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且偷欢(1 / 1)
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洁白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脸庞,
渐渐浮现在我心上。
——仓央嘉措
林若西和周景宏不再私下约见,周景宏终于彻底死了心,倒觉得退后一步,天高地迥。能帮林若西发文时,他仍是大开绿灯。这一点,令林若西也着实感慨。在现在这个极其目的化功利化的时代,这样心胸的人,也不是很多吧。林若西真心希望,他能早日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属。
她写文毕竟时间有限,收入有限,仍想找个日常工作,于是也跑了不少招聘会,递了不少材料。倒也有好几家感兴趣,但她又嫌对方不够正规。最后还是郁原秋动用关系,她签约到省工会下属的一家杂志社,算是安下身来。
即将毕业,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很多人一下子松懈下来。情侣更加粘在一起,好友则结伴缅怀或娱乐,不愿虚度时光的,则干脆提前去了签约单位上班。郁原秋对新生活充满向往,但他也深知,以后没有太多空闲的时光了。他一旦投入进去,才觉得自己骨子里仿佛是工作狂,总会倾注全部精力。他一直觉得亏欠了林若西,于是也趁这个时候,整天和她腻在一起。
天渐热了,两人商量着干脆去外地旅游玩玩。这几年湘西凤凰啊,云南丽江啊,都成了热点,可林若西心里一直惦记着大理。她是从金庸的《天龙八部》里对大理的描写,对大理充满了浪漫的想像,而高中时老师也曾给同学们讲过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她和同学啊,原秋啊,一起去旅游,多半是近处或大城市,还没去过这么远的地方。原秋自然希望她快乐,而且他也想去远方走走,两人一说即妥,原秋上网搜索才发现,昆明、丽江、大理可以一条线游下来。于是他仔细搜索了这条旅游线路、景点、住宿,此外,还把小吃、特色商品等都查了个遍,密密麻麻记在小本子上,并且准备了偌多电池啊,充电器啊,创可贴啊,阿司匹林之类的东西。林若西直笑话他婆婆妈妈,心里却喜欢他的细致谨慎。
两人乘机到达昆明。这是若西第一次乘飞机,对什么都非常新奇,因为有原秋陪着,在等候通关时,她显得很愉快。她喜欢一切听从他的安排,而她只是安心享受。而原秋有这样全程照顾她的机会,也是非常快乐。
他们顺利抵达昆明,找了个宾馆住下来。两人没有跟旅行团,不想匆匆赶景点,只想悠闲地共度二人时光。这一带的景点很多,在昆明呆了两天,原秋担心时间会拖得过久,两人便找了辆出租,直奔大理。林若西虽然并不太以等大巴为意,可是还是感叹有钱的好处,衣食住行都可以来得如此便利快捷。她嘲笑郁原秋是个小地主,郁原秋知道她喜欢,心里也自是高兴。
在大理古城住下,歇了一晚,两人先去游览古城。原秋早从资料上了解到,这时便一一向若西介绍。这古城方圆仅12里,是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西便是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两人悠闲自在地慢步,但见街巷平直,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绿荫掩映的房屋建筑,雕花彩饰,有着浓郁的白族特色。花园茶社隐没在街苍深处,不经意间走到,便见另一方天地。若西不由得想到“曲径通幽处”便是如此吧。整个古城古朴而幽静,溪水叮咚,清澈见底,若西不时丢下原秋,兀自跑开去看,时而又拉着原秋的手,那欢喜从她的眼中满满地溢出,原秋只见她脸上光辉灿烂,生动活泼,他记起他们最初彼此交付时的甜蜜,那时的若西也是如此娇柔和幸福。他心里只愿她永远如此,便叫他付出再大代价,他也心甘情愿。
这一天,他们便在城内逛遍了大街小巷,看了残存的南北城的部分城墙和南城楼,那又高又厚的古城墙,让若西惊叹,那倾圮与颓败,却又叫她感伤。原秋心里也自是震撼,那种大方浑厚,沉默无声,那种古远和包容,让他只是用心默默去感受那古老与现实的对话,那亘古传递下来的沧桑与荒凉。若西见他神思邈远,却又时时关切着她,知他心神摇动,她轻轻拉住他的衣袖,安静下来,陪着他一起沉浸到古思悠悠中。
