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生日礼物(1 / 1)
众人在路上消磨了一天的时间,傍晚时分终于到达了河西走廊的边界。
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是一片平坦的窄带平原,现在正是冬季,万物不发,半沙漠化的植被固沙能力自然也不强,从遥远戈壁吹来的盐粒裹挟在北风中,打得人脸颊火辣辣的疼,放眼望去,竟全无人烟踪迹。奕忻带着明澜又放马跑了约莫盏茶的功夫,才听到有个怯怯的声音发问:“来者可是家主和恭亲王爷?”明澜无奈,以手加额,颇为头疼地摇摇头,这白目到敢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恭亲王前的,除了那几个留学生,哪还会有其他人?
奕忻自然不是计较这些的心胸狭窄之人,乍听到询问,便勒住马,朗声回答:“正是!”
黑暗中遥遥现出一点光亮,影影约约地映出几条人影。不一会,几人慢慢走出了阴影,明澜定睛细看,正是那几名提前来勘测的留学生。几人手里提着木棍竹竿等简易的测量工具,身边还跟着几名老兵,手里提着盏气死风灯。——这几人可真称得上是老兵,几人的平均年龄恐怕都在五十往上。甘肃的日子当然比不得京城滋润,人显得老些也是有可能的,但即使给他们的年龄打些折扣,恐怕也不会低于四十。
奕忻还没顾得上询问留学生们勘测的结果,便也被这些大龄老兵吓了一跳,河西走廊是西北边防重地,本该兵多将广,精兵良将囤积于此,怎么会如此不堪?当即先将明澜与安先生唐棠等一道留下,自己则带着几名亲随,快马加鞭赶往兵营。
恭亲王不在场,几人也轻松了许多,纷纷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向明澜讲解勘测的结果和几人拟定的初步方案。
几人这半个月来在老兵及当地居民的帮助指引下,仅靠双脚丈量了整个河西走廊,绘制了完整的地形图,标出了水源和地貌状况。几人就着风灯,在地图上点点划划,为她指出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围,和地图上标明的较大河流下游所分布的较大面积的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地区。几人计划先开发这几片地区作为实验田,为防沙暴,在戈壁边缘还要栽种沙枣等防风林木,等等等等。
明澜嘴里不停哦哦哦的表示同意,看似听得认真,却有五分心思放在了奕忻身上——原本他们计划沿袭八旗制,兵丁平时务农,战时作战,可如今从这几名老兵看来,兵营老龄化还不是一般的严重。那么这计划还能顺利执行么?会不会夭折?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问题能不能搞定?这计划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即使能够顺利实施,会不会引起帝后党的注意?到时横加阻挠或者横刀夺爱?——呸呸,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明澜黑线,但是心中的担忧越来越重,几名留学生说的话,也就越发的听不进去了。
暗紫色的天穹中突然传来几声尖厉的鹰啸,几人抬头,但见一只体型硕大的海东青在几人头上不断盘旋啸唳,爪上似乎有一抹红色若隐若现。
安先生见状,忙从马鞍上挂的皮囊中抽出一副亮闪闪的皮护腕戴好,似乎镶嵌了不少的金属甲片。然后撅唇一吹,一声清亮的哨声响起,那海东青也尖啸一声响应,双翅一收,向着安先生直直地俯冲下来。
众人吓了一跳,下意识地闪避,只见那海东青冲到两人多高的位置时,双翅突然伸展,稳住了身子,稳稳地停在安先生臂上。鹰身硕大无朋,比方才空中所见更为震慑。安先生从鹰爪上拆下来一条带有暗纹的红布,恭敬地双手递交给明澜。
明澜疑惑地接过,才发觉这红布是一个包裹,里面是一篇写在布帛上的家信,另有一只精巧的长生锁。
信是惠夫人亲笔所写,想来她写信时情绪激动,不光笔画颤抖无力,有几处字迹还模糊不清,像是被泪水糊住的样子,明澜不由叹息一声,心道原来玉兰与她父母的关系如此冷淡,难怪安先生听说她要寄平安信时表情如此古怪,也难怪惠夫人收到信后如此激动,竟至落泪。
惠夫人信中说,她三月初五就要满十五岁了,想她现在百事缠身,一定是回不了家的了,因此特地给她求了个长生锁,嘱咐她一定戴在身上,保她平平安安,长生如意。明澜自然感动,信看了一半就珍而重之地将平安锁挂在脖子上,摆得周正,才又继续阅读。少顷,她将布帛叠起,面有喜色,又微皱眉头,似在思考着什么。闭目凝思,手指轻轻敲打着太阳穴,一会竟蹲在地上,随便捡了段枯枝,画了一条曲线,便又对着曲线呆住了。众人知她一定在想什么难解的问题,便自觉凑在她身旁,为她举高风灯照亮,也不催促,只默默站在一旁。良久,她眉头一舒,起身抬头笑问安先生:
“安先生,你说,如果要秘密训练一支队伍,该把他们藏在哪里好?”
