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十一章 康熙四十六年夏 北京城(1 / 1)
御驾进了紫禁城,小七走在龙辇的右侧,抬头望着朱红的宫墙,层层叠叠锁住无数女儿心事和青春年华。没有预期中的伤感,反而生出一股亲切,就如同真正回了家,红墙黄瓦、画栋雕梁在晨曦中翻云吐雾,似早已刻在脑海中一般,熟悉温暖。
浩浩荡荡的人马沿紫禁城的中轴线依次穿过□□、端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到了内廷,四下散去,康熙让小七回屋收拾,自己去了宁寿宫给太后请安。
小七背着包袱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小院,瑞瑶已在院中等候,高兴的挽住小七胳臂,喜道:“你终于回来了,可把我想死了!”
被人惦记的感觉真好,小七很有些庆幸自己没有走,紫禁城有太多让她留恋的东西,不知不觉悄悄驻进心里。
“你还会想我?和杜公子甜甜蜜蜜的都来不及,怕早把我忘到九霄云外了,连封信也不捎一个。”小七装出气愤的样子。
瑞瑶急了,慌忙道:“不是不是!你知道我最懒得动笔了,这不是一听说你要回来,就巴巴的在这儿等着嘛!”
小七贼贼一笑:“逗你呢!,你知道我这回到苏州遇到谁了?”有意卖了个关子,又晃着脑袋道 :“遇到你未来的公公和小姑子。”
“不要提那个呆子!”瑞瑶忽然变了脸色。
“怎么了?吵架了?”
“我叫他向皇阿玛提亲,他却说什么大丈夫志在四方,要以国事为重,不能沉迷儿女私情!”瑞瑶学着杜平儒说话的神态,显见是多么生气。
“杜公子心高气傲、志向远大,你也不要心急!”小七虽然安慰瑞瑶,心里却暗骂杜平儒不解风情。
“不提那个呆子了,给我讲讲南巡的事情!”
女孩子的脸一天三变,刚刚阴云密布,一会儿又晴转多云了。两人窝在榻上开开心心聊起天来。
聊着聊着,静慈走进来,捧着一沓子信,说道:“真不晓得你俩哪有那么多话说,这是十三爷给小七的信,因不知道南巡回来的行程,捎宫里来了!”
瑞瑶一把抓过信,叫嚣道:“十三哥的信?偏心,也不写给我,我要先看!”小七红着脸,急急去抢,瑞瑶举着信,一边跑一边喊:“不给,就不给!”静慈夹在两人中间,走也不是,躲也不是,三人闹哄哄扭做一团,笑声震得院角一株桃树花枝乱颤。
宁寿宫。
康熙对仁宪太后这位嫡母虽然没有很深的感情,却一直都很敬重,将带回的礼物交给宫女,又简单说了南巡的情况。
太后听得很仔细,偶尔还会□□去两句,听完后拉起康熙的手,端详一番,说道:“皇帝是不是又没有好好休息,怎么脸色这么难看?有生病吗?”说罢,探了探康熙额头。
康熙顺势坐到她身边,谦恭道:“因为急着赶回宫,路途上没有怎么停顿。”
太后似乎有些生气,又道:“我就说嘛!你一个嫔妃也不带,就那个小丫头哪里照顾得好。”
康熙淡笑道:“小七伺候很是上心,茶水泡得不冷不热,被褥也铺得不厚不薄!她不在,儿子还有些不习惯”
“一个来历不明的野丫头!你呀,就是把她宠坏了。这宫里三年一次选秀女,什么样的漂亮姑娘没有,偏偏拿她当个宝贝!”
康熙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迟疑了一会儿方道:“母后,小七不是来历不明的野丫头,她可能是秋水的女儿。”
太后吃了一惊,问道:“你可有证据?”
康熙摇摇头,仰脸想了一会儿,嘴角竟露出苦涩:“儿子也不知道,只觉得那丫头在身边,很叫人安心!”
太后轻轻叹口气,拍着皇帝的背,仿佛拍着襁褓中的婴儿那般小心翼翼。
天才蒙蒙亮,小七在院子里做运动,嘴里哼着“动动手、动动脚,早睡早起精神好”,被刚下值的月兰撞个正着。月兰像见着怪物似的,嘴巴张得可以塞进一只鸡蛋。又见瑞瑶一边嚷嚷“快点快点,晚了就见不着了”一边冲了过来,风风火火拉着小七就跑,一会儿没了踪影。月兰疑惑的看看天上,“太阳没打西边出来啊”!
