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流失西天的河 > 第三章 备战捡花遇困难 化矛盾峰回路转

第三章 备战捡花遇困难 化矛盾峰回路转(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泼辣娘子系列 富贵妻 神仙情侣 情妇少根筋 我不是坏人 夏亦初扬 澜衣 如果可以 陪你九年不后悔 女青鬼律

时间进入八月中旬。

短暂的农闲过后,人们忽然紧张起来,忙碌起来。干部业务,棉花承包户,开始川流不息地往车站跑。他们都打出醒目的标语,招拾花季节工。

阿拉尔是国家重点棉花生产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相传,棉花最早的祖先,生长在地中海一带。非洲的埃及和苏丹,是世界棉花生产的超级大国。据说,阿拉尔生产棉花的总量和品质,可以和他们中的任一个相媲美。比如,阿拉尔生产的棉花光泽好,强力高,纤维长。再如,阿拉尔生产的棉花可纺性强,三丝特杂低。有了这么多优点,阿拉尔就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国质量最佳棉区。阿拉尔的棉花,在国内成了香饽饽不说,还飘洋过海,去了海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阿拉尔处于中亚内陆,干燥少雨,日照充足。专家说,这里种植棉花,得天独厚。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阿拉尔种植棉花的面积还不大,产量自然也不高。可日本刚发展起来的地膜栽培新技术,启发了他们。阿拉尔人开始运用地膜植棉,一下掀起了棉花种植史上的白色革命。白色革命的背后,是大面积推广地膜植棉。可大面积推广地膜植棉,要有与之配套的地膜播种机。阿拉尔人经过成千上万次实验,研制出了鸭嘴式播种机。这种机械集铺膜、打孔、播种、施肥和复土为一体。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设计呢。有了这样的机械,阿拉尔的大地上,想种多大面积的棉花,就能种多大面积的棉花。

二十一世纪初,阿拉尔人又引进了以色列的农业节水滴灌技术,再次掀起了植棉史上的黑色革命。有了白色革命,又有了黑色革命,阿拉尔的棉花品级就好了,产量提高了,面积也大了。阿拉尔就成了一片海。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那是棉的海洋,棉的世界。

只要进入九月,阿拉尔在一夜之间,棉花就会开得铺天盖地的白。这些棉花,得靠人的双手,一朵一朵地去摘下来,放到胸前的白布袋里,再倒进地头大花袋里。之后运回棉花场,捡出杂质,交到轧花厂打成包,才能销售变现。

种棉花麻烦着呢。麻烦不怕,怕招不到拾花工。只要能招够拾花工,就不怕麻烦。干什么不麻烦?多年来,这里的人已经习惯了。前两年,师里实验用机采棉。可国家机采棉等级标准没出来,不如手工捡的棉花定级高,定级不高就卖不出好价钱,价钱一低就不用了。说还是手工摘的棉花质量好,有竞争力。

拾花的面积和价格一年一年的往上涨,来拾花的季节工人数却一年不如一年多。拾花工说:路程太远,挣的钱都交给铁路了。

火车站,汽车站,都有打着招拾花工的牌子。有的还把优惠条件提前灌音录成磁带,放在录音机里一遍一遍地播放。

拾花工缺口还是不小。与此同时,新华社在黄金时间播发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棉工”缺口大》的消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急需采棉工人数由39.8万增至48.7万,缺口劳力12万人。兵团今年种植棉花面积700万亩,预计可生产棉花90万吨,占新疆棉花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一师阿拉尔种植棉花面积150万亩,总产17万吨,约占兵团总量的六分之一。目前,这个师因地处南疆,采棉工缺口最大,至少在5万人以上……

新闻里都这样说了,怎么办呢?总不能让白花花的棉花烂在地里吧?

得靠自力更生。动员大会上师长都这样说,团长也这样说。

团长还说:机关的干部白天拾花,晚上办公,每人要完成最低任务1000公斤。

团长又说:就是医院、学校这些吃事业饭的单位,也要采取轮流值班的办法,支援三秋拾花,每人要完成任务800公斤。

医院接着也召开全院医护人员支秋动员大会。院长做动员在上面讲,坐在底下的人开着小会在下面讲:

有人抱怨:今年的任务太重了!

