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明)都人记 > 165 朕闻上古

165 朕闻上古(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2001 穿越之嫡女悍妃 导游爱情故事 论女神变男神可能性 天才小姐迷糊妃 姻缘断:妃乱大明 滴墨成锦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麻麻来自家政公司/生无可恋 王兄有过

“在争权夺利之前,在没有生出不平的心之前,兄弟都是好好的,”裕王道:“其实仁宗实录里曾经有一个记载,说当年成祖还是燕王的时候,仁宗、汉王、赵王三兄弟被扣押在南京,夺了魏国公徐辉祖的马跑路。”

“然后跑到半途中,仁宗身体肥硕,马不堪负,不愿前行,后面又追兵甚急,”裕王道:“汉王便把自己的马给了仁宗,仁宗不愿要,三兄弟抱在一起嚎啕大哭,最后天不绝人,那马居然又愿意前行了。”

看着李彩凤惊讶的目光,裕王叹道:“是了,你所知道的,是汉王偷了魏国公的马,偷跑回来——这是宣宗平定汉王叛乱之后,改写的仁宗实录。”

“那个时候的三兄弟,如果被人追上了,是真的愿意同生共死吧,”裕王哽咽道:“后来好不容易拼来了富贵,却不能和睦地共享。”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在床上睡得正香的寿哥儿忽然也“呜呜”了两声,睁开了眼睛,无言地看着坐在他身边的父亲。

“你有了兄弟姐妹,要爱惜他们,”裕王轻轻地拍着寿哥儿,“不能像我一样,也不能像那三兄弟一样。”

“钟粹宫的靖妃,我们就代替四弟照顾她吧,”裕王缓缓道:“给她养老送终。”

寿哥儿是个顽皮性子,醒来了就不肯再轻易睡去,这时候的他已经会叫阿爹阿娘了,就一声一声可劲地叫唤,看到李彩凤过来作势要打的时候,就轱辘轱辘地翻到床脚,抱着脚丫子笑得流口水。

一岁半的寿哥儿很是聪明可爱,走路稳当,高兴起来会向前跑,抱到外面更是人来疯,学裕王打拳,还学小丫鬟端着水盆走路的样子,然后在丫鬟要抱他的时候,把人家刚梳整齐的环髻扯散。

大人说的话都能听懂——特别是饭桌上问他要吃哪个的时候,他会用手指指要吃的菜。

教他认一些简单的字,一天能记住二三十个——李彩凤不太敢继续教了,就买来插图版的三字经、孝经给他看着玩。

这个时候没有汉语拼音,识字用的是反切法。比如说“公”,反切上字为古,反切下字为红。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相拼就得到了gong字的读音。从东汉时期的许慎《说文解字》里面就有这样的拼音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只是寿哥儿念字、说话都是一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说,连在一起的长句子却很少说过。李彩凤一逮住机会就教他说长句子,然而寿哥儿这个小魔星就是不说。

她向裕王抱怨的时候,裕王却反过来说她操之过急:“他六岁就要请师傅教他读书了,以后日日苦读没有闲暇——你就不能让他现在好好玩?”

后世的孩子也是六七岁上学,人家的幼儿启蒙从三个月就开始了!李彩凤明面上没有辩驳,私下倒是把寿哥儿的教育抓得更紧了——看看裕王让寿哥儿站在他身上,把他的胸膛踩得咚咚作响就知道了,裕王简直就是慈父中的慈父。

不过李彩凤知道,寿哥儿是会说长句子的——就是今年的大年初一的时候,嘉靖帝让陈氏把孩子抱到西苑玩了一天。据陈氏回忆是这样的——

嘉靖帝把孩子抱在膝头,问陈氏:“我身边见过寿哥儿的人,都夸他聪慧,说他学了大半本三字经了,怎么我让他背一背,他却一个字也不肯说?”

陈氏便把寿哥儿不说长句的事儿讲了。

嘉靖帝倒也没说什么,哄着寿哥儿又玩了一会儿,然后翻开手边经厂库刚印出来的《孝经》,对寿哥儿念道:“朕闻上古,其风……”

没想到,嘉靖帝膝上的寿哥儿忽然也跟着脆脆地说了四个字:“朕闻上古!”

声音不大,而且充满了童稚,但是却惊住了满殿的人。

嘉靖帝是离得最近的人,自然听得清清楚楚,他龙颜大悦,对不知所措的众人道:“自黄河水清、白鹿嘉符之后,于斯祥瑞为最也!”

