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明)都人记 > 126 愁肠百结

126 愁肠百结(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2001 穿越之嫡女悍妃 导游爱情故事 论女神变男神可能性 天才小姐迷糊妃 姻缘断:妃乱大明 滴墨成锦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麻麻来自家政公司/生无可恋 王兄有过

为了不被埋怨,裕王决定先发制人:“你睡觉嘴巴吧唧的声儿太大了!我睡得好好的,居然被你给吵醒了!”他看到李彩凤思索的神情之后,干脆接着忽悠道:“你说,是不是梦到眼前一桌的好饭菜,吃得正欢实呢?”

李彩凤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梦中的水果实在是太香甜了,她现在还记得葡萄晶莹剔透的果肉呢。看来果然是自己吵醒了别人,怪道他要掐我呢,只好含糊道:“辣什么,里脚型偶不僧吗?干嘛哈我?”

那什么,你叫醒我不行吗?干嘛掐我?

虽然说的像是西洋话,但是心虚的裕王竟然都听懂了。他一看果然有门,更加理直气壮道:“我叫醒你肯定得落埋怨,还不如掐一把,不让你在梦里吃东西。”

李彩凤觉得自己这舌头,伤得真心冤……

裕王也觉得自己这一把掐的。真心冤……

白茅从外头敲了一整块冰,又把冰碾开,去了尖锐的冰渣,才让李彩凤含在口中。

李彩凤觉得这冰一入口,疼痛就立马缓解了许多,心里对裕王的怨气也减了许多。

“现在是几更天了?”裕王问道。

胡嬷嬷仔细听了听外头的梆子声,回道:“初更三刻。”

“还早着呢,刚睡下没多久嘛,”裕王搓着手道:“把火盆端过来,咱们凑近一点说话。”

白茅和胡嬷嬷依言端近了火盆,裕王趿着鞋子走过来,先安慰了李彩凤几句:“牙齿和舌头虽是亲兄弟,也还有打架的时候呢,你这点小伤,都不用涂药的,明早上差不多就不疼了,过几天就没事了。”

当然还是要补偿一下的,裕王看着李彩凤愤怒的眸子,摸摸鼻子道:“库房里还有一个大钟,是西洋摆件儿,稀奇着呢。看时间可方便,”说着喋喋不休地比划道:“这么大、这么高……上面刻工可华丽了,镶着各色宝石……能自动发声,上面十二个点儿,表指一指到正点那,就自己叫一声……平常时候不叫,滴滴答答地……”

不是吧?李彩凤这回是真的震惊了,难道是西方的自鸣钟?

不是说自鸣钟是万历年间才传进来的吗?好像是一个挺有名的传教士献上的,名字好熟悉啊,就在嘴边,可是就是说不出来。

问题是,这个时候居然有传教士来华夏吗?不是说前几天倭寇又跑去了广东,战火不休的,难道不应该封锁着港口,这样传教士居然也能进来?

只听裕王大手一挥道:“就给你了,放你屋里。让你也瞧瞧这稀罕物事。”

胡嬷嬷和白茅听得云里雾里,她们虽然高兴,但是毕竟还是没有亲眼看见过,不知道这玩意的价值,还以为就是稍微珍贵一点的物什,可能就和漏刻一样,毕竟都是看时间的东西,她们的想象还是有限的。

可是李彩凤知道这钟表的价值啊,很有可能是第一台流进中土的自鸣钟,李彩凤怎么能不惊讶、不疑惑呢?

自鸣钟又叫什么,机械钟,可谓是14世纪欧洲先进工艺的集大成者,在这一口钟上,有着伽利略对单摆的精确研究,有螺旋弹簧的发明和发条装置的应用——不同于日晷和漏刻的模糊概念,时间这种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无形标准,第一次有了形象化的描述。

李彩凤试探地问道:“真四闻所未闻……就连宫你,恐怕度没有则样的好东西捏!殿哈,恁是怎么得来的捏?”

虽然还是口齿不清,但是好歹大家都听明白了意思。

裕王脸色一顿,缓缓道:“是江南的一位朋友送给我的。运到京里来,很是花费了一番力气呢。”

李彩凤的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裕王这话儿,含义可多着呢。

江南的朋友,第一,这人身处江南;第二,裕王恐怕还真把他当朋友看——如果只是一般人,他就会说是江南那边的官员、江南那边的人;要是奴仆,就会说底下人在江南弄到的——都没有这么说,可见这个被裕王视作朋友的人,不仅淘到了一件难得的稀罕物,而且手段通天,居然丝毫没有引人注目地运到了裕王府里!

