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二章:三幅草图(1 / 1)
九六年高考,我如父母所愿,考上了师范大学,不过在录取我的众多师范大学中,我选择的是山西省师范大学,毕竟那笔不错的奖学金可以减轻父母一部分的压力。
天南地北,告别父母,告别家乡,来到了山西临汾市,这里是尧帝的故乡,古老的人文气息非常浓郁。
市中心有一座鼓楼,临近鼓楼附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贩卖字画的商铺和小贩,离市中心有十分钟车程的尧庙四周,更是文人与古玩人的天堂,历代名家手迹,各朝古玩数不胜数,当然真迹仿品只有内行人才能分辨得出。
南北差异巨大,气候、饮食、生活习惯大不相同,我足足花了半个多月才调整过来。
大学生活很自由,很多时候都是自由支配时间,写作和研究《志异经》也成了我除必听课外的首要大事。
越接触《志异经》残篇,我越觉得它很神秘,也很真实,神秘部分是前十六页记载的各种异人异事,真实部分则是后面的二十页的日记文和三幅山水地图,显然是有人后来添加上去的。
我曾经利用学校实验室内的化学仪器,对《志异经》的纸页做过一些化学实验,发现前十六页和后面十页的纸质不同,前面十六页的纸质使用针叶木材、棉花等原料,属于上品纸质,而后十页纸质使用的是草类原料、芦苇等原料,明显纸质要粗糙许多。
不仅如此,整本线装《志异经》先后用防腐药水和桐油侵泡过,那包裹《志异经》的外层油黄纸,也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过,就连上面的香味,也是用一种极为少见的味麻草与几种不知名的材料混合而成,有驱虫避鼠的功能,即使再过几十年,那油黄纸的香味依旧会存在。
这些实验的结果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信心,我开始暗中实施一些行动计划,首先我在班上发起了一个名为“清理指甲”的行动。
我为了检查谁右手上多长了一根手指头,我还冠冕堂皇做了一份关于“指甲内藏细菌的危害”的详细报告。
这么有意义“清理指甲”的活动,很快便传播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而我也名正言顺地知道谁右手多长了一根手指头。
只可惜全校三万多名师生中,没有发现谁多长了一根手指头,而且还一定是在右手上的。
这个“清理指甲”的活动没少招那些让喜欢美甲的同胞们的恨,虽然这个计划以失败告终,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
我又开始实施第二个计划,这个计划叫“眼睛的防护”,这也是我根据《志异经》中记载的“紫瞳狐眼”的内容为依据来实施的计划。
只可惜我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学校的医务室没有精力操办类似于体检的大型活动,所以这第二个计划被校方否决。
我的身份还是个学生,所有的行动只能在校门口止步,我还没有资格和能力在社会上进行我的计划。
计划受阻,一度让我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写作上面去。
不可否认,我不怎么低调的性格,让我成为了学校内有名的才女,曾经有室友数过我收到的那些情书,足足有上千封,装满了好几个苹果包装纸箱,都羡慕死她们了。
就在我实施“眼睛的防护”计划受阻之后,我的第一任男朋友出现了,他动用了很多关系才接近我,我们在一起两年。
这两年来我们分分合合,吵吵闹闹那是家常便饭,最后在一顿名为“分手餐”的饭桌上介绍我们之间的关系,好像那个时候在学校很流行“分手餐”这回事。
我之所以提到我的第一任男朋友,并不是因为他用多么华丽的手段追到我,也不是因为我的初吻和初夜都给了他。
提到他原因,是因为他给我提供了很好练胆量的机会,那就是将我可以从一个害怕独自走夜路的人,变成了一个可以在深山野林里过夜的人,他是一名自由登山探险爱好者。
尤其是在我承受深山野林中,那种鬼哭狼嚎与内心遥相呼应的恐惧感的双重压力之后,我的胆子居然大条的可以一个人在一个荒废多年的窑洞内躲过一夜雨的经历。
和第一任男朋友在一起的两年时间里,我也开始跟着他有计划地锻炼身体和进出一些跆拳道馆,来学习一些自卫防身术,身体素质和力量也都加强了许多。
后来我还凭借学到的这些防身术,协助过一名警察抓住过一名行凶的歹徒,不过那都是我毕业后参加工作之后的事情了。
和第一任男朋友在一起的十多次深山野外探险和练胆量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后来我利用这些经历,去寻找证据来证明《志异经》上所记载的异能者是真的存在,这个证据就是《志异经》后三页中所画的那三幅草图。
