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回 东府事发(1 / 1)
雍正说道:“最近许多折子都是弹劾宁荣二府的,朕想最近大刀阔斧的干了一番动作太大了。这才刚查办了江宁织造,还没缓过气呢。这贾家又是功勋之家,要动,不得不有所顾虑。”
允祥道:“先皇还常夸那政老爷为官清肃,名声也好。”
雍正冷笑道:“朕却瞧不上,沽名钓誉,实在没做出什么为朝廷效力的事。既然大家弹劾也不得不重视。仗着祖上的老本一代比一代混账了。你再看看那东府养出的都是什么崽子。竟然还有人说他们要谋反,这可是大罪状,朕已经让人下去详查了。若已落实,要杀要剐朕也不轻饶,你难道忘了么,他们以前可都是老八那边的人。”
允祥也不好再为他们分辨什么,只是紫鹃听到贾家的事也就存了心思,心想难道贾家的厄运要到来了。那座风雨飘摇的大厦怕最终只有华丽的倒下。那些当家人平日混账多了,也算是罪有应得,可大观园里的姐妹们却大都无辜。她毕竟能力有限,也不可能力挽狂澜,只是等暴风雨到来的时候那些无辜的人们能从中摆脱出来。
允祥道:“你下去吧,我这里和皇上商量些政事。”
紫鹃便退了出去。
雍正喝了口茶,打量了他弟弟一眼,微笑道:“这个丫头倒有些意思,倒像个胆大的。”
允祥听见四哥的话心里却突然产生了隐忧,忙找别的话题岔开了。雍正不过只坐了两盏茶的功夫便要告辞,体谅到允祥身子不适也不让他出来相送。
紫鹃问道:“难道真的要打击贾家呢?”
“你如今不在里面了,还为他们担心什么?”允祥笑问着。
“我再想宝玉能不能挺过这场灾难。”
允祥笑道:“放心吧,如今也还查不到他。四哥只说要查查东府,他们西府还没事。再说宝玉也没为官,我最是清楚了解他的,若事情真发展到了那一步,也想办法保全他。”
紫鹃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允祥道:“你替他担什么心?没理由。”
“怎么没理由,我是心疼我那林妹妹。”
允祥拉着紫鹃说:“你还真是善良。”
紫鹃低头说道:“看你恢复得差不多我也该回去了。”
“不,我不准备放你走!”允祥死死的拉着她。
紫鹃笑道:“真是笑话,我怎能不走,这又不是我的家。我真该回去了。”
“只要你愿意,这里可以成为你的家。”
紫鹃摇摇头,挣脱了他的手走到了廊下。允祥却隔着窗户和她说着话。
“知道吗?四哥打算扩建圆明园了,等服一满就要动工,还说将这个园子也重新修葺。”
紫鹃心想,那举世闻名的园林真要诞生了吗,笑道:“这个园子挺好的,才修建不久又要动工?也不怕劳民伤财。”
允祥道:“通过一年多的追缴国库和内务府也渐渐充盈了,扩建园子是早就议好的事,不可能变更,再说四哥凝聚了许多的心血。”
紫鹃嘀咕着:“拿着纳税人的钱也不图民生之计,就知道享乐。”
允祥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笑问着:“你叽叽咕咕说什么呢?”
紫鹃一笑:“我什么也没说。说定了,下午我就回去。”
“太操之过急了吧。你这一走我更没个说话的人了。”
紫鹃道:“我还有自己的事要做,可没那么多的闲工夫一直耗在这里。”
即使没有那些弹劾的折子雍正再也不能容忍贾家,如今正好找了借口,当下就派人下去查实。
当官兵到达宁国府的时候贾珍正带着一帮族中子弟正喝酒看戏作乐。突然见小厮慌慌忙忙的跑来报道:“老爷不好了,外面带着许多官兵杀进来了。”
贾珍当时就愣在了那里,贾蓉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急急的让人撤了酒席音乐。族中子弟知道犯了事个个都撤去了。贾珍这才反映过来,战战兢兢的说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蓉儿跟我上前面看看去。”
父子俩忙整了衣服到了前面。当下尤氏婆媳听见了此事差点没被吓死。两人哭着抱成了一团。好半天丫鬟银蝶跑来说道:“太太、奶奶。老爷和少爷被官兵拿了去,说是犯了什么违逆的罪名。还说要抄家,太太、奶奶赶快收拾收拾细软吧。”
尤氏差点没昏过去,脸色吓得如纸一眼,额上全是豆大的冰冷的汗珠,断断续续的说道:“这上……上哪里去?”
