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天降横祸(1 / 1)
br/> 孝瑜略略回忆,很快想起了,“儿子记得,当时您拉着我和弟弟的手,对儿子说,他是我弟弟,要我今后当个好兄长,保护他,不要他被人欺负,不要他受到伤害。”
漆黑的眸子里,流淌着一种叫做回忆的情愫,很久以前的往事,好像镜花水月一般,隔着一层亮亮的水雾,盈盈朦朦,泫然欲坠。
烛光中,赵源的笑容有点虚弱,却异乎寻常地温柔。他将儿子揽入怀中,拍了拍儿子的后背,在孝瑜的耳畔说,“瓘儿是个很简单,很单纯的人。我其实从未真正想过将太重的担子交给他,他只要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过日子,就足够了。你在担负了重担的同时,既要负起责任,也同时有了保护别人的能力。所以,那时候我就这样说。到今天,还是如此。”
“那,皇后那边……”他有些迟疑。
“皇后绝非热衷权势之人,如果不是为了责任,我早就放弃这里的一切,带着她远走高飞,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去了。何必弄得像现在这样,伤痕累累……她会支持你的,也会协助你管理好这个国家。至于你弟弟,如果你信得过他,他就会成为你的左膀右臂,帮你开疆拓土,为你稳定社稷。就像古话说的那样,‘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说着,他的视线渐渐转向了窗口。明月的清辉透过窗纸漫洒进来,静谧而美丽,让人想要枕着午夜时分的春风,在银色月光下,安宁入眠。
孝瑜断断续续的哽噎声,在他的臂弯处闷闷地传来。孝瑜一贯坚强,很小就很懂事,很沉稳,从来不会脆弱,更不会像现在这样,依偎在他的怀里哭泣。
他抱着儿子,任由儿子在他怀里流泪,这是第一次,又也许是最后一次。人生中的每一个第一次,都是宝贵的,值得珍惜的。因此他不再劝说,不再阻止。
他想在剩余不多的时间里,尽可能把以后的事情安排好,不要留下什么隐患,什么遗憾。
“我对不起很多人,也对不起你的母亲。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冷落她,想来,你也在怨恨我。她这辈子,算是被我耽搁了。只是我从很多年前,第一次见到皇后的时候,就喜欢上她了。我的眼里只有她,心里只有她,再也装不下别人了。
我和她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又私定了终身。所以后来无论遇到多少阻碍,多少困难,都一直坚持着,从不放弃。能够走到今天,和她光明正大地在一起过了这六年,我已满足了,没有什么恨事了。”
孝瑜在他怀里无声地哭着,一面抹着眼泪,一面点头答应着,“嗯,儿子明白兄兄的苦衷,儿子不恨您。”
他说了这么多话,有点累。停了一会儿,等积攒了力气,这才继续嘱咐道:“只可惜瓘儿不知道,也不肯听这其中内情。将来等他回来了,你就把我的这些话讲给他听,告诉他,我和皇后虽也有对不起他二叔的地方,可是该偿还的,也偿还干净了。有些做错的事情,没办法挽回,更何况有时候确实是情非得已,无可奈何……
他不认我没关系,但是我希望他不要再误会皇后,疏远皇后。皇后是他的母亲,为了他,什么都肯付出,都肯牺牲。他不能再这样执拗,再伤她的心了……”
明月西沉,春风入帘,廊檐下的占风铎也在铃铃作响,好像纤纤素手拨弄着琵琶弦,唱尽子夜四时。人生长恨,江水长东。一曲终了,叹音不绝。
264
264、回光 ...
