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燕华的日子—木兰(1 / 1)
北燕一去客心惊,万里长空燃光华。三边烽火侵胡月,云山海畔是秦关。
这四句,写的就是平王的燕华州封地,不知哪位学子游历到此时,留下的墨香。
作为北方要塞,自古以来它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使燕华州诸年动乱,民不聊生。
直到划分给平王做封地,百姓才算稍稍得以喘息,平王治理有方,封地内的百姓无不敬佩有加。
几年间,燕华州发展成以冶铁、采盐两大工业为支柱的富裕府地,其间再带动饮食,贸易等买卖,人民安居乐业,一时成为四方发展效仿的对象。
且自打傲、凉两国重新修订《双关条约》,秦关与福龙镇开设通商以来,两国紧绷的战争神经,的确渐渐平稳下来。至少表面都在缓和,而是否背后抓紧发展自己的国力,是不用再提的。
傲天皇帝不是傻子,他自知这次和亲是什么目的,既是他人休整之时,也是自我调整之机。
虽说凉肃荀皇帝的“主业”不在治国上,多数时间用于诗画创作,加之淳和公主的到来,更是没有时间来治理朝政。可是,身边卧有“虎狼”之人,自然是凉肃昇暗中操控,所以,实则凉国大部分权利,都在皇帝的胞弟凉肃昇—缜王手中。
此时凉肃荀育有两位幼年的皇子,大的八岁,小的更是只有三岁,无人能扶助皇帝一把!这满朝文武都已认清了一个事实:江山易主是早晚的事!
……
1181年•北燕城•平王府
第一年,我主要是熟悉下北燕城的环境,顺带着掏遍王府附近五条街内的鸟窝。
爹很忙,一年中要有六月驻守在离北燕城70里的秦关军营里。
“慕家军”原有39万多人,后因爹逐步上交兵权,使得他手中只有10万余人马。秦关驻军约有五万,北燕城虽说是王府所在,却只有2万兵士,其他兵马都驻守沿边界的各个要城中,分散布置。
特别要指出的是,传闻慕家有一支五万人的‘精兵中的精兵’,需用慕家特制的金牌才能调动,而具体如何,世人不得知,但皇帝傲天知多少,这也是个秘密。
爹一天忙的要命,我们几个孩子便放羊般无人管了,所以,我每日与哥哥疯玩,还强迫寒唯广给我捉小鸟。
我最大的乐趣是指挥着寒唯广爬树,他被我挥来招去,居然也没有怨言。这一年,寒唯广别的没长进,就是上树比猴子更麻利了,手脚齐用,灵活无比,光裤子就磨坏了十一条。
那一日,我们还“收养”了一只丢了妈妈的雁宝宝,我给它取名为无忌哥哥。
开始,千逸和寒唯广怎么也不明白,为何把大雁叫无忌哥哥?可当我把雏雁送给千逸养,还美其名曰:‘让哥哥无所顾忌的开心’时,他们这帮小傻孩居然也信了,千逸还每天当宝贝似的养着,到也没想过叫大雁‘哥哥’有啥不妥。
一晃一年……
第二年
爹因离家时间更多,因而更加宠溺我们。每次回到王府,除却夫子讲课的时间,都尽量抽时间亲自陪着我们。
其实,无非就是点拨一下寒唯广的武技,在帮千逸的心法运行几周天,再者教教他们兵法之类。
慈母、严父集一身,爹爹这家长当的实属不易。
我看着哥哥们每日习武、读书,越发对这些有兴趣,自己也偷偷的拿走哥哥们看的书,可是有些古书是篆体,我却一个字都不识得,只得央求着爹说我也要识字,爹当然是答应了。可我又想,穿越到武将家,哪有不习武的道理,于是又跑到书房去找爹撒娇。
……
“什么?宝……宝贝要习武?”声吼如洪钟,爹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
有这么震撼吗?我都被爹的反映下了一跳:“爹,别这么大惊小怪嘛!学武功而已。”
不过,貌似听说名门小姐都不学这个,就连这世界上女子习武少之又少,更没什么“移花宫”之类的。
“爹!你看广哥哥耍枪多帅,再说习武可以强身健体,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美容养颜,延年益寿,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为国争光……”
“停!”爹终于受不了了,打断口沫横飞的我,哭笑不得,他终于也领教到我魔音穿脑的功力:“雪儿,女子习武……不妥吧?”
