔,选择了一家门诊部,当上了心脑血管科的主任。
因为他不是嫌路窄的乍行小马,也不是不怕虎的初生牛犊。
这是一家离自家不远的邻县门诊部,虽说不是一个县,相距也只有几十里。坐车不用一小时的路程。
工资没有别的地方诱人,三千元的底薪加百分之五的提成是让他大喜过望。这个底薪已超过了原医院的工资。当然也有个附加条件,就是三万以内只能保本,这是老板所言,没有提成,所以百分之五的提成是建立在三万以上的基础上。
百分之五的提成比例也超出了自已的目标,提成如同医院里的药品回扣,而药品回扣本是可有可无的,也是时多时少,拿了以后也是提心掉胆,政策上一有个风吹草动,睡觉时不时会做些心惊肉跳的恶梦,满头大汗醒后再也无法入眠。
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都成了奢望。自己有一份工资,不挣这份也还过得去。人心不足蛇吞象,池来发不是个个贪心的人,知足者常乐才是他的追求。
在岗时曾想退休后一定要好好地放松一下,去踏名山大川,访古刹名寺,彻底远离自己的职业,忘掉职场上的烦恼,过闲云野鹤的生活。那美好的憧憬反复在脑海里放映,恨不得马上能退休。
想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诗琴书画之雅,无棋牌垂钓之好,真的闲赋在家无所事事,孤独寂寞油然而生。除了看病就是看书,日积月累而得的行医经验也不是一下子能割舍得掉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回忆起治病救人时指点江山的辉煌,病人康复后感谢所带的满足,成就感如汩汩泉水从泉眼中涌出。真正决择的时候才知道行医已是成了他生命中无法剥离的一部分,已与他的血液神经骨骼肌肉融为一体。
门诊部是一幢临街的二层小楼,位于繁华街道的十字路口,交通便利,新漆的米黄色楼体鲜亮夺目,一尘不染的玻璃大门如同虚设,若没有“小心玻璃”的字幅提示,没准会让人碰个头破血流。
门的上面悬挂一块大匾,上书三个金色行字大字:杏林堂。字体遒劲有力,粗细错落有致,转笔如行云流水,从这独具匠心的运笔中,看得出决非出自平常书法家之手。
无论是谁,无论干什么而来,只要踏进这个门,便会有脸上永远挂着甜蜜微笑的年轻美貌姑娘莺声燕语的问候:“您好!欢迎光临杏林堂门诊部。如果什么需求请吩咐。”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别具匠心的导医让人如沐春风,如浴阳光,融化冰霜一般抚慰着人们的病痛,消蚀着人们的焦虑,接下来会小鸟依人陪你到相关科室,全程陪同,不知不觉中甘心情愿地被掏空了腰包。离去的时候会听到“您走好!”“慢走。”的温馨提示。这些姑娘的素质决不亚于五星级宾馆的服务员。
从导医到医师及所有人员,整个门诊部的服务表里如一,决不是绣花枕头和外面光的驴粪蛋子。
来有迎声,走有送语,整个过程让人心旷神怡。和大医院那种话难听脸难看身病看出心病的局面有天壤之别,有着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公立医院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改善到如此地步。
科室与正规医院的名称也不尽相同,如正规医院的内科分心血管科,神经科,消化科,呼吸科,内分泌科,泌尿科等,而这里把心血管和神经科合称为心脑血管科,消化科又分为肝病科,胃肠科,管内分泌科只有一个糖尿病科,外科妇科也依次类推,像肛肠科,腰腿痛科等。通俗易懂,不知是分不明白还是有意,反正让池来发感觉着别扭,如走路同时迈左脚出左手一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