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针锋相对2(1 / 1)
我大口吸着那刺鼻的空气,在强行忍住咳嗽后,我用最真诚最夸张的语气称赞:“真好闻,好像又回到那个夏天,海边的夜晚呢……”
“太好了!”那男孩天真的笑了,“这真让我蒙对了。你,”他低下头,让额前碎发遮住面容,“你真是个好人呢……”
“我……”我支吾着,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还好男孩看不见。
其实,你不是记者,对不对?”毫无征兆地,男孩语气突然变得尖锐,“你只是个喜欢冒充侦探的小子,不是吗?你看了那件凶杀案的报道,就武断地认为我的证词有破绽。所以,我是凶手?你来这里,只是想看看,我在真相面前,惊慌失措的样子,不是吗?“
就像从空调房突然走到三伏的烈日下,男孩态度太大的转变让我不知所措。
“不是的,我不是这样的……“我着急地为自己辩解,却又不知如何解释——因为,他说的就是真相。
“我不喜欢你。“男孩低下头专心折纸花,不再理我。显然,这是下逐客令了。
见鬼!我暗暗抱怨。
“怎么说呢,“撒谎的时候,我习惯点一支烟,”嗯,你相当聪明呢,因为你居然猜对了一大半——
我的确对这个案子很好奇。《废弃楼里的谋杀!!凶手残忍杀死两个人后离奇蒸发?!》这个报道的标题太吸引人了!我一直想不通凶手是怎样从窗门都反锁的大楼中消失的,所以想来实地看看。“
“密室?“男孩笑的花枝乱颤,好像刚才生气的是另外一个人,”那报道还真会故弄玄虚呢!你看了
今天的报纸没?“
“没。“我糊涂了。”你看了?“
“乱扯!你哥我能看报纸吗?“男孩有些生气又调皮道,”我是听收音机知道的。但楼下的王伯就有订报纸。快去看看,省的说你哥我又被坏人冤枉。“
一头雾水的我,丝毫没有发现被人占了便宜。
“不是吧,居然密室之谜被破解了?“我纳闷地转身跑下楼。
“不要把门关上!“男孩在身后着急地喊,但迟了一步,我以顺手将门带上。
“王伯,借借今天最新的,报纸“由于跑的太急,我上气不接下气。打开报纸,硕大的标题相当醒目:《案情大破!!密室之谜破解!凶器找到!真相理我离我们还远吗?》
但看了下文,我却气的想将报纸撕碎。
“警方经过严密搜查,在二楼走廊尽头,发现一扇玻璃已破碎的窗户。这扇窗户离樊杰被杀的地点有几步之遥,而窗外,正挨着一棵大树。据看门老伯介绍,在上学期间,晚上经常有小偷由此攀入。
警方推测,尽管此窗户在案发前后一直反锁,但因为玻璃破碎,凶手极有可能由破洞钻出,然后沿窗边大树攀下。窗外是一个小小的树林,还有厚厚的草坪,非常便于凶手逃匿。虽然现在还未发现任何凶手攀附的痕迹,但警方已在树下发现丢弃的凶器。凶器是一把石工锤,被一块看不出原来颜色的破布包裹着。与死者伤口对比后,确定无疑;目前,这是警方重点调查的线索。”
晕,那扇破窗就在凶案现场旁边,一眼就可以看见,何须严密调查。报纸在第一篇报道时,故意隐去不提,“人为的”制造密室之谜来故弄玄虚。
我强压着怒火,仔细思考这新的发现:凶器来的太容易了,简直就是凶手故意摆在那里的。很怀疑能从那东西上得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我甚至认为这可能是凶手用来误导警方的手段。
关于那扇窗,报纸上还有详细的描写。其中有的是王伯的证词:“那扇窗户,在凶案前我检查时,是打开着的,但玻璃还完好无缺。”王伯很肯定的说,“我还特意将它反锁。凶案后,我马上发现玻璃几乎全碎了,但仍是反锁着的。很显然,是凶手将它打破的。”说道这里,他的神色又暗淡了下来。”可是我没有听见玻璃打碎的声音,凶案发生时,我睡的太沉了。”
但住在一楼0101室的大学生赵的证词中,有更具体的细节:“我什么也不知道……”大学生摆着一副臭脸,“不要问我问题——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樊杰和马克?我认识,两个烂好人,都跟我没关系。我一直待在自己房间里复习,天塌下来我也不会出去。”
“奇怪的声音?我什么也没听见,除了那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在我头顶,二楼走廊尽头的那扇窗户。我听得很清楚,除了那个外,同时还有个重物落地的声音。其他的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住在0202室的男孩许林的证词中,并没有提到玻璃破碎声。这可能是因为凶手是在他晕倒期间,打破玻璃的缘故。
警方研究现场痕迹时,发现玻璃碎片大半都在窗外一楼的地上,可见那扇窗户是从大楼里面向外打破的。
最后,报纸上给出警方的最新推论:凶手在男孩晕过去后,打碎窗户的玻璃,然后从破洞中钻出,沿窗户旁边的大树溜走。由于带着凶器攀树不易,故将凶器丢下。
我骂骂咧咧地将报纸看完,对提到的推论不屑一顾:什么因为攀树不易,将凶器丢下?凶手不会先将凶器丢到楼下,攀树下去,然后再将凶器捡起来带走吗?那凶器明明是误导的线索。
相反,引起我注意的是,是凶手打破玻璃的举动。
他为什么要打破玻璃?若为了从大楼溜走,直接打开反锁的窗户不更快捷,更安静,更不会引人注意吗?凶手的确很大胆,但他并不鲁莽。被害人樊杰别杀前喊了半句救命。为此凶手还特意去敲男孩的门,确认男孩是否听到。可一转身,他就打破玻璃,声音大的连楼下0101室的大学生赵都听到了——大学生可是连被害人的救命声都没听到的啊。
不对。我缓缓摇头,凶手打破玻璃绝不是为了从大楼逃走那么简单,其中必有更深的用意。
我踱着圈子,反复思索,可左思右想,总觉得打破玻璃对凶手百害而无一利。
“若是有根烟就好了。”我喃喃自语道,开始怀念抽烟时,灵感接踵而至的美好时光。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呼的窜了出来——既然打破玻璃对凶手不利,那凶手一定不会做。他之所以做了,那就绝不是故意的。他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不小心打破玻璃。也就是说,这个动作,是不在凶手计划之内的,也就是凶手留下的破绽。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凶手露出这个破绽呢?什么东西,不在凶手的计划内?
门卫按照规定,在晚上九点关闭了大门,并心血来潮地,逐层检查了大楼窗户是否都反锁好;然后,回到传达室,将男孩许林送回房间,并停止大楼电梯。
“那扇窗户,在凶案前我检查时,是开着的,我还特意将它反锁好。凶案后,我马上发现玻璃几乎全碎了,但仍是反锁着的。”
门卫王伯的两段话,如电影般,在我脑海回放。
开始,窗户是开着的,但王伯却在凶案前不久,将它关上。这是惟一可能不在凶手计划内的因素。
但是,这对凶手的杀人计划有何影响?凶手在杀了被害人樊杰后,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见走廊的尽头窗户已被关上。他可以马上修改自己的计划,来迎合这个没有预料到的不利因素。
他完全可以避免这个错误,只要他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窗户关上了。
除非,他抬了头,也看不见!
我有如五雷轰顶,一连退了好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