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千秋功业(1 / 1)
熙宁二年三月十七日,天朝军队十万之众抵达商国中部问天,即将来临的一战,将决定商国的存亡。在三个月多的日子里,商国节节败退,如今退无可退,一旦问天失守,那么商国的内部将一溃千里,南部也会很难防守。因此这一战,无论是天朝还是商国,都是全力以赴。
沃野平川,江海滔滔。
商国境内最大的问天湖面宽广浩渺,隐隐有雾气袅绕。许是感觉到了大战前的压抑,诺大的湖面无无风无波亦无人,空旷寂寥,只有冷冷泛着幽蓝的湖水倒映着翠墨的高山、湖岸边干枯的芦草。但是就在这空寂的湖水旁,分明驻扎着决战前整装以待的大军。
忽然,微风荡起,那商国的红色营帐以及天朝的银色营帐浮跃着,绮绮绻绻如风中五彩的旌旗,却卷得人心头一阵颤悠。
营帐已扎好,整齐有序的罗列,士兵们安歇的、守卫的、巡罗的、操练的各就各位,而各军的将领则骑着骏马在各营巡视。平静的军营,每个人都是不平静的。
赵问一袭白色长衫,只随身带着林风等人,纵马眺望,夜空下战旗飘展,猎猎作响。
“阿离,我要这万里江山匍匐我脚下,我以为你会一直在我身边,看我胜利,与我共享。可是如今你在哪里?”赵问心中汹涌澎湃。
“林风,让你去查的事怎么样了?”
林风上前说道:“爷,那竹屋里的人已经离开了。”
“离开了?”赵问喃喃道,握紧了缰绳。为什么要离开?阿离?你在怪我没有保护好你吗?
“不过属下虽然没有见到李姑娘,却带回了一样东西。”林风从衣衫中摸出一个用丝巾包裹好的物件。
赵问颤抖着接过,小心地打开,一触及里面的东西,像是触电般浑身一震。是沉香木钗!他亲手雕刻的沉香木钗,亲自给盈袖戴上的沉香木钗!世上独一无二的,一定是阿离,她为什么留下这枚木钗?
“为什么?”他茫然地说道,口中一甜,一口血吐了出来,白色的衣衫上点点血迹如红梅绽放。
“爷,还有一封信呢。”林风提醒道。
赵问这才发现在木钗下还有一张信笺,刚才因为太激动,只注意到木钗了。他急忙展开信笺,入目的果然是阿离洒脱的字:“君心如水水长东,我伴君心夜夜风。万里长征破虏尽,江湖微雨话平生。”
他心中欢喜难言,长啸一声,山谷传来阵朕回音。“君心如水水长东,我伴君心夜夜风。万里长征破虏尽,江湖微雨话平生。”
看皇上如此高兴,林风也不禁高兴了,一路下来打了那么多的胜仗,也没见皇上如此欢欣,他忍不住问道:“爷,李姑娘这首诗什么意思啊?”
赵问看看他,笑道:“你就别瞎操心了,今天朕很高兴,晚上要喝几杯。”说着,策马驰骋在平川上。
回到营地,郑银河见皇上难得高兴,就问林风:“皇上是怎么了?”
林风先是将那首诗吟了一遍:“君心如水水长东,我伴君心夜夜风。万里长征破虏尽,江湖微雨话平生。”然后问道:“郑太医,这什么意思啊?”
郑银河笑道:“你小子也开窍了?”取笑了一会,说道:“只要你的心像流水一样长长久久,我的心也会伴着你度过每一个夜晚。等到天下太平了,我们就慢慢地在细雨飘散的江湖上闲话今生。”
“难怪爷那么高兴呢。”林风说道。
郑银河脸色一变,问道:“这诗是李姑娘写给皇上的?”
林风得意地说道:“那当然,你没看到皇上高兴的样子吗?”
