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十五章 过年(上)(1 / 1)
“思津,我们才在一起一两个月,你就要带我回家见你父母,会不会太……”
“可是我们七月份就已经认识了,到现在也有半年多了!”
“可是我还是怕跟你回去!”
“俗话说丑媳妇怕见公婆,那么美媳妇不就应该喜欢见公婆了吗?”
“哪有你这样牵强附会!何况现在我还不是你媳妇。”
思津抱住秋水,在房间里转了一圈,笑道: “你看,抱都抱过了,还敢说不是我媳妇!难道一定要等娃娃生了,才叫是我媳妇?”
秋水脸红了一下,也笑道: “母老虎只会生小老虎,你不怕吗!”
思津哈哈大笑, “你还不知道,昨天我和妈妈打电话,她听说我找了女朋友而且要带回家过年,高兴的不得了,一直问这问那的。可是我偏偏含糊其辞,只说等她看了自然就知道你是个什么样子了。”
秋水美目流盼,浑身都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她挣脱了他的手臂,道: “既然这样,趁现在时候还早,我就去给我爸打个电话吧,也免得他以为我年年不回家过年是心里赌气!”
思津要她用手机打,但秋水说打公用电话便宜,两人还可乘机出去走走,于是硬拉着他踏着夜色出去了。电话一接通,她就热情洋溢地向爸爸宣布了自己的恋情,并且详细介绍了思津的学历、见识、性格以及这几个月来他们经历的种种事情,结果一说就近半个小时。
秋水爸爸在电话中自然也感受到了女儿的幸福。他心情激动,声音都哽咽了, “女……儿,爸爸真是太高兴了!你不回来没关系,家里……家里一切都好。只是你要记住,不要为以前那些事……所困扰,好好把握住幸福! ”
秋水和思津在过年前三天就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她会晕车,一路上因为吃了晕车药,一直就昏昏沉沉半睡半醒,只依稀记得路上经过的都是高高矮矮的山,而车子几乎一直是在山林里穿梭行驶。
到了下午快一点时,他们终于下了车。秋水伸了一下腰,揉了揉眼睛,只见自己已双脚踏在思津家乡的土地上。这里四面环山,山上郁郁葱葱的都是树,而中间则是大片大片平坦的田地,有一条河从中蜿蜒穿过;人们依山而建自己的楼房,一栋接一栋,方圆至少有上百户人家,而镇里的学校、医院、集市以及政府大楼则集中建在靠中央的平地上。思津告诉她,他的家是在靠北山中的一个村落里,在这里还看不见,要沿着河边的路走,只需二十来分钟就到了。
秋水近乡情怯,理了理自己的头发与着装,道: “思津,我这个样子是不是好难看!”
她今天穿的是思津为她新买的深色外套,脖子上系的正是思津表白时送的那条鹅黄色丝巾,冬日的微风轻轻吹起她头上已见长的发丝以及那条柔软的丝巾,让她看起来有一种飘逸出尘的美丽。山区冬天的天空总是阴沉晦涩,但她雪白的肤色以及明如秋水的眼睛,仿佛让周围的一切都明亮了好多。思津笑道: “人们常说贵客光临蓬荜生辉,而我现在的感觉却是:‘秋水芳踪一驾临,思津家乡变光明’!”
“哪有这样吹嘘自己女朋友的, ” 秋水心里甜蜜,又有点难为情, “别人听了准要以为你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第一,我不是‘婆’;第二,你是我的无价之宝,我怎么可能卖掉你!”
“我是打比方啦。要不然就是上次你提醒我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我爸说我只有七分姿色,但到了你眼中就变成九分甚至十分了。”
他们沿着河边的公路走,没多久就到了山脚下,顺着山下的路再走没多远,拐了个弯,眼前豁然开朗,就看见了不远处思津家里的村庄。这个村庄处于两山之间,地势狭长,面积比外面的镇要小很多;人们也是依山建筑房子,大概有几十户人家。
思津刚要指他家的楼房位置给秋水看,前面路上忽然跑来一个女孩子。只见那个女孩子边跑边擦眼泪,似乎刚刚受到委屈,他们虽然看不清她面容,但可清晰听到她的啜泣声。秋水心里惊讶,正要问思津她是谁,这时后面又追来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男青年,他口里一直喊着话, “秀云!秀云!等一下,你等一下……”
思津眼尖,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男青年,叫道: “柱子!柱子!我是思津,你……”
那个叫柱子的年轻人停下了脚步。他脸色黝黑,神情憨厚,一看见思津也叫了起来, “啊!思津你回来了!”
