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第一百零三章 睥睨天下何人敌(1 / 1)
随即,一丝不出意料的笑意在朱允炆的唇边漾开,“还查到什么?”
“暂时还没有,不过属下派人一路跟去,得到的消息是,他们一行人现在还停留在那个沈洲城里,似乎其中的有人生病了,所以他们一直没有离开。”
应该是秦羽瑶没错!他站起身子,“听着,最快的速度赶去,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他们!”
朱允炆赤红的双目仿佛能噬人一般,“无论是谁阻碍,一概杀无赦!”说着他便要出发。
“皇上等等。”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朱允炆皱起眉头看着站在门外的人,一脸的风尘仆仆,胡须迎风被吹来吹去,看得出来赶来的兵部尚书齐泰很是着急。
“你怎么来了?”如果不是出了紧急的事情,齐泰从不会亲自的出官衙跑到自己这里,这个是他多年的习惯。
“皇上,微臣有紧急的事情找您商量!”
“没看朕正要出门吗?等朕回来的吧。”
“十万火急。”看朱允炆依旧犹豫的样子,齐泰一狠心,走上前,对朱允炆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只见朱允炆脸色一变,虽然没有说出口,齐泰却了然于心。双眉紧锁,朱允炆轻轻的点点头。
“快去御书房,他们都到了吗?”他们,指的是朱允炆的智囊团,也就是黄子澄,方孝孺等亲信。
“微臣已经派人去传信儿了,估计就快要到了!”
朱允炆的眼神落在远处,他本来坚信着,只要再多追几日,秦羽瑶必定能回到他的身边。
但现在,即使自己追过去,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一想到这个女人接二连三的用尽手段,费劲心思的要逃离他,朱允炆心中涌现的怒火灼烧着她的心间,还有一种莫名的情愫萦绕在他的心头,这个时候放手……
朱允炆回神过来,想了想,嘱咐着侍从。“你们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行踪,随时和朕回报。”
“是,皇上!”
秦羽瑶,朕让你再逍遥快活几天!阴沉着脸,他随着齐泰快步走向御书房。
曾经的大荆宫房间内,珍珠色的浮尘在空气中悬浮翻转,无所归向,像烟雾淡淡弥散。一切的一切,若非经历过的伤痛这么真实地存在过,恐怕真会如一场春梦来去无痕......
夕阳西沉,天际布满了紫橘色的云岚,碧绿的池水倒映出满院的黄昏景致,院中绿意纷纷转黄、转红,被夏末的风漫卷扫落的绿叶徐徐飘落,又是一年秋将至,美不胜收。
朱允炆却无心欣赏这个美景,耳中不时环绕着齐泰的话,“燕王朱棣并没有死,现出现在沈洲城。”
为什么,他费尽心机,难道真的有什么阴谋吗?他没有死,那场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上,这么急着找我们来发生了什么事?”
“四叔快回来了。”
“燕王殿下没有死?”
“是,我派往北边的探子回报,燕王其实并没有输,他先是派先锋烧毁了蒙古军队的粮草,再然后趁着他们阵脚未稳,而又冒然前行,将计就计。”齐泰说道。
“如何将计就计?”
“具体情节我们也不得而知,只是在山谷里发现很多敌我双方的战旗和尸体,虽然看来我军也有损失,但是北元的军队几乎是全军覆没!”
“如果这样,为什么我们之前会收到错误的消息?”
这个问题另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巨额。
“怕是有人故意为之!”
“为今之计,我们不知道燕王消失的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唯有先探听出虚实,再作打算!”
“朱棣他人现在何处?”
“北方沈洲城里。”
凌洌孤峻,傲然马上,睥睨天下,风神绝世。这个人就是朱棣,如此人物,怎么会输?我早该想到了!
传奇一般的精兵铁骑,南征北战,攻城掠地,扫荡西域大漠四方强族;以他骇人听闻的辉煌战绩,称雄宇内,威震六合,征服中原疆野万里河山。
朱棣身前的梅殷轻笑,燕王爷好俊的身姿。
“哪里,驸马过奖!”两个人四目相对,朱棣想到他会问什么。
三个月前,突袭敌营的张玉得胜归来,浴血奋战的背影似乎和马上的身影合而为一,变成千军万马中那一点孤傲的白。看着眼前几乎九死一生的将士们,朱棣的眼中竟无由酸涩,于青峰翠云的雾气后生出一层异样的清亮。
就在这时,他在心里暗暗下了一个决定,他不要任何一个人牺牲,这场战争,他需要一个完完全全的胜利!
