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搬出来住(1 / 1)
且说曹慕鸿得知长辈欲为他定下婚约,且对象是探春,心中不免生了些恼意,但因在客中,只得将此心情藏着,不敢露出半点。
次日诗社重开,怡红院里自然有一番热闹,慕鸿推说身上不爽竟没有前往。宝玉遣了丫鬟小厮来问候过,慕鸿也皆都不在意。他躺在床上自思。为何生为一个男儿尚有这么多不能自主的地方。再说婚姻大事何其重要,他们却不问自己一个字,就要做决定,越想越烦恼。
又说探春处乃另一番景象。原来昨日不过贾母和李氏的几句闲言,偏底下的小丫鬟听见了跑去告诉赵姨娘。那赵姨娘本就是没个算计的人,得了这消息眉开眼笑。一大早的先到上房处例行公事的问了安。接着带着两个小丫头就进了园子,直奔探春这处来。
此时探春才用了早饭,抬头见母亲来了。不知所谓何事,忙起身含笑道:“姨娘今天怎么这般早就赶来呢、”
赵姨娘拍手说;“我是来给姑娘道喜来的。”
探春一头雾水忙道:“姨娘这话我不懂,喜从何来?”
赵姨娘笑道:“姑娘还不知道么,如今姑娘得了好姻缘,我也替姑娘高兴。”
探春根本不知道母亲说的好姻缘是什么,红着脸说:“姨娘又从什么地方听来些村话,说来取笑我。”
赵姨娘点头道:“哪里是什么村话。昨儿老太太和曹家那太太亲自订下的婚约。要将你配给那曹哥儿。我看着也好,等你嫁到曹家去,还可以照顾照顾赵家那些亲戚。”
探春听见母亲这番没轻没重的话,顿时撂下脸来说:“什么赵家李家。如今新兴的,也不知道姨娘从什么地方听来的这些没轻重的话拿来混说。叫人听见好没意思。我可没什么赵家亲戚,我只认王家的亲戚。”
赵姨娘冷笑道:“姑娘何必这样。是!还没出门就已经这样了,我能依靠你点什么。别说你是舅舅家,就是和你一母同胞的环儿你也不放在眼里。姑娘是主子,我们是丫鬟仆人,姑娘得了好女婿,自然得意了。我哪里还敢指望什么。只是我看这世上的事未必就这样圆满。说不定将来你环兄弟出息了,做了大官,我也让他来羞一羞你这个做姐姐的。我不信他也是没心肝的。”
下人见赵姨娘口中越发什么都说出来,又不好劝。探春越听越刺耳,急得面红紫胀,待要分辨两句,实在掌不住滚下两行热泪。好在此时宝钗和湘云突然赶来了,赵姨娘也住了话头,讪讪的站了一阵子便出去了。
宝钗见探春脸上有泪痕,又猜度刚才两人的情形,心里明白了几分。也没说什么,怕探春脸上不好看。
湘云本是个心直口快的,忙道:“好端端的,三姐姐哭什么?”
探春揉了揉眼睛:“哪里哭了,刚才沙迷了眼睛,给揉的。”
底下的侍书却说:“还不是那赵姨奶奶一大早说那些气人的话,让人听见怎么不生气。”
探春忙喝止住了侍书。宝钗笑道:“好了,我们快到怡红院去吧。只怕大家都到齐了。”
丫鬟便打了水来探春重新梳洗过。宝钗便拉着探春和湘云一起到宝玉这边。
此时诗社的成员大都到齐了,探春自己找了地方坐下,默默的发了一会儿呆,也不和人说话。只听得湘云说:“怎么不见曹哥哥,难道这一阵子了还赖床不成。”
宝玉道:“才鸿哥遣了丫鬟来说说今日身上不爽,不能过来了。”
探春一听这话,又和刚才赵姨娘所讲的前后一比照,心想,是了。他见我在这里自然要避着嫌疑,自然是不好出现的。探春明白后,不似刚才那番苦恼,忙道:“那该遣人去问候问候,看需要什么不需要?”
宝玉笑道:“这个我也早就料着了,遣了人去。回来都说没什么大碍,在屋里睡觉休养。”
探春才又放下心来。这里做完诗后又到贾母跟前。那李氏拉着探春的手极细夸了一回,弄得探春很不好意思。当时也并不见曹慕鸿的影子,探春看此情形,心中就更见坚定了几分。
晚上回到秋爽斋的时候侍书过来笑道:“看来姨奶奶那话不是完全没有来由。果然这样也不负姑娘素日的远大志向了。”
探春啐道:“又与你这小蹄子何甘?”