“你这是干什么呀,前面那个女孩是……”
柱子还没回话,一下子注意到站在一旁的秋水,只觉得眼前一亮,问道: “思津,这是你……”
“哦,是我女朋友,叫秋水;秋水,这是我在家乡里最好的朋友,他家在村东头。”
“哦,秋……秋水,你好!”
秋水点头微笑。柱子打过招呼后,又急慌慌道: “对不起,我们过后慢慢聊。现在我还有急事得先走一步……”
他显然是急着要去追已跑远的前面那个叫秀云的女孩。秋水好奇道: “思津,你也不认识刚才那个哭泣的女孩吗?”
思津摇头, “看样子那个叫秀云的女孩子应该是他刚谈的对象,因为我从来没听我妈说他已经结婚了。只是不知道两个人闹了什么别扭,以致秀云哭哭啼啼的跑掉了。”
两人不明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很快地他们就走到了思津房子前面的小路上,只见房前院子里早已有好多人在翘首以盼,一看见他们就都边喊着话边跑了出来。那些人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小孩,秋水第一次来这里一切都陌生得很,心里有点惊慌,只紧紧拉住思津的手。
这时一帮人都围了过来。他们七嘴八舌,有的讲普通话有的讲家乡方言,秋水也听不清,只看见人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显然是在热情欢迎他们回来。一个五十来岁面相清秀慈祥的女人显然就是思津妈妈,一上来就拉住秋水另一只手,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道: “哎呀总算到家了!我们早就在等了。思津,这就是你上次说的女朋友秋水吧,哦,怎么生得这么好看!”
思津连忙给秋水做介绍。原来他们是思津父亲母亲以及哥哥嫂嫂,另两个和思津父母年岁差不多的女人则是隔壁家的婶婶;几个小孩两个是思津的侄女侄儿,另外三个是隔壁婶婶的孙子孙女。秋水一时之间也不知说什么才贴切,只好一一点头微笑问好,然后拿出回来前买的瓜果零食分发给一帮小孩。
他们就像众星捧月一样,把秋水和思津拥进了屋里。思津父母哥嫂赶紧端出中午早已准备好的饭菜叫他们吃。秋水见他们个个朴实真诚,心里着实温暖,胃口似乎都变大了,刚好思津妈妈做的菜又非常可口,她竟前所未有地吃了两大碗饭。
思津侄女叫娟娟,侄儿叫小程,都才十一二岁。他们天真可爱心思无邪,兴奋地围着秋水问这问那,秋水性情温柔待人亲切,一下子就和几个小孩打成了一片。思津趁着吃饭时间,向家人详细介绍了秋水各方面的情况。父母亲十分满意,丝毫不介意秋水只是工厂普通工人的身份;他嫂嫂也是欣喜不已,笑道: “阿叔,秋水生的恁地好看,以后娶进家里一定是村里最漂亮的媳妇了。”
“人长的好看虽然好,但性情好才重要。” 母亲道, “我看秋水亲切随和,那才真是好!”
父亲和哥哥对此也大表赞同,而隔壁家两个婶婶则连连恭喜。秋水听她们不停夸奖心里也很高兴,谦逊道: “伯父伯母阿哥阿嫂,你们太过奖了。其实我一无所长再普通不过了,倒是你们又真诚又热情,真叫我感觉如沐春风!”
一大帮人一直坐了一个多小时,隔壁两位婶婶才告辞回去,临走前一再邀请秋水要到她们家里坐坐。父母哥嫂因为要赶在年前把山上的活干完,也都先后换了衣服出去了。刚才热热闹闹的家里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以及几个在玩耍的小孩,思津拉着秋水的手道: “反正没事,我们就到房前屋后看看吧。这栋楼房还是我读大学一年级时修建的,你看怎样?”
“很好啊!可是你的家人更好,他们都那么亲切热情,真让我感觉宾至如归!”
“我父母亲都很喜欢你,哥嫂也是。我妈还一个劲夸你能干,一个女孩子居然有勇气千里迢迢跑到外面的大城市工作赚钱。”
“没回来前我心里一直有点忐忑不安,就怕你家人嫌我学历低和你不般配,没想到他们那么好,我真是太感动了!”
“我倒从不担心,因为我知道他们会尊重我的选择。我妈常说孩子大了就要他们独立自主,什么事父母都过问可不好。何况你如此一表人才,谁看了都会喜欢!”
两人看完房子,秋水说上午吃晕车药头还有点晕,于是在思津房间躺下睡了一觉。等她醒来时天色已经有点黑了,此时思津正在院子里陪娟娟小程玩,其他家人则还没回家。
她起了床,然后走到楼下的厨房里。厨房光线比较暗,她从碗橱里拿了一只碗正要倒水喝时,忽然一只不知是什么的东西一下子从灶头蹿了下来,接着那东西回过头,两只晶亮晶亮的眼睛向她瞪了一眼!
