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彩袖殷勤(1 / 1)
三月初的晚上,隆庆帝在宫人的引导下,走进了永宁宫里。
迎接他的李彩凤不由得问道:“陛下怎么不坐肩舆?晚上的风大着呢。”
“听了一天的经筵,”隆庆帝晃了晃脑袋,笑道:“还看了校对好的《永乐大典》,脑子晕乎乎的,就想让冷风吹一吹。”
“那您可真勤勉。”李彩凤笑道:“不过身体要紧,下回可不能吹冷风了。”
两人携手走着,隆庆帝看到了殿角上悬挂的白色灯笼,眉头忽然微微皱了一下。
“怎么江氏那里的灯笼,是黄/色的?”隆庆帝问道。
“她不是怀着孕么,”李彩凤轻描淡写道:“刚除了孝,说是见着白/花/花一片不舒服,总是心惊肉跳的,生怕冲撞上什么。”
隆庆帝想起江贤妃这几日总是派人去东暖阁请他,那个能言善道的嬷嬷就说是贤妃娘娘身体弱,易招邪秽——只有借圣天子的龙气,才能百神辟易,晚上才能安寝。
他明明知道这是江菡耍的小把戏,但是依旧还是去了——且看觑她肚子里的孩子面上吧。今日被李彩凤提及,隆庆帝莫名有些心虚。
“她这样说了,我还怎么办,”李彩凤道:“我派人去尚服局司彩那里,给她多要了三十匹黄绫,让她包裹灯笼去吧,只要她看得舒心。”
“你也惯着她,”隆庆帝笑道:“她不过就是怀了个孩子罢了。”
“那您这么说了,我去把这黄绫要回来得了,”看着隆庆帝不好意思的神色,李彩凤故意道:“你就别得了便宜卖乖了,我可不吃这一套。”
等一个面生的宫人给落座的隆庆帝奉上牛乳,隆庆帝便道:“怎么不是你身边用的惯的人了?”
“胡嬷嬷啊,我让她总领尚宫局了,”李彩凤道:“白茅虽然这些年跟我学了些书,也认得几个字,但是让她当女史,水平还是不够。”
“我就安排她进内书堂,让里面的嬷嬷好好给她辅导功课,”李彩凤呷了一口滚热的奶/子,道:“等她学成了,就让她做女官。”
“这些新进来的都人、公公们,”李彩凤道:“且在我身边调/教几年,我再给他们安排用处。”
“不是还有两个身强力壮的,在你那里洒扫的人,”隆庆帝纳闷道:“这两个人干什么去了,总不会是相扑吧?”
人们都知道相扑运动是日本的国粹,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相扑,只不过叫法不一,有称“角抵”的,也有叫“争交”的,而且开展得还相当热闹,不仅有男人参赛,更有女流加盟,是坊间颇受欢迎的一种大众娱乐形式。
在宋朝的时候,相扑这项活动非常受欢迎。当时坊间出现诸如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一批女相扑竞技高手,堪称京城开封的一绝,是最能吸引看客眼球的一项娱乐表演。宋仁宗就因为爱好女子相扑而被司马光上书《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劝谏。
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了明朝。
明代以角抵为练兵活动之一。在民间,南方有“浪子相扑”,即清明踏青时在郊外摔跤;在宫里,也有女相扑手,只不过大都是流于形式,博后妃一笑,不像宋朝那样“裸/身相戏”。
因为珍珠、琥珀两个女人长得健壮,就是隆庆帝见了也时常忍俊不禁的,故此发问。
一殿的宫人都笑起来。
“您可真是的,好像她们真成了乐子一样,”李彩凤也笑道:“只不过生的壮实一点,却要被您这么取笑。”
“我可没让她们相扑去,”李彩凤道:“我就是安排她们去了司仗司。”
司仗司是干嘛的?
司仗掌羽舆仪卫之事,凡朝贺率女官擎执仪仗,典仗、掌仗佐之。
就是后妃出行,仪仗队里打伞撑仪仗的人。
果然需要身强力壮的女人才行。
“哈哈哈哈,”隆庆帝乐不可支,指着李彩凤半晌都说不出话来:“你果然了得!”
