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明)都人记 > 213 岸芷汀兰

213 岸芷汀兰(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2001 穿越之嫡女悍妃 导游爱情故事 论女神变男神可能性 天才小姐迷糊妃 姻缘断:妃乱大明 滴墨成锦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麻麻来自家政公司/生无可恋 王兄有过

隆庆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京师、乐亭地震。遵化、顺义等地震有声。

四月初六日,陕西西安、凤翔与庆阳、平凉、泾阳、咸阳、商陵等府县地震。

鄠县、盩屋、富平、白水、凤翔府、平凉府、庆阳府以及山西蒲州、河津、荣河等二省十三府州县同日俱震。

李彩凤和陈皇后暂住在西暖阁里,听着女史对地震灾情的奏闻。

“距乐亭县城二里的刘忭庄,地裂一处,宽一尺,长三丈余扬銮坨地裂宽一尺,长三丈,有黑水涌出。”女史萧氏把刚从东暖阁那里听闻的灾情详述了一遍,“迁安滦河岸裂,滦州屋瓦震动有声,经旬乃止。任丘地震如雷,楼屋皆动。”

“陕西尘灰蔽天,城无完室,余震不止。各村镇倒塌如平地,人畜死伤甚多。”萧氏道:“光咸宁、泾阳二县,就压死百姓二百余人。”

陈氏捂着胸口摆手道:“别说了,我听不得,听不得!”

灾情如火,州府县衙即使是星驰夜报,通政司的奏闻抵达京畿时,也到了四月十八日。

“那边议论了怎么赈灾吗?”李彩凤问道。

“礼科给事中何起鸣以西安等地震经月,压伤人民甚众,奏请赈恤,皇爷准许免二年粮税,户部奏请以本省织造羡余银八千八百三十两,并预备仓粮相兼赈济,”萧氏一一说道,丝毫无谬误:“命巡抚都御史张祉祭告西岳华山。”

“咱们大明的这机构运作,别的都好,就只一样,”李彩凤对陈氏道:“没有专门的赈灾机构,救灾工作全由户部来承担。这也不是回事。”

陈氏不懂这个,嗯嗯两声,问道:“户部尚书是谁?是他总理灾情吗?”

“户部尚书是葛守礼葛大人,确是他总理灾情。”萧氏道:“侍郎张居正张大人协理灾情。”

年初的时候,徐阶把身为吏部左侍郎的张居正改派到户部去,这其实是可以看做是师生间的一次妥协。

一来是张居正愿意放下吏部侍郎这么重要的职位,向徐阶表明自己不拉帮结派另起炉灶的心意,要知道,吏部这个考评、调派各级官吏的地方,是最好的结人脉的地方——而张居正主动放弃了,就是最大的诚意。

二来是徐阶同样认识到,大明的财政危机,已经濒临险境,到了非扭转不可的地步,他不得不慎而重之,再三考虑。

从人选的调用来看,确实可以看出徐阶的老成持重。

葛守礼是比徐阶还年长一岁的老臣,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坐了多年,制定簿式,减少科派,多有建树。

而自己的学生张居正,是个胆大心细、锐意改革的人。

一老一少,相互补益,既不过于激进,也不逡巡保守。

由此来看,徐阶确实有相才。

“两位大人怎么说?”李彩凤问道。

“张大人说,要诏发太仓银,停免夏税,”萧氏道:“葛大人说,不可把年财政全部用于救灾,不可重复嘉靖三十五年的亏空故事。”

李彩凤问道:“我不记得了,嘉靖三十五年财政亏空是多少来着?”

“嘉靖三十五年亏空一百八十六万两白银。”萧氏道。

“对,我记得那一年,是罕有地让广州开了市舶司的。“李彩凤回忆道:“入不敷出啊,但是跟海外的贸易没做上几笔,倒是让倭寇蜂拥而至了。”

“说道市舶司,”陈氏来了精神,对李彩凤道:“妹妹,你说这开关之后,到底好不好啊?”

“怎么了?”李彩凤奇怪道,陈氏什么时候关心这些事了。

“我娘家的兄弟,被人撺掇,跑到东南去了,说是贩卖货物去南洋!”陈氏气得捶胸道:“他跑到广州去了我才知道,根本管不着他了!”

