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货币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和(1 / 1)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
货币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和选择
货币到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
货币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但是尽管如此,到今天特别是在中国,货币经常被误解,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妖魔化。在我看来,货币就像任何东西一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从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来看,如果没有货币的出现,没有近代世界货币化的发展—不只是西方国家,也包括中国—人们今天所能够感受到的现代化,不管是现代生活方式还是个人自由空间,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简单来讲,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跟货币打交道,货币对人类整个文明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基础作用。
货币给了我们每个人更多的自由和选择,而不是像原来传统的中国社会或者传统的非洲社会,选择非常有限。在传统社会,货币总量可能并不多。比如在美国,200年以前,即1800年前后,整个美国社会的美元供应量大概是280万美元左右。而在今天,很多中国人的个人财富可能就有几百万美元,等于200多年以前美国全社会的货币流通总量。这怎么可能?其实那个时候的美国社会,货币化程度很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也非常小。其中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的程度非常高。吃的是自己农场里出产的粮食,住的是自己盖的房子,出门骑马就可以。而且当时美国的农村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95%,他们的吃住行几乎都是自给自足的。
在风险保障方面,当时的美国社会在总体上是靠亲情、友情的网络,相互提供一些非货币化的利益,以及安身立命、生老病残等方面的保障。结果就是,那个时候的货币化程度很低,甚至于没有货币。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的自由度非常低。因为一个人的人情财富、亲情财富都跟亲戚、朋友这些具体的人捆绑在一起,一旦离开这个家族,离开这个宗族,可能什么财富都没有了,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每一个人可以远行出走、自由生活、自由谋生的空间,这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外,基于亲情、友情等血缘关系网络的人情财富、亲情财富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也不是没有代价的,条件和代价就是要遵守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将每一个人固化在一个具体的社会位置上,它必须靠抑制个人自由来实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全球货币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化,从本质上来说给个人自由和选择空间的不断扩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济基础。没有这种经济基础,个人自由就不可能实现。
在当今的中国,人们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越来越货币化感觉很不舒服。每一个人都为了赚钱而去赚钱,为了有更多的货币财富,工作也很勤奋。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货币本身只是一个符号,一种记账单位和财富的载体,它本身并不一定是我们所需要的。换句话说,与其去指责货币化,或者货币作为价值的计算单位、计算形式和计算载体,还不如说人在本性上就有控制欲和占有欲,希望占有尽可能多的物质生活用品和非生活用品,比如权力等。
货币化进程的路还很长
如果把货币的发展比作一个人,那么他现在还处于青年阶段,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被货币化。比如在中国,人们对于出差的时候是选择住酒店还是住到朋友家这方面的意愿发生了很大变化。30年以前可能大多数人一出差先要找到自己的朋友,住在朋友家,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能更喜欢住酒店,但还是有相当比例的中国人更偏向住朋友家里。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情感领域,还有很多东西到目前为止没有被货币化,或者说可以被货币化,但是社会价值体系无法支持。现在有很多学者,尤其是人类学者在继续研究,看看哪些东西到今天还无法货币化,研究到最后发现情感领域很难被完全货币化。一些人类学者和社会学家做过一些实验,他们推出一种人情货币,然后让不同的人通过提供帮助,在某一个记账体系上,挣得或支付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