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日夜诵经声,难掩寂寞意(1 / 1)
“今日我把你们召集起来主要有两件事情要宣布。这第一件,你们之中若外头有十分挂念的家人,那现在就把家人的具体情况细细地告诉我和萧妃,我们会一一登记在册。以后凡是要寄钱寄信给家人的,一律先交给我们,然后再由我们找人统一递送出去;若家人有信物寄回的,我们也会专门找个人递送进来。但只一条:不准劳烦看守桂苑的士兵们往来递送。这第二件,高祖的祭日将近,咱们要吃斋念佛日夜诵经十昼夜以慰李氏祖宗的在天之灵,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家人和天下的苍生祈福,因此在这十日内咱们要紧闭二门,除前来探望的皇亲外闲杂人等禁止进出。你们都听明白了吗?”杨妃对一众伺候的奴婢吩咐道。
“明白了,杨妃娘娘。”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
“明白就好,今日午膳过后咱们就去佛堂诵经,现在你们就先把各自家人的情况告诉我和萧妃吧。”杨妃道。于是大家就把自己家中还有何人、所居何处以及从事何职等情况一一告诉给了萧杨二妃,萧杨二妃也都认真地一一记下了,两人直忙活了一上午才算完。午膳过后,所有人都去了佛堂诵经。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萧妃嘴里念念有词道,她念一句,大家就跟着她念一句,场面很是壮观,一下午的时间就在此起彼伏的诵经声中悄然过去了,其间赵嬷嬷带人准备晚饭,大家吃过晚饭稍事休息后就又接着去佛堂诵经了,这样的日子一连持续了好几天,而邓王、密王、临川长公主和清河长公主的到来打破了昼夜诵经这种日子的沉闷。
“三嫂,六嫂,好久不见了,一切可好啊?”临川长公主和清河长公主一脸和善地对萧氏和杨氏请安道。
“好,好,好!妹妹们一向安好?”萧氏笑回道。
“我倒没什么,就是十三妹的身子骨不如以前结实啊。”临川长公主一脸忧愁地看着清河长公主叹道。
“十三妹还是要注意调理身子,细心保养进补才是。我们这儿正诵经祈福,待会替你多诵几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保佑你长寿安康。”杨氏对清河长公主柔声道。
“多谢六嫂关心。俗语说得好:阎王叫人三更走,不会留人到五更。生死天注定,半点不由人。我看得开也就无所谓了。对了,邓叔和密叔也来了,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要回来祭祀高祖皇帝,回来之后也总会抽空到桂苑来瞧瞧嫂子们过得好不好。”清河长公主笑道。
“妹妹知道宽心就好,往年还有东阳长公主和兰陵长公主一道来,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的,那会儿多热闹啊。如今东阳长公主被流放至集州,而兰陵长公主偏又英年早逝,真如妹妹所言人命由天不由人啊,我听你六哥说东阳长公主还去瞧过他,还说东阳长公主一切安好。人呐,还是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杨氏感慨道。
“真替九姐姐不值,她又没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凭什么就把她给流放了呢?新城长公主又不是九姐姐给害死的。”清河长公主愤愤不平道。
“妹妹快别说这事了,连太医都诊断说新城妹妹是得急症死的,可皇帝却非说是被驸马韦正矩给害死的,因此一怒之下皇帝就杀了驸马及其儿子并流放了驸马一族,这还不算,他还把气撒到了九姐姐头上,说是九姐姐做媒做得不好才会害得新城妹妹不幸早逝,于是就将九姐姐流放到了集州并将新城妹妹按皇后的葬仪陪葬于昭陵了,之后不久又允许韦正矩与新城妹妹合葬了,但却丝毫不提把九姐姐赦免还朝的事情,可见对九姐姐还心存怨恨呢。”临川长公主低声道。
“活着比什么都强,活着就有希望。这天有不测风云,万事也只能看开点。”萧氏叹道。
“我好久都没见到琛儿那丫头了,她人呢?姑母来看她,她却躲着不出来,等会见到了她,我一定要好好说说她。”临川长公主转移话题道。
“咱们说悄悄话呢,她一个小孩子家的凑什么热闹啊,因此我叫她在佛堂里继续诵经,并告诉她等会儿咱们会过去看她的。”萧氏笑道。