“爹,没什么不妥的!我保证不闯祸还不行?”就知道他怎么想的,估计怕我习武之后更加难管。
“不行,哪有郡主学武功的!这说出去不得让满朝大臣笑死?”他怒视着我,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
“爹,我就要当会武功的郡主,不仅学武,我还要跟哥哥们一起学兵法。”看着他的眼睛越瞪越大,索性让他惊讶到底:“爹,女儿想过了,哥哥身体不好,千雪又没有其他兄弟,所以您的一身武技,兵法精髓为何不也传授与我?女儿定会出息,不负您所望!”
我知道爹的一身武技,一世谋略苦于无人传承,寒唯广已拜到邝别愁身下,千逸体弱不适合征战,我说这些一半是好奇神往,另一半是真心想帮爹爹,想保护千逸、慕家。
“雪儿……”爹有些动容的揽过我,不断的说:“爹明白,明白!”可语气又一转:“唉!爹又何尝不知这背后的份量,可……可你是女子,将来要嫁人生子,爹怎能……怎能舍得?”咬咬牙终有说道:“不必再提了,你太小了,这些事还不用你操心,去玩吧,爹想静静。”
“爹爹。”我还想说什么,却迎上他痛惜的目光,想起爹以前也曾因为我的性格而大呼:奈何女子乎!
可是:“爹,我真的想习武,想……”咬着唇不敢在说下去,怕他的目光又心痛一分。
“去吧,去找哥哥们玩吧,你还太小,不懂的!”扶上额角,爹神情疲惫。
“最后一个请求,爹,让我和哥哥们一起学习知识好么?爹~~!我不要学什么《女戒》~~爹~~~”轻摇平王手臂,软软撒起娇来,想哄着他一展眉头。
“好吧,这孩子!”我让他无奈得叹气,爹的目光中有几分心痛。
可我不再想那些,现在我只想让他舒展眉头,我高声叫着:“爹真好!”
扑上去,抱住他的脖子,眼珠一转,开口说:“爹,我给你背一篇文可好?”抬眼,亮晶晶的看着他。
“好,宝贝还会背文了?背一个给爹听!”他故意正坐,做‘洗耳恭听’状。
“那好,且听我背来。”
“嗯!咳……木兰诗。”清清嗓,朗朗脆脆的背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夕阳已俯照半个燕华城,宁静的书房响着朗朗女童诵书的声音。
平王笑的暖暖的,左手扶头,静静看着自己的女儿背书,小小的女娃眉眼已有几分爱妻的轮廓,琥珀色的眼睛更是遗传自了落霞山人的特征,眉弯弯、眼波流转、粉琢玉翠的玲珑女儿。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篇《木兰诗》背完,我初中从课本学过后,就一直没忘,这是我心中的巾帼英雄。
“好!”啪啪……爹高兴地鼓起掌:“宝贝背的真好,从哪学的?夫子教的?”他肯定是没听过。
当然没人听过,这儿的时空没有南北朝,没有北魏,当然也没有花木兰喽!
“是在一本杂书看到的故事,女儿很喜欢。”我胡扯到,笑嘻嘻的看着他。
“什么杂书?”
“啊呀!就是杂书嘛!丢了,已经丢了!”怕他再问下去露出马脚,我还是赶快跑吧!
“爹,我去玩了,吃饭见。”嗖~跑得比雌兔子还快,只留下爹在屋里无奈摇头。
夕阳下,院子中的丁香树上,落着的麻雀在唧唧的叫,小精灵被镀上金色,仿佛从天堂落入人间的神鸟。
流金般的晚霞一点点褪去颜色,天边燃着火烧云,红彤彤、金灿灿,染尽这平静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