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再踏旅程(1 / 1)
亲爱的季秋:
来到凤翔国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里,你我相依相守,相互扶持,经历了风风雨雨,如今终于柳暗花明。
温泉疗养度假会馆而今以初具规模,并且试营业成功。进入秋冬季节将会迎来第一个业绩高峰。这一年是十分关键的。我们的服务质量一定要保持。这一炮打响后,此后经年就不愁客源和收益了。所以,亲爱的季秋,你一定要帮助义母打好基础,切记切记!
季秋,制皂方法你已完全掌握。作为会馆的品牌,其制作方法一定要保密。我还将彩色、水果、透明几种香皂的制造方法写了下来,放在衣柜的抽屉里。聪明如你会很快参悟的。我相信,当你为楚家做出别人无可替代的成就时,就再也不会受人欺负了。到那时,自强自立又品貌如玉的季秋,一定会寻到一个知你懂你的好女子,拥有幸福的人生。
亲爱的季秋,真舍不得离开你,离开这个给我温暖、为我疗伤的家。在我历尽伤痛后,至少还有你一直在我身后支持我关爱我,这也是我无法与你当面话别的原因。你的眼泪会让我步履维艰。而前面有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在等着我。
好季秋,多多保重!
叶彤拜别
楚季秋抱着红木首饰盒呆坐在床上,身旁散落着叶彤的信纸。他就这样坐了一夜,不哭不喊,沉浸在不知名的世界里。
叶彤心中凄惶,不住回望晨曦中的泉城。停马江岸,只见渡口边有许多亲朋在依依话别。他们一定和自己一样在城外住了一宿,只为赶早启程。想到此程不知结果如何,心中更加苦楚。
抬眼看到一处凉亭内的石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叶彤心中一动。眼前之境与柳永的《雨霖铃》何其相似?。“若是季秋前来相送,一定会像那边的几家亲人般难舍难分吧。”
叶彤翻身下马,来到桌前,提笔沾墨,在一面粉墙前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一舒胸中块垒。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叶彤笔锋刚落就听到身后有人情不自禁地吟咏出声。叶彤吃惊地转身,只见一年轻女子对着满墙墨迹喜不自胜。
“对不起,一时心有块垒,不吐不快,妄动了您的笔墨。字迹丑陋,污了这面粉墙。叶某羞愧。”叶彤将笔墨放回桌上,不好意思地给人家道歉。
“不用不用。能读到如此好词,送你十套我都愿意。在下司徒悦,愿闻姑娘大名。”司徒悦豪爽地一拱手。
“在下叶彤,幸会幸会。”叶彤喜遇一豪爽之人,心情大好,展颜一笑。
“叶姑娘何方人士?欲往哪里?写出如此好词,司徒悦十分佩服。我要把它眷写下来,留做纪念。”她大方地坐下,抄写起来。
叶彤大窘。可这个萍水相逢的人,让她有倾诉的欲望。她斟酌了一下回道:“我乃中原人士,家住洛阳。”
“中原洛阳,我怎么没听说过?”司徒悦惊奇地抬起头。
“我的家乡在大海的那边,一片广袤的陆地上。海上有三山环绕,陆地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人墨客、英雄豪杰如浩瀚的星辰不可胜数。只因有千万里大海相隔,两边难通消息。”叶彤半真半假地介绍。
司徒悦如听天方夜谭惊讶不已。她重新郑重与叶彤见礼道:“原来姑娘来自遥远的海外,认识你司徒悦荣幸之至。不知叶姑娘是如何来到凤翔国的?”
“我性喜游历,坐上一艘远洋巨轮进行海上旅行、没想到遇上了海啸,藏在一艘潜水艇中得以逃生。在海上漂泊多日才上了岸。后来遇匪伤了头部,中间的经历全想不起来了。”她不得不再次以失意做挡箭牌。
司徒悦面露怜悯之色,又问:“那你要去哪里?”
