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4.河西(1 / 1)
14.河西
为了得到财产,人们悄悄地干了多少卑鄙无耻的勾当!私人生活中每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跟财产有关,就具有极大的利害关系。 ——《莫黛斯特米尼翁》
7月份霍去病毕业了,直接留校。
填了各种表格办理了入职手续,最后去财务确认工资卡。
“本校学生留校不用办新工资卡了,之前交学费的□□留一下姓名卡号就可以。”
“工资卡一定要用本人姓名的啊?可以留别人的不?”
“你想用谁的啊?”
“用我舅舅的,直接把工资都打他卡上就行。”
“不行不行,这个就得是本人姓名,再说卫校长那个税就够高的了。”
桑弘羊正好在喝水,看小出纳给霍去病登记卡号,水差点儿喷出来。
弄完行政手续,霍去病就去地矿学院办公室报到,领了办公桌。从今天开始,霍去病和卫青就是同事关系了,哈哈。
拿着新教材备了一天课,到下班的时间霍去病就去未央楼下接卫青一起回家。
“去病第一天上班习惯吗?”
“还行,挺好的!”
“没有课的时候也别着急回家,要多听听老教师的课,第一轮上课都比较辛苦的。”
“我知道了。舅舅,给你。”
“给我这个干什么?”
“舅舅,我都工作了,之前你说装修公司的收入不稳定不要,现在每个月都有工资了,就不能在家里白吃白喝了。”
“你把工资卡给我自己还够花吗?舅舅不差那个钱,再说你平时也往家里买很多东西啊。”
“够花够花!不够再管你要。”
……
河西有个大的矿山开采项目在招标。
刘彻之前跟卫青商量,汉大这几年做项目做得太多,有好多老师把精力都放在申报项目课题上,根本不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早前有汲黯盯着还好些,但是汲黯年纪越来越大了,去年冬天的时候,又在查课的路上摔了一跤,根据本人申请,本学期开始调汲黯回思想政治学院担任公共思修课教师,教务处新上任的郑当时还不能马上接上来,所以想让卫青这段时间留在本校做教学管理工作。
卫青没有细想就答应了,又说自己这方面也没什么经验,要到兄弟学校多学习学习。刘彻表示支持,别光在长安的学校学习,燕京那边也可以去看看,人家有什么先进经验,适合在汉大用的,都可以试一试。
两个人一起下楼的时候,卫青向刘彻推荐了一个人,刚从国外回来做人力资源的主父偃,是朋友的朋友托着介绍的。汉大这几年大跨度发展,其他部门都还好,就是人事处,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负责人,这个部门涉及的面太广,汉大这种家族企业人际关系还很复杂,刘彻试了几个,都不好用,所以一直由自己直接管理。
一个单位,最重要的就是钱和人。刘彻沉默了一会儿,没有接这茬。
隔了几天,刘彻还是没给卫青答复,卫青想之前自己推荐的苏建刚出事,刘彻可能信不过,就只好给主父偃打电话表示歉意,主父偃很礼貌地感谢了卫青。
筹备河西项目的时候,卫青正好出差在燕京。
有敏感度高的人已经明白,这个项目卫青是不会参与了,公孙敖现在是地矿学院院长,新生刚入学工作比较多,公孙贺前几年转岗去了行政部门负责汉大对外联络,算来算去,最有希望负责河西项目的是李广。
李广也的确急需一个项目。
卫青没考上研究生的时候,李广就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到现在卫青都是博士生导师了,李广还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连李广平时最看不起的公孙敖头两年都评上正教授能带博士生了。
圈子里一直有个传言,说那一年评比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正教授名额,而最有希望拿到这名额的就是李广和公孙敖。
李广很有社会影响,是社会上知名的学者,专家组不少人想把这个名额给李广,李广资历比公孙敖老,还有就是害怕这次再评选不上,李广又要跟媒体炮轰职称评审制度,到时候评审机构压力也大。
评审组的几个专家一起审核李广和公孙敖的评审材料,
“李广这几年怎么没做啥项目啊?学术论文也不多。”
“恩,要是比项目和论文,还是公孙敖占优。”
“奇怪了,公孙敖的论文和项目怎么都是跟卫青啊?早几年公孙敖还都是第一作者第一责任人,之后变成后面了。”
“让我看看!”
