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节(1 / 1)
第3节
毕业后,陈数和另一位同学留了杭。签协议的第一天,陈数就认识了王海。
陈数看到王海的时候,他正两眼茫然地在问人事人员:“厂里没有宿舍吗?那我们住哪里?”
“外面,农民房,自己租房子。”人事人员头也没抬,“只有工作十年以上,才有资格福利分房。”
陈数正好也要租房,于是两个人就相约一起找房看房。因为都考虑钱不多,又想到女朋友要来不方便,所以两人租了离厂不远的两间格局一样的朝北的小房间。
他们的前两个月,都在培训中度过,从第三个月开始去车间工作,不是去参与管理,而是去参与打磨原器件。
当然,这不影响陈数对未来的信心。好不容易留杭了,户口都落定了。这些经济上的小事,留待后面慢慢去想,解决了户口问题才是关键。这可是他陈数经过四年大学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公家饭碗啊。他下辈子的舒坦人生,还指着它慢慢地铺展开呢。
得到这份工作的背后,是各种算计与背叛。其中的心酸,陈数自己心里知道。当然,左欣也知道——
毕业前两个月,班上成绩特别优秀的和班主作系主任的得意门生,每天都会往教师宿舍跑。
有的去帮班主任的孩子免费补习,有的去班师娘提菜,有的去打扫卫生,有的去送礼吃饭串门。大家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在毕业前得表达表达!四年大学,成败在此一举——成功了可以留杭,端上铁饭碗,失败了就乖乖地滚回老家去。哪里凉快哪里呆着!
“成绩优秀?优秀的人多了去了。每个班留杭的名额只有两个!”陈数知道这事的时候,本没有当回事,多亏赵志成一语点醒梦中人。
那时候,赵志成在农村当干部的妈妈已经往学校跑了三趟了。可惜,在农村无论怎样地威风,到了城里照样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拿着礼物都不知道往哪个门里送。
“没一两把刷子,你的户口就老老实实等着被打回到原籍地去吧。”赵志成偷偷点起根烟,顺手递给陈数。
“我不抽。”
“都快毕业了,烦着呢!”陈志成低下头叹气。
“系里的通知上不是写着按成绩排名?”陈数年年是班里的一等奖学金获得者,虽然自己农村来的孩子,要钱没钱,要关系没关系。系里当然就没有一个什么了不得的关系,就连能帮他说两句话的人都没有。但陈数一直觉得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成绩和表现,怎么地也能进入到面试名额里。“学校总得先按排名推荐,人企业看不看得上,那再说。”
“我妈都来三趟了,没戏。班里几个家里办厂的同学早上下都打点过了,听说他们和学校就业办谈过,只要解决他们孩子的留杭问题,他们答应以后每年到学校设点校园招聘。”赵志成只能感慨他妈位低权小。
陈数不知道这些道道,他只是从系里的通知上了解到:留杭的两人,从班级的前十名里挑六名。主要考核三个方面:一是成绩,二是社团活动表现,还有就是在学校有没有处分之类的。挑出的这六名统一由学校推荐到用人单位,再由他们面试选择两位签订毕业生定向分配协议。等到毕业证一到手,就到企业工作就算留杭成功了。
那时候,陈数刚和左欣在谈恋爱,大学里明文规定,不赞成学生早恋,牵手都是大忌。
当然,同学之间是知道的。
陈数在学校里把什么感觉都按耐住了,从没有什么越柜的行为。但是,非常时刻,为了能够多踢掉一个竞争对手,同学之间的黑门道、暗门道,甚至告状等方法,没有一个是不用上的。
学生处的老师有一天突然找到陈数。
“有同学说,看见你在学校谈恋爱,还牵手、亲嘴啦?”老师问。
“根本没有的事!”陈数极力否认,事实上,他和左欣在学校一直是老老实实地,除了图书馆看书,大不了就是坐在操场边聊聊人生、谈谈理解。
特别是在毕业落实工作的关键时刻,更不能出这种差子。
“可是,有同学投诉说看到了。”老师气定神闲,话语里丝毫没有一点可惜之意。
“我还看到小王、小李、小孙了呢,有证据吗?”陈数气结。
“不要急,我也就是问问情况嘛!”老师打着官腔拍拍陈数的肩,“你先回去,我们再研究研究。”
“老师,有的事我承认,没的事,我不会往肚子里吞的。”陈数开门时,回头再次表明决心。
老师脸色微微一怔:“好好,我们不会冤枉同学的。对同学的投诉,我们一定会调查清楚。”
后来,因为确实没有实证,此事就了了结束了。
陈数顺利地进入了面试环节——
那天,陈数早早地穿了一套偏大的西服,和老师一起准备去厂家面试。西服是陈数像同学借的,因为是同学大哥的衣服,袖子偏长,肩部偏宽。虽然穿起来稍显宽松,但在左欣看来,却是出奇了的帅。她是第一次看陈数穿正装,白衬衫,暗红的领带,黑西服,精气神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嗯,这位帅哥,约不?”左欣开玩笑。
陈数挠挠后脑勺,害羞地笑笑:“借的。”
那时候左欣不知道,原来此后的十几年,陈数就和正装杆上了,就算她再怎么反对他穿商务装和正装,他仍旧乐此不疲地往身上套。
“不要天天穿得这么正规,显得人很呆板。”左欣提醒。
“这样精神,穿件t恤,球鞋像什么样子?对方和你谈生意的时候,会不停打量我。不清爽,就是不尊重别人。”陈数反驳。
只是,穿正装的第一天,陈数确实迷倒了左欣。
左欣对那天的陈数记忆深刻,而陈数对那天发生的事,也同样记忆深刻,甚至还让他对人性又有了一层更深的思考。
面试的时候,去了六个人。由班主任带着。到了用人单位后,大家都在人事处的门口候着,班主任一气把六份资料交进去,然后就等着对方叫到谁,谁进去和人事主管面谈。
陈数紧张地在门口候着,按综合成绩排名,他排在第二。陈数思忖着,应该第二个会叫到他,一直等到其他五位同学都面谈完了,陈数也没被叫到。
陈数找班主任,班主任淡然地说,他们可能看了你的资料,不适合吧,就不淡了。算了,回去吧。
陈数心里一阵失落,没理由啊。
“为了准备这份材料,我花了很大心思,不可能连面谈的机会都不给吧?”陈数怎么都不甘心。
已经走到厂区大门的陈数怎么想都不对,转身跑回到了人事处。
班主任在后面追,等追回厂里面的时候,陈数已经敲门进了人事主管办公室。他不卑不亢地简要说明了情况,并小心翼翼地询问:“为什么连面谈的机会都没有?”
人事主管一脸茫然:“我没看到你的简历啊,是漏交了吧?我说呢,原来不是说好六个人面谈的嘛,怎么少了一个啊?”
那天,陈数和企业的人事主管谈得很开心。对方看着陈数的资料和想法一个劲地点头、微笑。结束的时候,对方还起身和陈数握了握手:“小伙子,我们需要有想法的年轻人。”
通过争取,陈数终于进了这家国营企业,留了杭。
后来陈数才知道,原来是班主任私底下为了帮助另一位同学留杭,想PK到最有力的竞争者陈数。
那时候,陈数才终于明白,什么职场,什么叫有钱能使鬼推磨,什么叫暗度陈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