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母亲的忌日 2(1 / 1)
我们一路向北行,娘的坟在明国和南朝交界的凤祥岭南边,而娘的师傅住在凤祥岭的北边,爹爹告诉我凤祥岭南边是属于南朝的,而北边是属于明国的。从北曲城到凤祥岭如果一路赶也要用两天半的时间,这样我们就没办法在路上作太多的休息。
这一路上,我们早上天刚亮就启程,天黑了才到客栈休息,路上就吃王成叔准备好的干粮,我基本上就和爹呆在车上,我们天南地北的聊,每经过一处他就会和我讲这里都有些什么景色,关于这里的历史、英雄人物和野史,这些知识好多是我在那本‘华施游记’里学不到的,不用看外面都可以学到这些事,让我更加尊敬爹爹的学识,常常一脸的崇拜相,望着爹爹傻笑。
默言赶着马车,人越晒越黑倒也显得健康多了,这几个月生活有了安定和保障,他长高了不少,现在真的比较像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了。
五月初七傍晚
“老爷、小姐前面就是凤祥岭下的凤祥镇了。我们是不是要在这里过一晚,明早上山?”默言把车停下,声音疲倦的问爹。
“好的,找个客栈吧,我们今天早点休息,明早天一亮就上山。”爹爹疲惫的说。我们坐在马车上也累得很,毕竟这马车没有防震系统,我又是第一次出远门,更是全身酸痛,早就盼望着赶紧到达。
车停了,我戴上帽子,用布遮脸。爹爹先下车,我随后被他抱下来。默言已经进到客栈里要了两间客房,还叫小二为我们准备了洗澡水,他已经知道我洁净的习惯,每天一到客栈就要洗澡。
“你赶紧洗个澡,我们今晚不用吃干粮了,好不好?”爹爹热切的询问我。
是不是我太小气了?这些天我们都只吃干粮,没有什么热汤热菜的,把爹爹辛苦得很。默言比较能吃苦,不言语。我是能省则省的脾气,而钱都捏在我手里,爹爹也都只能听我的。
我点头,“在你房里吃,我不想露脸。”爹爹听了眉开眼笑,拉着我赶紧上楼。
洗完澡后,我清清爽爽的出现在爹和默言的房间,“你们叫菜了吗?”
“我们在等你。”爹爹说完后,朝默言点头。
默言便迫不及待的喊道,“小二,我们要点菜!”
“嘿,来喽,客官要点些什么?”小二非常热情,一边问这还一边帮我们倒茶。
“你们都有些什么拿手的来几样,还要有热汤。”爹爹说完后,温柔的看了我一眼,“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听爹爹安排。”我出门在外一向很给爹爹面子的。
一刻钟后,小二就端菜进屋,我们闻到热腾腾的菜香,赶紧开动。默言吃饭和爹爹有的比,不是比谁快,也不是比谁吃得多,是比谁斯文。
“我说默言啊,你在家都这样吃饭吗?”我如果饿了就不顾形象,大嚼大咽的,还和前世一样怕饿。
“是啊。”看我吃得狼吞虎咽,默言赶紧帮我挟菜。“慢点吃,别呛到了。”
“默言不用理她,再不吃就会被她吃光的。”爹爹宠爱的爱着我,“就怎么不经饿,斯文点,没人和你抢。”
“爹!”我把埋在饭里的小脸从碗里抬起来,“如果要斯文的话,就不要等我那么饿的时候。我不饿的时候一定会很斯文,而且动作优雅,就好像公主在用餐。”说完脸微微的红了一下,皱眉看了默言,“爹,默言会笑话我的。”
“不会!”默言着急的表白。
“不会什么?”我娇声问,看着他偷笑。
“我是说,我不会取笑你。”默言真好玩,逗他一下脸立马就红得跟西红柿一样。
爹爹看着我又在顽皮,也不阻止,“快吃吧,早点休息,明早还要上山呢。”
“是爹爹。”我已半饱,所以也随着爹爹和默言斯斯文文的吃饭,不再狼吞虎咽了。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默言就在门外敲我的门,“小姐,你起来了吗?”