“哎呦,这个经典论文第一作者怎么是公孙敖啊?”
“是啊,这个不是卫老师的论文吗?”
“听说公孙敖是卫老师硕士时候的导师。”
“真的啊?”
“应该是吧,你看这个论文和项目,他应该是卫老师的老师。”
“别猜了,他就是卫老师硕士时候的导师,开学术会的时候卫老师一直叫他老师。”
“卫老师的导师?那必须是正教授啊。”
……
最后评上正教授的是公孙敖,李广听到这个传言,郁闷了好久。
官方给李广的解释是他这几年科研成果不够,他没有反驳,从龙城矿他中途撤回来开始,他就没再开过矿,他不乐意跟自己看不上的人一起干项目。
李广没几年就要退休了,想在退休前混个正高职称,这次河西矿的项目卫青和公孙敖都不参与,他一定要拿下来。
项目会是刘彻组织的,很多人回忆,那真是,刺刀见红,满地是血啊。
开头的时候还有几个人挺李广,但是刘彻的倾向性表现得十分明显,到后来几乎所有人都见风使舵地支持霍去病,
“的确啊,霍去病这几年去的项目不少,论文做的也好。”
“他才多大啊?才20吧?就带这么大的项目了?投标的时候没有风险吗?招标单位能认可这么点儿个孩子负责这么大的项目?”
“卫青也是硕士没毕业开的龙城矿,霍去病这硕士都毕业了。”
众人看刘彻这么坚持,都不说话了,校长这个意思是舍着丢标的风险挺霍去病啊。
李广一看这个情势,很是激动,
“我20多岁在长安大学毕业就来的汉大,这都干多少年了?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吧?霍去病这刚毕业工作几个月就要负责项目,这合理吗?我算是一辈子都献给汉大了!申请项目也得看看工龄吧?这也太伤老教工的心了。”
说到最后有些哽咽。
刘彻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皱着眉头,其他人都不敢吭声,一直没有说话的霍去病忽然开口,
“工龄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我幼儿园开始一直在汉大,到现在也算是一辈子。”
好几个人都乐了,刘彻也没忍住,李广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霍去病也太厉害了,一句话就把李广堵回去了。”
“最年轻的高考状元嘛。关键还是刘校长挺他,他背后还有卫校长呢。”
“这你就错了,挺他跟卫校长可没关系,你没看出来?自打上次定襄出事儿卫校长作检讨,刘校长就挺看不上卫校长了吗?”
“是啊,现在这个意思就是不让卫校长带项目了。”
“不还是副校长吗?”
“副校长也要看干啥的,带项目一年多少钱?中间多少油水呢。业绩也大,容易出成绩。你管教务,就是干出花来能咋样?汉大不像原来了,那阵子窦婴田蚡争着管教务,是因为没有大项目。”
“刘校长为啥这么提拔霍去病啊?”
“最年轻的状元,还是根正苗红,从幼儿园培养起来的汉大学生。”
“哎,你们听说没?刘校长的女儿喜欢霍去病。”
“别扯了,刘校长的女儿才多大?”
“都十六了,可不小了,霍去病他妈生他的时候才十六。”
“我说他咋急着改姓呢,他姓霍了,跟卫校长关系就远了,要是再娶刘校长的女儿,就是刘校长的女婿,刘校长当然提拔他。”
“这都赶上十年浩劫的时候了,还带划清界限的啊?”
“你没看电视上演的啊?为了套小房子父子兄弟反目的有多少?现在拉出来一个项目可都是十位数。”
“一个女婿半个儿,小舅子也没有女婿亲啊。”
“现在的人啊,怎么都这样啊,卫校长对他很好的,没想到现在这样,卫校长养了条狼崽子!”
