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番外:论明娄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中)(1 / 1)
话说明娄与甲乙丙丁四人相聊甚欢,郭风童鞋便趁机到屋外的空场放风。
两个城里人一看便是养尊处优惯了的,那大皮鞋一蹬,能跑到哪儿去……
村子真冷清,此地离长三角城市群不远,能搬走的全走了,如今余下这三四十户,多是老幼病残。
老陈膝下三子,男丁多,自然底气硬,一家子堪称村里一霸。
后山有高岭土,老陈动起歪脑筋,跟外头的那伙人一拍即合,一拨人卖假古董,一拨人盗墓,陈家从中抽成。
郭经理蹲在空地上,腹内空空,好饿( ⊙ o ⊙ )啊!这里的饭甜甜的,放糖跟不要钱似的,让他怎么咽得下去呀。
好久没有这么饿过了,依稀记得幼年也是一日日喝凉水充饥,挨饿挨过来的。
自己运气忒不好,遇到一对无良爹娘;可是否极泰来,超级彪悍护犊子的表姑妈变成了妈,四岁以后就在整条街横着走了。
也不知道自家太后冯翠花女士咋样了,她老人家搞过多年政工,小美是刑警出身,这俩人应该有共同语言吧,嗯,应该吧……
远远瞧见山间小路上的来人,郭经理站起身,摆出精英形象,扬声道:“老陈,你这时间够长的”。
老陈背着手,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人,看长相,自家儿子。二人各自拿着个蛇皮袋,身形并不高大,眼神却无比凶残。
“好事多磨嘛,朱老板要好东西,自然要多等会”,老陈气定神闲,“堂屋摆上桌了,一会儿谈完生意,吃顿好的。这两天照顾不周,郭先生多担待”。
郭风:……再好的饭菜也是齁甜齁甜哒,/(ㄒoㄒ)/~~
好想念阿成做的炸酱面呐。
等老陈父子走上来,甲乙丙丁四个虾兵蟹将早就各自归位,该守门的守门,该望天的望天,嗯,装得都挺像。
屋内的“朱老板”正坐在圈椅上,翘着二郎腿,手里端着杯盖碗茶。嗯,颇有八旗子弟纨绔之风。这会儿瞅见老陈,便开门见山:“这茶碗不错,虽是个残次品,却有几分柴窑的风骨,看来去年市面上的那件柴窑葵花洗,就出自你们村”。
历来宋瓷以汝官哥钧定为尊,又以汝窑为魁。全世界认定的北宋汝官窑瓷器区区67件。可这还不算最罕见的。宋太/祖本是后周柴家的臣子,那周世宗柴荣的御窑史称柴窑。明朝权相严嵩父子,借皇帝之名举全国之力,数十年方搜罗到十数件柴窑。到今日,留下的唯有一个又一个传说,连瓷片都遍寻不到了。
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日本曾展出一只青百合花瓶,说是明朝皇帝所赠的柴窑,但中日鉴宝人均莫衷一是。
去冬,海外华人一位豪富以八千万之重买下一只柴窑葵花洗,轰动收藏界。
前日,业界流散出一张葵花洗的照片。明铮随即接到顾羽仪先生的电话,立刻下江南到苏州顾家。
凡事哪有那么多巧合,顾家就有一只葵花洗,如出一辙。
老陈背着手进门,坐另一只圈椅,打着哈哈:“朱老板不是要铜器么,怎么,瓷器也要?当心贪多嚼不烂”。
明先生露出几丝狡猾的商贾气,往老陈那边凑了凑:“陈家村人杰地灵,哪里想到,连瓷器都有了。那八千万,你分到几成?”
老陈阴沉下脸,两个儿子到底年轻,满脸写着不服。
“交个底吧”,明娄继续火上浇油:“买葵花洗的人姓刘,先祖在大清亲眼见过柴窑,他们家可是有家传的。这件事,再机密不过。无论是价钱还是照片,刘家都不希望外人知道。你猜,是谁故意泄露消息?”
“朱老板,你究竟是什么人?”老陈笑了,却笑得阴狠。
明娄放下茶碗,眼瞧着门外,自顾自道:“你呀,太不当心了。古董里折进去的人命还少么,那帮人跟你说卖了八百万,你就当真了。柴窑可比汝窑还少有,甭说一件完器,就是个瓷片都够在京城换套宅子的。想要葵花洗的,可不止刘家。要怪就怪你们没想清楚,卖错了人。古董这行水太深,一不留神就容易得罪人。”
“我跟他们只是合作关系,可不是穿一条裤子的”。
这是开始撇清关系了,看来嫌隙不少。也难怪,分赃不均,迟早都要拆伙的。
明娄最擅长啥,忽悠:“在商言商,那只葵花洗若真是柴窑,八千万都算捡漏了。若不是……”
“银货两讫,有什么意外,也是买家打眼”。
“你当刘家是做什么的,在北美也是混堂口出身。那帮人说走就走,你这儿家大业大的,跑哪儿去!是你出面接的头吧”。
老陈暗自惊出一身冷汗,确实是他出面把葵花洗运出去的,没想到,仍被那帮人摆了一道。八千万变八百万,进他腰包的区区一百万而已。那帮人,果然不能信。
明先生可是在法兰西修过心理学,又跟某道长学过八卦相面之术,哎,精通人心险恶呐。
得,又想念他家阿成。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已……
额滴神,三天,相当于九年没见啦。
忙完眼前,一定要把阿成这样那样,上回在霓虹国买的好东东该派上用场了。
“光顾着说闲话,差点忘了正事”,明先生一面在脑海里YY自家小老板,一边高深莫测道:“我要的铜器,亮亮吧”。
老陈一个眼神,老二去门口盯梢,老大则打开蛇皮袋。
明娄装模作样带上白手套,剥开泡沫塑料与报纸,眼睛一亮,原是一柄青铜钺,铸有铭文两字“邑姜”。
相传西周代商,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后攻进朝歌,亲自用一柄青铜钺砍下纣王的人头。而邑姜正是姜太公之女,周武王的正妻。
“老陈,我可是帮了你的。这价钱,得好商量吧”。
老陈眼睛转了两转,笑容越发和蔼可亲来:“这批货都是一个坑里出来的,可不只一件。朱老板,有兴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