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1 / 1)
李泉诗醒来时,已是第二日午间。
几日来阴沉的天气终于有些转晴,窗外的日光久违的竟有些刺眼。
“小姐,你醒了!”推门进来的碧瑶很是欣喜。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李泉诗摇了摇头,披衣下床。
“可以用午膳了。”碧瑶为李泉诗递上一杯茶水,“昨日真是吓死奴婢了,还好王爷刚好来了店里,为小姐找了大夫,不然这大半夜的,奴婢真不知如何是好。”
李泉诗端杯的手一顿,“他……王爷来过?”
“是啊!今天一早又来了店里,看小姐还在睡,就一直等在后院。现在小姐醒了,奴婢也该去回禀王爷一声。“碧瑶说着,就要往外走。
“不必了,我自己去找他便是。”李泉诗放下茶水,神色复杂。
已是初春时节,冷风不吹,也倒隐隐有些暖意了。小院中的木兰树已经冒出几枝新芽,树下一个清修的身影背对她而立。
“来了……”朱棣缓缓转身,“身体怎么样了?”
“回王爷,已无大碍。有劳王爷费心了。”李泉诗垂着头,声音有些低。
朱棣看着眼前规矩疏离的人,突然不知作何言语。良久,他问:“昨日去王府,可曾有什么事?”
“无事。”
“无事?王妃说要为你择婿,终身大事,也是无事?”朱棣的声音突然提高,面色有些不好。
李泉诗抿抿唇,没有作答。
“你知道,若是你不愿意,我不会勉强你的。”朱棣慢慢说。
“泉诗怎敢,王爷切莫坏了王妃的好意。”李泉诗说得很平静,“况且王妃说得没错,这个年纪,是该为以后考虑了。”
“这么说你想嫁?”朱棣的眸色变暗,他突然一把抓住李泉诗,“这三年来,你难道不知道,我对你是何心意吗?”
李泉诗缓缓抬头,笑得美好:“知道啊,我当然知道。王爷对泉诗如此厚爱,不就是为了离墨吗?”
朱棣愣住。
李泉诗继续说:“王爷救了我,还答应替我报仇,对我恩重如山。可我已经说过了,若非王爷,泉诗只怕连离墨是何物都不知,又怎会拿得出呢?”
朱棣抓着李泉诗的手慢慢松开,神色复杂,他开口:“你到现在,还以为我是因为离墨?”
还没等李泉诗回应,朱棣苦笑着说:“罢,罢。总之现在我说什么你也不会信,但是你要知道,我不会害你。”
说完,脸色不郁地离开了。只剩下李泉诗一人在院中,脸上看不出喜悲。
“小姐……”碧瑶端着茶水站在院口,脸上满是不安,显然碰到了刚刚沉着脸走出去的朱棣,“小姐以后不要总拂了王爷的意,恕奴婢多嘴,奴婢觉得,王爷是真心对小姐好的。”
“知道了,下去罢……”李泉诗没有看碧瑶,低声说。
朱棣于她,究竟是什么人呢?
三年前的李泉诗,还不是一个无家无依的孤女,徽州李家,制墨世家,李家大小姐的名号,在江南一带的大户里,也是不陌生的。她自幼父母亡故,全靠唯一的兄长李泉赋养育长大,所谓长兄如父,大抵如此。
李泉赋对于幼妹极为爱护,李泉诗自小便是被兄长娇宠着长大的。曾经的她,以为这辈子大抵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下去了,每天跟在兄长身后学学制墨,将来的事太过遥远,她不愿去想,也不知如何去想,她只要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一转身,总会有一个人浅笑着看着她。
只是,就好似做了一场梦,梦醒了,她的世界,天翻地覆。
三年前的那个冬日,徽州落下了第一场雪。
李泉诗站在马车前,从兄长手中接过来一个锦盒。
“诗儿,这是城外寺里主持大师先前定的墨,你替为兄送过去吧。”李泉诗依稀记得,李泉赋说这话时,脸上似乎还挂着如常的浅笑。
所以,她才觉得兄长的吩咐并没有什么不对,所以,她才以为只是出去一趟,回来后,还有人在院里等着他,桌上还会温一壶茶。
然而,当她三日后回来时,却已是家不再家。
守门的家丁不见了踪影,李府的门大开,漫天的雪花也掩不住那浓浓的血腥味。她跌跌撞撞地跑进书房,李泉赋倒在一片狼藉中,身下的血早已凝固。
所有人都告诉李泉诗,就在她离开的那夜,李府遭了匪祸,对方人多势众,凶悍残暴,血洗了李家。可她就是不相信,兄长素来待人友善,从不与人交恶,府上的家丁护卫也并非软弱可欺,偌大一个李家,怎么就这么没了呢?
身边的家仆丫鬟见事不对,都卷着财物跑了,她一个不谙世事的千金小姐,身旁无人可依,连为兄长下葬都做不到,不吃不喝三天后,一直守在兄长身旁的李泉诗,最终昏了过去。
如果那时候就这么随着李泉赋去了,是不是会更好呢?直到现在,李泉诗还是会常常这么想,毕竟,人只要活着,就要面对太多,哪怕不是自己所愿意的。
李泉诗最终还是没能随着那场雪一起,被埋在那个冬天。当她再次睁开眼时,已不在徽州。
朱棣救了她。不过那时候,她还不知道眼前这个温和清俊的男子,就是当朝燕王。她只知道,这个自称是李泉赋故交的人帮她好好安葬了兄长,并答应为她查清一切。
隆冬的北平让李泉诗极为不适,她总是呆在屋子里,翻着书架上的书。朱棣不是每天都会到这个宅子来的,一个月里只有半数不到的日子能看见他,每次朱棣来,李泉诗总要追问他调查的结果,朱棣似乎也不烦她,总是耐心地说。慢慢的,李泉诗问的次数少了,她明白这件事已经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只是,她却比期待结果还要热切地,期待有个人的到来。
朱棣每次过来,总会到李泉诗处喝一杯茶,看她制墨。两人就这么坐着,时不时说上几句话。开始是聊李泉赋,后来,便是各类话题。两人都发现,对方竟是不可多得的知己。李泉诗生命中最冷的那个冬天,就这么在茶香里过去了。
李泉诗甚至有了种错觉,她会在这个院里长远地住下去,就像曾经在徽州一样,身边也还会有人,像暖阳一般,对她笑。
只是,终究是错觉。将要开春时,李泉诗被人接到了北平城中,在走进那座华丽的府邸后,李泉诗第一次见到了徐瑾。
“你就是泉诗吧?”眼前的女子面容姣好,举手投足间皆是养尊处优的贵气,“你的事我都听王爷说过了,今后你便住到王府来吧,王爷事务繁多还要两头跑也是劳累,我已经和王爷说过不会介意了,所以你就安心住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