……
万事开头难,汉大的标书因为项目负责人资历太浅,差点被枪毙,刘彻来来回回找了不少关系,终于给通过中标了。秋冬季做了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建好了配套设施,开春才正式开工。卫青想去看看,又害怕霍去病觉得自己不信任他,但是这孩子是第一次开矿啊,霍去病倒是善解人意,挑着天不冷的时候带着卫青去了好几次,不太能确定的地方,都找卫青过去看了。
真到开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霍去病比大灰狼凶残多了。
矿工上来的第三天就在食堂闹事了,食堂负责人压不住,跑到井下找霍去病,霍去病安全帽都没摘就进了食堂,一群矿工马上围了上来,
“究竟是咋回事?为啥俺们吃的都是素菜,他们吃的都是肉菜?”
“是啊!昨天就这样了,俺们过去打饭还不给打。”
“你究竟会不会管啊?”
不少矿工都知道他二十刚出头,还是第一次负责项目,都没把他放在眼里。
“你们也想吃肉?”
“当然了!干了一上午了,凭啥就给咱们素菜啊!”
“等你们超过那个组,他们吃菜,你们吃肉,明天开始,所有的技术人员和老师学生也都分组。”
霍去病身材高大,虽然年龄小,却能俯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都被他的气势镇住了。
第一次上矿实习的赵破奴咬着筷子远远看着被一群人围在中间的霍去病,去病好厉害啊,学生也分组啊?那就不一定能吃上肉了。
“不光要干得快,还要干得好,我带人亲自检查,这个跟薪金挂钩!有意见的人可以滚蛋,现在就去结工资。”
等了一会儿,看在场的人都没动,霍去病才带人回去下井了。
这么生产竞赛了一个月,不少中层都受不了这个剑拔弩张的劲儿了,派代表去找霍去病。
“霍老师,你现在这么弄,好多老技术员受不了啊,之前卫校长带队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待遇,同甘共苦,这样大家也都团结,气氛也好,你现在忽然弄这个套路,不少人意见都很大。”
“我就是这个风格,河西矿现在是我负责。”
刘彻不放心霍去病第一次带队,特意过来看看,发现矿上井下生产热情十分高涨,一副繁忙景象,每个人都绷着脸努力干活——谁也不想眼睁睁看着别人吃肉。刘彻看着心里欢喜,
“你这个河西矿搞得好,这才像干活的样子,那些松松散散嘻嘻哈哈的,像什么啊?”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又小声说,“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就找你舅舅过来看,你舅舅的经验比较多,你要好好学,明白吗?”
卫青过来看了几次,非常满意,各方面做得都好,霍去病缠着让他说问题,他才勉强挑了两个小毛病,回到汉大之后也跟刘彻夸霍去病做得好,比自己强,语气里都是骄傲和欣慰。
卫青从燕京学习回来,发现主父偃竟然是汉大人事处处长了。卫青有点儿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没把人家求的事儿办好。主父偃看出来了,私下跟卫青说,自己是在网上投简历参加五轮面试进来的,最后面试和拍板的是刘彻,一个领导一个风格,可能是刘彻不喜欢中高层之间互相推荐,让卫青不要放在心上。
卫青主管教学工作之后,教学纪律好了很多,基本上杜绝了硕士生博士生替导师上课的现象。卫青通过外出交流,发现汉大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汉大因为新建校区,配套设施都很先进完备,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但是利用率却很低,卫青听了一圈的课,发现只有几个年轻教师上课是用PPT做课件讲解,其他老师都拿多媒体设备当之前的电视用,讲完课给学生看看视频。卫青去燕京的高校看了,发现人家基本上都用PPT授课了。
卫青自己也不会做PPT,但是看人家用着授课,的确是方便快捷,用黑板画图的话,就算快一个复杂些的图也要两三分钟,还要反复擦掉,图多的话想在课堂总结回顾的时候再看图基本上不可能了,有了PPT就好了,一点就出来了,想回看就回看,节省了很多课堂时间。
卫青组织了几个年轻教师在教学工作会上给大家演示,简单地教了大家制作PPT的方法,鼓励大家在课堂上使用,一周之后的教学工作会却是抱怨连连,
“用这玩意儿做课件太慢了,平时我备课,一个课时两个半小时就足足够了,做这个东西,弄了快一天还没弄好。”
“是啊,这玩意儿太费劲了。有啥用啊,这么多年没有不也一样讲课?”
