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12)(1 / 1)
“洪伯,恐怕还得辛苦你跑一趟,和他们谈谈。”文氏将老管家召进内院,开门见山。
“为了东家,吃点辛苦不算什么。”
“是了,”文氏语气中充满歉意,“这一去必是还要多受些委屈,年灾月晦,没法子,段家终归还要靠你们这些老人帮着支撑。”
段洪觉得她误会了自己的话,赶紧站起身道:“奶奶这么说,折杀老奴。辛苦委屈都没什么,总不能空着手上门。”
“这个自然,东西我已经找出来了,等下你过了目就装车。只是,银子带多少合适,我预备了五千两,不知道够不够。”
事情闹到这一步,求城下之盟,上门礼自然越丰厚越好。段洪和顾承禄打过不少次交道,认为银子不妨再添些。
“添多少呢?”
老管家向女主伸出一指,晃了晃。
文氏的眉头皱了起来:“要是这样,那就只能找孙二爷了。”言下之意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需到柜上支取。
段洪等的就是这句话,为难之处也恰在此。
“自从封了利丰的账,东家给柜上新加了一条章程,无论行里还是府上,支银过千都得事先请示,有东家的条子孙掌柜才照数给,不然……”
文氏痛快地截断他的话:“那好办,我给你牌子就是。”
段府内主的对牌,虽不能完全等同段运昌的亲笔字据,但值此非常时期拿到柜上支几千两银子出来,应无问题。
哪知段洪却说:“还是请奶奶把孙掌柜叫进来,当面吩咐吧。”
文氏奇怪了,注意到老管家吞吞吐吐的态度和脸上的一层踌躇。谁都知道在段记,名义上家主下面是总店的孙大掌柜,但实际上段洪以三世老仆的身份亦当得一半家,府里柜上一向无人不敬。今天这么不爽快,莫非是孙彪那里出了什么花样?
等到叫人带了账来到面前,文氏方知老管家为什么迟疑,她刚提出支银子的事,竟被孙彪一口回绝。理由是近来变起不测,层出不穷,所有的现银都被拿去打点上上下下的关节,柜上仅余的几千两还要应付生意上的必要往来,实在不能再抽作他用。
“他用?”文氏脸色有些不好看了,“救你们东家算他用吗?”
“回奶奶的话,不是硬要与您为难,柜上确实一时拿不出这么多。再说,非要去塞那个狗洞吗?”
一听这话文氏明白了,不是拿不出,而是不愿拿,她很不高兴,有心怨他糊涂,竟然跟铺子里的伙计们一般见识。又一想,家难当头,既要倚重这些人帮着撑门面奔走效力,也不能不防着他们临危退缩变生贰心。白发顿脾气容易,让他们以为从此可以号令不举,威望不再,那可就麻烦了。
心思定了轻咳一声,面不改色道:“既然孙掌柜这么说,想来真是有点难。那好,”她淡淡一笑,“账簿拿给我,我看看是怎么个难法。”
孙彪先一愣,很快呈上账本子,嘴角下意识向两边扯了扯。这个细微的动作被文氏看在眼里,知道他存了藐视之心。克制着心底不快,恒茂内主打开账簿,一页页翻检。她看得很慢,却并不篇篇细览,有的几乎随手翻过,有的却盯着看上半天。
她猜测得不错,孙彪确实不赞成求和之举,一听拿银子干这个用先起了反感。他以为女东家虽精明能干,名声在外,不过是闺阁中练就的一副理家的本事,于外场间世故全不在行。如今娘家遭了大难,自己丈夫又身陷囹圄,一个妇道人家终难免乱了分寸。她乱自己不能跟着乱,不能任由她拿着段记的银子漫天抛撒,那不惟惹外人笑话,等东家回来了自己也没法交待。一听她要看账,孙彪觉得好笑,自己做了十年的大掌柜,从不藏奸匿私,不信她能看出什么子丑寅卯来,想看就看吧。心思一散,他的眼睛开始四处乱转,屋子里随意兜了一圈,落到女主座旁。红儿,他自然认识。实际上自打几年前二人交过一回手,孙彪输掉了柜上当月所有人的月银后,遭到同道中人好一番谑笑,便从此对这个俏丽丫头心生忌惮。如今有些日子没见,这丫头出落得越发标致了,听说税监署的顾公公看上了她,开口求取,把东家气得几乎吐血。也难怪,这么聪慧鲜亮的一朵花,谁舍得拱手让人?而况还是那么个不男不女的人。不过,听府里人一直都说东家看上的是她妹妹,什么时候又……
