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 38 章(1 / 1)
春节的喜气总是会伴着上元节的热闹,原本就是佳肴美酒的日子,伴着形式各样的花灯,夜里的秦州虽不及白昼,却也是妙舞笙歌,猜灯逗趣,好不热闹。
秦州城有一个习俗,便是放孔明灯,但这孔明灯一定要在秦州城的正中放上空才会灵验,而秦州城的正中是一个湖,名为镜湖,之所以以“镜”喻之,乃是因为秦州地处漠北,干旱少雨,湖水浅而清,入冬结冰,冰面厚实却又剔透好似明镜,故以此命名。
每到上元节秦州百姓纷纷做起孔明灯,以作祈福之用。富裕的做一个气派的孔明灯,所求的无非是盼望着新的一年赚得盆满钵满,贫苦的做一个简单的孔明灯,所求的倒也实在,不过是温饱无灾。实在归实在,可细细想来,到底谁更聪明倒是不言而喻了。
钧府也是如此,只是大将军和夫人不会亲自前往,只是派管家去求一个漠北安宁,家人平安。至于钧华不必多说,他的身子自是不会去的,加上他饱读诗书,对这些倒也不信。钧澜原本不喜欢这些的,总觉得人多吵闹,况且她也不信这个,只是钧华的身子倒让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故而每年上元节钧澜便与蓁蓁一同前往镜湖,蓁蓁求心上人平安而归,钧澜求钧华平安康健,两个傻女人竟是不为自己着想一丝一毫。
“乾哥哥,你快点,一会人多了,我们都挤不到镜湖中央了。”阿宁拿着手中的孔明灯拽着钧乾往府外走。
“你说你是钧府小姐,看谁敢不让路。”
“哪有你这样的,大过节的拿身份压别人,不是给人添堵吗?”
“我就说说,我何时做过了。”
“你就不该说。”
钧乾和阿宁往镜湖走去,还未到就瞧着镜湖哪里好多的人,漫天的孔明灯。
“翊歌姐姐,你许了什么愿?”莫瑶再旁问着。
“这可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翊歌难有的欢笑,“莫瑶,镜湖人太多了,咱们还是去集市逛逛,今夜上元节,去猜猜灯谜,说不准呐还能赢一个奖品。”
“好啊好啊,我还要吃糖人。”
“糖人有什么好,糖葫芦才好。”
“糖葫芦酸。”
“酸甜可口才是糖葫芦,你只吃糖,小孩子家家的。”
“这叫童趣。”
翊歌与莫瑶边走边说,嬉笑玩闹的,一时抬头竟看到了钧乾与阿宁。
阿宁喜欢溜冰,总是让乾哥哥拉着她,今日也是如此,只是手里拿着孔明灯,实在不便,到是摔了几个跟头。
翊歌静静地站在原地,不知是忘了走开,还是……还是不愿走开。
阿宁埋怨着乾哥哥,撒开手自己跑,只是脚底一滑直接摔了个屁股蹲,孔明灯也从手里滑落一旁。而心疼阿宁的钧乾竟快速跑上前,虽也跌倒,却将阿宁抱在了怀里。
这一切翊歌尽收眼底。
“她是妹妹。”莫瑶明白翊歌的心思,好心提醒。
翊歌走上前拾起了孔明灯,而钧乾也扶起了阿宁。
见到翊歌钧乾有些惊讶,今夜的翊歌与往日大有不同,她不再穿着黑色的衣裙,而是穿了件白色的棉裙,披了件白色的斗篷,斗篷上绣着朵朵梅花,踏雪寻梅之感,那样素雅,却也那样迷人。
是的,今夜的翊歌,好美。
“这位小姐,你的灯掉了。”翊歌微笑着将孔明灯递予阿宁。
“多谢姑娘,妹妹顽劣,没有惊到姑娘吧。”钧乾礼貌的询问翊歌。
二人好像从未见过。
“公子客气了,令妹虽然顽皮,却是活泼可爱,想必公子很疼这个妹妹,不然也不会见妹妹要摔倒便三步并两步的跑来。”
“我就这一个妹妹难免疼爱些,倒也惯得她不懂规矩了。阿宁,这位姐姐帮你拾起孔明灯,你怎么连个谢字都不说。”
“我想说啊,也得容我插嘴啊。”
“看来是我冒昧了。”翊歌微微点头赔礼。
“不是的不是的,我是说我乾哥哥,姐姐貌美又这样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我要是有姐姐半分的模样,我爹都要乐死了。”
“你还知道啊。”钧乾看了眼阿宁。
“有你什么事?”阿宁好横的模样。
“姑娘是要回去了吗?”
“是,我与妹妹放过了孔明灯,正要回呢。”
“今日是上元节,街上好热闹,两位姐姐不如去猜灯谜、赏花灯,这么早回家多无趣啊。”
“阿宁,不得无礼。”
“我哪有无礼,我就是觉得今夜如此热闹,不玩一玩可惜嘛。一见到美女就不要妹妹了,你聊吧,我走了。”阿宁气冲冲的拿着孔明灯走开了。
钧乾的眼睛一直看着阿宁的背影,只留下一句“回去时小心些”便跑去找阿宁了。
翊歌站在原地,看着钧乾跑向阿宁,看着钧乾与阿宁打闹,好生羡慕。
“今夜人多,堂主是怕他与阿宁跑散了,姐姐切莫别多心。”
“我自知身份,哪里有资格多心。好了,我们去看灯。”
翊歌拉起莫瑶的手走出了镜湖,看似无事,却是口不对心。
那个她亲手制作,亲手写好,亲手放入空中的孔明灯,“不求白头,但求相守”的心愿,她可变过?他可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