“这不是折腾人呢吗?我都要退休了,还学这玩意儿啊?”
“卫校长,我有个意见。你看像一些专业,画图是基本功,现在都用这个了,老师慢慢都不会画图了,哪天停电了咋整?还不上课了?”
大多数年轻教师接受起来比老教师容易,不过其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大家都不是太懂,没法解答。
卫青鼓励了大家,说这个东西还是利大于弊的,是一种趋势,慢慢各个高校都要用这种方式授课的。看大家都不太会,卫青请了几个燕京的专家过来给大家培训PPT课件的制作,又跟刘彻商量,这个学期开始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授课的老师,优先评优评先资格。
卫青自己还买了好几本做PPT的书认真学习,回家之后就自己在电脑上捣鼓。霍去病抽空回家,发现舅舅抱着电脑根本不理自己,
“舅舅,我回来了你都不理我!你干啥呢?你弄这个干啥?”
“弄课件啊!去病会吗?以后上课都得用这个了。”
“当然会了,之前在装修公司就总用。”
“太好了,去病过来教教我吧,我好几个地方没弄懂>_
霍去病靠着卫青的背,下巴枕在他的肩膀上,手把手教他做PPT,
“就这么弄就行。”
“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快把笔给我,我要记下来。”
霍去病搂着卫青把能教的都教了才直起身,
“对了,去病,宋院的出版社联系要出一套通识教育的书,不用太厚,讲一些学科基础的,你要不要出?”
“舅舅要出吗?”
“恩,出版社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推不开,我都写了不少了。”说着拿出一小摞稿纸。
霍去病边翻边说,“那我也出吧,设计方向不用单出了,内容也不多,我跟舅舅出一本就行。”
“那好的,我跟宋院出版社说一下。”
“舅舅不要太累了,下次不想干的话就直接推掉,别累坏了。”
“去病在河西矿上还好吗?会不会累啊?”
“当然好了,也不是太累,一期马上干完就能经常回来陪舅舅了。”
大力推广了一个学期,汉大课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喜人成果,95%的教师都是电子课件授课,一些老教师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也在慢慢适应,还有教师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了奖。
卫青组织完迎新工作,才想起来有件事忘了做。
霍光军训之后回到学校,正在教材科门口跟几个同学一起等着领本班的教材,一个高高瘦瘦的老师冲自己走过来,
“是霍光吧?”
霍光认识他,开学典礼的时候见过,他好像是副校长,他的眼睛好亮啊,好像有水波在转动,霍光一动不动地瞅着他,好一会儿才点头。
“我是去病的舅舅,霍光吃晚饭了吗?一会儿一起吃晚饭吧。”
霍光还要跟同学一起领教材,卫青不知道这个孩子喜不喜欢别人知道自己是霍去病弟弟,就远远地在楼门口等着。过了快一个小时霍光才跑回来,卫青带着他去食堂吃饭。
卫青不上矿这两年,基本上都在学校食堂吃饭,霍去病在学校的话也陪着吃午饭,霍去病出门的话,卫青一日三餐尽可能都在食堂解决。后勤食堂负责人看副校长天天来食堂检查工作,不敢大意,工作兢兢业业,成绩斐然,菜品样多量足价格低,被长安高校圈誉为“吃在汉大”,更有附近居民和单位员工高价求购汉大饭卡。全国高校后勤食堂检查,汉大食堂也是好几年的标杆单位,被称为“全国高校看长安,长安高校看汉大”,长安消费水平中等,汉大又是民办学校,拿国家补贴不多,价格很有参考意义。
卫青问霍光想吃什么,霍光摇摇头说吃什么都行,他离开家的时候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过,千万不要麻烦哥哥和哥哥的舅舅。
卫青看霍光很是拘谨,就去买了两碗面,霍光要付自己那碗的钱,食堂的服务员没有给他刷,卫青时常带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一起吃饭,这阵势服务员都习惯了。旁边好多同学都过来跟卫青问好打招呼。
霍光低着头吃卤肉面,他觉得热热暖暖的很好吃,小孩子就是这样,有了吃就不那么拘谨了,卫青把自己碗里的肉挑给他吃,他赶忙又把自己碗里的肉挑给卫青,卫青笑着跟他说不用客气的,自己愿意的话也可以叫他舅舅,还跟自己说了好多,哪个食堂有什么好吃的、在哪里买东西方便一些,还告诉了自己他的办公室在哪里,有困难可以去找他。
两个人又聊了好一会儿,卫青才提霍去病,
“你哥哥现在在矿上做项目,没在学校,要不他也跟我一起来看你了。”
“去病哥哥在哪儿做项目啊?”
