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桃李年华(1 / 1)
整整三个月,我处在吃啥吐啥的情况下。好在,显怀后,情况渐渐好转。
玫儿虽说平日住在太太院里,但和我也是日日见面的,看我吐成那样儿,很是害怕。我安慰她:“弟弟在我肚子里,我肚子塞不下东西,只好吐出来了。”
结果她哇哇大哭,我手足无措。救命,我说错什么了?是不是这说法太吓人?可这该怎么安慰?只好抱起来拍拍,哄哄,过会儿她便睡着了。
等她醒来,也不敢刺激她,便将这事儿撩开。
不过,因着此事,我觉得该让玫儿进学才是。她也大点儿了,该正式读书,而不是拿我那些识字卡片当玩具。
遂与贾代善提了一句,他道:“也好,我明儿去回老爷太太,拿老爷的名帖寻个先生。”
太太给代婵寻到一门亲事,对方乃是世族朱家次子,其祖为礼部侍郎,前年已上述辞官,其父为钦州知府。母族乃是前朝望族,其曾外祖父为前朝内阁首相,太|祖请他任今朝首辅被拒,直到老人家去后,这一辈才得以出仕。
这些倒在其次,实在是这位姑爷乃不可多得之人。颜值高,体型好,有能耐,性子温谦,已是举人,要不是原先的未婚妻病逝,还轮不到代婵。
世家有世家的好处,也有不少坏处。自从前朝将世家打压得抬不起头后,少有士族会正大光明地蹦出来说“老子世家”,只能低头做人。及至今朝,太|祖虽贫寒出生,后期却是和诸多世家勾结,才掀翻前朝、打败其他势力,自己做皇帝的,如今世家虽开始兴盛,皇帝也挺重视世家,但日后的皇帝怎么想才是重点。万一皇帝他儿子想,世家权大势大,很是碍眼,要宰了,怎么办?因此若非很中意,少有勋贵与世家联姻。
等代婵嫁去后,周遭都是世家出生,她虽母亲出生世家,本身还是勋贵,总会觉得格格不入。还好她聪慧伶俐,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若是我,怕是整个人都要傻了。
我生产还算顺遂,毕竟生过一回,一回生二回熟嘛。出了月子后,代婵婚期已定,只待嫁人了。
嫁人那天,我看着贾代善背他妹妹上花轿,太太一边笑一边忍着眼泪,我有点忍不住,悄悄拭去。
哭过了,又实在惆怅。时间真是快而又快,我在古代过了十八年,嫁了人,生了两个孩子,连小姑子都出嫁了。回想前世父母的相貌,都模模糊糊,记不起来,更何况其他了。
玫儿进学很顺利,就是和我一样,女红不行。
日子很平淡充实。每天早上起来练剑,然后给太太请安,玫儿上课去。闲扯几句后,把赦儿给太太玩,我去练剑,练完沐浴更衣,给太太伺候午食,歇息半晌。下午踢球。
我在院子里组了几个蹴鞠球队,鸳鸯她们八个一人带一队,各种打比赛,拿第一的队伍每人二两银子,第二一两银子,第三半吊钱,第四一百文。一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一等丫鬟的月例只有一两银子,何况这些下人。如果二连霸,赏钱翻倍,三连霸则翻三倍。我们院子里的仆从都很踊跃,贾代善几个通房为了这点钱也来参加。
太太对此不太欢喜,但只是说:“别太嚷嚷。”并没有阻止,也知道我坐不下来,就喜欢玩。嗯,太太我爱你,么么哒。
踢了球,把赦儿接来,一起念书习字,玫儿下学。晚食左右,叫贾代善来吃饭。随后聊聊天,或一起读书,或做其他事。就寝前我必要沐浴,除非当天因下雨没打球。要在现代我不会那么洁癖,只是古代人的衣服一层又一层,特容易出汗,不洗澡太难过了。
赦儿天生的纨绔子弟,虽有贾代善严加管教,然而太太宠溺孙子,总在这事儿上与儿子对着干。老爷自然是支持贾代善,可真要上手管教,又认为赦儿还小,无需这般严厉,就倒戈成了贾代善的猪队友。同情贾代善一秒钟。
我觉得,学业什么的倒不要紧,反正以后长子袭爵,不愁吃穿。思想品德却要抓紧,学会节制、不好女色,不能变成原著里那个被酒色掏空身子的贾赦。古代人本就普遍命短,还夜夜笙歌,这不是找死么!
故教导赦儿:“做任何事都要节制。”并解释一番节制何意。
“为什么?”好奇宝宝提问。
“譬如你爱吃红豆糕,日日吃,顿顿吃,这样吃一月,还想吃吗?”
流口水:“还要吃!”
“好,让你天天吃吧。”
接下来赦儿每天、每顿饭后都吃一大盘红豆糕,不出三天,就讨厌得要吐:“再也不吃红豆糕了……呕……”
于是我说:“所以,以后做什么都要节制,对不对?”要是以后对女人不节制,就把你按在美女堆里,不做到精尽人亡不许停。
“……对。”
“喜欢的事情,没有节制地做多了,就会变得不喜欢甚至讨厌。”如果爱酗酒,就把你灌酒灌到吐,以后见酒变色。
“嗯……呕!”