有人愤然:医院干脆关门算了!

这时,冒出一个很大的声音:离不开烂团场,一辈子都得捡棉花!

李远方一看,是护士苗丽丽。会场里忽然静了下来,人们都朝她看去……

紧接着,院长就开始排值班医生名单,虽然拾花的日期还没定下来。大家开始积极准备拾花用的白色帽子和白色布袋,去迎接三秋拾花大战。其实,这种拾花大战年年少不了,只不过是今年任务最重。不重又怎么办呢?没有拾花劳力,谁有啥办法呀?

在十六连的一条棉花地里,连长和张吕正顺着棉花垄往外走。大块的棉田,绿油油的,像片海。鸡蛋大的棉桃打在腿上,痒痒的,有点疼。地边通风的地方,有不多的棉桃,在大太阳的暴晒下,已经开成了一片一片的白。就像一位早熟的少女,等待着情人去采摘。

张吕被分到十六连,当生产技术员。十六连是全团最偏僻的基层单位。春播时,一条地膜,不小心就从棉花地扯到了沙包子里。连队离场部小镇足有十几公里。路也不好,有一段路淤起的灰尘,可以没过脚。由于远,路又不好,来十六连拾花的季节工就更少了。

连长在地头站下说:全连拾花劳力缺口五百人。

张吕说: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连长说:该想的办法全想了。

连长这么一说,张吕不好再说什么。张吕没吭声。连长点燃了一根香烟,只是狠狠地吸,也半天没吭声。烟从连长鼻子钻出来,一圈一圈地飘。最后,又钻进张吕鼻子里,很香。其实,烟闻起来比吸起来香。

连长狠狠地把长长的一载香烟摔在地下,说:得想办法。

可过了两天,连长还是没想到办法。连长已经瘦了,眼圈黑黑的。

张吕说:能不能到口里接一些民工来呢?

连长说:这办法去年就试过,可没当地人组织,民工信不过,没有人愿来。

张吕想了一会儿说:和我一块来的有个叫李远方的,他哥是一个乡长。

张吕接着说:可以让李远方给他哥打电话,看他哥能不能组织一批民工。

连长听了一下蹦了起来,高兴得孩子似的。

连长说:这主意不错!

连长说:走,咱们现在就去找李远方。

连长骑上摩托车,带上张吕,一溜烟就跑得无影无踪。

李远方的哥哥调到大地乡当乡长的时间不长,刚满三个月。大地乡是个贫困乡。人多地少,收的粮食是够吃了,可农民手里没钱花。没钱花就不能奔小康,奔不了小康李乡长就睡不好觉。农民一年有近半年的时间在闲着,没事干。没事干就打牌,打牌打不来钱呀,李乡长就给农民们联系到北京上海广州做零工,刚送走了两批。第三批六百人还没送出去,对方都说现在工厂饱和了,要等一等。这时,恰好李远方的电话打来了。

李乡长怀疑地说:新疆也有打工挣钱的地方?

李远方说:有啊。

然后,李远方按团里拾花价给他哥算了笔帐。李远方还告诉他哥,如果一个人拾花总数超过二千五百公斤,团里奖励单程车票一张。

李乡长最后说:行啊。

李远方把消息告诉了张吕,张吕又把消息告诉了连长。连长很高兴。决定让张吕出趟差,把这六百人早点接过来。

目 录
新书推荐: 惹她干嘛?她成了阴湿反派心尖宠 重生后我靠沙雕操作卷死仇人 九零小可怜搞科研带飞全国 从镇长到权力巅峰 重生1993,从净身出户开始 娇养撩精,京圈大佬见她红了眼 缔造美利坚:我竞选经理是罗斯福 离婚当天,渣前夫死对头跟我求婚了 婚躁 开局演乌鸦哥,成港片反派专业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