瑞瑶拽着小七,嘀嘀咕咕说着:“宫里传得可神了,张真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长一双天眼,能预言未来,是个活神仙!宫里的王公大臣都叫他算过了,没一个不准的,我可得找他求个好姻缘。”
这个所谓的活神仙张真人叫张明德,是个相面的,这阵子却是名震京华,下至平民百姓,上到王公贵族,请他看相的人都排成长龙了。瑞瑶缠了小七好几天,非要小七陪她去算姻缘。小七心里想,什么活神仙,八成是个招摇撞骗之徒,弄个法子修理修理他,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才心甘情愿起个大早陪瑞瑶出宫。
等到了地方,一个年轻的小道士告诉她们张真人被请到八阿哥府上去了。瑞瑶气得直跺脚,顺便把那小道士臭骂了一顿。
“气死我了,明明昨天约好的,定银都付了!”
“算不成,去见见也是好的,出都出来了!”小七歪着头,摸着下巴。
“到哪儿见?总不能去去八哥府上吧!”瑞瑶气恼道。
小七拉拉她,道:“为什么不行?跟我来!”
八阿哥府,小七和瑞瑶钻狗洞进了后院。
“太刺激了!”瑞瑶兴奋得小脸通红。
“嘘!小声点!我们去换身衣服。”小七指指院子里晾的几件长随的衣服。
门厅里已经聚了好多一群人,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早已到了,还有翰林院大臣王鸿绪、理藩院尚书阿灵阿、贝子苏努一干人坐着、站着,忐忑不安的等待张明德。八阿哥却还没有露面,只差长随端上茶水、新鲜的水果和精美的点心。
瑞瑶和小七躲在角落里小声叨咕。
“看来起早的不只我们俩!”瑞瑶探头探脑道。
“好多好吃的啊!”小七直流口水。
“你们俩个,干嘛呢!别想着偷懒,干活去!”一个总管模样的冲小七和瑞瑶呵斥。
“是是是!”俩人低着头,点头哈腰的进了门厅,找了个隐秘的地方站好,互相做了个鬼脸,静静等待主人的到来。
没一会儿,八阿哥笑容满面进了门,后面跟着个老道士,六十多岁,身穿八卦衣,头戴雷阳巾,手摇一把羽毛扇,步履矫健,倒似仙风道骨。再往上瞧,老道长的面貌可真是不敢恭维,白发苍苍,尖嘴猴腮,塌鼻子、薄嘴唇,只那一双倒三角眼似笑非笑、放出道道精光。
小七悄悄捅捅瑞瑶:“瞧见没,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活神仙!”
瑞瑶厌恶的撇撇嘴,不吭声。
八阿哥谦恭的请张明德上座,老道士也不客气,大摇大摆落了座,漠然审视屋内众人。
王鸿绪轻蔑的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问道:“不知道长有何神通?”
张明德默默看他一眼,忽然仰天大笑道:“贫道自幼天赋异禀,长投名师,河图洛书无所不精,若无真才实学,怎敢在天子脚下呼风唤雨!”
“老妖怪好像有点门道。”瑞瑶低声道。
“别着急,看看再说!”小七小声回话。
张明德扫了一眼,羽扇指着九阿哥道:“你是九爷?粗眉大眼,方口阔耳,乃富贵之相。只是印堂隐隐一道黑气,虽不明显,却呈扩散之势,近日恐有小疾。”
又踱到阿灵阿身边,端详道:“君鼻翼红痘,两年内恐有牢狱之灾,需及早破财消灾。”
众人听此无不怵然,面面相觑。
“张真人看我八哥面相如何?”十阿哥出声道。
张明德微微一笑,道:“八爷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
众人又频频点头称是,露出钦佩之色。
小七忍不住轻笑一声,低头对瑞瑶道:“刚才还说得危言耸听的,现在露馅了吧,马屁精一个!”
瑞瑶努努嘴,道:“大骗子,走!”
两人正准备开溜,总管却派小七倒茶。小七使了个眼色叫瑞瑶先走,自己托着茶壶,低着头慢慢走到老道士跟前。
张明德伸手取茶杯,无意看了小七一眼,见小七明亮的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芒,脸上唰的显出骇然之色。
小七倒完茶,瞅空溜出厅外,瑞瑶在后院墙边等她。小七得意的勾住瑞瑶肩膀,道:“我在那个牛鼻子老道的茶里加了点佐料!”又在瑞瑶耳边嘟哝几句。言罢,两人捂着肚子笑倒在地上。
十四赶到门厅的时候,张明德脸上骇色尚未褪去,厅内一干人皆不解其意,相互探询。八阿哥也有些吃惊。
十四见状,深感意外,问道:“这是怎么了?”
张明德喃喃自语:“金钗现,风云变,紫禁城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