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帝妃情深(1 / 1)
秦贵妃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年岁大了,绍卫心思也不在她身上,自己又不能生育,自然得以贤良稳住位置,“贤妃妹妹抚育皇子辛苦,皇上当多体恤妹妹。”
绍卫却回道,“朕今晚需与内阁几位阁臣商议国事,贤妃出来许久,早些回去看着二皇子吧。”贤妃心有不悦,却不能发作,只能起身行了礼回去了。
绍卫又喝了一杯酒,也走了。绍卫一走,殿中宫嫔也很快都散了。纳兰汐琢磨着她这一晚端着就够累的,也该回去睡觉了。
正要起身,却听顺妃压低了声音道,“臣妾真是替贵妃娘娘可惜。”秦贵妃瞥了她一眼,“本宫有何需要你可惜的?”顺妃续道,“贵妃娘娘时时刻刻替贤妃周全,可贤妃全不念姐妹之情。”
秦贵妃这厢抬了抬眼,仿佛是有点兴致。
顺妃赶紧又道,“贤妃是贵妃娘娘提携来宫里的,本是娘娘庶出的妹妹。昨日臣妾带着公主从御书房出来时,恰巧贤妃带着二皇子去请安。臣妾走出大殿才发现团扇落了,便回去取,走到门口却听贤妃说,应该早定国本。是以……”
秦贵妃果然追问她,“贤妃说了什么?”“……是以,贤妃求皇上册封二皇子为太子。”秦贵妃又问,“那皇上又是怎么回她的?”“皇上说,二皇子还小,此事缓一缓再议。”
纳兰汐插了一句,“本朝太子之位一向依祖制,由嫡长子继位,原本没什么可议的。”
如今宫中唯一的皇子就是贤妃所出的二皇子,即便日后再有皇子出生,他也是长子,该由他继承皇位。除非绍卫又重新册立了皇后,这位皇后生的儿子是嫡子,则由这个嫡子继位。
从秦贵妃寝宫回去的路上,纳兰汐回想着刚才顺妃与秦贵妃的一番谈话,真是没意思透了。
绍卫在纳兰汐寝殿里坐在床边等着她,一脸铁青。“你过来!”纳兰汐磨磨蹭蹭踱步到他面前,仔细回想着她又哪里惹到他了。绍卫拽了她一把,她顺势跌坐在床上,他扣着她的肩膀将她压在身下。“唔……”
纳兰汐喝了些酒,这会儿酒劲上来,丝毫没有反抗之力,他在她脖子上一阵细碎的吻,“汐儿,你当真一点也不想念朕?”
“想的,每天都很想的。”纳兰汐伸出双臂去圈住他的脖子,委屈道,“可皇上不要汐儿了。”
绍卫便是有再大的怒气,她这样一委屈,他哪里还舍得气她,“汐儿,朕怎会不要你了?朕少了你在身边,日子过得真是一团糟。”
纳兰汐听了这话,心里莫名酸酸的。绍卫把脸埋在她肩窝里,“汐儿,朕那天差了翰林院替朕拟了两道圣旨,一道是晋封你为庄妃,一道是青州知府方谨行升任东川布政使,可这两道圣旨都被内阁否了,朕那时一意孤行,秦阁老就差了他手下二十六个官员请辞,纷纷要告老还乡。”
纳兰汐不知这其中还有这一番变故,还以为她顺顺当当轻飘飘地就封了庄妃,原来秦阁老果然还是阻挠了一番。
更让她吃惊的是,她前头说方谨行有才干,不该只当个知府,他这番真的给他升官了。
这是往秦愈脸上打耳光,还打得很响亮。当今天下,除了京城所属的直隶,其余疆域共分为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就等同于秦时的郡、唐时的道、宋时的路,布政司往下设有州、府、县。东川布政司是十三布政司其中之一,位于江南一带,算是天下最富庶之地。
把这个地方交给方谨行,可见绍卫的确是很信任方谨行的。方谨行升任的这个东川布政使,正经的应该称为东川承宣布政使。这名头太长了,叫起来也忒不方便了些,所以俗称为蕃台或是方伯,东川蕃台、东川方伯、东川承宣布政使,其实都是一回事,说的都是一个人。东川布政使,乃是掌管着东川境内民政事务的一把手,与六部尚书一样,是正二品的官职,一方的封疆大吏,从知府升任布政使,这官升得是太快了,平步青云。
“后来呢?这二十六个官员要告老还乡,皇上如何安抚他们的?”“为何要安抚他们?朕批了这些请辞的上疏,二十六道一同批了,他们要滚就让他们滚。”
纳兰汐愣了一阵,然后忍不住笑了,绍卫这么硬气果决,让她真有点不习惯。她在他嘴角亲了一口,夸了一句,“皇上英明!”“贤妃想让朕立她的儿子当太子。”
绍卫一本正经对她道,“汐儿,朕如果能册封你当皇后,你再给朕生一个儿子,朕就册封他为太子。”“可皇上不能册封汐儿当皇后,朝中大臣不会答应的。”
纳兰汐只把他的话当成闲话听,他所设想的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铺天盖地的上疏能把皇上的书案淹没了。”
“朕的汐儿哪点不能当皇后?”纳兰汐伸手去捂住他的嘴唇,“皇上,这事不要再提了,汐儿不当皇后。”
绍卫沉默不语,前所未有的挫败。两人这么一番置气,才发觉他们竟已是这样离不开彼此了,可这深宫之中,他们这样的感情又能维持几时?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