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单刀直入(1 / 1)
深夜,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
陆绎凝视着脚下匍匐着的、浑身遍体鳞伤的人,缓缓道:“这只是孩儿们的例行公事。要知道,进了咱们锦衣卫,不死也要脱层皮。”
“看看你身后,十八般刑具,桩桩件件都是好东西。”陆绎嘴角浮起一丝冷漠的笑容:“百五十年了,只有一个人是真好汉,硬是熬过来了——也不瞒你,这人就是杨继盛。我们锦衣卫的兄弟们都佩服他。”
“你们、你们不敢弄死我的,”蓝道行磔磔笑道:“你们都没弄明白皇上的意思。”
“蓝神仙,我想你也没弄懂我的意思。”陆绎道:“你看看这个。”
他走到一座刑具的前面,用手摸了摸:“这个就是为你准备的枷锁,不过还是有点玄妙的。”他面无表情道:“是用三百斤的生铁浇筑而成的,戴到你脖子上,不出三天,你就会活活累死——或者说,是气憋而死的。”
“你的丹药吃死了我父亲,”陆绎蹲下身来看着蓝道行:“不管皇上是什么意思,或是有哪位手眼通天的人要保你——都没用。我现在弄死你,大义上就是为父报仇,皇上只会更加心疼我。”
“现在,告诉我,你愿意说实话了吗?”
蓝道行忽然哈哈哈笑得背过气去,好半晌才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陆小爷,你倒也得了三分真传。”
“你也不必这么逼迫我。”蓝道行用破烂的衣衫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我确实没有害你父亲。”
“我用的丹方都是我师父陶天师留下来的,”他道:“他用这方子炼出来的丹药,皇上都吃了二十年了,不仅没有你所谓的丹毒,甚至还让皇上出现了寒暑不侵的神验。”
“还有在西苑入值的诸位大人们,”他细细数道:“严嵩、徐阶、吴山、朱希忠、袁炜、李春芳,都蒙皇上赐丹的,也没有一个吃出毛病的。”
陆绎轻声道:“还有呢?还有谁侍药呢?”
“还有几个勋贵之后。”蓝道行奇怪道:“英国公世子,成国公世子……”
“严嵩的长孙严鸿,也能进西苑侍药吗?”陆绎直接问道。
蓝道行眨了眨眼:“严嵩老迈,严世蕃为皇帝不喜,严嵩就让自己的孙子进西苑,好时时陪伴在皇帝身边,耳目情报,一览无遗。”
“就是这个严鸿,”陆绎微微笑起来,从桌子上拿了一张轻飘飘的纸张给他看:“他指认你暗地里在丹药中添了东西,而那丹药本来是进给陛下的,却阴差阳错地被陛下赐给了我父亲。”
“什么?”蓝道行这回是真的惊讶了:“他说我往里面加了什么?”
“乌头。”陆绎死死地盯着他的眼睛。
“啊呸!”蓝道行一口唾沫唾到地上:“我/日/他祖宗!”
“我是活腻歪了才往陛下的丹药里加这种剧毒的东西吧!”蓝道行又气又好笑:“再说,我从哪里搞到乌头这东西呢?”
“这可有点意思了,”陆绎又抽出一张纸来给他看:“你的那位好师弟——王天师,说你曾指使大高玄殿的道士们到药铺里采买大批量的乌头。”
“什么好师弟,我师父就我一个入门弟子,其他都是外——”蓝道行忽然一个哆嗦:“王金他、他说什么?”
陆绎用冰冷的语调重复了一遍,蓝道行的心里升起一团凄凉——他明明一字字听得明明白白,但又像是什么都没听明白:“我师父虽然没收他当弟子,可也教他了不比我少的东西,把他推荐给皇帝,走之前还嘱咐我们清静自守、同气连枝……”
“蓝神仙,我叫你这个名儿真是好听地很,”陆绎一巴掌呼扇到蓝道行的脸上:“现在是人证、物证都全了——十一月四日送到我府上的丹药,确确实实是添了乌头的!你密谋杀害皇帝,却阴差阳错地害了我父亲!我现在可以一刀结果了你,不、不,我要让你活受,让你把这千般酷刑一一尝过,方才解我心头之恨!”
“那你还审个什么?你已经给我定了罪了。”蓝道行擦了擦嘴边溢出的血沫子,哈哈笑道:“要我说,陆炳有你这样的草包儿子,真是让人笑掉了大牙!亏得我刚还觉着你和他像呢,真是走眼、走眼啊!”
陆绎忍不住□□绣春刀,他赤着眼睛看着蓝道行,恨不得上去一刀了事。
“你也不想想,用你的脚趾头好好想想,”蓝道行笑够了才上气不接下气道:“我有什么道理,要去杀害皇帝?”
“什么道理?”陆绎恶狠狠道:“壬寅的时候,那帮子宫女杀害皇帝,有什么道理?”
