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株连尽正人(1 / 1)
午后,
四阁老齐到。
刘大鹏岀来迎接,安席坐下,说不尽品物之丰,仪文之盛。
换席时,
各人起身更衣闲话。
刘大鹏说道:
有一事要请教诸位先生,当年商直,顾章,大中等招供出,是得了马弼赃银四万,代为他卸罪,今三人都已伏法,而马弼乃罪之魁首,咋个能独免呢?这样恐不足以服死者三人之心哟!
一相公说道:
马弼已有定罪,纵有此事,也是罪无可加矣!
刘大鹏说道:
罪虽不再加,也该速决才是!
另一相公说道:
罪已拟定,是不可能脱罪的,只是伏法还需等其时,如若马上即处,这就有些不符圣朝宽大之政啊!
刘大鹏说道:
二位先生都是南人,所以对他有些善意,可以理解!
又对相公李大宝说道:
曾还记得昔日他待你尊翁不情义甚矣!先生岂能就忘了么?
李大宝说道:
赃证既明,咋个不处!
众人都唯唯而应。
席散后,
刘大鹏随即矫旨道:
马弼临阵脱逃,失守城池,罪已难逃,还敢公行贿赂,希望脱罪过,国法安在?著内阁议覆!
这分明就是把个担子与内阁担下嘛,且挟以不得不杀之势!故预先把话挑动了干儿李大宝。
旨意一下,
一则让众宰相都不敢违他之意,二则李大宝要报父仇,必定会假公济私。
眼见得这马弼是无生还之希望了。
话说,
这马弼原是以进士起家,后仕至辽东巡按,号令严明,军民畏服,就是一带的属夷,也无不想望其丰采。
每到一处,事毕,便单身匹马岀来,看山川之险阻,就是逼近外地,他也要去,且一些护卫不带,只马前往,一人手执白牌,上书:巡按马三字!
那辽东都畏其威服其胆,倒十分恭敬迎接他。
把个辽东地方,西起宁远,东至开原,没有一处不看遍了。
后因巡抚失陷广宁,兵部本意主战,又恐于己不利,便把马弼的本按住不发,然后,兵部上了一本说马弼按兵不救,逃回关中,将放人逃兵功劳搁起,这都是一班奸党的无风起浪。
不日,
本就下来道:
马弼和巡抚都全拿问!
竟与巡抚同问了罪,坐在监中,可见公道何在?
实际上,马弼之死,不在于失守了屯卫,而在摆仪从出大明门之时,便种下祸根了,再者就是与兵部巡抚等的争守战,已造下了一个死局。
刘大鹏以马弼和熊高为名,杀了商直等诸臣。
又想道:
为他请托走关系的官儿倒死了,他失守封疆,又与他添上了个会钻善刺的名目,性质已定,咋个还留得住他?况且他又是个楚人,又正与商直同乡,更容不得他了!如若只论失守封疆,正该同斩!如若论贿赂,熊高和马弼也都难留。
想罢,
只得把个题目放在阁下,又先去激恼了李大宝,要暗报父仇。
旨到阁下,
李大宝只得又另寻了些枝叶出来,说他在监中时与犯事的中书相好,常将自己写的辨揭与中书看,捏出这个事来说他在狱中还不老实仍旧又钻善刺的找人请托关系寻门路。
遂又先将那中书杀了。
又捏造几句来道:
犯官马弼狱中写妖书,票旨岀来,应将他枭首,传示九边!
命下之日,
差官监斩。
此时的马弼在狱中,一些也不知。
忽一天清晨,
就见一人来监中说道:
堂上请马爷!
马公觉得有些古怪。
遂从容梳洗,穿了衣服,取出一个辨冤本,随着那人到大堂上来。
只见个主事穿了吉服,坐在旁边。
说道:
马老先生,奉旨要送老先生到西市去!
马公说道:
罪人失守封疆,久已应死,何必要另寻题目,只是我有一本,求大人代罪人上一上,死也瞑目矣!
那主事说道:
老先生事已至此,上本也是没用了!
马公说道:
今天既无人为我伸冤,后来自有人为我辨明!
言毕长叹数声,向北拜辞了皇上。
然后,
从容解衣就缚,两手绑好了,拿过酒饭来,马公叫拿去,拒绝沾唇,两边代他插上花犯由牌,上标了斩字,押到西市。
旨意一到,
炮声响处,刽子手刀起首落。
只见天昏地暗,日色无光,阴风四起,黄雾迷天。
见者心伤,行人抱屈。
监斩官叫取过桶来,盛了首级,传示九边。
可怜一个马弼,当沈阳陷落时,挺身往守,亲冒矢石,屡建奇勋,躬亲上本,筑就沈阳城。
最终,
反至一身不保,竟死于阉贼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