正满脑子胡思乱想,忽听上座开了口,是一句毫不客气的命令:“好吧,既是柜上不宽裕,那就把这一笔六千两,付宿州孟记的木器头款先挪过来用用。”
孙彪定睛一看,文氏摊开账簿,竖起纤纤一指,在几个字下面划出一道印记。
“这怕不好吧,人家已经交了七成货,咱们一点儿银子不给,以后不好打交道的。”
“哼,”文氏冷笑,“孙二爷也好找点别的托辞,别总拿这些外行话来支吾。段记和孟家来往了几十年,我就不信,恒茂的招牌还不值六千两银子!你去和孟记的掌柜说,后边的货照发,我们先借用这笔银子救救急,彼此至好,无保无息,改日官人请他家东家喝酒,一并答谢。”
孙彪没想到她这么在行,情知再辩无益,收了账簿答应回去立刻准备银子。
文氏宽和脸色,郑重相告:“现在当务之急是让他们放人,别的,通通靠后!孙掌柜经见的世面多,得便把这个道理给柜上大小伙计都讲讲,别让他们以为靠起哄就能把东家哄出来。”
孙彪暗中吐了舌头,行礼告退。走到门口回头溜一眼,恰迎上红儿绷得死死的一张俏脸,想想她当日整治自己的一番手段,方领教何谓强兵强将。
文氏却在他的身影消失后,锁紧了眉头,忍不住对身边老仆说:“看到了吗,洪伯,得赶快想法子把官人弄出来,耽搁久了,指不定要出什么乱子呢。”
段洪点头,表示有同感,但对女主刚才的处置甚为欣慰,由衷地道:“不要紧,有奶奶在,一切尽有担当,谁也反不出大天去。”
谁想到话说大了,当他从税监署回来时,不仅原样带回了那份重礼和一万两银票,还给文氏带回来一个她担当不了的难题。
“怎么,他们不收?”
“人家说了,知道段家累世行商,手上很有些市面难得一见的宝物。但这一回案子干系重大,不是几只瓶子几幅字,外带几两银子就能担待得了的。”
文氏听出话外之音,直率地问:“那他们觉得,要几只瓶子,几幅字,几两银子,才能担待?”
“人家不要古董字画,也不要银子。”老管家说着话,向女主身边瞟了一眼。
只一眼,已经足够。不仅文氏,连红儿也明白,他后面要说而没说的是怎样一句话了。
“这个畜牲,这个该杀的畜牲!”红儿羞愤难当,当着主人的面跺脚怒骂。
翠儿也跟着涨红了脸,见姐姐有些失控,上去悄悄拉住她一只手。
文氏沉着脸,呆坐了半天,冷冷地说:“这,就没的好谈了。洪伯,”她抬起头,恢复了稳稳的架势,把手一挥,“你累了,下去歇着吧。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这是意料之中的回答,段洪施礼退下。
文氏示意翠儿带走姐姐,独留自己一人静坐沉思。为救丈夫免于牢狱之灾,倾家荡产她在所不惜,唯独要这个丫头她不能点头,就算主仆之间毫无恩义,她也绝不能答应。把一个花朵般的女孩子送给阉人?这不仅仅是无耻,更是作孽!可是这样一来,两边结的扣子势必越拧越紧,事情将变得糟不可言。知府姚宗林是个可怜的应声虫,税监署说什么是什么,根本难有什么指靠,好在他还不至像对待一般犯人那样对待自己的夫君,所以人虽下了府监,暂时应无大碍。但是拖延下去,牢里牢外都将夜长梦多。给银子人家不要,人家想要的又万不能给,这可怎么好?想当日得知亲人连丧,痛不欲生,特别是入殓时只看了老父一眼,却被丈夫拦着,说什么不许靠近弟弟身边,眼睁睁见唯一的手足被钉进棺木,自己却不能亲抚遗容,文氏觉得心都碎了。但那时,身后尚有可倚可靠的人,现在呢?丈夫被押,对手在步步紧逼,家里家外人心惶惶,叫她又到哪里再去找一个共担大事的人来?文氏颓然捂住脸,热泪沾了满手,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绝望。
