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此情此景落幕时(1 / 1)
午后,朱棣的大队兵马均已驻扎山脚下,众多的营寨密簇簇地占了半边山麓,明黄的旌旗高高扬起。
百姓都道大明皇帝兴起,隆冬之日还在山下围场狩猎时,朱棣正孤零零的一个人,穿着一身浅黄的素布衣衫,背着心爱的妻子,一步一步地走下山谷。
羽瑶裹在柔软的雪白裘衣里,安静地伏在他的背上。
她那清减的面庞苍白得近乎透明,双睫如舞倦了的蝴蝶,无力地垂落着,在面颊投下静默却美好的弧度。
朱棣道:“羽瑶,你在睡吗?”
羽瑶眼睫颤了下。
朱棣道:“山谷的冬天冷得很,你别睡好不好?你撑着点儿,我陪你说话。”
羽瑶依然静默,几缕散落的发丝凌乱地飘散在风里。
这样的冷天,这样的重病,也许一觉睡过去,便再也醒不过来了。
朱棣顿下身,将头仰了一仰,把眼底的酸涩逼回,才又说道:“你要撑着点,我会带你去看你住过的小屋子,我会带你去看日出。”
羽瑶眼睫颤动,有两滴晶莹的泪水滚落。
但她终于说话了。
她轻轻说道:“朱棣,如有来世,我宁愿相识不相爱,相念不相思。”
朱棣听得她开了口,如闻纶音般松了口气,微笑道:“那也不要紧。这辈子我让你受了苦,下辈子我一定加倍宠你,加倍待你好。”
他黯然地笑,一步步踏实地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浅色的洁净布衣猎猎地飘拂于凄冷的山风里。
有暖暖的水滴,一滴一滴地落在他的脖颈上,浸润入他的皮肤。
她在哭,她伏在他的肩上,在无声地痛哭。
朱棣给烫得受不住,便再也说不出话来,低头看着自己脚下灰白的山石,泪水也一滴滴地滚落,却再润不暖那山石的坚硬和冰冷。
他不得不背着痛恨他的垂死妻子,踏着自己的泪水,一步步向前走着。
快到傍晚时,羽瑶的呼吸更是微弱。
朱棣找了块避风的山石,小心将她放下,取出一直贴身藏于怀中的老参汤,喂给她喝。
羽瑶勉强喝了一口,便伏地大吐,吐得气喘咻咻,竟全是黑绿的汁液。
朱棣坐在地间,紧紧地拥着她,直待她呼吸略稳,才又喂她汤。
他柔声地哄她:“这汤里有许多的珍奇药材,若都喝光了,只怕就能自己爬山了!”
羽瑶抬了抬眼睫,看到他凤眸里满蕴的泪。
她抱住了那袋和着他体温的参汤,仰起头,一口一口,慢慢地喝下,然后丢下皮袋,倚了山石休息。
朱棣大是宽慰,指点着前方道:“看,前面就是那一晚上你抚琴的房间,这么久了可是真是一点都没有变,我们过去看看吧?”
羽瑶懒懒地摇头,忽然睁大眼睛,惊恐地望向他身后。
几乎同时,锐物破空声响起,数枚飞镖从另一侧的山坡上疾射而至。
有刺客!
他若躲闪,只怕那几枚飞镖会钉到病重的羽瑶身上,急忙抱住她就地一滚,闪过那几枚飞镖,已就势拔出贴身佩剑,击落继之而来的几枚飞镖,向下高声唤道:“来人,护驾!”
他想静静地陪着羽瑶度过最后的时光,只是孤身带她上山;但他的身份何等尊贵,自有侍卫暗中尾随保护。
突生变故,稍远处的侍卫立刻发觉,已飞快地奔上前来。
隐于暗处的刺客见状,立刻一跃而出,袭向朱棣。
羽瑶挣扎着坐起,定睛看时,竟是跟随朱允炆多年的心腹侍卫带了四五名死士在和朱棣缠斗。
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皇位,他们必想报仇,该已跟踪朱棣很久了。
朱棣本就身手高明,轻捷灵敏,虽面对强敌偷袭,也能从容应对,并不慌乱,待不过片刻,便有尾随的侍卫赶来,迅速为他挡下刺客。
朱棣的贴身侍卫自然个个武艺高强,又人数众多,黑衣人很快招架不住,却依旧强悍,舍生忘死地意图突破侍卫防线,好继续刺向朱棣。
侍卫们哪容他们得手?
但听惨叫连连,几名刺客连连被斩于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