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三十三章 藏于九地之下者(下)(1 / 1)
“回房歇息去吧。”这是自独孤佛剑走后朱祐樘说的第一句话。
鸾歌不声不响地站起身向外走,走至门口处扶着门框立了半晌,忽然又转回,似是下定了决心般地抿抿唇才开了口:“殿下,鸾歌有一事不明,还望殿下解惑。”
朱祐樘望着她,“是什么?”
鸾歌问:“是什么样的人会称殿下为东朝?”
朱祐樘被问得一愣,眼睛瞟了一眼手中正握着的那张已被他折起的信笺,微微蹙眉,“你……”
鸾歌轻轻“嗯”了一声,“刚刚不小心扫了一眼,恰好瞧见这一句。”
朱祐樘略一沉吟,“朝中大臣们偶会在奏折中如此称我,私下里议论我时也多有这样的称呼,不过大多是文官。”
鸾歌状似恍然地道:“文官啊……”
朱祐樘又一蹙眉,捏着信笺的两根手指不觉紧了紧,低声重复了一句:“文官。”
鸾歌又适时一笑,道:“多谢殿下,还请殿下快些歇息,眼看着天就亮了,天明了可还有得忙呢。”也不等太子出声,她便快步行出了房。话只能说到此了,有些事只能点到为止,多说不仅有卖弄之嫌更说不定会招人厌恶,倒不如趁着现在还凉爽,回房睡上一时半刻。
她才脱了外衫爬上床,就听见低低的敲门声,皱了皱眉,心中已隐隐猜测出是谁。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将脱下的衣服重新穿好,起身开门。
门开处,站着一脸娇羞的眉妩。鸾歌极为明显地怔愣了一下,“是你?”
眉妩微微垂下头,不胜娇羞地道:“眉妩可是扰了公子的清梦?”
鸾歌沉吟道:“倒也没有,只不知姑娘在这天光未明之时前来所为何事?”
眉妩稍稍抬眼向房内瞟了一下,怯生生地问:“公子可否容眉妩入内一叙?”
鸾歌侧身相让,二人各自落座后,眉妩倒是不再等鸾歌相问便大方直言道:“不瞒公子,奴家是向您请教来了。”
鸾歌不解其意,问道:“姑娘何意?”
眉妩轻声言道:“公子与太子殿下亲厚,可否告知奴家,殿下的饮食有何偏好?”她见鸾歌明显的皱了皱眉,遂又解释道:“公子勿怪,眉妩只是见殿下连日里为我广西百姓操心劳力,我实在心中不忍,便想料理些滋补的膳食,也算是代广西的百姓尽一份心。”
鸾歌呵呵一笑,道:“姑娘这话说得倒也在情在理,只不过,小生确实不知殿下所好,姑娘问错人了。”
眉妩失望地垂下头,片刻却又将头抬起,眼中充满渴望地望着鸾歌,“公子可否代奴家问一问殿下?”
鸾歌无奈地摇头,“姑娘这份心意小生倒是可以转告给殿下,但是,料理膳食么,我劝姑娘还是算了吧,殿下的日常起居全由喜公公打理,旁人是插不上手的。”
眉妩再次低低地垂下头,半晌也未再言语。鸾歌轻咳了一声,“姑娘若再无他事便请回吧,孤男寡女在这时辰共处一室,只恐有损姑娘的闺誉。”说着便起身打开了房门。
眉妩也只得起身道了一个万福,“还请公子莫要忘记今日应承过奴家的事,也好让殿下知晓眉妩的一份心。”
鸾歌关上门,转身轻轻倚靠在了门板上,竟这样怔怔地发起呆来。直到门外有丫鬟叫门,她才回神。洗漱过后,草草吃了两口饭食便再没了胃口,此时她又睡意全无,便随手捡了一本书来读,却又读得并不专心,眼睛时不时地向窗外瞟上一眼。她本以为太子心中定是疑惑未除,必然会来找她,不料,竟见太子气定神闲地随布政使出门了。她又以为太子定会在回来后过来找她,不料,竟直至夜幕低垂他也未曾前来。如此过了三日,太子皆是一早出门,日暮之时回房,回房后便紧闭房门再不见出来,也不准旁人入内。
第四日的黄昏,鸾歌终于按捺不住,快步冲到常喜面前,“烦请喜公公代为通禀一声,我有急事求见殿下。”
常喜嘿嘿一乐,说:“张公子自管进去就是。”
鸾歌一愣,“殿下不是不见旁人吗?”