“思津!思津!”秋水一下子尖叫起来,手里的碗也“砰”地一声掉在地板上摔了个粉碎!思津突然听到厨房里秋水的惊叫声,连忙冲了进去。这时只听见“喵”地一声,一只黑色的猫从里面跑了出来。
“秋水!秋水!你怎么啦!”他看见秋水抱着头蹲在地上,赶紧上前抱住了她。娟娟和小程也跟着跑了进来。秋水浑身颤抖不已,牙齿打战, “思……思……津,你,你……”
“秋水,你看见什么啦,怎么会吓成这样!”思津紧紧握住她的手,只觉得冰凉冰凉的,再看她脸色更是一片惨白。他忽然记起上次还没回来时,自己煮饭提着菜刀,当时她也是和现在一样,吓得不成人样。 “秋水,你是不是看见墙壁上菜刀了,这么怕!”
“不……不是! ”秋水感觉到思津身上的温暖,慢慢的才安定了一点。 “我刚才正要倒水喝,忽然一只不知是什么的东西眼睛雪亮地瞪了我一眼,我……我突然就觉得毛骨悚然,心里惊惧莫名,于是就……就叫了起来!”
“那是什么东西呀?”思津正要问清楚,娟娟忽然道: “那是猫咪啦,刚才我有看见它从厨房跑出来,是隔壁家婶母养的。”
“对对对!是猫咪。秋水你别怕,那不过是头猫而已!”思津连声安慰。
“哦,是……猫咪!”秋水还有点后怕,但看见思津和娟娟小程一脸关切,又有点歉疚起来, “你们别管我了,现在我好多了!”
没多久,忙了一下午的父母哥嫂相继回来了。思津连忙扫掉厨房地板上的碎碗片,以免惊动父母。他拉住秋水的手没再说什么,心里却忧虑不已,不知道秋水是怎么回事,因为一般人碰到突发事件,正常反应不过是吓一跳也就过了,绝不会像她那样吓得好像掉了魂似的!而且自两人相处以来,她已经是第二次这样子了。
思津怕她再遭惊吓,于是便和她形影不离地走在一块。当晚,他家为了迎接秋水的到来,母亲和嫂嫂特意做了一大桌子丰盛的饭菜来款待她。席间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似乎冬天寒冷的气温都在这里融化了。秋水傍晚时本来吓得不轻,这时家里灯火通明,身边又人人捧着她,也就很快忘了那回事。
她自小就遭到家庭变故,而后人生路上又历经坎坷,这样的家庭温暖对她来说几乎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侈梦想。而今天她得以坐在这样充满爱心的一家人中,心里真是感动万分,好几次眼泪在眼眶打转差点掉下来。
饭后秋水想起回来时看见柱子的事,于是提起了此事,思津也跟着问起了他家的情况。这下子可打开了话匣子,父母哥嫂你一言我一语像说故事似的说起了柱子家今年发生的事。原来事情是这样子的:
村里和柱子爹娘差不多年纪的夫妻,家里一般都有好几个孩子,可柱子娘当年生下柱子后就再无所出,因此柱子就是家里的独生子;柱子读书到初中毕业就不想再读下去了,于是回家跟着父母在家务农;大概是因为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柱子爹娘就特别希望孩子能够早点娶妻生子,以给家里添加人丁,于是在他二十出头时,他们就张罗着孩子去附近村镇上合适的人家家里相亲;可是偏偏他们越迫切就越不顺,亲事相来相去,去看的适龄姑娘不少,就是没有碰到一个合适的,要么是父母瞧不上,要么是柱子不中意,要不然就是姑娘反过来嫌他们家条件不够好;这样一来二去,四五年时间一晃而过,眼看着村里和柱子差不多年纪的,一个个早已娶妻生子生女了,就他成了大龄未婚青年。
柱子爹娘当然更着急了。今年年初,他们又去相了一次亲,那个姑娘倒是同意了,柱子爹娘也比较满意,而柱子可能考虑到自己年龄也没表示反对;眼看着这门亲事就要对上了,没想到那天回来路上,柱子在外面镇上碰到了以前初中的一个同学,那个同学就拉着柱子到他村里去吃饭;这一去,柱子却意外认识了他同学村里一个叫秀云的女孩;说来也是奇怪,这两人一见面就特别谈得来,差不多半天时间相处下来,柱子心里就喜欢上秀云了。当晚他一回来就和爹娘说起了此事,说他更中意秀云,要父母中断联系原来的那家人和那个姑娘。