老管家段洪和大掌柜孙彪开始不停地奔走于税监署和知府衙门之间,一边与税监使软磨硬泡,一边打探主人在狱里的情况。顾承禄一反前态,既不像以前那样避而不见,每次出见还总是和颜悦色的,但谈到条件毫不松口,声称金银珠宝一概不取,只求一赏芳颜。知府那边态度更好,满口答应一定把人照管得妥妥贴贴,送来的吃食衣物等动用什物也都来者不拒,但有一样,见面不成。任凭孙彪磨破嘴皮子,回应只有一句话,上命难违,您老见谅。不仅东家见不着,很快连恒茂的二掌柜也不许探视了。一天后就有一个极坏的消息传出来,许大民因事涉辽逆,惊动了省里,省司已经发话,着将人犯即刻递解开封府。
许小青扑到塞图膝前大哭,知道自己的爹爹当真是没救了。
塞图心乱如麻,替她难过,更为段家忧心。许大民抚顺被俘一事若在此时揭出来,段记可真就成了人家板子上的肉,予杀予夺再无二话。如果段运昌真有个三差两错,立时就会要了那府里一母一子两条性命。不行,决不能这样坐着等死,塞图猛地推开小青,站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走着。小青和伍家媳妇瞪眼追随着她的面孔,大气儿不敢出一声。
终于,塞图站住了脚,略一犹豫,抬头吩咐叫门上的阿成,要他立刻去请庆远镖行的万老板来一趟。
“请万老板来这儿?”阿成惊呼。
男主人不在家,人来了谁出面招待?总不会是女主人自己抛头露面吧,再说,她找镖行老板干什么?
哪知塞图答得极干脆:“不错!你告诉他我有请,是十万火急的事求他帮忙。但此事不可给外人知道,你过去也要小心给人看到。”
市面上混了十来年的镖行当家,手里一把茶壶差点掉在地上,问了好几遍才相信是真的。方家和段家的关系他自然知道,方氏夫妇自北归来还是他局子里的人护的镖,几个趟子手对方家主人的身手和随身一把宝剑赞不绝口,万通声本人也曾在段家的酒桌上会过方汉洲。但内眷下请字,实在是从未遇到过的新鲜事。乃至坐了车子过去,一路上总算想明白几分。
见面行礼,万通声倍感尴尬。
塞图倒是落落大方胸有成竹的样子,归坐奉茶后先开了口:“请大驾过来实在是迫不得已,唐突的地方还请万老板包涵。”
“少奶奶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和方大官人也有几杯酒的交情。”
塞图入关几年,除了陈段两家再没和别人打过太多交道,中原人家的礼尚往来人情世故,她从段府见识了不少,却始终学不来。刚才那句客套话还是临时想出来请教了伍家媳妇的,应付过开头,再往下该怎么说却是不知道了,一时低头不语。
万通声误会了,反以为自己路上的猜测一点不错,笑道:“少奶奶必是惦记着方大官人在京里的消息,这事段少东已经吩咐下来,前天我就派人上去了,估计最迟一个月,就会有信回来。”
塞图当即起身致谢,却坦言表示今日之请并不为此。
“万老板,我要出趟门,想请贵行陪护。”
“少奶奶出门?”家主不在,堂客自己往外跑?万通声闻所未闻,当即瞪大了眼睛,但马上想到缘由,以为大可不必,“我已经叮嘱他们,叫进了京打听清楚方大官人的下落立刻返回,少奶奶耐心等上个二十来天,一准有信。”
“不,我不去京城,没那么远。”
“那么少奶奶想去哪里?”
塞图看着他,很清楚地说出两个字:“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