“在河西。”
“河西远吗?”
“很远的,要是近的话舅舅就带你去看哥哥了。”
“我是学管理的,不能上矿做项目。”
“学管理的也好,矿上太累了。”
临分别的时候,卫青要给霍光一千元钱,说是长辈第一次见晚辈都要给的,让霍光拿着花,霍光说什么也不要,卫青要往他兜里揣,他吓得跑了。
卫青跟霍光说,有困难的话可以去办公室找他,第二天吃午饭的时候,霍光就发现有困难了!自己的饭卡余额多了个零!旁边打饭的同学都吃惊地看着他,食堂服务员也确认了好一会儿,一千块钱够在汉大食堂吃两个学期的了。
霍光知道一定是哥哥的舅舅给自己存进去的,妈妈之前就不同意自己考汉大,说学管理的话去唐大也很好啊,但是自己就是喜欢汉大,妈妈又嘱咐了好多次,千万不要麻烦哥哥和哥哥的舅舅,爸爸妈妈送自己来报到的时候也没有告诉哥哥,妈妈一直到回去了还是很担心的样子。
霍光自己一个人上了未央楼的七楼,他不敢坐电梯,又静悄悄地挨个办公室找了,有两个副校长办公室,哪个办公室是卫青的啊?他在门口鼓励了自己好半天,才敲了一个办公室的门,
“请进。”是个女人的声音,霍光想转头跑掉算了,但是太不礼貌了,只能转开门探个头进去,
“请问,恩,卫校长是在这个办公室吗?”
很漂亮的阿姨看着自己笑了笑,指着旁边说是隔壁的那间。
霍光又站在隔壁的办公室门口平复了一会儿,才敲门,这次应门的声音是卫青,
“小光怎么来找舅舅了?进来坐吧,小光想喝什么?”
霍光被拉进来坐到靠墙的沙发上,卫青给他倒了橙汁喝,还给他拿了好几袋零食吃。霍光觉得卫青的办公室比别的办公室都要温暖一些,坐下来喝了橙汁也不那么紧张了,
“卫校长,我饭卡里的钱是不是您存的啊?”
“是啊。小光不高兴舅舅给你存钱吗?”
霍光把手里攥着的一千块钱放在茶几上,又要跑,却被卫青拽住了,
“妈妈说不能随便要别人的钱。”
“哥哥的舅舅不是别人啊。”
霍光不知道怎么办好,卫青把钱揣在他兜里,他死活不干,
“舅舅不会告诉别人给小光钱的,小光也别告诉别人,这样小光的爸爸妈妈就不会知道了。你要是把钱放这儿了,舅舅一会儿还会给你存在饭卡里,小光的钱都到饭卡里了,以后买别的东西怎么办啊?”
霍光觉得饭卡里要是有两千多块钱的余额就太惊悚了,而且自己的确没有钱买别的东西了。
卫青说马上要吃饭了,让霍光陪着他一起吃,霍光安静地坐在沙发上喝橙汁,悄悄打量着这间很多年后会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霍去病回到本校的第一天中午才发现自己被第三者插足了!
这个好像是霍光吧?霍光啥时候来汉大的?自己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还有,他怎么跟我舅舅混得那么熟!一个刘据还不够啊?!有完没完?!
