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默·镜(1 / 1)
我便日日闲居于兖州韦宅之中。拨弄算筹。佛诵读诗书。或与韦芝、韦兰闲谈、品茗。有兴致时更与他们下一盘棋。
我时常与云璇姐姐通信。百无聊赖之中。我在韦府书斋里翻找信上云璇姐姐曾经提起过的《华严经》。她说她最近正在看这部经书。此卷不仅义理丰富、逻辑严密。且体系宏博、意蕴深刻、气势恢宏。时而会看到空灵唯美的语句。令人读之手不释卷、满口余香。
我便是在此刻悄悄走进了佛学的世界。风雪连绵。时而心情实在纷乱消沉。便翻开《华严经》。在这雪一寸一寸地覆盖大地的时刻。品味佛的世界。
读《华严经》。对于我这种对佛学几乎是一无所知之人來说。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由是我的阅读极其缓慢。关于这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然而。语句虽然艰涩。却也别又一番趣味。于是我得以持续地读下去。从义理中也会联想自身。
就这样到了正月。
一日。我突然收到了韦坚自长安为我寄來的书信。我打开一看。却沒有想到是李玙将一名十四岁少女封为良媛。宠冠东宫的消息。
拿着信笺。我感到一丝微颤从指尖传入。便呆了下來。直到韦芝关心地问我信上说了什么。是否有什么不对的时候。我才回过神來。然后勉强地扯了扯唇角。道:也沒什么。
韦坚在信上告诉了我关于这少女的大概情形。他说。这女孩秀丽聪慧。十分乖巧。是太子于边镇上所遇的贫家女。他说看來太子早已钟情于这女孩。似乎每逢旬休都会去边镇寻她。然而这女孩身染痨病。恐怕不久于人世。
我这才隐约想起自李玙当上太子后便频频发生的夜不归宿。
这消息是一个晴天霹雳。使我过去的生活和所有都摇摇欲坠。我沒有给韦坚回信。只是将信压到衣箱的最底。不久。他又写了一封信给我。除了问我的身体状况。他还问我想要怎么办。他劝我能立即回京。我从他的字句中能隐约察觉到他焦躁的心情。
我提笔回信。告诉他说。大夫说我再调养两月便可回京。
这封回信让信使一带离兖州。韦坚又迟迟沒有回信。而我的日子看似是仍然和以往一样过。然而心绪却不知不觉地乱了。《华严经》也甚少再翻。时而躺在床上。也只是望着帐顶发呆。听着窗外的万籁无声。默默收拾着心底的无措和茫然之意。
我沒有因此而特别仔细照顾自己。也沒有就此自暴自弃。我不过是反复地想。回去后当我看到那个女孩。我应该怎么做。我会怎么做。我知道这一天终于还是到來了。我将不再是李玙最宠爱的那个人。
还有。我在想。那女孩会是如何的容貌无双呢。
能及得上寿王妃那样的倾国倾城之姿吗。
然而。也许是因为李玙不是我爱的人。于是如今我感觉到他真的离我越來越远。我为他曾经诺言和理想过往的终于打碎而心底百味杂陈。然而我还是很快地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我的奢求不多。我只要他对我有着夫妻之间的亲爱就好。而这是与永良媛是否存在并不大相关的。他仍然还是李玙。只是他找到了比我更让他感到心旌荡漾的女孩。
我就这样坐在遥远的兖州望着不知名的地方。然后我会想。当我见到那个女孩。我不可能如此平静沒有反应。而我想要在她面前呈现的不是紧张。不是好奇。不是耀武扬威……我要她能感到亲切。能感到自然。
我要做好一个好妻子。也能做到。什么样的表情。能够让我自己也感到温暖。
于是我起身來到妆台前。然后对着镜子。浅浅地微笑。
.
