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一柄金扇成祸基(1 / 1)
话说,
刘大鹏用计激恼干儿李大宝,杀了马弼。
有怜他的说道:
他有全辽之功,也不能保其首级?
也有惜他的说道:
只因他恃才傲物,以致遭此奇祸!
又有的说道:
一样失守封疆,为啥子就要独杀了他一个呢?还不是借商直连累了他的!
这时,
就有个叫付起,现任扬州知府,是个清廉耿介之人。
当年曾在京做过刑部司官的,知道此事的原委,及今阅朝报,见马公被害,心中甚是不平。
叹息道:
如若论失守封疆,先是熊高短谋丧师,后来巡抚失陷广宁,马弼弃师而逃,死则该三人同死才是,如若论马弼也还是个有用之人,他有存辽之功,咋个就可以独杀他一人呢?还要传首级于九边,正是地坚硬不肥沃者易缺,以后边庭有事,谁肯岀力?
于是愤愤不已,遂只在书房作诗吟咏。
忽宅门上传进帖来说道:
有个京里下来的僧人了智求见!
这僧人颇通文墨,是付起在京相好的,付公正要访探一些京中之事,便叫请到穿堂来会。
相见过坐下,
了智和尚送了些礼物,付公收了两样,留他吃饭,问及京中近日的光景。
了智和尚说道:
幸喜老爷升岀来了,如今京中一发不成事体了,到处都弄得不敢提一个刘字儿,一不小心儿就成祸,就是各衙门的老爷们,除在刘爷门下的,没有人敢去访他的,其余的也不敢轻送人一分礼,轻收人一文钱,轻收发一封书信,整天的就只有在家静坐,如若有公公酒席也就一两杯便散了,恐酒后不谨言语,有错误处,连私会都断绝了,就是同衙门的人,也不敢多说话,惟恐一时触着忌讳,都各自存神,受无限的拘束,科道衙门都钳口结舌,不敢轻言。
付公叹息道:
这还成个世界么?如若我在里边,真是一天也难过哟!
吃了饭送了智和尚出去。
又过了两三天,
了智和尚来辞行,付起便送了他几十两程仪,几件土仪,内中有一柄真金扇子,上写着一首诗,落书处是自己名字。
那首诗不是别的诗,就是前些时日马弼写的那首诗,大意是悲他的功名不终,为奸臣所害。
别后就都两忘了。
那了智和尚回到京师,常把这扇子拿在手中,与现任官吏相交,这也是僧家之故态。
偶然一天,
有个施主周老三来请了智和尚念经耍。
了智和尚备了几样素菜留他吃酒。
恰好把扇子放在桌上。
周老三拿起扇子打开看了说道:
好扇子!这付起是谁哦?字倒写得好哩!
了智和尚说道:
是扬州知府,以前在京做过刑部员外的,与我相好,关系不错,这首诗就是马弼的。
周老三说道:
扬州可是个花锦地方哩!
了智和尚说道:
确实是个好地方,在天下里繁华如锦,临走时,他也送了我几十金。
周老三说道:
看来这付爷好清哩!
了智和尚说道:
他是一清如水,一文不爱,他如若肯要个把银子,那一年下来就不丑了!
两人饮了半天,这周老三也不自觉,他将人家这扇子扇着扇着就作别而去了,就忘记还给了智和尚。
走到半路,
热起来,
周老三就又把扇子从袖内拿岀来扇。
刚好路上遇见一个表弟,叫做朱朋,是锦衣卫杨贵富的长班。
两人站住谈心。
朱朋说道:
哥,你手上这把扇真好华扇哩!
周老三说道:
不是我的,是了智和尚的,刚才留我在他那里吃酒,我就随便扇了出来了。
朱朋拿过来看了说道:
字倒写得好!
周老三说道:
这是扬州知府付起用马弼的诗,了智和尚辞行时,他写了送与他的。
朱朋看了,忽然笑道:
哥呀!恭喜你造化到了,包你有顶纱帽戴哩!走!我领你去见我们杨爷,定有个百户之职与你!
周老三说道:
啥子意思?
朱朋说道:
那马弼是东厂刘爷所恼恨的人,才杀他的,今付知县做他的诗在这扇子上,不是与刘爷作对吗?我同你去检举他,包你有顶纱帽戴!
周老三说道:
没有啥子要紧的事,何苦要去害人呢?我不去,你把我扇子还与我吧!
朱朋拿住扇子不放说道:
如今也由不得你了,你若不去,我就去检举了,到时连你也不得好过哦?
周老三没奈何,只得跟着他往杨指挥私宅去。
朱朋进去请了杨贵富岀来,将扇子呈上,说了缘由。
杨贵富大喜说道:
好!会办事,你我都有场富贵的!
遂即刻把朱朋做为第一告发人,周老三是第二告发人。
竟直往刘公公私宅去。
先见了掌家说过。
伺候了半天,才见刘公公岀来。
杨贵富叩过头,呈上诗扇,遂道其详细。
刘大鹏看了,却不认得草字,便叫过侧边一个善书的掌家来,读与他听,听了半天也没搞懂诗中的意味。
便说道:
也是难为你了,咱就赏你一功就是了!朱朋就赏他个百户,周老三就赏他个锦衣校尉吧!
两人欢天喜地的叩谢而去。
次日,
了智和尚来周老三家念经,顺便向他要扇子。
周老三说道:
咱已送到刘爷处去了,这事刘爷还要找寻你问情况哩!
了智和尚听了,吓得魂不附体。
周老三又把朱朋找了来,两人商议定了要吓这和尚一吓,遂把了智和尚的衣钵都诈得精净尽光,才放他逃去。
这里刘大鹏便叫吴二宝等来商议。
徐牙涛遂将诗句一一解说与刘公公听。
吴二宝说道:
这也是无凭无据的事,只是知道这是他的笔迹!
曹生国说道:
前些时日杀马弼也是莫须有之事,今如若再以他的文字罪人,不但此事无凭,就是朝廷也无此规律!
邓天犊说道:
凭白无故而起的,如若仅在一首诗上就罪人的话,未免就有些过分,干脆就说他当年做刑部司官时,曾为马弼脱罪过,且先拿他来京再做处理!
果然,
刘大鹏就接受了这个鬼点子,出了个驾帖,差人去拿扬州知县付起。
官校来到扬州。
付公也不知其故,一路上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为那首诗。
同官校到京,扬州合城百姓感他恩泽,要进京保留他。
扶老携幼,何止二三千人,又有盐商等因他加意惠商,各岀盘费助他。
众百姓等付起进京,也随至京,在通政司上民本,说他为官清廉,欲保留他再治扬州。
后又在各官里递揭帖,也只当在鬼门上占卦。
因此,
刘大鹏也就知道了他是个好官,也就不难为他了。
遂发放在锦衣卫打了一顿,然后送刑部寄监,说他代马弼上钻下刺说事通关系,定了个性,问了个罪。
真是西湖虽好莫吟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