刘彻对现在的状况十分满意,卫青把汉大信息化建设搞得有声有色,省内很多高校都过来学习。霍去病的河西矿更是创了掘进日进尺的全国纪录。刘彻在大会上宣布把霍去病提升为矿山资源开发专业的系主任地矿学院的副院长,还大力表彰了霍去病的成绩,要求各单位推广先进经验,最后表示很后悔,从龙城开始就该引入竞争机制。
公孙敖和公孙贺都很不平,跟卫青一起吃饭的时候还说着,
“龙城推广?龙城那个矿,要是这么苛刻,谁会过去干啊?”
“刘校长说的是对的。就是拿龙城举个例子,去病这个的确是先进经验,咱们老的那一套看来是要改改了。”
“你到现在还那么惯着他啊?你知道他在矿上说过啥吗?现在负责人姓霍不姓卫啊。”
“是啊,矿上的人回来都说了,一点儿没给老人面子啊,提你也没用,这小子是条狼啊,看刘彻这个意思,小心有一天汉大有他没你啊。”
“不会的,去病是我从小带大的我还不知道,他不能有那个心思,他还把工资卡给我了呢。”
“算他还有点儿良心。”
……
霍去病很高兴,他跟卫青合著的那本《矿山测量与设计》出版了,插图差不多都是他特意亲手绘制的,封面也是他选的风格,颜色他特意定的淡青色,卫青和霍去病的名字,在一起。
霍去病回来之后,平阳特意去找过刘彻,
“听到下面怎么说了吗?你真不给卫青做项目了,也别这么明目张胆啊。”
“没事儿,卫青不会介意的,在他心里霍去病做项目跟他自己做一样。”
“地矿界现在是‘卫家军半华夏’,据说全国百分之八十的矿,技术负责人都跟卫青有关系,还有个龙城派,你这么做,就算卫青没意见,下面的人也有意见的。你信不过卫青,咋就那么信得过霍去病?”
“我有什么信不过的?姐,现在大环境都变了,再也不会出一个龙城那样的矿了,就算出了也不会那么艰苦了。再加上霍去病这个性子,跟下面的人也不亲近,大家都是单纯的师生上下级关系,哪像卫青搞得那么盘根错节的。”
“可人家两个毕竟是舅舅外甥。”
“我也是当舅舅当外甥的人,你觉得名利面前这些算什么?我舅舅在基建的时候少贪我的钱了?”
平阳还是觉得不托底,“可是……他俩不一样啊,不光是舅舅外甥吧,还算是养父子。”
刘彻听了笑起来,“姐,你也是当人子女父母的人了,不知道大爱下行吗?晚辈对长辈怎么能跟长辈对晚辈比?现在这代孩子这么自我,霍去病尤其是,你看他管矿那个套路,那股子狠劲儿,一点儿不像卫家人,倒像刘家人。”
刘平阳没办法,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觉得有隐隐的担心。
霍去病是最年轻的院级领导了,开河西矿出了彩,在长安圈一炮而红。年轻有为,高大帅气,好多女人贴着往上上,他之前跟着刘彻出来玩的时候见识过这些,所以处理得还算得心应手——冷冰冰拒人千里之外,对搭讪女人都不假颜色。
霍去病刚得心应手没几天,就郁闷上了,匈奴经济不好,那个wolf小姐来国内发展了,有个公司还捧她,霍去病刚小有名气,那边就知道借着炒作了,
“就是最近开河西矿的霍去病,嗯,你不知道,霍去病第一次见到我,我才十七岁,他在我的酒吧第一次见我的,说我是他见过最美的女人呢,之后就爱我爱得不得了,像疯了一样,还强.奸我。”
“我当然不乐意了,他太粗鲁了,而且我当时心里真爱的人可不是他!他出身那么不好,见不得人的私生子,还没有家庭温暖,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只有我能温暖他,照耀他,他就一天到晚死缠烂打缠着我,还跪下来求我跟他在一起,我看他可怜,同情他才跟他在一起的啦。”
“当然啦!我这次来这边发展就是为了照顾霍去病啦,我在匈奴很火的,是天后级别哦,在匈奴演出太忙了,才没空来你们这边的,所以你们才没听过我,我跟那些混不下去的小明星不同的啦,我干爹是传媒大佬哦,很照顾我的哦,我是为了爱情才来这边的,你们这边气候太不好了啦,我到这边皮肤都变差了好多呢,用匈奴的护肤品才好一些。”
