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明)都人记 > 234 卑下曲从

234 卑下曲从(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2001 穿越之嫡女悍妃 导游爱情故事 论女神变男神可能性 天才小姐迷糊妃 姻缘断:妃乱大明 滴墨成锦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麻麻来自家政公司/生无可恋 王兄有过

隆庆三年四月十一日,隆庆帝命礼部曰:祖制皇宫中设六尚并预教以读书,使知礼仪。现宫中缺少,即遵成例,选取民间女子年纪十一岁以上、十六岁以下者三百人进宫。

礼部尚书兼学士高仪奉命差官于京城内外及顺天等八府州县选取。后因各府太远,只在京城内外选取。

至本月十八日,礼部即选进宫女三百人。

李彩凤难得在榻上静心读了一会书,可是没多久又被白茅故意弄出来的响动惊扰了。

“你怎么了,被耗子咬了脚趾头?”李彩凤问道。

“娘娘,都这时候了,您还开我的玩笑?”白茅快言快语道:“今儿秀女进宫啦!”

“进宫了怎么了,”李彩凤奇怪道:“这消息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哎呀您怎么就不急呢?”白茅道:“您怎么着也得亲眼瞧瞧去,在太妃阅选前把那些妖娆妩媚的,统统刷下去啊!”

“你说这话,是不懂祖制了,”李彩凤放下书卷,道:“我给你讲讲吧。”

“国朝选美制度十分规范,逐级加以筛选淘汰。”李彩凤道:“第一步是海选,作为阅选使、采风使的宦官,会在京畿之地挑选年龄适宜的少女,从中选出千余名由皇家支付路费,由父母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京城进行第二轮选拔。”

“第二轮选拔,就是如今正在进行的了,”李彩凤道:“宦官们会把这些秀女集中起来,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一番察看后,把那些过于高矮胖瘦的少女淘汰。”

“哦,她们如今就在咸安宫前面的春禧殿那里集合呢,”白茅道:“真不知道怎么弄到那么远,从咱们这里要绕过乾清宫,走坤宁门才能行。”

“咸安宫,春禧殿?”李彩凤讶异道:“是这两个地方?”

“对啊。“白茅道。

“是张诚定的吗?“李彩凤再问道。

“不是,”白茅道:“是个名唤陈矩的太监,好像才三十出头。”

“萧女史,”李彩凤唤萧氏进来,问道:“这个叫陈矩的公公,是什么来历?”

“陈矩,嘉靖二十六年进宫,分派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名下,进读过内书堂,如今在司礼监服役。”萧氏果然是个移动的百科全书,宫里面的事□□无巨细地都清楚。

“我看这人有点意思。”李彩凤忽然道。

“娘娘,您为什么这么说呢——您根本都没见过他。”白茅疑惑道。

“你看这集合秀女的地方——咸安宫,春禧殿,”李彩凤沉吟道:“在西六宫更偏西的地方,离皇后所居的咸褔宫很远,离我居住的钟粹宫更远,倒是离太妃们居住的地方比较近。”

“更难得的是,”李彩凤道:“春禧殿和乾清宫在一条中轴线上,站在乾清宫的玉阶上,就可以望到选秀的过程——祖制规定,皇上只有在最后的阅选中,才能钦定妃子,其他时候要避见。”

“就是说,皇爷能偷偷看到这些秀女长啥模样了?”白茅反应过来:“那那些长得好看的,皇爷是不是也能看到了?”

“不是,”李彩凤无奈地解释道:“陛下是看不到人是什么模样的,但是陛下享受这个偷看的过程,你懂吗?”

白茅不懂。

“就是暗地里违反祖制还有因为偷窥而产生的快/感,”李彩凤干脆一语带过,道:“这个陈矩,心思十分灵巧啊。”

三十岁,如果年长一点,未必没有和孟冲、滕祥一争的力量。

不过,也恰恰是这个年龄,让孟冲、滕祥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人的城府和本事有多大。

“还在内书堂读过书的,”李彩凤忽然问道:“白茅,你在内书堂的课听得怎么样了?”

“啊——”不意被李彩凤忽然问起,白茅顿时有些局促:“大都时候的课都认真听了,但是习到四书,就觉得脑子不够用了。”

“其实你的进度也不慢,两年多从小班进到大班,可见你还是下了功夫的。”李彩凤道:“原先我是想让你做个女史的,但是如果你不想,可以暂时缓一缓学业,去宫正司进修一下,看看有没有当女官的潜力。”

“连珍珠、琥珀都能做女官,我凭什么不能啊?”白茅不服气道:“我一定比她们都做得好。”

“好好好,自从知道了萧女史的能耐,我就知道,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女史的。”李彩凤道:“让你学个四书都难,让你记那些典故、人名,你还不得愁死?”