初春时节。桃花遍开。我终于回到了这久违的长安城。
我在入城后在永嘉坊韦宅换上太子妃的服御车辇。然后带着前去兖州伺候我的大批宫女内侍们徐徐驶往太极宫。车辇始入得禁门。我便看到了那在一片早春的湛蓝天空下。仍旧巍峨的皇廷。
到得东宫前。东宫的妃嫔们站在门口前來迎接。我的视线徐徐扫过每一个妃嫔的脸庞。然而以外的却是。沒有见到这个传说中的永良媛。
我问她们:东宫不是新來了个永良媛么。怎么沒有见到她。
妃嫔中原本就安静的气氛倏地越发静了一静。半晌。青莲刚想回答。其中一个昭训名叫春茗的却抢先回答道:
这位永良媛身子不好。为太子独宠。又何其娇贵。今天身子有些不适。太子跟她说不用來迎接太子妃。沒想到。她还真就不來迎接了……真……
她口口声声为我抱不平。然而后面的话显然不会太好听。她也带着一脸悻悻的神情沒有说完。
我了然。忽略了心底的不安。只是微笑不言。然后看到了王春茗的湖绿色罗裙下微微隆起的腹部。
我展颜一笑。道:原來王昭训有喜了。不知有几个月了呢。
她的脸颊微微一红。抚了抚肚子。抬眼含笑道:五个月。只不过……春茗愚笨。当初有孕且不知。于是太子妃离开长安时不知春茗怀有身孕之事。
王春茗长相姣好。能说会道。曾经永良媛尚且沒有到來之前。若说除却我以外每个月李玙还会与别的妃嫔同寝个三四次。那么八成就是到王昭训此处。她本是宁亲公主宫中之人。也因其聪慧伶俐为宁亲公主所识。荐于忠王宅中。
她能有今天。是迟早之事。于是我一点都不意外。
再和她寒暄了几句之后。我便和青莲一道离去。所有的妃嫔里我最喜欢的还是青莲。我们一同去温汤沐浴。好久不见了。遣退了随侍的所有宫女。互相擦擦背。同时彼此也能好好地聊聊。
她告诉了我一些关于永良媛的事。说她的名字似乎也为李玙所起。她來到东宫时胸无点墨。然而不过短短几月的时间。四书都已能倒背如流。
自永良媛來到东宫之后。太子再未去其他妃嫔的宫里。妃嫔们都对她抱怨不已。而青莲告诉我说。太子不止每夜都到永良媛的宫中。给予永良媛一切珍稀玩物、绫罗绸缎。以及不论她进宫的时日。一來便封她为良媛。百忙之中仍然亲手执掌她的学业。甚至。他对永良媛的呵护程度也未有其比。东宫之中。她可以恣意妄为。而因为她抱恙在身。不论是宫人或是宫妃。只要让她有半丝不快。都要受到惩罚。
他还对宫中之人禁言。东宫妃嫔之事不得胡乱多嘴。违者便要逐出东宫。甚至不论是后妃或是宫人。
我为此而感到讶异。说到此。青莲也有些黯然。缓缓说出自己的理解:永良媛便是在这东宫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她不是太子妃您。也不似一般东宫妃嫔。虽然她有良媛的名号。然而……似乎却是一个与所有人都不同的人。
我的心再度微微一慌。然后看到青莲黯然怔忡的神色。怕她这样想得多了伤了身体。于是也用她是李俶之母的事实來安慰她。
我告诉她说你是李俶的母亲。你永远不会离开太子身边的。然而她却道:不是的。太子妃……青莲不敢奢望殿下是不是來我的宫里。也不是怨恨永良媛。只是……我越发觉得。殿下从未喜欢过青莲。他厌弃青莲……
看着她眼中掉落的泪珠。我不禁心疼为她拭泪。一边告诉她说不要胡思乱想。然而她却仍然道:真的。太子妃……他总是回避、敷衍着我。而我也……我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难道……就是因为三年前那金步摇的事情么。
我怔了怔。她的呢喃慢慢地似乎变成了自言自语。我的目光为这古怪的问題和答案而凝了凝。
但是……我真的沒有派人拿那金步摇。为什么……为什么太子就是不相信呢……
就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而厌恶一个人么。
这样冲动而不成熟的行为。会是李玙的作风吗。我摇了摇头。我不敢相信。然后我安慰青莲说:不会的。太子怎么会厌恶你。更何况是因为上次金步摇的事。太子不是已经把苏苏逐出去了吗。太子可喜欢你了。你不要乱想啊……
然而青莲却听不进去:他沒有把我逐出去。是因为那时我怀着他的孩子。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而也确实沒有别的理由了。金步摇……被发现的时候。他真的很生气。太子妃。你不知道太子当时的眼神。那么寒心……那么失望……
她的目中水光再度盈盈泛起:所以他是认定了。他从一开始就认定了我是偷盗金步摇的罪魁祸首。城府深沉的女子。他的眼睛似乎就是这么告诉我的……你。什么事都做得出來。
她的话语刺痛了我。也仿佛让我看到了李玙温文尔雅的背后。那尖锐独断、沒有理智的另一面。
我不敢相信这曾经在我眼中近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会如此变异而复杂。于是我打算到了晚上。李玙回來后。便试探着问问他对曾经金步摇之事到底是何种态度。
晚上。他从十王宅中吃过晚饭回來了。见到我之后。他还是如以往那般。尊重而关心地问我身体的情况。我点头回答了他。然而我却沒有想到。我沒有机会像从前那样问他这样的事。在他问候完了之后便说要去看看永良媛。让我早些休息。然后似乎也沒注意到我的心情是否颤抖和诧异。便起身离了开去。
这就是永良媛的到來对他的改变么。他沒有跟我说多久的话。甚至对我的问候似乎也成了必要的寒暄。
他离开了。我看着他从茵褥上起身。然后带着贴身宫女素儿一同走出宽敞而空荡荡的大殿。
殿内那么安静。烛光依稀明灭。从门外吹进的春夜的风仍然带着淡淡的凉气。
我望着他离去的身影半晌回不过神。然后我在一片纷乱的心情中终于发现。他也许不是移情别恋。他只是……从來沒有爱过我。
哪怕只是……属于妻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