“你们知道吗?其实霍去病不会开矿的啦,都是我教他的,他什么都不会,矿都分不清,我看他好可怜好可怜哦,也没有人肯帮他,我才去帮他的。他家里人对他都很不好,特别冷漠,他是私生子嘛,他家里人都讨厌他,这个世上只有我对他好。”
专访结束的时候,不知道谁踩了一下wolf小姐的山寨版Chanel长裙,wolf小姐的裙子掉了,里面什么都没穿……
wolf小姐火了,霍去病倒霉了。
霍去病除了自己无法决定的出身问题,一路履历都是梦幻般光华夺目的,不知道为啥,就让这么个货给盯上了,汉大官方马上让公孙弘出面辟谣,说当时霍去病都不叫霍去病,汉大地矿是全国重点学科,霍去病是优秀毕业生,那个wolf一派胡言,大家不要相信她。
除了辟谣,什么都做不了。霍去病要是跟媒体说不认识她,她会借着炒作,说霍去病是忘恩负义薄情郎,或者两人闹别扭了,霍去病在撒娇呢;霍去病要是找人教训她,她还是会炒作,说自己说到了霍去病的痛处,或者说到了霍去病家里人的痛处,被打击报复了;霍去病要跟她打官司,她更乐意了,可以炒好久呢……她巴不乐得霍去病出面骂她打她告她,只要霍去病肯出面,她全脱了在街上跪着跑都行,她好借着炒作啊。
她这样,霍去病倒是不能少块肉什么的,大多数有理智的公众也都知道她说的是假话,可大家就是爱看她没事捎带着霍去病说点儿雷人的话,或者找媒体弄些露.点的照片——可以看到一直高高在上的霍去病被这么个烂货缠上,还束手无策,大家心里阴暗地小小平衡了一下。
癞□□跳脚背,不咬人各应人!
谁要是在霍去病的面前提wolf的名字,不管什么场合,霍去病一定是一副要喷火的表情。卫青只看党报,也没时间在网上看娱乐八卦,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呢。
刘彻看着报纸娱乐版被逗得不行,李妍也凑过来看,知情知趣地在一旁陪着刘彻。
“现在的人啊,为了出名真是啥都能干。”
李妍柔顺地靠着他,喂他水果吃,刘彻边吃水果边看,忽然想到了什么,
“说起来好奇怪啊,卫青长得也很帅啊,出名也挺早啊,咋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呢,有大场合的时候,从来没有女的上去贴他。”
李妍在一边弄水果没接茬,刘彻用脚踢踢她,“你认识卫青不?”
“当然认识了,全长安圈哪有不认识卫青的啊?”
“那那□□际场的女的咋从来不招惹他啊?太正派了?不会啊,他长得又不凶,还那么帅,又凶又丑又正派的都有好多人上去贴。”
李妍娇憨地笑着,“阿彻是装傻吧,圈里都知道为什么啊,你怎么会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啊。”
“你亲亲我,我就告诉你!”
“唔,嗯嗯……”
“快说!”
“唔……你轻点儿,你不会真不知道吧?他是平阳姐的男朋友。”
“啊?!你说什么?!”
“真的,圈子里的人都这么说,大家都看出来了,平阳姐看他的眼神……怎么说呢,反正就是跟看别人不一样,嗯……就是,那种特有温度的,平阳姐的男朋友谁敢去招惹啊?不想活啦?”
“那他看我姐呢?”
“那倒没看出来什么,你们这群臭男人,有些修炼成妖精一样,根本看不出来,掩饰得可好啦,男人都是坏种!”
刘彻之前能隐约觉察出平阳对卫青不一样,但是两人不能有啥啊,曹寿还在呢,平阳不是因小失大的人,卫青也是一副没开窍的样子……自己的老姐不会是一直暗恋卫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