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第 56 章(1 / 1)
饭后潘岳也没有心情多陪裴頠,早早安排好了。便一个人进了书房,想起周处、荀灌娘之死,悲伤的心情一时难以平复,便取笔在手,急急沾墨,洋洋洒洒一篇几千字的‘西征赋’几乎没有停顿,挥毫而就,写毕,掷了笔,长吁一口,方觉胸闷之意稍减。也不知多久时辰过去,只见几案之上烛火轻摇,纸窗之外,已是月上中天。携了‘西征赋’字稿,步出书房,来到院中,只见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十分光亮。泄在屋前台阶,有若水银白霜。只见杨研沐浴于这水银白霜之中,正坐在台阶之上仰望星空,见到他出来便立起相迎。潘岳知她正是在等自己,便问冷不冷,杨研摇一摇头,反问潘岳有什么事。今日有远客到来,潘岳饭后便把自己关在书房几个时辰,她自是知道有事。
潘岳便随她在台阶上坐下,道:“我有一事告诉你,你先答应我不要难过。”想来想去,仍是不知如何开口,便把那‘西征赋’递给杨研,道:“这是我刚写的,你看看如何?”
杨研已是疑惑,只接过字稿,强笑道:“你的文章,天下人自有评说,我却是议论不来。”因星月光亮,便就着星光看起来,看一句道一个‘好’字。看着看着,已知文里之意,再不出声,落下泪来,便望向潘岳,眼中仍是询问,只想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潘岳虽是不忍,也只能点一点头。宽慰道:“你不要难过,人生在世,谁无一死?义妹他们死于自己的才华,并不平庸,就象这天上明亮的繁星,永被后人所见。”
杨研听了,点点头道:“你说得对,你也不要难过。”两人便一起仰了头看天上的星星。过了半晌,潘岳又道:“我有一事想跟你商量。”
杨研便问什么。
潘岳道:“朝里来信,召我回京。”
杨研知道这几年朝中都有来信相召,都不见他提起,而今日有京中官员到访,虽不知他们说了些什么,但他此时提出这事,心里已然明白他的意思,只道:“你想做什么便去做,我都随你,不用跟我商量。”
潘岳微叹一声,略有为难,他这次自己也是左右矛盾,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这几年在家养花弄草,读书行文,家小相伴,自是快活无匹。只是,正是因为了自觉太过幸福,尤似梦幻一般,却反而于这深重的幸福中生出一丝凄凉,常有种不可置信的感觉,不相信会有这么好运。这当真是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正自思绪纷纷,却听杨研又缓缓说道:“你是男子,自然有你事情要做,怎么能要你陪我在这终老,委屈成全?纵然快活,我想你也会觉得亏心,你这些年已经放弃不少,只是怎么能为了我一味牺牲?现在这样便最好,咱们逍遥几年,你再去做你想做的事,等你事情完了,咱们再回来。”
杨研说得有理,又是顺自己之心意而说,潘岳自然知道,只是身为儿子,丈夫,此番又难免要令母亲、妻子诸多操心,却也不是自己所愿,想到此处,又免不了有所叹息。却见杨研靠了过来,倚了他,望望手中‘西征赋’。又道:“你放心罢,我不担心你,因为我知道你便是自己不怕出事,不怕死,总要怕我伤心难过的。”
潘岳听杨研这话,字字说到自己心坎上,确是自己心声。为了她的缘故,自己未免不自觉便多加了几份小心,不出事故,不生病痛,不令她担忧操心。却是长吁一口气,道:“有个问题一直弄不明白,现在终于想通了,我一直以为我变得胆小怕事,原来并不是。”
杨研听了,只微微一笑,左右看看,此时自然夜深寂静无人。便道:“我们两人加起来快百岁了,还说这些,若有下人出来听了去就羞也羞死了。”
潘岳只一笑。便不再说。研妹妹自是这个性情,便是到了八十岁的老婆婆时,恐怕也是这样了。提到年纪,想想确实已不再年轻,如果真想出仕,恐怕也是这一生中最后的一次,这次过后,便有这心也没这力,到时候管它如何,世事再不与他相干。过了一会儿,只听杨研道:“我渴了,要喝茶。”潘岳听了,便忙起身,进屋内倒一杯温茶奉给杨研喝了。想一想,又进房内取了一件外衣出来给杨研披上,又问夫人还有什么吩咐,杨研十分满足,便道好了。他重在杨研身旁坐下,二人依靠了看天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