“哦,我明白了,”蓝道行慢慢道:“你是觉得有人指使我。”
“如果不是为了问出你背后的人,”陆绎道:“你觉得我还跟你虚与委蛇个什么?你还能活到现在?”
蓝道行背靠在墙上喘了几口气道:“你竟然不知道?陆小爷,你竟然不知道!”
最后完全是惊叹了,他也没想到陆炳竟然真的没告诉他。
他是谁的人,真的不是个秘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蓝道行虽然是陶仲文的入室弟子,但是最拿手的并不是炼丹药,而是一门独特的把戏——扶乩。
什么叫扶乩?
扶乩,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扶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这种人被为鸾生或乩身。神明会附身在鸾生身上,写出一些字迹,以传达神明的想法。信徒通过这种方式,与神灵沟通,以了解神灵的意思。
扶乩要准备带有细沙的木盘,没有细沙,可用灰土代替。乩笔插在一个筲箕上,圈上固定一支乩笔。扶乩时乩人拿着乩笔不停地在沙盘上写字,口中念某某神灵附降在身——依法请神,写出的文字作为神的启示,或与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与人处方。
扶乩多请紫姑神,而蓝道行愣是玩出了新花样——他不仅请紫姑,还请吕祖、真武大帝、甚至是关公下凡。可以说,蓝道行这一手扶乩耍得出神入化,每每都能说到嘉靖帝的心坎上,为皇帝答疑解惑。
难道他真的能通神不成?当然不是。
《明史·佞幸传·蓝道行》明确记载:“帝咎中官秽亵,中官惧,交通道行,启视而后焚,答始称旨。”
是宦官们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若论谁对嘉靖帝的心思最了解的,莫过于日日陪伴他身边的宦官们。虽说是天心难测,但是嘉靖帝也是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隐藏的住自己的真实想法的。
嘉靖帝的想法被宦官们查知,偷偷告诉蓝道行,蓝道行再假借神仙的口吻回答,果然让嘉靖帝龙颜大悦。
而有一日蓝道行在扶乩时称“今日有奸臣奏事”,刚好严嵩路过。由此嘉靖帝对严嵩开始产生厌恶之感。
这可不是宦官教他的。
那是谁呢?答案呼之欲出。
徐阶。
能在西苑伴驾,和蓝道行有所接触的,无非就是用手指头数的过来的那几个罢了。吴山老而思退,袁炜、李春芳都是天子门生,嘉靖帝一手提拔上来的,一个警敏一个忠厚,惯会明哲保身作壁上观。剩下来的成国公、英国公等人,都是铁打的饭碗,说实话,只要大明朝不灭亡,谁主政谁秉国,他们都不关心。
像这样有能力和严嵩叫板,且有像苍蝇一样时不时过来恶心一下敌人的手段的人,也只有徐阶了。
陆炳倒是也不惧严嵩,只是他的手段却不是这样的——他向来是一个只在最后关头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人,而在此之前,他永远都会按兵不动。
“你不知道我背后是谁,”蓝道行悠悠道:“那你知道,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佥事刘聚成是谁的人吗?”
陆绎长大了嘴巴,终于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来。
他当然知道刘聚成是谁的人!
如果真如蓝道行所说,是那个人指使他的话,就可以解释严鸿构陷他的原因了。
“那药里确实有乌头——”陆绎咬牙道:“你休要骗我。”
“唉,自相残杀,懂吗?”蓝道行木然道:“真是羞耻。”
要说这道教,在国朝算是极为兴盛的。虽然明初有朱元璋崇佛,明末有心学的崛起,但是道士确是最贴合皇家的存在——好几位帝王,是根本离不开道家的房中术和丹药呢。
作为道士,陪伴在帝王身边,有什么好处呢?
当然有,还不少。
像天师邵元节、陶仲文,被敕封统辖京师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还能封妻荫子,富贵终身。
先不说其他的,总领天下道教,让天下的牛鼻子老道都乖乖俯首听命的权威,谁人不想要呢?
蓝道行和王金自然要争一争了。虽然两人明争暗斗交手了不少回合,但是蓝道行却没想到王金会这么阴毒,连一条活路也不给他留。
陆绎的问话也有点意思——
可以看出,他陆绎确确实实不如他老子陆炳了。要是陆炳在这里,一定不为所动,还会抓着那话音问道:“徐阶能给你什么好处,让你死心塌地地为他卖命?”
这样就能顺藤摸瓜地查知到蓝道行唯一的弱点了。
但是如同陆炳所说的,还是太嫩了。
所以这场谈话的主动权竟然握到了蓝道行手里,他忽然呲牙咧嘴地一笑:“陆绎,难道你父亲没告诉你,你陆家的满门富贵从何而来?”
等到许久之后,望着陆绎踉跄的背影,蓝道行不屑道:“跟他老子相比,真是差得远了。”
远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