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预言(1 / 1)
“《列女传》、《女诫》都看仔细了吗?”
王妃知道我的欠缺,特特又把这两本书点给我。我只好道:“看了一点,我会慢慢看的。”
“别的放一放,这两日把《女诫》先给我背下来。”
我只好应是,知道王妃是怕婆家说她的女儿没家教。
写《女诫》的班昭为什么自己就把女子的地位放这么低呢?人若甘于卑下,真是无法想了。还有那位同姓班的班婕妤,皇帝让她同乘她都不肯,人格上不能与夫君同步,如何得到长久的爱呢?
爱一个人,一定不能低到尘埃里,自己俯下身去,失了尊严,就不要怪他践踏其上,视而不见了。
男人也是,为什么印发这样的文章让天下的女子学呢?奴役了女人,就很省事、很有趣吗?
“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哼哼哼
“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哼哼哼
在王妃的催促下,哼哼哼的虽然不满也让我背下来了。我若被这文章洗了脑,我就不是我了。不过一边背着的时候也是一身冷汗,我已违反多少了,叶嘉知道这些吗,若知道这些怎么还爱我?我的行径,离古时好女子可是差太远了。想着叶嘉,他若是也认同这些话,那也太无趣了。人为什么要结婚呢?忽然觉得婚姻好可怕,一想着以后要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侍奉一大家子周全,觉得婚姻也索然无味了。
“娘娘,我伺候您一辈子吧,我不嫁了。我怕给您丢人。”
王妃愁眉带笑的看我:“你不嫁,姑爷怕是不允呢。也许他喜爱的便是这样的你吧。”
“别怕,有璎珞瑽瑢帮你呢。”王妃安慰我,忽问:“你知道姑爷在家里可有侍妾吗?”
我大窘,摇头。
“若有,你也不要太介怀了。端正温和,也就是了。”
“我知道,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我想起我背过的《弟子规》。
王妃笑了:“你说的也很好。只是我见你与璎珞们太随便了。嫁过去,要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才好。你若太良善了,有那不晓事的,对你不恭敬,或以为你可欺,彼时则不好相与了。唉,我这么教你也许是错的。你的良善纯真正是你最大的好处呢。善良、温暖、坚韧、凡事乐观,也就是了。亲家既教出叶嘉这样的孩子,定也会喜欢你的。”
这是王妃对我最大的肯定了。我的信心又点点复苏起来。
“待将来,你看时机将璎珞、瑽瑢给了姑爷。一来她二人可更好的帮你,二来,她们毕竟是自己人,好应对,比别的人要强些。若她们也与你不睦,你探亲的时候把她们带回来,我替你管教她们。”
我怔呆呆听着王妃这话。这么一个人淡如菊温和优雅的夫人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想起,王府里也是有几个侧妃侍妾的。唉,宝玉还有袭人呢,这是大户人家妻子必须面对的。我所依靠的也就只有叶嘉了,若他,也有姬妾,心也有旁骛了,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黛玉可以不在意,我可以么?
嫁人真真的无趣了。
顺从隐忍,一生就这么过么?
王妃却还在接连嘱咐着:“秦楼楚馆一类的场所不要在意,家里蓄养的歌伎舞伎也要容忍,只要是他喜欢的,就都是你要包容的。可记下了?”这两月相处,王妃定是发现了我女权主义苗头,切切叮嘱着予以掐灭。
“唉,若是前朝文献皇后的意志能够普及天下,被立为法律就好了。”我忍不住道。这位独孤皇后十四岁嫁给隋文帝,隋文帝对她发誓“无异生之子”,也真的做到了,二人一生相守,后宫无其他妃嫔。虽然终究也出了尉迟女被幸一事,独孤皇后杀了尉迟女,但“后自此意颇衰折”。记得看史到这一句,不由为这个坚持执着的女子心疼。她坚定的实施着自己的主张,捍卫着情感的尊严,在那个年代里,也是一个颇为了不起的超越时代的先驱者吧。而我穿越到这里来,却不得不屈从于世俗,一时颇觉气馁悲哀。
王妃看着我,好笑道:“这是男人的世界,乾为天,怎会有这样的法律呢?不要妄想了。”
我热切的告诉王妃:“会有这样的法律的,千年以后,会实行一夫一妻没有妾的制度的。”
王妃笑了,如看淘气的、幻想的孩子:“千年以后的事情,你怎能断定呢?”
“我会算卦啊。我在江湖曾拜一位奇人为师,学过伏羲六十四卦,能上知八百载,下知一千年。”嘿嘿,这可不是吹的。我从王妃口中已知道现在武则天做皇后方一年,太子李弘方四岁。那么估计眼下是公元五六百年,上知八百载,下知一千年对我这个文科生来讲是没有问题的。
王妃被我逗笑了:“不要说千年以后,就是本朝的事,你若能算出就是神仙了。”
她这么一说,一直积压心头的事被带出来。明日,我就要出嫁了,远去江南,不知什么时候再回来见王妃一面。王妃待我如此好,怎样报答她呢?唯一可以报答的是将未来告知她,于官场血腥、政局变幻中保得家族子孙的安全。此时夜已深,只王妃与我说着嫁女前的贴心话,但我还是起身将门户查看一遍,关了门窗,铺纸磨墨。王妃奇异的看着我,也被我带的慎重起来。
我对她说:“我那位师父善观天象和推演八卦,《推背图》已预测到二千年事,对本朝政事也有推算,本是天机不可泄露,但娘娘待我深恩厚重,青音愿说一二,请娘娘记在心里,引导亲人避祸趋福,切不可再对任何人说起。”
我终于明白诸葛亮借东风为什么故弄玄虚,盖不如此,不能让人重视吧。
我背不下来《推背图》的象、谶、颂,古文功底亦没有,只好根据自己知道的历史写白话了。我在纸上先写:“长孙无忌被武后杀”。长孙无忌是王妃家仇人,那对王妃家是最重要的。
王妃当下惊呆。
我续写:“高阳公主案被牵连者将恢复爵位。”
王妃眼中现出惊喜之色。
我将那张纸在烛台上烧掉,然后再写:“武后生四子,长子废,次子废,三子流放,武后登基改朝称帝,李姓王族被杀殆尽。”
王妃手抚胸口,几乎晕厥。
我将那张纸烧掉,再写:“顺应天意,勿与武后为敌。可保平安。”
我将那张纸缓缓烧掉,看向王妃:“娘娘,我能报答您的,也就只有这些了。一家人一定要保重。”
王妃震惊中抓住我的手,好久缓不过神来。
我将纸烧掉,纸盆里已一片灰。其实对老百姓来说,唐朝最好最平安的年代就是眼前至以后的七八十年吧,让我和我的子孙(会有的吧?)赶上了,穿越之神对我真是优厚的。
又忽想,历史上那些有名的预言家是不是也都是穿越的?比如我刚才假托师父的袁天罡李淳风,《推背图》讲不通的地方是不是当事人记性不好,年代久远记不清了?像我,对历史只知大概,到底也不知道现在是公元六百五十几年还是六百六十几年。——袁天罡李淳风两人是不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人穿回唐朝去的?
我胡乱想着,与王妃睡在床上。夜安静沉谧,四下里悄然无声,我却怎么也睡不着。
明天我就要嫁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