嘉靖帝这一辈子,笃信道教,笃信祥瑞,可是在他心里,也只有两件事是真的算是祥瑞,而中间无数臣民进献的五色芝、五色龟等等,在他的心里都没有特别重视。

嘉靖三年的黄河水清,普天之下都是心服口服的。那个时候嘉靖帝破旧立新多行善政,天下风气为之一变。

而胡宗宪一前一后送上的一公一母两只白鹿,就像徐渭在贺文中写的那样“乃知麋鹿之群,别有神仙之品,历一千岁始化而苍,又五百年乃更为白……必有明圣之君,躬修玄默之道,保和性命,契合始初,然后斯祥可得而致”。

没想到今日嘉靖帝却亲口说,除了那两个,我的孙子今日所说的“朕闻上古”,是第三件大大的祥瑞。

“朕闻上古”是唐玄宗李隆基撰写的《孝经注》开篇第一句: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

寿哥儿可算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

但是回到府里,他又成了不说长话,只会蹦字的魔星。

“赶紧给他寻个伴伴,这些嬷嬷保姆,哪个不惯着他?”李彩凤郁闷道:“我让他到院子里玩,两个人不错眼地看着,难道还不够吗?在自己家院子里,居然前呼后拥十几个人,这是王公出巡吗?稍微跑几步,他们就大呼小叫的,这是要把寿哥儿养出个娇小姐的脾性不成?”

李彩凤说起来就来气,这些人哪里是看孩子,简直就是捧着个和氏璧随侯珠,比自己这个亲生母亲还溺爱孩子。且看看农村乡下摸爬滚打长大的孩子,那个不是壮得像头牛一样?偏偏皇室的子孙就这么难养,可见还是有原因的。

李彩凤发现这样的情况还不止这一条——原先她对这些嬷嬷乳保们叮嘱过,寿哥儿爱吃糖,不要给。李彩凤每天给寿哥儿规定好了酥糖的份量,督促他用盐水漱口,就是不让他生龋齿,况且寿哥儿的牙还没长全,只有十八颗。

可是有一次李彩凤就无意间看到了寿哥儿歪缠乳母要糖的一幕,这小混蛋完全不是在自己面前那种娇憨,他缠了几回,见乳母不给,居然发了脾气,拍掉乳母要来抱他的手,说:“保保,坏!不-要-你!”

寿哥儿把身边服侍他的人都叫保保,就是乳保的意思。他已经完全清楚自己在她们中的地位——果然,这种稚嫩的威胁一出来,乳母就慌了,她也是怕寿哥儿在李彩凤面前露出什么不喜欢她的神色来,就真的把手中的酥糖给了寿哥儿。

李彩凤气得不得了。

一是气这些乳母为了讨好寿哥儿可以罔顾自己的话;二是寿哥儿这个孩子,聪明是聪明,但是李彩凤宁愿他不聪明。

第一项好解决,李彩凤当场就辞退了这个乳母,把原因告诉后院里的所有人。然后再次重申自己的命令——对寿哥儿不能一味地纵容溺爱,同样的,如果寿哥儿敢威胁你,就来找我李彩凤,我给你做主。

第二项就是对未来皇帝的教育问题了——李彩凤看着泪汪汪的寿哥儿,心中也明白,他恐怕并不知道自己哪个地方做错了。

“你想吃糖,为什么不找娘呢?”李彩凤先问道。

“一天,一块。”寿哥儿垂头丧气道。

李彩凤就从盘子里拿了一块酥糖放到他手上:“现在呢?”

寿哥儿忽闪着大眼睛,“一天,两块?”

“你来找娘,娘就会考虑一天能不能多给你一块,”李彩凤看着寿哥儿的眼睛,道:“你去找她们,她们是不能多给你一块的。懂么?”

李彩凤要杜绝他随意向下人伸手要东西的坏毛病,这个毛病改不过来,将来寿哥儿就会把天下人当成是乳母一样,认为供养他是应当应分的事情。

李彩凤环顾着四周低头不语的乳保,第一次感到深深的鸿沟。这些人能给寿哥儿关爱,但是不能给他人生道路上的良言劝益——哪怕是大伴,都能给他一些教导。

皇子的大伴,都是内书堂进修过的,必然是深通经典,本朝虽然有王振刘瑾这样祸国殃民的人,却也出了怀恩何鼎几个忠直敢言的宦官。

所以说,冯保啊,你在哪里呢?李彩凤请尚美人帮忙,希望她留意发配到南京的宦官,尚薇也确实尽心打听了,但是南京也是都城,里面的宦官也多,数千人中打听一人,确实是件困难的事情。

李彩凤暂时顾不上冯保的事——正月初九日,景王病死,无子,妃还北京,封地撤销。

她想起裕王对她说的:“刘氏(景王妃)早已经去了,四弟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据说是跟着生母到了京城,宗人府给她们娘几个安排了住处,你跟陈氏说一说,不要断了情分。”

而她从沈贵妃那里听到的是,这个给景王生了女儿的侍妾,就是武招弟。

李彩凤的心中早都不恨了,她只是难以释怀。她不知道自己该以怎样的面目去见她,而她又会以怎样的面目见自己。

恐怕真是——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