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二十八章 九神宫(1 / 1)
好象很顺啊!昨天和阿寐(寐语者)约定,她完成一片文,她希望是修改完刚入了秋,天空蔚蓝明朗,只几朵白云淡淡的映在那净蓝的天幕中,令人觉得那是一幅画,更或是一块由江南绣女织就的最美的那片云锦。
偶尔飞过的几只鸟雀,还有一路南行的大雁,将这云锦点缀的生动活泼。
秋风还不萧瑟,轻轻拂过,满树的叶子随风轻舞,满山的绿树随叶摇摆。山道间一辆马车从这绿中辟稀径而直上,一路行到九神宫门口。
众多的祭祀巫女均立在宫门两侧等候,待马车停稳,才从车上缓步下来一个女子,她掀帘子的玉手皓若烟雪,她白净的长裙深衣,让人们立刻知道她是谁。
她站稳后,回头,一掀车帘,这才从车中又下来一个年轻的女子,乌黑的长发挽了美丽的髻,银灰色的长裙高腰系在腋下,白色的窄袖小衫压在裙下,外面一件暗红色外套,敞领开至两肩。女子步态轻盈,因裙身打着成百上千个褶皱,并看不出她微凸的小腹。
“给公主请安!祝长安公主万福金安!”祭祀、巫女均下跪齐声喝道。
“免礼!”一笑,并不能遮掩她眼中的落寞憔悴。
“屋宇已经准备好了,请公主前去休息。”一位上祭祀上前恭敬的说。
“你们且忙去吧!我与络绎先去看看他。”说着,与白衣巫女打扮的络绎一同并肩向内走去。
行过正殿门前宽阔的广场,行过一排排祭祀屋宇、再行过千棵梅树中的那条小径,一排宽大的屋宇独立于所有的所在,宽阔的廊檐,卷着竹帘的长窗,一进主屋,宽阔空旷的几乎没有任何摆设,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即使摔倒在地也不会觉得疼痛。另一头是伸出房间的长台,挂着雪白的轻纱,随风肆意拂动着,而那长台上还站着一个人,一个男人,他宽大雪白的袍子也似那纱被风吹大肆意飞扬,正让人看出他的瘦骨嶙峋,他的黑的似盲人的长发就那样散着,与那袍子溶在一处,在空中铺开如黑色绸缎优美华丽。他的头微仰着,迎着阳光,令人突然害怕起来,害怕他就会这样被风吹走。
“梅殊哥哥。”她的似幼女的娇怯唤着他。
“大祭祀!”络绎的满心满眼的心疼也似乎夹在这一声呼唤之中。
他听到声音,身子轻轻一怔,动作很慢,只缓缓的,缓缓的转回身来,看着他们,他的皮肤是一种呈玉色的透明轻薄,他的面颊清秀而削瘦一如他的背影,双眸却是人世间最最漆黑的宝石,明亮璀璨,即便是嘴唇,也亦如女子般粉嫩若夭桃。他的笑,是这世上最明媚的一束阳光。
“咳咳,十一、络绎原来是你们。”一只瘦削白净的手扶在胸口,他笑着说。
“听说大祭祀这几天咳的更厉害了。”络绎迎上前去,扶了他的手臂,轻压着他的脉。
“还好,是他们太夸张了。”他也就任由着她,走到长安身边,握了她的手,“你还好吗?”
“还好!”她带着苦笑回答他。
“尚志对你好么?”他只看着她的眼睛,问,他与她有同一双看穿人心却不可琢磨的眼睛。
“很好!”她与他对视着,笑着。
“孩子呢?多大了?”他瞥一眼她的小腹。
“五个多月了,母亲昨天下旨,令我到山上来养胎。”她边说着边轻抚着自己的腹部,眉梢眼角都含着笑,温馨真诚,与所有初孕的母亲并无不同,却也最最美丽温暖。
“大祭祀的衣裳太薄了,山上风露重,只是受了风,并不妨事。”络绎似舒了口气一般轻松,“我去熬药,你们聊。”
待络绎脚步行远,两兄妹相搀着坐在廊檐下,想是这里是他经常坐的地方,都铺着纯白的厚厚的熊皮。
“她很关心你!”长安笑着说。
“于我这样一个人而言,什么样的关心都显得多余。”他却更加的淡漠。
“这话再我听来胆战心惊。”
“无生亦无死,无我亦无你!”他一笑,正如阳光温暖灿烂,但一笑过后的语重心长却带着心疼,“告诉哥哥,真的是你自愿下嫁于氏么?”