常喜摇摇头,“您可不是旁人。”又嘿嘿一乐,闪身让出路来。
鸾歌犹豫片刻还是前行了两步立在门外轻声道:“殿下?”
房中传出朱祐樘的声音,“进来。”
推门而入,就见太子端坐在书案之内,手中擎着几页纸张。
“此来何事?”听见他的问话,鸾歌思量着措辞,沉吟着说道:“妾见这几日殿下皆早出晚归,心中有些担心,故而过来探看一下。”
朱祐樘绕到她身前,带着笑意问:“担心我什么?”
鸾歌不自在地动了动,也不知道该怎么回他才恰当,又见他笑意盈盈地望着自己,仿佛已洞知一切,便觉自己来此的举动着实透着蠢气。她忙拉扯着旁的话题敷衍,“殿下这样一问,妾倒想起了一事,那天一早眉妩便来找我询问殿下的饮食喜好,说是见殿下劳累要亲手为殿下料理些滋补膳食呢。”
朱祐樘不动声色地“哦”了一声,“你是如何回她的?”
鸾歌道:“我说,殿下的日常起居皆是喜公公在照料,旁人插不上手,倒是她这番心意我可代为转达。”
朱祐樘凝视着她,点点头,“你倒是个守信之人。”
鸾歌的心思本不在这上,便随口应付着,“不过是捎个话。”正想着下面的话该如何接上,却冷不防听得他声音一冷,“既已捎过了话,那便慢走吧。”
她听得一愣,忙抬起头却见他已行到门旁,唤了常喜进来。常喜笑呵呵地应着,口中问着太子要不要再吃些点心、添杯热茶,对于尴尬地立在那里的她竟连瞧都不瞧一眼。无奈,她只得悄无声息地溜出门去。
常喜瞥了一眼,凑到太子耳边小声说:“殿下,他走了。”
朱祐樘“嗯”了一声,心中不免郁郁,这个丫头,今时今日竟仍是不改这口不对心的毛病,承认她心中有他便这么难吗?
常喜又凑上前去说:“殿下莫气了,不值当的。”
朱祐樘侧首,凝眉看了看他,“你怎么知道我生气?”
常喜嘻嘻诡笑道:“奴婢好歹也伺候了殿下近十年,焉有看不出来的道理。”
朱祐樘饶有兴味地“哦”了一声,问:“那你可看得出来我为何生气?倒是快些说与我听听。”
常喜卖弄道:“奴婢自然看得出来,殿下是气那张公子单独与眉妩姑娘私会,擅自搭话。哼,那小子生得粉面桃腮,一看就是张招蜂引蝶的脸。”
望着他那不忿的表情,朱祐樘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常喜虽不知自己说的哪句话能让太子笑成这样,但他却也跟着笑了,太子殿下笑了就好,他但求自己每一句话都能让太子这般开怀才好。
朱祐樘渐渐收了笑,食指与中指相叠,对着常喜的前额弹了一下,“我们说了些什么你倒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了,下次再趴着门缝偷听,我便打发你去刷马桶。”
常喜闻言忙缩着头吐了吐舌头,嘴里却嘟嘟囔囔地说着什么,朱祐樘笑骂道:“真是把你宠的越发的没了规矩。”
主仆正在笑闹间,忽闻更漏声传来,常喜试探着问:“殿下,今夜早些歇了吧?”
朱祐樘沉吟了片刻,却复又行到书案前,轻声吩咐道:“去请姚同知过来。”
常喜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劝道:“殿下,还是早些睡了吧,有事明日一早再吩咐他做,也是一样的。”
朱祐樘却不理他,只继续吩咐道:“过去的时候机灵些,莫要惊动了旁人。”
常喜无奈,只得应了,快步出去了。
朱祐樘缓缓坐下,将置在案上的一册书擎在手中,双目注视着内里的书页却许久也不曾再翻一页。他的脸上早寻不到适才与常喜嬉笑的神情,垂眸漠然的模样,在书案上的那盏纱灯的映照之下,更添了一份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