朱棣站在南良峪半山谷上,可以将军前形势尽收眼底。他心里明白,北元遭受此等重创,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杀红了眼的他们毕竟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对付自己。
他们的优势是什么?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们所熟悉的,就是这地形!
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将大军尽数调往阵前,朱棣亲自坐镇中军,营中唯有亲兵一队留守。
朱棣似是对索林帖木儿十分有信心,此时只是身着长袍腰悬佩剑,携卿尘居高临下观看两军交锋。
远远的见了索林帖木儿的布置,朱棣不禁喟然惊叹。两个人不止一次对敌,但是从前都是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任将军,自己顶多只能够算一个小跟班,但今天,年轻气盛的朱棣终于可以和曾经渴望的对手一较高下了!
以自己的魄力恐怕都不会轻易将主营抽空,而索林帖木儿才高胆大胸有成竹,聚雷霆之势誓保卫
北元的寸寸土地,万马千军尽在一战。
如果输了,北元将从此无险可守,退无可退。
大明军铁甲红袍,剑戟林立,在苍茫无边的雪色中望去如一片烈火燎原,带着触目惊心浓烈的气势,虽然也有一部分的老弱病残,但是在朱棣的带领下,这样一支原本没有任何胜算的军队现在已经焕发出了战斗力和求胜的欲望,不可小觑。
朱棣所在的中军之外,由大将南张玉,朱能等人兵分三路,如玄鞭长荡直指八方,顿时一股肃杀之气排山倒海,卷起雪尘滚滚,遮天蔽日。
惊雷动地来,划破长疆。
眼看两军便如熊熊烈火遇上深海玄潮,在北方大地的底子上席卷天日猝然交锋,一时间风云交会,纵横捭阖,当真令人惊心动魄。
剑指眉心,气贯长虹,此时日过正午偏西,大明军中突然升起无数银色盾牌,密密麻麻聚成一面宽阔的明镜,日光灼目映于其上,瞬间反射出千百倍的强光,充斥山野。
在此刹那,整个大明军便似猝然隐入雪色之中,大地之上烈焰尽熄,□□铁骑顿时失去目标,长浪滔天,泻入空谷。
但只是白驹过隙的一瞬,大明军身形再现,将大惊失色的北元人马打得人仰马翻,索林帖木儿所率人马困于其中。
只见□□军中令旗一扬,索林帖木儿手中长鞭数振,身边将士迅速以大将为中心分行六方,远远看去便如一片雪花飘落阵中。
六方齐动,急如旋风。三队兵马倏忽旋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西南方强行突围。所到之处频频交锋,北元军队顿时被冲的七零八落,人仰马翻。
烈马如风,惊溅深雪。三个军阵转动成回雪之形,龙奔虎骤,来去无踪,如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在密密层层的敌军中飘忽不定,聚散无方,顷刻间冲开敌军阻隔。
双方接触,顿时结作一个硕大无比的六花奇阵,仿佛在红色大明军中盛开了一朵墨玉般的雪花,瞬间将北元覆盖其下。
小阵包于大阵,内方隐于外圆,六花阵成,势如旋风,锋利绝伦,无人能抗。
北元军不敌此阵,眼见溃不成军,突然军中响起一声高亮的号角声,令旗变幻。
已成乱象的北元闻声一振,原本溃散的阵势就此稳住,形如冲扼,变成绝佳的山地防守阵势,抵住□□军队自三面的进攻,缓缓往往甘阳岭撤退。
朱棣略一思索,抬手一挥,下令追击。
甘阳岭地势险要,张玉在旁提醒道:“王爷,敌军多有破绽,会不会是诱敌之计?”
朱棣沉着自定,一双眼中极深的透着锐利:“利用对手疑心之虑混淆虚实,北元惯用此技,他正是要我们心生顾虑不敢冒进,全力追击,绝不会错。”
追近甘阳岭,朱棣看元军远远在前,却下令勒马停步。
两军对峙,万剑出鞘。
甘露河的激流在甘阳岭泻入深谷,宽余数十丈的瀑布水流湍急,撞击着青黛色的山崖一侧,形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瀑布奇景。
自山巅而下,一片冰清玉洁壮观地展现在山谷之前,仿佛一道垂天长幕,静静凝固着北疆特有的美。
日光毫不吝啬地照射在瀑布之上,晶莹剔透的水珠滴下,淅淅沥沥如雨的响声。刀枪和沙场的那股杀气,鲜明而肃穆地弥漫在山间。
望不见边际的兵甲,探不见尽头的静,一滴水骤然坠入空谷,“咚”地发出通透的空响,远远传来竟格外清晰。
一声巨响,那是上万铁骑不闻一丝错乱的同时立定,威严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