“京都东临。既然来到贵国,我不如索性游遍这里的山山水水,也许哪天我能筹够盘缠,找到回家的船只,那时写一部《新大陆游记》岂不快哉?”叶彤被对方感染,一时豪情万丈,心中抑郁一扫而光。
“好!这样的性格我喜欢。我正好回东临,请与我同行好吗?沿途的花费我全包了,叶姑娘意下如何?”司徒悦真诚相约。
叶彤正愁囊中羞涩,听她此言大喜。转念一想又觉不妥,于是推辞道:“谢谢阁下的美意,怎可让您破费?我还是一路打短工过去吧。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各地的风土人情。”
“这有何难?我们的船只要在沿途各个城市停泊,我给你当向导,保证让你接触到各地风情。我这个人喜闻天下奇闻异事,你就拿这些做路费好了。不要再推辞。”司徒悦诚心相邀。
叶彤被她的真诚打动,感动地一鞠躬道:“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叨扰司徒姑娘了。司徒姑娘是回家探亲吗?”
“不全是。我是一名乐师。对了,一会我的老板会来,你顺着我的话,我让你免费搭乘我们的船只,咱们都省了。好主意!”司徒悦兴奋地一击掌。再用手指了指走过来的几个妇人。
叶彤会意,站到一边。
“红姨,你来看看这首词怎么样?”司徒悦对其中一名身穿红衣的妇人招招手。
红姨读完后兴奋地叫起来:“好词啊!你写的?我正愁没有新词新曲呢。谱好曲了吗?”
“我哪有这份才气,是我多年未见的一名好友叶彤。今天意外相逢,我正喜不自胜呢。红姨,这就是叶彤。她极有才气。也要去京都。不如就邀她同行吧。她若一路见情起意,再做出几首好词来,咱可就全有了。您放心,曲子部分有我呢。”司徒悦一通神侃,叶彤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好啊,这般有才之人我请都请不来。就这么说定了。只要写出五首好词,一切费用全免。”红姨上下打量叶彤一番,慷慨应允。
“谢谢红姨,我不会辜负您的美意的。”叶彤硬着头皮接了下来。
“这是第一首喽。”司徒悦飞快地接了一句。
红姨白了司徒悦一眼笑骂道:“就你机灵,一点亏不肯吃。你若谱不出曲来,我再找你算账。好了,天不早了,咱们启程吧。”她说完向一艘船走去。
叶彤对司徒悦拱拱手,两人会心一笑,跟了上去。
上了船后叶彤才知道这是一只戏社的专船。它将沿着凤翔国的这条大江边走边表演。红姨在介绍时十分自豪,但眼睛却一眨不眨地观察叶彤的反应。司徒悦也状似随意实际上很小心地等待叶彤的反应。
叶彤粗心地没有察觉,一听是戏社的船倍感新奇。她好奇地问:“戏社都表演什么?唱歌?跳舞?还是整出的戏曲,我从未接触过,一定很有意思。”
“你没看过戏社的表演吗?”红姨放下心来,新奇地问。司徒悦也饶有兴趣地看着她。
“在我们那各种文艺形式分工很细。比如京剧、越剧、黄梅戏能唱整出的戏曲;歌舞团专门表演各种歌舞;杂技、曲艺等等各不相同。这里呢?”
红姨直了眼,瞅瞅司徒悦道:“你是哪里人士?说的话我听得糊涂。我的戏社要歌有歌、要舞有舞,也有杂耍,比你们的如何?”
