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明)都人记 > 159 易弁而钗

159 易弁而钗(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2001 穿越之嫡女悍妃 导游爱情故事 论女神变男神可能性 天才小姐迷糊妃 姻缘断:妃乱大明 滴墨成锦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麻麻来自家政公司/生无可恋 王兄有过

“殿下,我的父亲也年老了,”李彩凤哽咽起来:“我娘早逝,他再没续娶,没有人照顾他——自我来了王府,就再没有他的消息了。”

“如今托寿哥儿的福,也有了爵位了,我想把他接到京里来,好好享享福。”李彩凤盼望地看着他:“漷县虽然离京近,但是做儿女的,有了孩子之后才明白父母倚门而望的悬盼,我不想让自己遗憾。”

裕王转过头来看着她,眼底是显而易见的温柔。

他微笑着摸了摸李彩凤盘起来的髻:“那就接过来。难为你跟着我这么几年了,却从不敢提起。”

“如今历经了磨难,合该是共享富贵的时候了。”裕王道:“也让寿哥儿见见外家。”

李彩凤把脸埋在他宽厚的胸膛上,眼泪簌簌地落下。

有了孩子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起来,寿哥儿这个孩子的降临,改变了许多人。

自从嘉靖帝赐下名来,府里的好事一桩接着一桩。先是在沈贵妃的授意下,裕王向宗人府上折子请封李彩凤的批示下来了,她终于从七品的孺人,母以子贵一跃成为了正二品的夫人。

寿哥儿的百日办得很盛大,宫中传下旨意让以裕王世子的礼仪来办,那一天宾客盈门熙熙攘攘,然而众多达官显贵中,只有高拱和陈以勤是从正门走进去的。

“以前啊,哪怕是来一个不入流的小吏,王爷都会开正门,站在台阶上把他迎进去。”陈氏感叹道:“今天这些奉承的人们,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从来没有拜会过,也没有伸出援手。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他们也就不值得从正门进。”

没有什么不妥的,裕王终于得到了嘉靖帝的承认,他已经是没有太子封号的太子了。如今的裕王,在嘉靖帝的示意下,在六部衙门里观政,积累经验。

高拱和陈以勤是裕王的老师,他们是最乐于见到裕王得势的。高拱的礼物是他在京里的玉匠轩订制的一柄玉如意,李彩凤估摸了一下价钱,大概是高拱七八个月的俸禄。

这些还礼情的事情以后再说,眼前她关心的是陈王妃的态度。

毕竟陈氏是王妃,年轻还没生孩子——除了来自后世的李彩凤知道她一辈子无子,其他人看她的眼光都是比较复杂的。想来也是,寿哥儿受到这么大的礼遇,将来陈氏要是生了嫡子,要怎么面对这么尴尬的场面?

更何况,一个妾室的父亲封了伯爵,而正牌夫人的父亲却只能靠着恩荫混着锦衣卫的虚职?

然而陈氏却从来没有在意过这些风言风语,反而真心地喜欢寿哥儿。她有时候甚至不待李彩凤抱着孩子向她请安,自己就跑到李彩凤的院子里来看孩子了。

“你说封伯爵的事儿啊,”陈氏摇着拨浪鼓逗弄寿哥儿,毫不在意道:“你诞育子嗣有功,爵以赏功——封你父亲是应该的。这两天我也听到外头的闲言碎语,说什么乱了嫡庶的,其实就是巴不得咱们好过。先不说我爹是什么人,自我娘去世之后,那就是四五个姨娘也拴不住地往勾栏院地跑,这也罢了,他还被人引着往那帘子胡同钻——简直是要了命了!我哪儿还敢留他在京,赶紧送回老家吧!你说要是得个什么爵位进了京,这回我还能管得住吗?”

“帘子胡同是什么地儿?”李彩凤疑惑道。

“嗨,说出来污耳朵,”陈氏忽然来了兴趣,跟李彩凤咬耳朵道:“听这名儿你也知道,那地儿原来是为皇宫内制作帘子,严冬时使用的棉帘、毡子帘、皮帘、蒲草帘;夏暑天用的竹帘、纱帘或珠帘都是那里做出来运进宫的。地安门内大街路东,旧黄化门大街迤北的一个胡同,就是帘子胡同。”

“然后呢——总不见着一直是做帘子的地方吧?”李彩凤下意识觉得这地方不是啥好地方。

“如今那里住着的,尽是些从全国各地物色而来的娈童少年,个个妖冶非常,”陈氏居然有些神往的样子:“专供闲得无聊的王公贵族中幸玩。听说几个头牌真是如珠似玉、皆晓翰墨,比扬州苏州那些地方的当红妓*子还要金贵!”