死亡似乎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快降临,病痛像钝刀子一样,慢慢地切割着肉体,并不剧烈,不会一下子死人,却比死亡更加折磨人。
到后来,病痛好像一点点消失了,肢体也麻木起来。只不过一些毫无征兆的晕倒,和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似乎在提醒着他,最后离别的日子,不远了。
四月底,天气逐渐转暖,赵源听到了窗外的春鸟鸣啼,看到了窗外的明媚春光,他很想去外面走走,散散步,欣赏欣赏外头的大好春光,可他现在虚弱到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一天,早上时候很努力才吃下了一点清粥,不到晌午就悉数呕吐出去。等到中午时候,好不容易喝下的一碗汤药,还没等侍女将药碗收走,他就实在屏不住,再一次吐得昏天黑地。
脑子里迷迷糊糊地想着,算起来,好像有三天没有任何饮食了,饭吃不下,现在连药也喝不下来,看来快要完了,连日来的慢慢消耗之下,差不多到了极限,该要结束了。
只不过,心里面还惦记着一个人,一桩事,这让他一直不肯放弃,用残存的精力苦苦支撑着。明知道没有什么希望,却仍旧在等那个人来,等这桩事了却。
下午,榻边出现了一个人影,静悄悄地坐在他身边,坐了很久,也没有说话。
赵源从昏睡中慢慢醒转,睁开沉甸甸的眼皮,意识仍旧是模糊的。
“瓘儿,是你吗?”
薄薄的纱幔在风中轻舞飞扬,风中似乎有一种淡淡的花香,是窗外的桃花林,再一次绽放出花朵了吗?
脸上痒痒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落在脸上,又滑落下去一样。侧脸望去,只见枕边多了几片浅粉色的桃花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窗外桃花枝头上绽放到极致的花朵凋零了,随着阵阵春风,散入珠帘,落满室内。不但地板上有,被褥间有,连袖子上,还有散开的发丝间也有。
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错过了花期,如今已是桃花凋谢的时候。落英缤纷,漫天飞舞之后,纵使无限风流,倾国倾城,最终还是要归入尘埃。
一双熟悉的手伸过来,为他拂落了头发里的花瓣,为他拉上被子。
“是我……风太大,你别受凉了,我看还是把窗子关上吧。”
牧云坐在榻沿上,一如既往的温柔。仍是那样柔情脉脉地注视着他,目光中没有悲伤,没有忧愁。好像他并非一个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人,还是以前那个鲜活的,健康的,充满了阳光和快乐的情人。
“不用,我不冷。风大也好,正好透透气,不然闷得慌。”
赵源用低低的声音回答,冷冰冰的手在锦衾间缓缓滑动,最后触碰到了她的手。她很快用自己的手将他的手握住。融融的暖意,立即将他包围。温馨,而又幸福。
“你怎么又不吃东西了?瞧瞧,你都瘦成什么样了,连说话的劲儿都快没了。”
说话间,牧云的视线转移到他的手腕上。
他也跟着打量了几眼,果然又瘦了一圈,还是枯瘦,没有半点光泽,死气沉沉的。
“她们送来的东西都不好吃,我吃不下。”他仰望着她,很珍惜地望着,能多看一眼,是一眼。
她笑了,捏了捏他的鼻子,“这么说你是要我给你伺候膳食,你才肯吃了?正好,我刚刚煮了点梅子汤,开胃口的,你起来吃点吧。”
他会拒绝任何人,但他从来不会拒绝她。
被她扶着从榻上半躺起来,勉强喝了几口之后,他又一次屏不住了,非常难受。这一次侍女还没来得及拿来痰盂,他就忍不住一个转头,呕在榻沿外边。
牧云的眼圈有点泛红了,可是神情还是责备的,她一面用帕子给他擦拭着唇边的水渍,一面嗔怪道:“你这么挑剔,我也伺候不了你。”
说罢,端着碗,作势离开。
赵源连忙拉住了她的衣袖,央求道:“别走,刚才是吃得急了,不是你做的不好吃,是我自己没用……”
她又回来了,坐下来,重新喂他。他努力吃着,尽量让自己精力分散,比如看她的手,比如听她说话的声音,看她说话时的样子。
终于,这一次他总算将一碗汤成功喝下了。他不敢说话,努力压制着喉间的痉挛,不想再前功尽弃,让她担心,让她着急。
牧云放下碗,柔软的指尖摩挲着他的眉眼,沿着他的面部轮廓细细描绘,温柔而怜惜,“你再不吃东西,就要变难看了。再瘦下去,两颊都凹了,还怎么见人啊?”
说着,从抽屉里取出一面小小的菱花镜,在他面前映照着。“你看,是不是没有以前好看了,你不是最臭美,最怕变丑吗?”