晚上若西兴致不减,拉着原秋去逛洋人街,泡酒吧。这条街上的建筑装饰集中了各种西方风格,又是购物的去处,只是大理石工艺品和白族的腊染价格都较贵,若西又担心买多了累赘,看了许多却只买了两样做纪念。夜晚,这个古城也灯火辉煌,西望还可见三圣塔的灯光。若西有原秋陪在身边,心满意足,看一切都是欢乐。
是夜,若西忽然自熟睡中醒来,只觉得本来就相对幽静的小城更加清幽。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地面上,清清的月白色,宁静得让她想起久远的乡村。她略一转侧,却发现原秋也已醒来,正静静地看着她。她不禁一笑,伸手去抚摸他的胸膛;他顺势把她拉向自己胸前,揽住她的脖颈,两人轻轻相依着,听着彼此的心跳与呼吸。
良久,他听着她的呼吸渐渐平稳下去,她在他怀里进入了梦乡。他却睡意全无,只睁着眼睛看那月光。后半夜,月色西斜,倏忽不见,只听外面滴答滴答,竟然下起雨来,微风斜掠,有树梢窗棂夹杂的轻响。雨声渐渐淅沥,成片地扑到耳边,好似天地间全是风雨。没来由地,邵青青的影子忽然浮上心头,他一愣,睁大眼睛,仿似从梦中醒来。听外面,雨却已停,万物阒寂,黑得无声无息,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早晨,他和若西又去电影院对面的店里吃米线。老板娘还记得他们,笑眯眯地跟他们打招呼,很快又端上了两碗热气腾腾的米线来。昨天他们来吃时,若西就惦记上了这里,那是拌的本地豆瓣酱,用肉末炒过,肥瘦相间,撒上细碎的酸菜末,好吃得紧。若西只加一点点醋,怕冲淡了它的原味。她说,那种地道的豆瓣酱现在已不多见了。
饭后两人去了苍山,先见到山上云雾缭绕,而湖面上夜来的雨气也未消散,朦胧不可见其面目。游客不多,他们乘缆车上山,最高处,若西不禁心惊,紧紧拉住原秋的手。她又想起了上次和马玥去的疯狂,真不知那时是怎么有偌大胆量。而现在,原秋坐在她身边,让她感觉如此安稳,如此温暖。那样梦魇般的日子,愿它永不再来。她愿和原秋一起,生生世世,永不分开。
从苍山上往下望去,云气在脚下徘徊,湖面上雾气茫茫,恍如仙境。虽是初夏,山上却仍是清新凉爽,令人觉得胸肺大张,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在张开了呼吸。原秋在人前素少拉她的手,这时却一直握着不肯放松,两人行走都在一起。遇到山石坎坷,他都细致地呵护着她过去。山谷里流水潺潺,山顶上峰峰相连,苍山十九峰峰回路转,曲折蜿蜒,少数人家的烟火,淹没在云雾迷蒙里。
下山的时候,他们走清碧溪。瀑布飞泻,水声连绵,碧波荡漾,抛珠溅玉。潭水雾气萦绕,若隐若现。太阳忽然露出,光芒灿烂,云雾霎时消散,天空澄明,水碧山青。向山下望去,一直不见真颜的洱海终于撩开了面纱,远远只见几叶扁舟细小的影子,在水面轻柔地流动。
“原秋,我忽然想和你终老在这里了。”若西感叹。
原秋看着她,只是温和地笑,却不说话。他倒是真的一直向往着这样的生活,悠闲自在,清静无为。可是他知道那只是梦。他摆脱不了尘世的这一切。他们于这里只是过客。
他们乘车回到古城,又去游蝴蝶泉。这泉原名无底潭,在大理市周城北1公里处,滇藏公路西侧,苍山的云弄峰下,现已建成了公园。一进公园,一片绿色骤然打开,躁气顿消,心神熨贴。泉水却没有想像中的清澈和亮丽,都快干涸了,想是因为近年来水土恶化之故。蝴蝶倒是还有,两人并没有幻想遇到三月三蝴蝶会那样的奇观,所以看见这些美丽的蝴蝶,虽然不多,却还是甚为高兴。若西试着去扑蝶,蝴蝶翩然而去,回旋起舞。若西追了一阵,颓然放弃,却有蝴蝶翩翩飞来,落到她的头发上。
她不敢惊动,原秋却饱看了蝶儿在她发上凝神伫立,静美如画。直到又有蝴蝶飞来,这只蝴蝶才又起飞,与那飞来的蝴蝶一起,盘桓而去。
“原秋,给我讲这蝴蝶的传说。”其实若西早知道这些,但她喜欢听他讲。
他却知道她早已了解,所以并不理会她。
他们看向那片小湖。包着头巾的白族女子在湖边洗涤,几只白鹅在湖中悠闲地游动,开着黄花的浮萍闲闲地浮在水面上,宁静淡远。两人漫步走过竹林小径,细碎的阳光洒下来,斑斑点点,如梦如幻。若西不禁抱住原秋的手臂,仿佛这样就可以把时光留住。
“等到回去,我们去品三道茶。”原秋告诉她下一步的安排。
她点头,有他在,她一切都不关心,也不操心。
手机铃声就在这时突兀地响起来,是他妈妈:“小秋,立刻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