叶彤顿悟,讪讪笑言:“还是您这里全面。”
司徒悦忙过来打岔说:“红姨,我们刚刚相遇还没来得及细谈,下午我就不参加排练了。”说着拉起叶彤边走边说:“叶彤就和我住在一起好了。”也不等红姨回答就进了房间。
一进房间司徒悦就指着一张床道:“你住那张床,快休息一下。马匹不用操心,有专人喂养。吃早饭了吗?”见叶彤摇头,又说:“还有一个时辰才开饭,不如你给我讲讲你们国家的戏社吧,我很好奇耶。咱们比较交流一下。”
叶彤十分喜欢司徒悦的快人快语,欣然接受。这一天的水路就在叶彤与司徒悦关于戏曲的讨论比较中飞快过去。
傍晚,船停在一个渡口,戏社上岸赶场。叶彤心中有事,留在了船上。她独自上岸走了一圈,想忘记心中隐隐的不安和愧疚。天很快黑了下来,秋月当空,江风习习。叶彤回到船上,坐在船尾对月伤怀,面对一江秋月,取出口琴吹奏起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她吹的缠缠绵绵,反反复复,清泪沾巾。突然一只洞笛加了进来,清越激扬,一扫悲戚之色。
叶彤吓了一跳,却见司徒悦临风拂笛,对她微笑额首。见叶彤愣在那里,她盘腿席地而坐,将一张瑶琴放在身前,双手翻飞弹奏起《但愿人长久》的旋律。她一面弹一面问叶彤:“有词吗?唱出来吧。”
叶彤看看不知何时上船的众人,迟疑了一下,在司徒悦鼓励的目光中轻声唱了起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叶彤唱完,司徒悦双手一收,歌声、琴声戛然而止,又仿佛化成月光萦绕在船的四周。
“太美了。叶姑娘,红姨我小看你了,就凭这首歌就可抵销全部的费用。司徒悦,你这朋友好才情!不知这首歌叫什么名字?”红姨首先感慨出声。
“惭愧,这不是我的作品,我不能夺人之美。此歌叫《但愿人长久》,在我的家乡家喻户晓。不过在翔凤国我是第一个唱的罢了。”叶彤急忙解释。
“叶彤,没想到你的家乡有如此优美的歌曲。此后珈蓝江上到处都可以听到这首歌了。”
“那这首歌··?”红姨刚一张嘴,司徒悦就快速地接上说:“第二首好词加好曲,红姨,你赚了。”司徒悦拿起琴,转身对众人说:“夜深了,大家歇息吧,我们也要睡了。”
红姨喜滋滋地招呼众人散去。
回到船舱,司徒悦迫不及待地拉住叶彤问:“我能看看你的乐器吗?从未见过,叫什么?”
叶彤爽快地地递给她说:“姐姐对各种乐器都很精通啊,叶彤佩服。这是口琴,今夜就放在你处,别给我拆了就行,因为我不会修。”
“你放心,我不会搞坏的。你好好休息,我到别处琢磨去。”司徒悦流露出得到心爱之物的快乐表情,乐呵呵地离去。
其后一个月,戏船走走停停。行船时叶彤与司徒悦就在一起相互交流各种奇闻异事,一部《山海经》加《天方夜谭》就打发了许多的时间。靠了岸,司徒悦往往不去参加演出,不是跑去陪叶彤游山玩水欣赏各地的名胜古迹,就是跑的无影无踪。在大好山河的熏陶下,叶彤郁结的心情渐渐开朗起来。她又恢复到从前快乐自信的心境。只是每每午夜梦回,想到施慕琪必潸然泪下,想到那温润如玉的弟弟,心会越来越抽痛。这让她总是提笔又放下,她不知如何面对心中的这份抽痛,只好将它放到一边不加理会。
这日行到天镜湖。由于风浪太大,船只靠岸避险。司徒悦对叶彤说:“天镜湖岸边有座飞霞楼,高几十米,在那里眺望湖景最好,难得今日无事,咱们去看看。”
顶风冒雨来到飞霞楼。叶彤没想到楼里迁客骚人三五成群,或高声说笑或窃窃私语很是热闹。两人兴致勃勃爬上顶楼极目远眺,只见此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天际涯。此时淫雨霏霏,浊浪排空,日星隐遁,山岳潜行。叶彤感叹道:“今日不该来,来必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之感。”
司徒悦宽慰她说:“你定是想家了。待春天你再来,你会看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景色美极了。登此楼让人心旷神怡,荣辱皆忘;把酒临风,其乐融融啊。”
叶彤振作地使劲挥挥手,大声说 :“没错。你我俗人无不被环境所左右。可我知道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会被各种因素影响,她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也。”叶彤不知不觉背起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那她们何以解忧呢?”司徒悦目光炯炯地问。
“应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这些品德高尚的人时时让我仰慕啊。”叶彤唏嘘不已。
叶彤的回答让司徒悦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