“都是潜邸的旧人,伺候我一向尽心,哪能不为她们着想呢?”李彩凤道:“就是那司仗司,设司仗二人,也是正五品的女官呢,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你说得对,你说得对,”隆庆帝也赞同:“伺候朕的人,朕也没有亏待他们。”
“陈宏,他是当之无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隆庆帝细数起来:“他一向中正勤敬,内外廷都信服的。”
“黄锦、陈洪、马森几个老人,”隆庆帝道:“都去了南京了,大内一下子空出许多职位来。”
“先帝时,匠役徐杲以营造躐官工部尚书,修卢沟桥,侵盗了上万两银子。”隆庆帝忽然道:“若非李芳上折子跟朕说了,朕还被蒙在鼓里呢。”
“他还面奏朕,情裁减上林苑监增设的皂隶,减光禄岁增米盐及工部物料,”隆庆帝称赞道:“所言句句合情合理,朕都依了他。”
李彩凤哦了一声,点头道:“这样忠直的宦官,和外廷的执事言官们所差无几了。”
“他是内官监的掌印,”隆庆帝道:“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冰窨这些地方,都需要心细的人才能胜任。朕就想着让他一直管着内官监,赐他银币,准许宫中乘轿。”
李彩凤道:“他也是升无可升了。再往上头,就是我这里出来的冯保管着的御马监了。”
隆庆帝看了看她,道:“冯保才三十多岁,却已经成了御马监的掌印——不是我压着他,他这个年纪,确实不能服众。“
在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和御马监是最值得重视的。
司礼监代皇帝审批阁票,与内阁对柄机要,实为“内相”;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
统领禁兵,使得御马监在内廷诸衙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明朝宦官参与军政事务的基础,也使御马监本身逐渐具备多种军事职能,并被视为内廷中的武职衙门。
禁兵,就是腾骧四卫及四卫、勇士营,六千五百余人的队伍,是由御马监掌印太监直接调配的。
御马监掌印太监还能提督京营及坐营、监枪,还可以当监军。
像武宗朝的御马监掌印太监张永,就曾作为监军,统京营兵三万暨各镇军马前往平定安化王的叛乱。
最后诛灭刘瑾,张永出了大力。
在隆庆新朝里,由于李彩凤的力荐,冯保出任了这个职位。
李彩凤本来是想让他入司礼监的。
但是隆庆帝就是不同意。
“御用监的掌印是谁?”李彩凤问道。
“是滕祥。”隆庆帝道:“他在先帝时候,就掌管御用监事,提督上林苑海子,提督西直房。朕见他还算老成持重,就让他继续干下去了。”
“那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是谁?”李彩凤接着问道。
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就是下一任的掌印太监,如同内阁中的次辅的地位一样。
“陈宏、高师傅各推荐了一个人出来,”隆庆帝道:“朕还在犹豫呢。”
“高师傅?”李彩凤惊讶道:“高师傅还有相熟的太监?”
自觉失言的李彩凤道:“我以为,除了陈宏,高师傅那样的性子,是不正眼看其他太监的。”
其实李彩凤想说的,是高拱居然干预了内政,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本朝自宣宗时候,臣权坐大,为保天子权柄,乃设司礼监制衡。官员受制于六部,六部受制于内阁,内阁受制于司礼监,司礼监受制于天子,天子得安。
司礼监太监的任免,从来都是帝王的权力。
就像武宗时期的刘瑾,外廷多少官员天天参劾他,都没有用。最后还是武宗自己下定了决心,铲除了他。
所以阁臣干预内廷,就像宦官干预朝政一样,都是不被允许的。
阁臣最多管一管天子的家事——什么给废后重新定谥号了,什么选秀、请太子出阁读书了等等。
干预朝政的宦官本朝出了几个,但是明面上,谁也不敢说自己干预朝政。
他们都是这么说的:“我们司礼监,只有批红之权,但是却都是天子口述——我们哪里懂得国家大事!”
高拱,怎么能推荐司礼监的人选呢?
关键是,隆庆帝似乎并不以为这是一种僭越。
他似乎真的有在考虑高拱推荐的人选。
即使知道高拱和隆庆帝的感情,李彩凤依然觉得高拱有了一种骤然而贵,贵极而骄的得意。
她感觉到了又能怎么样?
难道她还能对隆庆帝说不成?
李彩凤紧紧闭住了自己的嘴巴。
“除了司礼监太监的人选,高师傅还向我推荐了一个外廷的官员,说他明习实事,可堪大用,”隆庆帝兴致勃勃道:“我今日参加经筵,这个人便是讲官,我看他不仅深通经史,就是对边防兵事,也有独到的见解。”
“朝有遗贤,宰相之过,”李彩凤淡淡道:“能得高师傅器重的人,想必是非同寻常。”
“这人叫张四维,”隆庆帝道:“三十二年进士,还参与了《永乐大典》副本的抄摹工作。”
张四维!
李彩凤倒吸一口气,果然他是高拱的人吗。
怪道最后推翻张居正新政,原来他是被高拱提拔起来的。
“只可惜《世宗实录》的编纂官都满了,要不然能为他留一个位置的。”隆庆帝道。
三月二十九日,翰林院奉命纂修《世宗实录》,成国公朱希忠为监修官,徐阶、高拱、郭朴、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和赵贞吉、高仪都是总裁官。
在不久之前,礼部尚书陈以勤与吏部左侍郎张居正同时入阁,至此内阁已有六人,他们分别是首辅徐阶、次辅李春芳、郭朴、高拱、陈以勤、张居正。
这六人里,张居正和李春芳是徐阶的学生。
郭朴、陈以勤,都心向高拱。
内阁明争暗斗的大幕徐徐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