安先生讶异地一挑眉毛,随即回道:“若要训练队伍,自然是沿海最好,大清积弱,若有外夷来犯,定然是从沿海登陆的。然而洋人大多聚集在东南沿海,北方沿海属于朝廷的直属势力,两个地方都不能做到悄无声息,依在下看来,惟有西南沿海,方可一试。”
明澜眼睛一亮:“安先生所说的正合我意,不知安先生以为四川可好?”
安先生微微眯了眼睛,沉吟道:“东部沿海地区易受外侮,万里平原,西夷可长驱直入;北方虽有蒙古高原作为抵挡,然而对于生于苦寒之地的罗刹来说,想要突破也并非难事。四川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物华天宝,更有十万大山、云贵高原、秦岭等为天然屏障,高山大川林立,宜守难攻,退一万步说,即使大清遭受外侮,不能抵挡,也可率众退入西部,保全实力,以图后计。依在下看来,不仅是一支队伍,若有可能,应悉数建立各种产业,未雨绸缪。”
两人相视一笑,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意。
其实明澜心中还有另一番打算——如今已是1850年,太平天国运动不日就将在广西金田爆发,之后辗转燃遍大半个中国。在高中时,明澜便对历史课本上给予太平天国的过高评价——反帝反封建的农□□动——极不认同。她认为这只不过是一次恰巧在近代发生的农民起义罢了,同中国历史上千千万万的农民起义一样,运动最后的结果,最好也不过是又一次的改朝换代,之后便是又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国家,没有接受过政治教育的农民,目光必然更加短浅。而太平天国运动最后的结局也证明了,他们不堪大用。若任由这战火烧开烧广,必然只会劳民伤财,令外敌更加有机可乘。因此明澜对于他们的态度十分明确,就是趁还没成气候,便扼杀在摇篮里,决不能留后患。
方才明澜所画的,自然便是中国崎岖绵长的海岸线了。
天色渐晚,黑暗中听到马蹄得得,由远及近,来人自然就是奕忻了。到得近旁,他利落地翻身下马,极自然地抚了抚明澜的顶发。
“如何?”两道声音同时想起,奕忻与明澜讶异地相看,又齐齐莞尔一笑。
“朝廷克扣军饷,甘肃已久不征兵了。此次查抄博西勒家产所得的银钱刚好够填补这个亏空,再加归顺的灾民已没入军籍大半,新兵倒是不愁了。可惜这只是治标的办法,勉强可解燃眉。至于治本……”奕忻长出一口气,低声叹道。
明澜了解地点点头,她如何不知帝后党如今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帝胤党日子艰难?能有治标的法子已经很不错了,至于以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后的事情,又有谁可以预言呢?
奕忻眼尖地注意到明澜胸前多了一块长生锁,银光闪闪,煞是可爱。“这是?……”奕忻挑挑眉,眼含询问。
明澜拎起来给奕忻细看,幸福地笑:“额娘说我快满十五了,特地给我捎了个长生锁辟邪,好看吗?”
“哦?澜弟何时的生日?想要什么礼物?”奕忻拍拍她的头,笑得温柔。
“三月初五,还有好几天呢!”
“澜弟的生日,自然要早一些准备了。”
“唔…好吧…我要……阿拉斯加!”明澜拍拍手,兴高采烈。
阿拉斯加,是美国的第一大州,富含石油、煤等矿产,在19世纪60年代被美国以平均每英亩2分钱的超低价格从俄罗斯手里买了下来,而且这笔钱——720万美元——其实并没有付清。本来被看作赔本的买卖,到最后反而利润惊人。明澜最近正为石油发愁,如果真能拥有阿拉斯加,以其作为石油储备,那就不用愁了。
奕忻只是约略听过这个地名,也大概知道这是个常年冰雪覆盖的地方,好看的眉轻轻皱了皱:“这是罗刹的殖民地,要得到可不轻松啊!”
明澜夸张的摆了摆手:“大哥不要着急,铭澜并不打算现在要来。阿拉斯加与罗刹并不邻近,想要的人自然不会少了,待过个一两年国力强些,有跟别国一争的资本了,再把它买下来好了,估计这么一块苦寒之地,罗刹也不敢把价码喊得太高的。”
奕忻揉了揉她的顶发,呵,苦寒之地,那你要来做什么呢?出于莫名的信任,他并没有问出口来,只是理所当然的觉得,他的澜弟必然是有理由的,也必然会把这理由告诉他。
“那么今年,你打算要什么礼物呢?”奕忻又问。
明澜想了半天,犹犹豫豫,欲言又止。奕忻不禁失笑:“澜弟但说无妨,只要大哥做得到,一定满足你。”
“大哥……可否陪我去四川?”明澜深吸一口气,目光闪闪地望着他。夜空下,风灯的火光影影约约,映得她两颗眼珠仿佛黑耀石般明亮动人。
奕忻笑了,他扶住明澜双肩,躬下身子,视线与她的平齐,少顷,唇边绽放一抹温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