白茅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时候萧氏倒是向李彩凤行礼,道:“娘娘,妾也有一事,想请娘娘恩准。”

“你说吧。”李彩凤道。

“此次选美,共计三百人入宫,除却最后阅选得封妃者,其他人,都是要充作宫人的。”萧氏道:“妾想请娘娘留意,这宫人之中是否有稍通文墨的,或是心思敏慧的,妾想收她们做弟子,将来留在宫中,侍奉后妃。”

“萧女史,你想回家了吗?”李彩凤忽然想到,女史和像徐姑姑那样的高级女官,在宫里服劳五六年就能回归父母,从与婚嫁。但是大多数都愿意留守,不愿回家了。女官老病而亡者,也可以归葬于父母家。

萧氏道:“妾是有这个念头。三月放归宫人的时候,妾族人也来信说,如果我愿意回去,就在象山旁边给我分出百亩良田,房屋也齐备着——族中出银子奉养我,还可以在族学里教授女弟子,妾亡故之后,按族中守贞的姑奶奶的例子,虽不能葬在父母身边,却能归葬象山脚下,时时仰望了。”

“这样的归宿很好了,”李彩凤喟叹道:“清明有人扫墓,总比在净乐堂焚化的好。”

“是。妾身在宫中四十年,故人故景,心有所念,”萧氏道:“与妾一同入宫的女史们,大多都亡故了。外廷的翰林学士们,名字都能工笔写于史书,但是妾的同侪,却籍籍无名——没人知道她们的才华其实不输于学士,但是这种才华,只能用于辅助妃嫔,不能有更广阔的空间,任我们施为了。”

“那可不一定,班婕妤、曹大家,还有上官婉儿,不都是女史出身的吗,”李彩凤笑道:“从今而后,未必没有能称量天下的女史。”

“借娘娘吉言,”萧氏也笑起来,道:“但愿妾还能看到。”

“你要亲教弟子,为什么不从内书堂里选拔呢?”李彩凤还有疑问。

“妾所见闻的内书堂里,往往是公公们极为用心而宫女子浑噩怠慢的情形。”萧氏道:“公公们用心,因为只有进了内书堂,才能有仕进前途,内书堂出来的太监,能进十二监,能接触到朝政,甚至能把握权力,干预朝政。”

“但是宫女子呢,”萧氏道:“宫女子学得再好,不过只是像妾一样的女史罢了,最多能引导宫中各事,有什么前途?所以宫女之中,认得字的少,精通书史的更是屈指可数。”

“你说的这个情况,需要改制一下,”李彩凤道:“她们是被女子无才就是德这话给洗脑了——我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提高她们学习的兴趣。”

“白茅,你记一下,不,你现在就去,”李彩凤忽然道:“去陈矩那儿跟他说,把识字的秀女都简拔/出来,登记造册,名单给我看——不许遗漏一个人。”

白茅应一声,退下了。

小门小户出来的女孩子,就算机灵,只要不识字,都成不了大事。

而李彩凤可以把各局各司的嬷嬷挑出刚正严明的出来,分派给这些有希望成为妃嫔的秀女——然后在宫里宣讲女诫、女则,早讲晚课,让她们都必须听了,李彩凤不信自己还能找到一个心计手腕能和自己匹敌的出来。

而那些识字的、懂道理的,李彩凤再留心查看,看这些人愿不愿意安安分分地当女史。

白茅让她不要选长得漂亮的——这个笨孩子,选美选不出个漂亮的,人人都会怀疑独霸六宫的李贵妃做手脚了。

“太子呢?”李彩凤问萧氏。

“太子在侧殿临大字,”萧氏道:“要妾去请过来吗?”

“不用,你把他身边服侍的张鲸叫过来,我有事吩咐。”

一会儿张鲸过来了,行了礼在一旁躬身道:“娘娘有何事吩咐?”

“张先生的课时,排到哪一天了?”李彩凤问。

“排到初四早上,”张鲸道:“哦,初二晚上张先生在文渊阁值守,不过没吩咐加晚课。”

“那就初二晚上去,你去就行了,寿哥儿不用去。”李彩凤拿出一本书,对张鲸道:“把这书交给张先生,就说我请他为这本书做直解。”

张鲸双手捧过来一看,居然是本东汉班昭撰写的《女诫》。

“娘娘是何用意?”张鲸不由问道。

“你不要多问,拿去照我的话说就行了,”李彩凤道:“张先生会知道是什么意思的。”

张鲸一头雾水地下去了。

李彩凤坐在酸枝木靠椅上,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宫廷女书是帝制时代宫中后后妃、女官和宫女诵读学习的女子教育书籍,这里面提倡的很多诸如卑下、曲从,都是李彩凤厌恶的——然而如今她却要用这些东西,禁锢住与她争宠的女人的头脑。

更重要的是,她要造势。

能编写闺阁教育书籍的女人,基本上都有着名正言顺的显赫地位。

李彩凤要借着这本书的重刊,让人们渐渐忽略她只是侧室的身份,而记住她作为太子生母的独特地位。

她还要看一看,张居正愿不愿意支持和巩固她的地位。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