贾蓉媳妇说道:“要不去西府里躲躲去,等查明没事再回来。”
尤氏哭道:“怎么会没事,我说过他们爷俩几次都不听,这下可好真闹出事来了。要走怎么走得了。”
此时全府上下一片忙乱,哭喊的,逃跑的,比比皆是。尤氏好不容易装点了一些随身用物,也顾不得让人准备什么车轿,拉了贾蓉媳妇就要从别的门出去。刚走到墙根的时候就听见焦大在那里破骂:“我焦大有什么脸面去见太老爷,好好的一个家都被这些不长进的爷们给败完了。王八羔子!报应!报应啊。”
尤氏皱眉道:“都什么时候了那老不死的还在骂天骂地,等老爷他们回来定把这个没教养的奴才给打发到下面去,省得别人说我们府里没规矩。”咬牙切齿的骂了一阵子只得和儿媳灰头土脸的匆匆离去。
这边王夫人听见了东府的事后也颇为震惊,差人去问了好几次,回来的人都说怕不好。王夫人最是没有主意的,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更不知道怎么办。
王熙凤歪在床上拉着王夫人说道:“太太,他们犯了事,远着些好。别给我们招不是,如今担不起什么风浪了。朝廷里没剩下为我们说话的人了。”
王夫人叹道:“你好生休息吧,昔日见你们妯娌也是和睦的,再说朝廷还没发落。我想先让他们过来也无妨。说不定你大哥哥他们没事。你身子又不好,不如就让那珍哥儿媳妇帮我管两天家。”
王熙凤喘息了一回,倒不好说什么了。此时玉钏儿过来说道:“回太太,珍大奶奶和蓉奶奶已经过来了,正等太太说话了。”
王夫人道:“我这就去。”又安慰着凤姐:“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不然外面看着也太不像了。”
凤姐道:“也好,太太看着办吧。只是先别让他们婆媳过来,就说我身上懒怠见客。”
王夫人道:“好,你就安心养病。”说完就扶了丫头出去了。
这里尤氏婆媳正站在荣禧堂里,李纨在旁边安慰着。王夫人过来了,尤氏见了王夫人立刻跪了下来:“求二太太救救我们。”
王夫人忙道:“这是怎么说,大媳妇快拉她们起来。”
尤氏已经是一脸的泪。王夫人道:“你们家的事我这边也大致清楚了,说来也都是一家人。你们有了困难我们也不好放手不管。这样吧,如今园子里空着,你们先搬进去住着。随便哪一处,也好有个照应。”
尤氏道:“多谢二太太收留我们。吃穿用度都算我们自己的,只不过先住着屋子。”
王夫人笑道:“珍哥媳妇也太见外了。你们先住着,我再让老爷帮忙去打听打听,再想法子救你们爷俩出来。你们也知道这凤丫头病下了,我也没个可靠的人,这珠儿媳妇人也老实。以后还想请你们婆媳俩帮忙管管事,我也轻松一点。”
尤氏觉得为难只好勉强答应着。李纨说道:“不如就请他们住三妹妹的屋子吧,我住在稻香村两处也近来往也方便。”
王夫人点头道:“也好,就这样吧。有什么需要的就和我说。”
尤氏婆媳再三道谢了。
王夫人这里安排下后又让人传话给贾政。晚饭的时候贾政才回来叹道:“真是家门不幸啊。只怕难救,弹劾的太多,又举出许多别的事来。”
王夫人诧异道:“是谁对他们东府的事这样熟悉,这样不让人翻身?”
贾政无奈的说着:“还有谁,当中有个叫做赖尚荣,还有个叫做贾雨村。”
“什么,那赖家的小子不是捐了个什么官么,怎么杀到自己家来了也太不像话了。”
贾政道:“还有什么像话的,那雨村和我们交好的时候不也一口一个学生,晚辈的叫着,如今翻脸不认人。自求多福吧。以前娘娘还在的时候只怕还能罩着些,如今靠谁去。”
王夫人也觉得心寒,真是喂养的好奴才如今反过来要咬主人了。
贾政又道:“眼看今年的秋闱近了,我打算让宝玉去应个名,希望能给我们贾家挣个脸面。还有兰儿。”
王夫人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宝玉病下了,再说他的功课未足考什么。这不是要他的命么。”
贾政道:“难道就这样在家里耗一辈子不成。以前老太太和娘娘还在的时候那么多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再这样混下去可不辜负了老太太和娘娘的期望。你不知道我今天看见了南京来的甄家父子。他们那个宝玉谈吐清雅,比我们这个宝玉强多了,听说文章也好。这不入京来待考么。我们家的这个宝玉都是你平日里惯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