“琛儿长得真是越发出挑了,将来还不知道便宜了哪家的小子呢!”清河长公主笑道。
“我只求那人不嫌弃琛儿就好了。”萧氏黯然道。
“瞧三嫂这话说得,他凭什么嫌弃琛儿啊,他若能娶到琛儿为妻,那还是他几辈子的造化呢!”清河长公主笑道。
“妹妹有所不知,有件事……”杨氏道,话未说完就听丫鬟在门外禀报说密王和邓王来了。萧氏她们都急忙出去相迎,彼此见过礼后就一起坐着喝茶聊天。
“三嫂,现在丫鬟们都在外面守着,屋里只有我们这些亲戚在,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是不是桂苑出什么事了?”临川长公主压低声音问萧氏道。
“妹妹真是心思细密,一眼就被你看出来了。实不相瞒,有人将下流主意打到琛儿身上了。”杨氏不等萧氏答话就急着解释道。
“什么人竟这么大胆,侄媳妇你说出来,我必定为你主持公道。”密王怒道。
“敢动这样下作的心思,也不问问我这个琛儿的皇叔祖答不答应?哼!”邓王也气道。
“就是新调来的负责看守桂苑二门的王礼义,那人简直就是个没有礼义廉耻的混蛋。有一回他跟其他兵士们闲聊时竟然笑说:‘桂苑老女人多,嫩*女人少,而最小的李琛正值青春年华,刚好合我胃口,我早晚都要寻机尝尝此女的味道。’,他说的这些话恰巧被我都听了去。”萧氏怒道,说完忍不住掩面而泣。
“侄媳妇你放心,如此贱人,我必定叫他不得好死。”邓王咬牙切齿道。
“我马上想办法先把那个王礼义调走,然后再调老实可靠之人来看守二门,接着我就以桂苑皆是女眷为名奏请朝廷从今往后不许负责看守桂苑的士兵进入二门,且只许他们白天在规定的时间内于苑内二门外巡视。至于最终怎么弄死王礼义那个王八蛋,我跟邓王还要想个万全之策。”密王略一思考后对萧氏说道。
“多谢叔父们替琛儿做主,我替琛儿谢谢各位的大恩了。”萧氏道,说话间就要下跪,密王等人不等她跪下就急忙上前将她扶了起来,并且又劝慰了她几句,之后就在她和杨妃的带领下前去佛堂看看李琛。
“翁翁,姑母,琛儿可算把你们都盼来了,琛儿想你们想得都快得相思病了。”李琛笑道,边说边跑向密王他们。
“丫头,让翁翁抱抱,嗯,跟以前一样沉,你都不长肉吗?”密王笑道,边说边抱起李琛,而后又将她放下。
“我要是再长肉,那翁翁就该抱不动了,所以为了让翁翁抱得动,琛儿就不能再长肉了。”李琛笑道。
“这小嘴怎么这么甜啊?究竟像谁啊?”邓王打趣道。
“像三哥啊,三哥也是这么能说会道的。”临川长公主笑道。
“琛儿喜欢诵经吗?”清河长公主笑问道。
“姑母,琛儿不喜欢诵经,很枯燥无聊的,可是母亲说诵经是为天下苍生祈福,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所以琛儿虽不喜欢,但也愿意去做。”李琛笑答道。
“为什么觉得枯燥无聊呢?”临川长公主捏捏李琛的脸笑问道。
“因为一句话要重复很多遍,真的感觉太太太唠叨了。”李琛抱怨道,边说边偷偷拿眼看萧氏,众人听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琛儿,你胡说什么呢?”萧氏笑骂道。
“本来就是嘛,白天黑夜地念,真的很无聊啊,我宁愿日夜看书,也不想日夜念诵这些经文。”李琛撅嘴道。
“你这孩子,在长辈面前怎么这么口无遮拦的?”萧氏尴尬道。
“侄媳妇,你不要责怪琛儿,孩子嘛,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哈哈哈!”邓王笑道。
众人又闲聊了一会后密王他们就纷纷告辞离去了。三日后,负责看守桂苑二门的人换成了一个名叫包蒽的中年男子,这个包蒽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负责押送李仁他们去岭表的那个包蒽。桂苑又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可是跟桂苑相隔不远的长安却正在遭遇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不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还扩散到了长安以外的其他许多地方,连几乎与世隔绝的桂苑都未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