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1 / 1)
“爸爸!”平阳奶声奶气地欢呼,第一个跑出来,没容爸爸弯下腰,自己先抱住了大腿不放。伯禽毕竟是大了些,只是笑眉笑眼跟在后面。
崔中石抱起一个,挽起另一个,心暖得都化了一般,抬起头,妻子叶碧玉站在屋门口,虽没迎接,但模样却是平和的,看来走前那场风波已然平息,不由心里更轻松了几分。
“在家乖不乖?有没有听妈妈的话?”
平阳使劲地点头,连说带比划:“方叔叔给我们买了那么一大盒点心,妈妈说听话的孩子才给分一块。我很乖,点心好好吃。”
崔中石心里一动,想起出发前被撞见的吵架。看来细腻的孟韦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弥合这个家的隔阂。
这哥俩有着如此肖似的样貌,作派却迥然相异。
“爸爸这次会在家呆多久?”平阳满是依恋地问。
崔中石歉意地摸摸女儿圆嘟嘟的苹果脸:“对不起呀,爸爸明天还要出门的。”
话音刚落,叶碧玉的脸猛然撂了下去,一扭身返回内室。
父子三人默默对望一眼,心意是相通的:妈妈又生气了。
洗过澡,换了衣服,崔中石习惯性地去拿唱片。
那张《月圆花好》。
伯禽的小脑袋探进来:“爸爸你又在听这个啦?”
崔中石微笑:“这是爸爸最喜欢的。”
伯禽小声告密:“妈妈恨死这张唱片!要不是心疼它挺贵的,早就背着你偷偷扔掉了。”
崔中石好笑又无奈,轻轻搂过儿子亲了一下:“这可就要伯禽帮忙啦。喏,万一哪天妈妈把唱片扔掉了,你就偷偷帮爸爸捡回来,行吗?”
“没问题!”伯禽爽气地说。
外面传出敲门声,崔中石站起身,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王会计急切的声音。“嫂子,崔哥在吧?”
“崔副主任刚到家呀,”叶碧玉虽然开了门,却没让开身子,把“主任”二字咬得重重,不受这亲近。
“这早饭还没吃呢,有什么事不能去了银行再说?”
王会计站在门外进退不得。崔中石已经迎出来,温和地:“有急事?”
叶碧玉一扭身回去,尖尖的嗓子唤孩子:“平阳,那稻香村的点心吃完没有?吃完咱再去买,别当个宝似的舍不得。又不是什么稀罕玩意。”
两家比邻,却不甚合,叶碧玉记得那些小侮辱,当然睚眦必报,王会计此刻也只能灰头土脸的尴尬。
“要不,我们出去说吧。”
崔中石已经明白来意,心情也有些复杂。
“听说总行那边要来查外汇的事儿?”刚到胡同口,王会计便立刻紧张地问。
“啊,明后天就该到了。”
“你去开的会,能不能看出——这次是真查,还是走走过场?”
崔中石沉吟片刻,摇摇头:“我说不好。”
“会查到什么程度?”
崔中石仍只能摇头:“不清楚。”
王会计脸色苍白,开始拭汗。他嗫嚅着还想说什么,却被一阵汽车喇叭声打断。
崔中石愣了一下,那是方孟韦的车子。
“找我的。”崔中石说。
“那,那我先走了……”王会计只好告辞,崔中石目送他转回胡同,院门口,王会计的儿子露出半张脸,有些失神的看着他们。
只是和伯禽差不多年纪而已。
“崔叔。”孟韦已到眼前,崔中石收回目光,有些事情他无能为力,也就只能漠然视之。
“大哥的事儿,爸爸已经告诉我了。”方孟韦急冲冲地说,“又要麻烦崔叔了。”
“应该之事,没什么麻烦的。”
“我也托朋友打听到一些事情,早赶来告诉你。崔叔,你知道那个姜万钧的女儿是谁吗?——就是曾经采访过大哥的记者姜鹤。”
崔中石脸色稍稍起了变化。
两个人目光交换——这名叫姜鹤的女记者,曾经以“主义之花”为题,写过关于方孟敖的大篇幅采访文章。
文章中对一个男人的诠释堪为了解,加之方孟敖本身的传奇经历,美女记者红颜知己的噱头,因此文章刊发出来后,一时间颇为轰动。连崔中石也是看过此文后,建议将给方孟敖送的日常用品改为红酒与雪茄。
“怪不得她能那么了解你大哥的生活。”崔中石喃喃,“政治部主任的女儿,近水楼台的便利。”
“大哥和她,不可能有什么。”方孟韦突然着急似的撇清。“大哥最讨厌那种强势的女人了!”
崔中石错愕地看着方孟韦。
方孟韦着急起来,瞪着圆眼睛嘟起嘴的样子和方孟敖非常像,孩子气的。
“大哥喜欢像我们妈妈那样,总是温婉和煦,柔情似水的……”
“……女孩子。”崔中石突然接下去。
——心中有一根弦警惕拨响的,三十余年来,除非自己愿意,否则他绝不肯让心事被别人随意猜测,哪怕是孟韦也不行。
“比如何小姐那种。”
方孟韦愣住了,他不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他的崔叔似乎是不开心了。
“崔叔……?”
崔中石摘下眼镜擦了擦,再抬头时已是温和依旧,话语轻柔也依旧。
“我知道了,孟韦,你大哥的事情,我会处理好的,让行长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