我伸了一个懒腰,迷糊的应了他一声,“嗯,爹起了吗?”
“是,老爷在等你准备吃早餐,天一亮就启程。”
我自己穿好衣服梳洗一番,好似梦游般的飘到爹爹的房间,坐下来端起粥慢慢喝起来。爹爹和默言这几天已经习惯我的梦游状态,也不理睬我。吃晚饭后,爹爹把我抱到马车上,让我继续补眠,默言则在帮我收拾行李,我们等不到一刻钟,他就回到了车上继续赶车。
路上很安静,只听到鸟儿在树枝上放声歌唱,我是暂时无缘听到这天籁之音了,因为我一直躺在车上睡觉,爹爹轻拥我,小心翼翼的不让我撞到车板上。因为是上山的路,车子也走得比平时慢,我感觉自己终于睡够了,睁开眼睛看着爹也在闭目养神。小心的坐起来,把我身上的披风给爹爹盖上。
掀起车帘,默言转身炯炯有神的看着我,“小姐,醒了?”
“嗯,我和你一起坐,”说着便坐在他的身旁,拿了水袋,喝了一口凉茶,“山上的空气就是好,你说是不是?”
默言点点头却不言语,仍旧认真驾着马车,山路不好走,他更是比前几天更加小心翼翼。
看着满眼的□□,吻着淡淡的野花香,我突然想起李白的《春思》,便琅琅上口的朗诵出来,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默言听了,忍不住笑,“小姐,你在思念谁?”
“有本事你也念上一首李白的诗来应景。”我这才想到《思春》的含义,一下子就脸红了。
默言想了想,出口就是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我听了大笑,“默言,应景是算不上了,倒是为我念的。”说完自己突然想到什么,把憋红的练转到一边不去理睬默言。
“我还是比较喜欢《将进酒》,”默言看出我的尴尬,继续念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充满了豪放,诗中隐有悲壮之情,在狂放中不失深沉。没想到你居然也喜欢这首诗。”我激动地看着默言。
一直以来我和爹爹谈得比较多的是政治时事,他都没什么多余的时间和我一起谈诗论词。米子虽说也有读书识字,但他不喜欢这些诗词,倒是会看关于经济仕途的书。
“默言,你以前读过多少书?”抬头继续欣赏山中美景。我来到这个世界四年了,基本上没出门,真真一个大家闺秀的样子。
“家里以前也算是书香门第,自从遭了难,就没再读了。”默言闪过一丝失落的语气。
“其实你很有才华,做我爹的贴身仆人,还真是太委屈你了。不如你拜我爹做师傅,等过几年去参加科考,我信你必可成就一番大事业,而不是在我家里做一名默默无闻的佣人。”我激动地看向默言,
只见他眼里也有着激情,“你可愿意,等下我可以和我爹商量,我们取消你我之间的合约,你在我家呆着,准备科考一事,等我回去之日也是你功成名就之日。”我越说越兴奋,好像已经看到他高中状元的样子。
我激昂的声调早把爹爹也吵醒了,他听见我说的话后,随之打开车帘,满意地看着默言,说,“卿儿好主意,默言你可愿意做我学生?”
默言不紧不慢的停下马车,我们父女俩看着还以为他不愿意,哪知他跪下向我爹磕头,“师傅,请受学生一拜。能做师傅的学生是默言万分的荣幸。”
“那以后你与我父亲就是师徒相称了,”我赶紧条下马车替爹爹把默言扶起,满含笑容的微微抬起眉毛,看着爹爹,“恭喜爹爹,贺喜爹爹收了一个好徒弟!”
爹爹含颚点头,“我们继续赶路吧,卿儿你独自坐车里,我要指路。”
“是,爹爹。”言毕,默言扶我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