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煤夫(1 / 1)
原文:
祟仁三十九都,有山产煤。村民穴而取之,地道数里。洞口为大棚,以防霖雨。洞内每十数步支以木桩,以防崩塌。然葬其中者不少。
一日,取煤者闻洞壁中人语曰:“速出我,迟则死矣。”佥谓遇鬼,相顾骇愕。有雄于胆者,应之曰:“尔死此,数也,毋为厉,出当祭尔。”壁中人又曰:“我某村某人,固未死。”其姓名,则众中某甲之父、三年前压于山中者也,其家久延僧道招魂追荐矣,于是众益骇,曰:“今日竟遇活鬼耶?尔子在此,勿得作怪!”相与急奔。
壁中人闻之,亟呼某甲名曰:“尔既在此,忍不救父耶?”甲大号,因寻其声所在,挥锄开土。壁既穿,一人蛇行而出。甲携至洞口,呼众。众犹不信,谓鬼当畏日,急拆棚露日以验之,果甲父也。
叩其不死之故,曰:“山塌之日,我适立于支木之下,得不压。然前壅不能出,自分长埋矣,悲泣不已。倦而倚木成熟睡,适闻挥锄声而觉,故相呼耳。”既闻已历三年,其人乃言:“吾如片刻也。”遂与子俱归。后三十馀年始死。
——闻诸巨材吴君云。
译:
江西祟仁县有三十九个乡(译者注:清代基层行政区划为“图”,相当于村;图上设“都”,相当于区或乡),有的山盛产煤炭。村民挖洞取煤,巷道往往绵延数里。矿洞口建有大棚,以防止持续的雨水淹了矿洞。洞内每隔十几步都用木桩支护,以防崩塌。然而,葬身其中的人还是不少。
一天,正在挖煤的人忽然听见洞壁里面有人在喊:“快救我出来,晚了就活不成了!”大家全都以为见了鬼,面面相觑,满脸惊愕。有一个胆大的,回答说:“你死在这里,那是你自己的命数,不要做厉鬼害人,我们出去后一定给你烧纸。”洞壁里面的人又说:“我是某村的某人,并没有死。”他说出的姓名,正是这群挖煤人中某甲的父亲、三年前煤矿塌方压在里面的人,他家早已为他延请僧、道招魂追荐过了。这样一说众人更加害怕,说:“今天竟然遇到活鬼了?你的儿子也在这里,可不能作祟啊!”争先恐后往外跑。
洞壁里的人听到后,急忙大声喊着某甲的名字说:“你既然在这里,难道忍心不救你老爹吗?”甲大声喊叫着,以寻找父亲的声音传出的具体位置,挥锄猛挖。洞壁挖穿,有一人像蛇一样爬了出来。甲将他抱到洞口,立即招呼众人。众人还是不信,说鬼应该是怕见太阳的,急忙拆开棚顶露出阳光检验,果然是甲的父亲而不是鬼。
大家问他没死的原因,他说:“塌方那天,我恰好站在一根支柱下面,所以才没有被压。然而前往洞口的通道被阻塞无法出去,自己估量要被长埋了,悲痛中哭个不停。哭累了就靠着木柱睡着了,刚才被锄头挖煤的声音惊醒,所以才喊救命。”既而听说已经过了三年,那人感慨地说:“我觉得没多大一会儿呢。”于是便与儿子一同回家了。后来又活了三十余年才去世。
这个故事是从巨材的吴君那里听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