他瞧着镜子里那张有点陌生的,隐隐有几分蜡黄清瘦的脸,忍不住苦笑了,“嗯……现在我不怕了,反正你早已是我的人了,就算嫌弃我,也不能抛下我,不要我。”
他将镜子从她的手中取出,倒扣在旁边的桌案上,不想再看到它。随后,他将她拉倒了,让她趴伏在他身上。只不过他现在没有力气再和她进行什么亲热行为了,也只能这样拥着,抚摸着她光滑柔顺的发丝,嗅着她脖颈间散发出的幽幽体香,亲吻着她的额头。
尽管她已经三十二岁了,可是一点也没有人老珠黄的迹象,很显年轻,还和二十几岁时候一样,肌骨莹润,风姿绰约,仍是个令人心动的美人。
她的眼睛也一直没有变,就和二十年前他在蓟城郊外的大溪边时看到的那样,明净、澄澈,比当时一碧如洗的天空还要美丽。让他只看上一眼,心里就瞬间起了无限旖旎,万千缱绻,无尽情丝,只想拥有她,把她带走。
赵源曾经有过古怪的想法,和她一直一直地厮守下去,看着她变老。可是即使到那时候,他对她的爱,也肯定是始终如一的。他想证明,他爱的并不是她的容貌,而是她这个实实在在的人。可是,那一天太过遥远,他等不到了。
他走之后,她会孤单,会寂寞吧。好在,她的儿子长大了,还有他们的小女儿,娇憨可人,可以给她带来莫大的慰藉。只是,他仍然觉得上天不公,原本约好了白头到老的两个人,为什么要硬生生地拆分掉,从此天人永隔,再难相见?
她陪着他受了那么多年的苦,好不容易得来的幸福,却为什么要这样短暂?不公平。
他很害怕他走之后,把她一个人孤零零地丢在这个世上。她还年轻,需要人陪伴,后半生的光阴全部消耗在这看不到天日的深宫中,多么可怕。
他有很多话想说,却说不出,只能这样吻着她,拥着她,给她最后的温柔。
耳厮鬓磨了一阵,牧云俯在他耳畔,轻声道:“告诉你一桩好事儿。”
“嗯?”
“咱们儿子快回来了。算算路程,最多再十天八天的,就可以到京城了。”
“真的?”赵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很怀疑她这是为了安慰他,故意编造出来的善意谎言。
“当然是真的。早上时候他的人提前来报讯,说是偷着回来的,没有敢在朝廷方面奏报,就是为了给你一个惊喜,他让报信的人叮嘱我,别提前泄露给你知道。”
赵源本来委顿的状态,一下子被改变了,凭空多出了不少精力。他非常惊讶,继而是极大的欢喜。在他仔细打量妻子的眼神之后,渐渐相信了,因为她的样子实在不像是在说谎,这应该就是真的了。
“这么说,他是肯原谅我了?”他好像突然回到了健康时的状态,身上恢复了力气,话音也再也没有半点虚弱了。
牧云理了理刚才被他弄乱了的发髻,微笑着点头,肯定了他的猜测,“他要是还在恨你,又怎么会回来?想必是想开了,打算回来认你,和你冰释前嫌呢。”
“太好了,太好了!”
赵源等了很久,都以为根本等不到儿子的回心转意了,眼看着就要绝望了,却意外得到这样的消息,简直如绝处逢生一般,怎能不欣喜若狂?
他喃喃地念着,“回来好,回来好啊。这孩子可算听话一次了,虽然晚了点,不过我能看着他回来,就足够好的了,还有什么好不知足呢?”
笑着笑着,他只觉得脸上烫烫的,好像有什么东西流淌下来,伸手一摸,全是泪水。
牧云看着他,也在笑,眼里同样泛出了晶莹的泪花。
即使这些日子来每天在病榻前照顾他,看着他被病痛折磨,她也始终强忍着眼泪,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来宽慰他。可是现在,她丝毫不控制自己的情绪,陪着他一起欣喜落泪。
“是啊,所以你要好好活着,等咱们儿子回来,咱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好好过日子。”
“嗯,我答应你。”
……
自从得到了孝瓘要回京的消息,赵源的身体就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起初几天恢复了膳食,能勉强下床;等到了第五天时,已经可以在庭院里散步,走上好几圈了。整个人也容光焕发起来,原本的憔悴病容,也基本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