本朝取消了唐宋一直实行的官妓承应制度,官员不能再合法公开地狎妓宿娼,而这一规定在京中执行得最为严格。女色既然受到限制,男色便相应地发展起来,导致这些南风馆四处林立,这些娈童“自忘其为须眉,亦习□□之故技。出局陪酒,留宿茶园,居然易弁而钗。”

李彩凤听得倒吸一口气,她不着痕迹地打量陈氏,发现她的神往只是一种好奇和对这些人才华上的的钦佩,便道:“如此这般,那这些王公贵族家中的妻妾们,难道不——”

“男男之间,又不能生出孩子来,”陈氏啧啧几声,不以为意道:“况且更不能纳进来,只不过新鲜那么几年,待这些小倌儿长大了,就自谋前程去了——本就是各有所图逢场作戏的事儿,谁会计较那么深呢?”

李彩凤听了不禁暗叹一声,果然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观念是大大的不同啊。

不顾看陈氏没有丝毫不满的样子,她也就放下了这事儿,转而纠结另一件事了。

等到晚上裕王来的时候,李彩凤就对他说:“如今寿哥儿身边的保姆齐备了,都是贵妃娘娘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我再没有不放心的了。只是还有一事,不知道宫里的意思。”

裕王问她,李彩凤就道:“我想给寿哥儿寻个伴伴。”

伴伴,或是大伴,老一点儿的还可以称呼老伴,顾名思义,就是陪伴在皇子皇孙身边的宦官,这些人负责督育引导,待皇子长成之后特见亲用,朝夕不离。

武宗时期权倾天下的宦官刘瑾,和扳倒他的谷大用之流就是孝宗特别为儿子选出来的大伴,“八虎”在依附上武宗之前其实都不是大珰权宦,而在武宗即位之后,内廷二十四管事衙门的重要职位都被他们包揽了。

其实嘉靖帝身边的黄锦就是他的伴伴,然而黄锦年纪比嘉靖帝还要小,嘉靖帝也就不好意思这么称呼他,不过性质是差不多的。

李彩凤自从知道自己这个寿哥儿是将来的万历帝之后,她就一直在思考构成万历初年铁三角格局的其他两个人在哪儿呢?

张居正她还没有见到,但是冯保,她有一个很不敢置信的推测——在宫廷里与自己一起受难的那个尚膳监的大珰冯宝,她以为的“冯宝”,八成就是自己日后将要重用的亲信。

确实是疏忽了,李彩凤心道,“保”这个字居然被轻忽过去,没有仔细思考,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是这个冯保,那就真是天意了。

造化,冯保这人通翰墨,亦有权谋,与自己还有前缘,更何况,李彩凤深知他的野心,是不会屈就在孝陵司一辈子的香的——等嘉靖这一朝过去,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回来了,李彩凤知道,嘉靖遗诏是谁拟写的,又写了些什么。

徐阶,张居正!

“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

自我继位到现在,因为进谏获罪的众位大臣,还活着的就找来做官,死的给抚恤,关在牢里的释放且官复原职。

冯保当时的罪名本就是莫须有,召回宫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冯保在宫里的时间不短,总会有亲信把他从南京捞回来的,李彩凤皱眉暗道,但是如果是自己把他捞出来,就会大大的不一样。

这就是市恩的大好机会,挽救他的仕途,还给他提供往上爬的最大的、别人挤破头想要攀上的皇子伴伴的身份。

没错,从一开始,李彩凤就想把这个伴伴的身份给冯保。

这一回,希望你我都善始善终。

“寿哥儿还太小了,”裕王笑起来:“六岁出阁读书之前,都不需要伴伴。”

李彩凤心里惊讶,嘴上却道:“您可别跟我开玩笑——寿哥儿可不能长在我们妇人的手上,养出个唯唯诺诺的性子来。”

“我没逗你,我也是六岁才有的伴伴,”裕王道:“不过早一点瞄上人是对的,年轻的,还要通翰墨、品行都要好的伴伴可不好找,内廷也要争斗一番。”

“瞧您说的,好像我们寿哥儿是香饽饽一样,都抢来着,”李彩凤好笑道:“他只是皇爷的一个孙子罢了。”

“他是皇爷当今唯一的孙子,皇长孙,”裕王正色道:“明眼人都知道跟着他是什么前途,自然也要挤破头的往他身边来。”

李彩凤有点不高兴:“那这么说,没我们什么事了,都是内廷选好了再给我们寿哥儿送过来——保姆我没插上手,怎么伴伴也不许我过问一声?”

裕王哈哈大笑起来,他揽过李彩凤的肩膀,安慰道:“怎么还耍小性子?这样吧,伴伴的人选你自己找门路挑吧,挑你称心如意的——寿哥儿没长成之前,这伴伴其实也要听你的话,伺候你呢,”他想到什么,语重心长道:“当年武宗的大伴们就是没挑好,离间了和昭圣太后的感情,我不愿这样的事情重演,所以你挑的大伴,生杀之权都在你手中。”

李彩凤这才心满意足了,她也不愁没有门路——只要她微微露出风儿来,自然有人给她说项,她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打听那个被发配到南京守陵的冯保的下落了,这才是李彩凤的真正目的。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