侍书点头道:“这样难道不好么,遂了姑娘的心愿。就是我们看着也喜欢,别人不知道姑娘的心事。我可都知道的,想来我们姑娘是有造化的,那天上的月老早就将这门姻缘在见面之初就定下了。“
探春羞得满脸通红,骂道:“越发说得厉害了,真不知道你随了谁。”
等躺到床上的时候探春心想,看来是不错的。若真成其一段好姻缘,也将素日里那些的不得志都抵过去了。又想到曹慕鸿那一番人才自然是没得挑,且知书识礼,心中不免有几分感激长辈替她做了主。只是日后面对曹慕鸿不免有些尴尬,又恐园中姐妹嘲笑。如此辗转反侧,更深才睡。
李氏此番上京不过与京中原几家亲近好友走动走动,兼祝王夫人的生日。等王夫人的生日一过,李氏便要告辞回南京。
贾母苦留了一番,李氏笑道:“论说亲戚一场原该多走动走动。可两地离得又远,我又来了这些时候,打扰久了,该回去了。我们家里也一个大摊子,老太太是知道的,就我那寡媳在家维持,实在难为他了。还有頫儿的订婚一事。多少事要忙,实在不敢再留了。下次定要多住上一段日子。”
贾母听得此说只好作罢,又好说歹说要留下慕鸿在跟前。李氏问过慕鸿的意思,慕鸿也愿意留下,李氏也就应了。
李氏临走的时候王夫人又细细的说了一番话,两人达成了共识。李氏又将一支簪子送给了探春。
出发前的一晚,李氏将慕鸿叫到房里,嘱咐道:“你在这里好好的,别惹什么事。至于婚姻一事必是等你大哥完婚后,才能考虑到你。虽然没有举行过礼,也算是口头答应了,我知道你向来在闺阁中是不忌讳的,但也要注意。早些回去,别让你们家太太担心。”
慕鸿想了想便说:“大伯母说的话侄儿都记着了。只是这事侄儿认为还有商榷的地方。侄儿回去定会向家里的太太解释清楚,还请大伯母不要为了这件事操心了。”
李氏点头道:“我知道你是个倔脾气的,得了,先这样吧。”
慕鸿道:“侄儿倒想在京里多留一段时间,出门前大哥又交代过。再说侄儿是自由惯了的,不想被那些琐事给缚住了。”
李氏道:“论理我也管不着你,你这么大的人了。自己做决定吧,只是一直在他们府上打扰也终究不是个办法。”
慕鸿道:“伯母放心,侄儿自然会有办法。”
第二日,贾母让宝玉陪同曹慕鸿同去相送。直到李氏上了船,两人才回来。
回房以后,慕鸿皆闷闷不乐。思之再三,便唤来了飞羽。飞羽问其何事,慕鸿道:“跟我出去一趟吧。”
飞羽只得跟从,慕鸿与飞羽在街上走了两圈,将要到本草堂的时候,慕鸿止住了脚步,遂问飞羽:“你可知道这附近有出租的房子?”
飞羽见问得奇怪忙道:“爷突然问这话,小的也不知。”
慕鸿道:“那你去打听一下,且不要多大的房屋,有两三间就够了。只是要在附近,就好。”
飞羽自是纳闷忙道:“小的不懂爷的意思,难道是想搬出来住么。可贾府里上下都好,若贸然搬出来恐不礼貌。也不知府上许不许,爷还是要考虑再三。”
慕鸿道:“有什么好考虑的,早就该搬出来了,在那里住着也不是办法,短期里我也不想回南京那个家,山东也没有呆的必要了。趁早离开那些束缚的地方也好。”
飞羽笑道:“我知道了,听大太太身边的人说给爷定下了他们府里的三姑娘,爷必是想要避嫌所以才打算搬出来住。只是这事也不急,慢慢的谋划来岂不好?”
慕鸿道:“你又知道什么呢,别乱猜。我倒不是这个原因,好了,你也别问那么多。办好了这件事后我重重的赏你。”
飞羽道:“只是这事说来容易,可我究竟对这里不怎么熟悉,要不找了宝二爷跟前的人来商量,爷看好不好?”
“好你个头,若让他们知道我想出来,他们也不许了。你自己想办法去吧。”慕鸿戳了戳飞羽的额头。
主仆俩继续走着,走了没多远。突然见那胡同口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桐树,树上开满了白色的花朵,慕鸿站在树下呆呆的看了一会儿,便对飞羽道:“这周围就好。下午的时候你来打听打听可好?”
飞羽忙答应了,笑道:“这下我知道了,这里和那个有紫衣服仙女的药店离得近,定是这个原因,爷才坚持要在附近找一所房子,这下总不差了吧。”
慕鸿笑道:“她什么时候成了仙女呢?”
飞羽贫嘴道:“可不是仙女么,爷常往那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