这人究竟是谁呢?在历史上有名吗?李彩凤忽然想到,万历年间的江南是文化昌盛、百家争鸣的地方,不仅大兴王学,还有各种学派、各种书院,风气也特别开放,甚至出现了反帝制、反封建的思想,同时西洋的学说也随传教士进入了这片沃土,也发展出了一批学者和信徒。

如果这个人真的和西洋人接触过的话,有没有可能做一个大胆的猜想,他看到了西方值得学习的地方,送来的自鸣钟不光是为了让裕王赏玩,而且更是要裕王见识一下西方的机械工艺制作,这可比中国强多了!

那么这样说来,他也许算的上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了!

“我们汉人,从来没有因循守旧过。我们的心海,能包容这世上的一切东西。哪怕和咱们老祖宗教的不一样,可我们从来没有一棍子打死。有的东西,我们虽然嗤之以鼻,却依旧给了他们生存的土壤。”

李彩凤想起徐姑姑说的话,这个时候我们是热爱学习的,我们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熏陶,像这口自鸣钟,就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想想也是,这种机械工艺精品,我们完全可以拆开仔细分析研究,然后掌握这门技术。就像巡检何儒仿造出西班牙葡萄牙的弗朗机炮一样,我们对于先进技术和文化,是并不抗拒的。

只有对自己信心不足的人,才拒绝和外界的一切接触。

我们让日本人学去了唐刀的制作工艺,让朝鲜人学去了棉茧纸的技术,即使这些好东西,已经绝迹于中国,但是我们却将本国的文化成功输出。

反过来,别人低着头学习我们的好东西,我们也能心平气和地学习他们的好东西——只是这种大好的环境,终究是随着明朝的落幕而逝去了。

后世的清廷能不闭关锁国、焚毁图书吗?不闭关锁国,就会发现国外的科技文化的先进已远超中国。不焚毁图书,就会在书里看到战国人们使用的滑轮技术,唐朝人们使用的日耕八百里的曲辕犁,诸葛亮的机械□□连发数十箭,华佗最先开始了外科手术,张衡居然制作出预测地震的仪器来!

只有书籍能记录昔日的辉煌,只有满族人干得出烧毁汉人结晶的事情。

李彩凤越想脑子越乱,她真的宁愿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几十年后甲申国难,不知道女真崛起,不知道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还要在列强的铁蹄下被践踏几十年。

干脆把我一棒子敲傻了算了!这样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用再夜夜悬心,愁肠百结了!

等到第二天库房的人把这架自鸣钟送到她的屋子里的时候,别说是白茅和胡嬷嬷了,就连李淑人和江菡都惊动了,闻讯而来,见到这架金灿灿的钟,无不啧啧称奇。

“现在还没有走呢——要打开这钟的琉璃门,用一把铜钥匙一下一下地拧着自鸣钟的发条,一个钟点一个钟点地对着时辰。”这个太监解释道:“咱们都还不太会弄,还要等着专人过来。”

李彩凤隐约觉得,会上发条的那个专人,就是弄来这口钟的人。

也无怪屋子里的人惊叹、府中大大小小的人都在院子里东张西望了,这口自鸣钟上面是尖塔形的,十二时刻的表盘和现在差不多,就是这口钟上的数字采用的罗马数字,而不是阿拉伯数字。表盘的背景是基督教的信奉者们在向天使祈祷,几个天使被云彩遮挡了,只要圣洁的翅膀若隐若现。

底下方方正正像一口匣子,里面是单摆规规矩矩、一点没有差错地来回摆动着。整个钟表采用鎏金工艺,镶嵌着细碎的宝石,只要有一点点光射到上面,都会折射出五彩的光辉来。

李彩凤忽然想到后世的《红楼梦》里,也有一段关于自鸣钟的描写:

刘老老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罗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似的,却不住的乱晃,刘老老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呢?”正发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吓得不住的展眼儿。接着一连又是□□下,欲待问时,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

李淑人和她坐在榻上看着满院子的小厮仆婢全围着那口自鸣钟看,不由笑道:“这西洋的物件确实精巧,听说上了什么发条,这钟就会自己鸣叫报时。”她对李彩凤道:“我记得这东西放在库房了已经很久了,殿下怎么会突然想起来送到你院子了?”

“他对不起我哩,把我的舌头弄烂哩。”李彩凤早上醒来,舌头果然不太疼了,话也能说清楚了:“晚上睡觉掐我的腮帮,我正做梦呢,一口咬下去,把舌头咬烂了。”

李淑人和江菡哈哈哈笑了一通,都道:“你晚上也去掐他的脸,看他能不能醒来。”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