郑银河却失魂落魄地低喃着那诗的最后一句“江湖微雨话平生”,心下疑团重生:“既是李姑娘,为什么不见皇上?反而是留下一首诗呢?”他摇了摇头,安慰自己,许是多心了吧,怎么会觉得是李姑娘的“缓兵之计”?她对皇上那样情深意重,不会的。只是这最后一句读来太悲凉了,似乎是沧桑过后的重逢!
“郑太医,皇上的药呢?”林风打断他的沉思。
“皇上是心病,如今皇上这样高兴,还有必要喝药吗?”郑银河说道,万一皇上胜利后见不到李姑娘,这病只怕会更加严重吧。
晚上,赵问召集了众将领,商议问天一战。
“启禀皇上,前线来报,说是原本问天守将已被换下,是商国有名的将领宁河,此人熟悉兵法,去年康宁就是被他攻下的。”任少说道。提起宁河,也是商国赫赫有名的将领,曾有人说只要宁河在,商国江山就在,可见对他的评价之高。康宁当年失陷,宁河就是罪魁祸首。
赵问说道:“宁河是个人才,朕也早就想和他会上一会了。”他将目光停留在问天的地图上,说道:“任少,你是比较了解宁河的,他平时战术上有什么特点?”
“狠!”任少想起康宁失陷,眼前似乎又浮现了尸骨累累的场面,良久吐出一个字。宁河一上来就是用强势的人马,根本不顾自己属下的死活,只需进攻,不需后退,那是血淋淋的一战!就连护国大将军也在这一战中牺牲了。
“如今问天守军有多少人?”赵问说道。
“先前是十万,据说现在又增派了了五万,实力在我们之上。”任少说道。
赵问看向一旁沉思的欧阳如意,说道:“军师有何高见?”
“我军已是连番征战,而商国是以逸待劳,对方人马远远多于我们,这是我们的两大弱点。”欧阳如意说道,微笑着看着皇上:“不过我们都优势也很明显,前面几仗俱是干净漂亮,又有皇上御驾亲征,士气高涨,上下一心。另外两支队伍也在捷报频传,很快就对商国形成合围。其实皇上早就胜券在握了。”
“好!传令下去,休整两天,三天后攻打问天!”赵问说道。
这一仗打得异常辛苦,双方僵持了月余。五月初十,在鏖战了近两个月的时候,赵问率领着十万大军兵临问天城下,宁河也全副武装,出城迎战。
两军对垒,将帅对峙。
赵问依旧是一身银色铠甲,宛如战神。他注视着宁河,缓缓说道:“宁将军,朕很欣赏你这样的人才,你也是朕遇到的罕见高手!”
宁河微微笑道:“能得到您的赞赏,宁河死而无憾!”
赵问知道他是存了必死的决心,不禁惋惜,出言道:“其实目前的情形,宁将军是清楚的……”
宁河打断了他的话,断然说道:“我知道您是要劝我识时务者为俊杰,可是宁河也非贪生怕死之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宁河在有生之年能遇到您这样的高手,也算是一生无憾。”
英雄从来是重英雄的。赵问点点头,说道:“宁将军的为人朕敬重,这一仗,天朝会全力以赴,不负宁将军的英雄名节!”
那一天,问天城外战场上尘沙滚滚,遮天蔽日,战马嘶吼,刀剑鸣击,喊杀震天!那一战从日升杀至日中,又从日中杀至日落,无数的战士冲出,又无数的战士倒下。整整一天,厮杀不断,放目而视,银色铠甲的,红色铠甲的士兵无处不是,倒着的,站着的,挥刀的,扬枪的……一双双眼睛都是红通通的,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每个人的心中都存了一个信念:宁可站着死,不要跪着生!
五月的南国本是风和日丽,现在居然风狂卷着,风怒吼着,吹起战士的长麾,扬起血溅的战旗,却吹不熄场上的战火……月色如银,映着银色的铠甲,映着胜利的面容,映着冰冷的刀剑,一天的战斗已经停歇,战场上依然鼓声震耳。
那一战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壮烈雄浑。
问天守将宁河宁死不降,挥刀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