爹娘虽没见过秀云,但既然儿子喜欢,也就不勉强,于是便委托别人去了解了一下秀云的相关情况;可是打听过后,他们就大吃了一惊,原来这个叫秀云的女孩去年刚刚离过婚,也就是说她可不是个未出阁的待嫁黄花闺女;这下柱子娘马上就跳了起来极力反对,说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应该风风光光地找个好人家的姑娘,怎能娶一个别人不要的女人进门呢;可是柱子和秀云两人倒是真心相爱,在接下来几次相处过后,两人就更不想放弃对方了。
柱子一个人无法说服母亲,于是在今年秋天时带了秀云回来见爹娘。但柱子娘就是铁了心反对,秀云未进门就骂骂咧咧,说了一大堆极其难听的话,无非就是被别人扫地出门、二手货想高攀好人家之类的话,当时秀云就无地自容狼狈不堪地跑回去了;还有就在上个月底,柱子说服秀云再上门来,可是结果没任何改变。时间一天天过去,两方谁都不妥协,柱子娘越反对,柱子反而变得越倔强,说什么也不再去别家相亲,还说这辈子非秀云不娶,他娘要是死不同意,宁可打一辈子光棍。
嫂嫂道: “你们说回来时看见秀云哭着跑了,那一定是柱子又带她回家,然后英婶(柱子娘)肯定又是破口大骂,因此才会那样!”
秋水道: “秀云虽然离……离过婚,可是离婚不一定是她的错啊,柱子娘就没问问秀云去年为什么会离婚吗? ”
伯母道: “因为他们家的事闹得大了,所以现在全村也都知道了秀云的详细情况。其实秀云离婚根本不是她的错。说起这个姑娘,也是够可怜的,在她十一二岁时,她爹就过世了,然后只过了五六年,她娘也得病死了。在她二十二岁那年,她兄长做主把她嫁给了一个大她六岁的男人。秀云心里本来是不怎么中意的,因为那个男人嗜酒如命。但没想到更糟糕的事还在后头: 她丈夫成婚没多久就迷上了赌博,每次一赌输就喝得昏天黑地,然后怪罪秀云对她拳打脚踢;刚开始她丈夫还下地干活,可是越赌就越没心思操心地里的活。只可怜秀云一个弱女子,经常被他打得遍体鳞伤,还要一个人操劳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这日子哪还过得下去!他们结婚两年后,刚好也没生孩子,于是秀云去年夏天就下决心和那个男人离了。”
“可是离了婚秀云也不好过。”嫂嫂接过话道, “她无处可去也就只能回到兄嫂家里,但她嫂嫂很不待见,经常拿脸色给她看,甚至冷言冷语要她赶快再找人嫁了。今年初她认识了柱子,两人情投意合,本以为很快就可以不必仰仗兄嫂鼻息了,没想到柱子娘硬是不同意,这叫她如何才是好!唉,这女孩说来真是命苦啊!”
秋水问道: “可是柱子娘既然知道了秀云离婚是迫不得已的事,为什么态度又那么坚决呢?”
哥哥道: “你们在大城市里生活,可能觉得男人娶二婚女人不是件大不了的事,可是在我们这边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的乡村里,父母反对儿子娶离过婚的女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事。这只怪秀云爹去得早,害得秀云没法读更多书,要不然她也可以像别的姑娘一样,跑到外面去打工,这样也免得天天被嫂嫂挤兑。”
思津道: “那柱子爹对这事又是什么态度呢,还有我想村里应该大部分人都同情秀云,那为什么就没人去帮忙开导开导英婶呢?”
母亲又道: “思津你又不是不知道,柱子家里里外外都是他娘拿主意。柱子爹倒没听说怎么个反对,可是他在妻子面前根本说不上话。至于外人吗,确实都挺同情两个年轻人的,不过我们也只能温和地劝柱子娘想开些,毕竟儿大不由娘,既然孩子认定的事,做父母强加干涉也不好。但她性子历来执拗,根本就听不进外人的话……这只苦了两个年轻人,明明真心要好,却不能结合到一块去。”
一家人东家长西家短的,说完了柱子家的事,话题又扯到别家的事去了。可是秋水听了秀云的故事,印象十分深刻,心里也特别同情她的遭遇,于是悄悄地对思津道: “思津,你不是说柱子是你最好的朋友吗,我想你应该找个时间上他家一趟。现在他肯定特别难过,正需要朋友安慰,不是吗?”
“我看就明天吧,到时我们一起去,好不好?”思津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