“以后要懂得自己节制,知道了吗?”以免我做出以上谋杀亲子的事情,还是让你自己学会节制吧。
“知道了。”
贾代善知道这事儿后,十分惊恐地说:“太残忍了!”
“哪儿残忍了?”
“这辈子都不能吃红豆糕,岂不是世上最残忍的事情?”他和玫儿、赦儿都爱吃红豆糕,爱吃得了不得。“你拿其他吃食不行吗?”
“不行。赦儿最爱吃红豆糕。”
贾代善默默离我远了一点儿。
好在,这事儿没让赦儿真的一辈子远离红豆糕。过了十来年,他又爱吃红豆糕了。
我大概天生不会带孩子,玫儿与赦儿被我带了几年,上树打鸟、下地踢球无一不精,除去读书勉强合格,其余都惨不忍睹。我生政儿时,太太忍无可忍,把两个孩子带到她院子里去了。原话是:“姑娘家要以文静为美,哥们儿要以读书为重。”
虽然我挺受不了那种书香世家对女子的教育,温柔到面瘫、贞静到自闭、贤惠到变态、大度到病娇,不过作为这样一位女子的家人,我日子过得蛮舒服。换句话说,我很高兴玫儿有一个像太太的婆母,赦儿有一个像太太的妻子。但要让我的孩子学得和太太一样?免了,那是受虐呢。
这些年,家里没什么大事,除政儿出生外,只有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和一件震动全家的事情——皇帝下旨选秀,代婵的小姑子被选作太子妃了。
太子妃!
朱家震撼得不行,压根想不到自家姑娘会选作太子妃。
我们这些有关人士、京城里的无关人士,更惊讶至极。姑且不论朱家是个年代久远的世家,就面儿上来看,太子妃的爹也就是一个知州罢了,她祖父辞官前只是礼部侍郎而非礼部尚书,这样的家世做皇子妃尚且勉强,做太子妃……太夸张了吧?皇帝咋想滴?
今朝与前朝大相径庭,前朝广选后宫乃是从民间挑选,今朝完全是看家世出身。譬如这位朱太子妃,她父亲是钦州知府,因钦州为直隶州,故而官正五品。她祖父已非官身,犹有余威,却无实职,因而不能算上,圣旨上也只是写她父亲而非祖父。
五品官吧,在京外是大官,好歹统辖一州事务,很是威风。可放在京城,你要不是四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官。内京城里头,街上一抓一大把的官府子弟,家里头哪个没有三品官、四品官?
朱家只有这一位官身,还是五品滴,居然和皇帝做嫡亲嫡亲的亲家?要不是皇帝的身份摆在那儿,估摸全京城的人都要去问一句:“你脑子是不是搭错了?”
我是不太明白这些弯弯绕绕,据太太所说,朱姑娘之所以选为太子妃,是由于她自身素质非常高。换句话说,不是看在出身,而是因为个人。我想想,还蛮有道理。前世很多清穿文都有说嘛,康熙的太子的太子妃,就是那个不知道姓石还是姓瓜尔佳的姑娘,家世不显,完全是因为本人非常优秀而被选中的。
然后,太太接着教训玫儿——其实我觉得她这话是说给我听的——说:“女子以贞静贤淑为要,德容言功缺一不可,相夫教子乃是天职。往后你出嫁,切不可爬树、打鸟、掏蛋、挖坑、玩火、捏泥巴、拔鹅毛、做木活、看虫蚁、舞刀弄剑、不通女红、仪容不整、与下人打闹、学话本侠女。”一边说着,一边往我这边看了几眼,“你该好好儿学你朱家姑妈,今儿就开始把琴棋书画练起来,平日玩闹万不许有违礼仪。”
我和玫儿乖乖受教了。回去后,我安慰她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太太不喜欢,就不让她知道嘛,咱们偷偷地。
“怎么可能偷偷的,你当太太傻吗?”玫儿鄙视我,“她不说你是睁只眼闭只眼。这次太太来真的了!”
“啊?你怎么知道?”
“……我的奶奶哟,”她一脸“你智商为何如此低!”的表情,“你就继续练你的功夫去吧,不用当回事儿,这事儿我有数。”
“哦。”好吧,我笨,我不管了。
这么一说,嫁给贾代善又有一大好处,后一代的智商、情商被大大拉高。
譬如赦儿,别看他不学无术、文武双烂,在古董、字画这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这些东西在我眼里没啥区别,谁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十年还是百年还是千年啊?说不定才出生十天呢。可赦儿就偏偏认得出来,眼光贼亮。我撺掇他去写一本鉴赏古董的记录,他懒,就是不肯动。
政儿还很小,看不出爱好天赋,但小孩子特聪明,很会哄大人,长得又十二分之萌,太太那高智商都被哄得团团转,活脱脱一腹黑。不知道他是怎么长成未来那个道学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是被贾代善揍的?可赦儿天天挨打,也没打得爱念书呀,奇也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