她别有深意的笑了,“怎么这么问呢?”。
“我以为那优昙奇花可以挽救一段纯真的爱情。”
“他去了……”她低下头,不愿任何人看到她的脆弱。“战死沙场、不复回还。”
“啊!”他惊奇的叫出声来,将她拥入怀中,“我可怜的小十一!”抚慰着她的悲伤与脆弱。
“我本应随他而去,一起完结我们的爱情,但腹内有他未出世的骨血,我怎能自私的一起结束他的生命。我原本就是怯懦的人,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这帝国皇室的尊严,我只能选择怯懦、妥协。你恨我吧!骂我吧!我原本是最可以选择自己生活的人,我原本是难得能追寻自己理想不断前进的人,可是连我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我是一个胆小鬼!”她只将头颅埋进他怀中,紧紧的抱紧他纤细的腰肢。
“不,你不是怯懦,更不是胆小鬼,相反,你是我心中最美丽、坚强的女子,甚至可以说是伟大,身为一个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本身就是世间最伟大的事。”
她就那么被他拥着,回忆着当时,当她得知心爱之人死去是如何的痛不欲生,但就在那样一个意欲寻死的时刻,她却明白,自己还有他的骨血,她不能死,上天没有给一个母亲死去的权力。可是即便如此,她亦不愿嫁给别人,只因她是他的妻子,只是他的。
当他们回到永平才知道原来所有的人都在准备她的婚礼,她与尚志的婚礼,她没有能力劝服父母,只好去劝他,将要成为她驸马的人,尚志。
他们相约在承恩寺内,她独自立在清晨的清华池畔,夏日的阳光刺的双目不能睁开,池上结着淡淡的水雾,荷花上带着明亮晶莹的露珠儿,尚志却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
“你来了。”她淡定的说,出乎意料的淡定。
“今年的荷花开的很好。”他也很淡定,从未如此淡定,掩了那贵公子的高华之气,更加沉稳。
“我们认识多久了?”
“十二年了,那年你只有四岁,我被选为松渊太子的侍读,正在伺候殿下整理衣冠。我只是个十二岁的男孩子,惊奇的发现屋子里多了一个身穿红粉衣裙,头戴一顶坠满珠宝的百花冠的小精灵。”他不看她,只是望着满池碧荷,“其实只是好奇,你胖嘟嘟的像个长安孩子常玩的那种瓷娃娃,又黑又大的眼睛,闪烁着,叫道‘松渊哥哥抱抱,哥哥抱抱……’。”他的脸上因为回忆,挂上幸福的笑容。
“是那个样子么?”她想象着四岁时的自己,也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我看着你慢慢长大,看着你从一个小女孩一点一点变成今日的美丽非凡。你喜欢看别人放纸鸢,自己却很少去放,不论高兴还是伤心都喜欢在御花园的音乐阶梯玩耍,不然就坐在那里发呆,圣帝曾画过一幅名作《春情》,那是十五岁的你,也是我最喜欢的收藏。”
“原来那幅画被你收藏了,我寻了好久。”不是不感动,人非草木。
“其实我还藏有一幅名画,《栀子园少女》,你十二岁去东皇太一庙栀子园游春,没有华丽、飘逸的衣服,随意挽着头发,随手插一枝雪白的栀子花,似在花丛中漫不经心的舞蹈,四周溢满了嫩白如雪的大朵大朵的栀子花,令我今生第一次明白了少女的美,从那一刻起,我便对自己发誓,永远的守护你、爱你。”
她说不出话,只能看着荷花,内心震动不已,却隐藏着。
“但是,你看我时与看到别人时并无不同,带着淡淡的微笑,不可琢磨的眼神,那是你,或许我们从小一同长大,有着别人无与伦比的熟悉亲切,你也是像对待亲人般对我。直到你遇到了他,你虽然似乎在嘲笑,双眼却时刻散发着甜蜜的笑意,你永远不会明白每每你视线与我交会时我心碎的感觉,可是我宁愿你们能幸福,为了你的幸福我宁愿陪你去龙阳寻找他,但命运何其残酷。长安,你可知我在心痛,若他不能给你幸福,请你回回头,我就在你身后,永远。”他看着她,带着心碎与悲伤。
“你了解一切,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当然也了解我不能,不能背叛我的爱情,哪怕命运捉弄了我。”鼓起全部的勇气,闭上双目,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小女子,嘴里说的是最最残酷的拒绝。
“不,正因为如此,你才更应该嫁给我,我愿意用全部的爱来包容、守护你,不让你再受到任何的伤害。”
“我已习惯把你当作哥哥,尚志哥哥,我不能看着你一直对我好而我又无动于衷,可我更不能背叛自己的心去勉强自己。”闭着的眼,只能看到满目的彤红。
“我也不能!所以请让我守护你,在你身边,守护你。”他的声音越来越轻,誓言却越来越让人觉得寒冷。
她被震动的睁开了眼,晨雾渐渐散去,原本隐约的花朵,一株株亭亭玉立,几枝莲蓬好象触手可及,大片大片的荷叶紧紧的挤在一块耳,接成铺天盖地的碧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