“您不要忧心,”李彩凤安慰道:“咱们大明的产品诸如丝织品、瓷器、茶叶,确实在南洋、西洋走俏地紧呢,您兄弟啊,挺有眼光——这次指不定要赚一大笔呢。”

陈氏一下子欢悦起来:“可真?我只求他平平安安地,要那么多钱作甚。”

“天子都要开皇店皇庄呢,老百姓赚钱岂不理所应当?”李彩凤道:“民间贩卖货物出海,只除了铁器、火铳不让夹带,其他,都无妨。”

隆庆元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

李彩凤以为开关是个很大、很有争议的事情,一定会争论许久。

然而不是。

廷议开关,竟然是压倒性的优势——原来有识之士,经过倭寇的教训,都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闭关锁国的政策对王朝统治并无好处,反而会加剧海盗的兴起。

其实从嘉靖四十年开始,便由上到下地逐渐调整严禁民间私人海外贸易的政策。

新朝伊始,廷议过后,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南洋西洋,史称“隆庆开关”——

不久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李彩凤觉得,此时的大明,出现了一个最为全面、最为开放的格局。

当她听到另一个消息时,更加高兴。

她听到,官船、私船可以出海,能下西洋、下南洋,就是不能下东洋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大明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日本。若私自前往,则处以“通倭”之罪。

想当年,大海盗王直,居然能在日本成为诸侯之一,让织田信长都忌惮的角色。

忘了说了,现在的日本,处于“战国时代”。

国内乱成一团,等到丰臣秀吉统一日本,还要几十年呢。

其实想到这里,李彩凤虽然觉得不和日本通商很解气,但是也不由得有些可惜。

日本是个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的国家。

它的银矿、银山到处都是,储备量极大。

想到能用一船在大明并不怎么值钱的货物,换取一船真金白银回来——这样便宜的事儿,李彩凤当然想做。

可是现在却不是个好时机。

李彩凤心里盘算着,对陈氏道:“还是姐姐的娘家弟兄争气,我那兄弟就是笨得要死,脑袋一点儿也不灵光。我还想着,等您兄弟从南洋回来了,也带一带我那个不成器的兄弟,让他也跟着去捞点金回来。”

陈氏笑道:“还不知道能不能赚上钱呢,别到时配得血本无归了。”

“娘娘多想了,”李彩凤道:“您的兄弟到了海关那儿,只要稍稍亮出身份来,自有人采买好货物,就是让官船私贩一点东西,也没什么——”

“更何况,市舶司那里的镇守太监,早想着要给宫里卖个好了。”李彩凤笑道:“既然便宜,干嘛不领了人家的一片心呢。”

“瞧你说的,”陈氏笑道:“只要我这兄弟平安回来,我就把他叫到宫里来,让你看看。怎么样?”

“那可先谢谢姐姐了。”李彩凤笑道。

李彩凤转头看到萧氏还候在那里,便道:“你接着说,东暖阁那边,还说什么了?”

萧氏道:“首辅大人请奏如例修省,九卿道科许极言时政得失。”

李彩凤脸色沉下来:“陛下准了吗?”

“准了。”萧氏道。

陈氏看到李彩凤的神色,不由得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吗?”

“并无不妥。”李彩凤哼一声道:“就是咱们这位元翁啊,准备要再大开一次言路了。”

陈氏显然更加糊涂了:“广开言路,难道不是善政吗?”

“都说徐阶保护言路,果然名不虚传。”李彩凤道:“他开言路,得了好名声,让百官没有忌讳,想说什么都不加罪——真是转移矛盾的好办法啊。”

徐阶让百官上奏政事得失,一定有言官抨击隆庆帝,任何一点小毛病就会被无限放大,甚至可以让隆庆帝的私生活,赤/裸/裸地暴露在天下人的面前。

果然啊,徐阶是德行愈高可以与伊尹相提并论的贤相,而隆庆帝就成了可以与太甲同侪而论的无道之君了。

“等着吧,没多久就会有人拿你我说事了。”李彩凤笃定地对陈氏道:“我也想看看,外面的人,是怎么议论你我的。”

陈氏的表情很困惑,李彩凤却不能跟她细说了。

她的眼睛看到了陈氏乌黑的头上,寥寥无几的花钿簪环。

“是我对不起你,”李彩凤道:“我把宫中采买首饰的钱,都捐出去练兵了,银作局也没弄出新一批首饰来,让姐姐头上连个像样的首饰也无。”

“噢,”陈氏笑道:“那没事,我匣子里多的是——平常都嫌头上戴这些太沉了呢。”

“姐姐且再等一等,”李彩凤心里再次估摸了一下自己的计划,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道:“不到明年,宫中会有一大笔进项,到时候给姐姐好好填一填妆奁。”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