这三幅草图上一共有十个字,分别写在三幅图的不同位置,第一幅图是一幅地图,有山、有河流、有树木,在画的左右写着“豫、陕”两个字;第二幅图中有一座寺庙的房子与一座高山上下相对,中间略画了几处矮树木,寺庙注名“空相”,高山注名“斗马”矮树木旁边写着“西平”,分别是“空相、斗马、西平”六个字;第三幅图同样是一幅地图,不过里面的山林、树木、河流比第一幅要小而且密集许多,画的正中心还有一口古井,古井的旁边写着最后“井、川”二字。
经过我多方了解求证,《志异经》后三页的三幅草图,是一幅古人用来记录地点的坐标地图,这个坐标地图的说法,是学校一名非常有名望,且对考古学有研究的文学教授,他给我的提示是这样的。
具李老教授分析,第一幅中的“豫、陕”二字的提示,确定是河南和陕西交汇的地;第二幅图中的寺庙应该是河南境内的空相寺,那座大山应该是斗马山,至于“西平”应该是方位的意思,因为老教授考察了空相寺所在的陕县县志,并没有发现一个叫西平的地方,所以他认定“西平”是方位的意思;第三幅图的意思直指那口井,但是那个“川”字的意思就有点模糊了,也许是地名,也许是个记号也不一定。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幅坐标图提示的是在河南与陕西交汇的地方,有个叫空相寺西方对望的斗马山的中间有口井,如果说这坐标地图是一副藏宝图的话,那么宝藏就有可能在那口井里。
根据李老教授提供的资料,我又详细的做了一份行动计划书,并且还借来了分手不久的第一任男朋友的登山探险装备,然后购买了一些药瓶、食物等生活用品。
我并不缺买登山探险准备的钱,反而账户里还有一些钱,这些钱都是我这几年写小说赚取的稿费。
这次借装备其实是对第一任男朋友做出的一种报复行为,因为这次报复行为,我做了唯一一次有借不还的无赖。
九九年暑期长假来临,我告诉老家父母说报了一个培训班,所以要在学校这边多留些日子,然后准备好一切朝着河南陕县空相寺出发了。
据说空相寺是达摩祖师圆寂的地方,这座寺庙在佛门中是非常有名的地方,但我却没有时间去欣赏一下寺内的风光。
在附近一间小旅馆内过了一夜,计划第二天一大早赶往斗马山下的斗马下村,这斗马下村才是我最终的目的地。
按照计划,第二天一大早便出发,去斗马山只能坐一小段路的汽车在附近一个小乡镇下,然后有大约要走三十多里的山路才能到斗马山下的斗马下村,可这三十里山路足足花了我大几个小时才赶到斗马下村,那时已经看不到夕阳的尾巴了。
我利用自己是大学生的微弱优势和学生证,在加上一个“地理研究”的借口,最后终于在村长家里找到了临时过夜的地方。
村长姓孙,别人都叫他老孙,祖祖辈辈都在这斗马山下生活。
老孙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最远的才去过一趟三门峡市,那还是十年前给女儿办嫁妆的时候去过。
老孙五六十岁,留着一个小平头,一双褶皱的多层眼皮给人一种厚实的温和感,他脸上的皱纹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上几岁,不过看他壮硕的身材,比我们班上的那些鸡排男要结实很多。
老孙的老伴很胖,别人都叫她胖婶,胖婶的脖子和脸基本上分不清,老孙和胖婶很是热情地接纳了我,还让我睡在他们儿子和媳妇的房间,老孙是个很健谈的人,他告诉我,他儿子跟儿媳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都出远门打工去了,他和老伴带着孙子在家干农活,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小孩。
农村与城市的生活作息不同,早睡是其中的一个特点,八点不到,老孙和胖婶回房睡觉了,以至于我还没来得及向他打听关于斗马山的一些事。
第二天天刚刚亮,我就被胖婶在厨房里弄出的响动声惊醒了,随后便起了床。在陌生的地方睡觉,永远都不会睡得很沉。
我刚出房间就看到老孙坐在大门口的板凳上抽着烟,他见我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脸上有些诧异表情问我道:“女娃,你们城里人也习惯起这么早呢?”
河南一带的方言话一般都能听懂,所以沟通起来不是很费劲。
我冲着他笑了一笑说道:“伯,我不是城里人,我也是农村长大的。”
老孙听我这么一说,忽然笑了起来,他伸手把旁边的小凳子搬过来说让我坐,并告诉我,等会早饭就好了。
我借着这个机会,开始问老孙关于解放前斗马山和斗马下村的一些故事。
老孙听完我的问话后,抖了抖烟灰,接着又扒了一口烟,这才给我讲了一些关于斗马山的历史。
原来解放前,斗马山里曾经住过八路军,由于三门峡时是豫、晋、陕三省交界的重要交通枢纽,并且这里里延安很近,所以算是延安的外围防护线。
对于这些历史我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抛砖引玉过后,我问就老孙这斗马山附近,有没有什么奇人奇事之类的传说。
老孙一听我问些奇人奇事的传说,笑着说我不像个大学生,和他孙子特别像,于是,他就开始给我讲起与他太爷爷有关的一故事。
事实上,关于老孙他太爷爷的这个故事,在后来给我追寻终极目标给了一个线索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