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番外:论明娄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上)(1 / 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明资本家对着袅袅炊烟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身形那叫一个伟岸。
“老大,咱能别背中学课本不!”郭风童鞋嗷嗷直叫,一张国字脸快皱成菊花,“这鬼村子连个手机信号都没有”。
此地两面环山,一面是水,自古华山一条路。
很好,想逃都费劲的地方。
村里房子稀稀落落,不过三四十户。
明先生欣赏山间美景,泰然自若,仿若金光闪闪的男主角:“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一句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呀,平时不读书,理论素养就是欠缺。等回去了,我让阿成也给你报门课程”。
“但愿,我还有机会回去见我的小美”,郭童鞋蹲在地上,颇垂头丧气。
小美啥时候才能答应他第N+1次求婚捏。
这二人鸡同鸭讲的聊着,羊肠小道上走来五人,为首的便是昨日遇到的那位买古董的中年人,一身山间老乡常见的青色布裤,其余四个皆是精瘦的小伙子。
“老板,睡得可好?”古董老乡的普通话带极重本地口音。
明娄背过手:“当然睡得不好,我是来看东西的,平白浪费了一整个晚上,会耽误我很多生意”。
那人咧嘴一笑:“莫急嘛,多得是好东西,我怕老板会挑花眼”。
“好东西?”明娄冷笑道:“你那一件玉握是真的,玉蝉却是不真,这年头,汉八刀可不容易学,到底少了神韵”。
见这个城里来的有钱人是个行家,古董老乡立眉问:“老板到底想要什么?”
明先生挑眉笑道:“我出得起价钱,想要什么不行。去年市面上的那套玉衣,是你们做的吧”,见那几人面露惊讶阴狠之色,又道:“别说,工艺有长进。老陈,放心,我不收玉”。
“朱老板,明人不说暗话”。
“我要上古铜器,带铭文的,你们有吗?”明娄挑衅道。
“看来,我得拿出点诚意。朱老板,备好钱”。
“你知道我的眼力,不要拿春秋战国的来骗我”。
身后郭童鞋默默转过脸,内心吐槽:妥妥的大忽悠,金马奖男主角都没自家老板演得好。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这么不要脸的老板,阿成是哪只眼没睁开能瞅上他
为毛雇主能忽悠到阿成,自己连于大美人的小手都摸不到呀。
哎,难道这就是自己跟老板之间的差距?
据度娘说,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中国青铜器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古老青铜器,那是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郭风在脑海里一遍遍回想自己已知的关于青铜器的所有文字。
他很早便知,明娄在找一件OR几件青铜器,据说是稀世珍宝,能够证明武王伐纣确切纪年的国之重器。
明家在法国陆续购回大批国内流失文物,并在此基础上设立艺术博物馆,青铜与瓷器是馆藏重点。
明大少学成方归国,便帮着政府追讨偷盗出境的佛造像,期间偶然发现几张照片,若照片上的铜器铭文皆属实,夏商周断代工程推算出的武王伐纣的年表就要改写。
老陈找人拿东西去了,门口蹲着两个打手,院子里还有两个。
他和风姿潇洒的明先生就坐在这黑咕隆咚的老房子里。
某人端坐在圈椅上,真跟老太爷似的,开始滔滔不绝讲述中国历史。
北京人头盖骨去哪儿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是啥。
秦始皇陵里果真有水银,曹操墓是真还是假。
武则天的无字碑真的没有字么,明朝十六帝,为何北京的是十三陵。
直说得负责看守那四人一个个杵在门前,认真听讲。
甲:“西周铜器,我见过带铭文的”
乙:“曹操墓,我们去的时候就啥都没有,考古队也太慢了”
丙:“可惜看太紧,要不刨个兵马俑,老值钱”
丁:“朱老板,哪儿还有墓能挖?”
明雇主大腿压着二腿,继续忽悠:“何必风餐露宿辛辛苦苦刨坑呢,被公安局抓着就是个死罪。来几件高仿的,不就有吃有喝了”。
甲:“那几个人藏得深,不肯教”
乙:“他们整那件什么柴窑的,300万!”
丙:“要不,咱也试试?”
丁:“朱老板,您还没说呐,哪儿还有墓能挖?”
明先生掸掸裤腿,姿态颇优雅:“瓷皇柴窑?300万,可真便宜。年前,市面上出了件柴窑葵花洗,还是个残次品,可是这个数”,伸出左手,比了个8。
甲:“800万?”
乙:“总不能是8000万吧?”
丙:“卧槽,在俺老家,能起400多套大房子”
丁:“朱~老板,南昌有个墩墩山,我们先生看过,说有大墓,您老知道不?”
明娄忙语带不屑道:“你们消息可是不够灵通。南昌那边,5天前黑市里出了块金饼,文物部门跟警方合作,已经找到挖墓的那伙人,正在局子里蹲着。要说,考古所那几个老头子还真有几把刷子,墓口一找一个准,不愧是解放前跟着摸金校尉当学徒的”。
甲:“金饼?两汉的?”
乙:“金饼?纯度咋样?多重?”
丙:“卧槽,咱没赶上这拨”
丁:“朱~老板,那还能去哪儿挖?”
明先生摆摆手,恨铁不成钢道:“我看你们四个是甭想发财的,想办法跟那几个搞高仿的学上几年。汝官哥钧定的工艺早就破解了,不稀奇,唯独这柴窑,罕见”。
甲:“柴窑?没怎么听说过?”
乙:“柴窑?比汝窑还值钱?”
丙:“卧槽,回头我就拜瘸子张为师!”
丁:“朱~老板,那什么,你还缺保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