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长空澹澹孤鸟没(1 / 1)
李德任半跪于地,目光直视父亲,言语掷地有声:“阿爹若执意如此,臣请求舍弃太子之位出家为僧。”一语出,满室皆惊,其中亦不乏汗颜钦佩者。李遵顼大怒,一拍桌案,青筋暴起,扬手直指李德任:“德任,你!”李德任正视他的目光,没有半分惧意。
片刻之后,李遵顼放缓了语气,但却冰冷地说:“既如此,那你就不要当这个太子了。”复对众人说:“即日起,废黜李德任太子之位,贬为齐王,幽于灵州。”见众人大惊之下皆欲劝谏,又加了一句:“谁敢替他求情,谁就与他同罪。”
李德任神色淡然、目光坚定,缓缓跪于地上,解下太子印绶,置于一边,面对李遵顼,俯身叩拜,说道:“阿爹保重,儿臣告退。”之后起身,转身向殿外走去,步履沉沉,目不斜视。走到殿门,稍稍停住,殿外的阳光照到他身上,光华流转,他背对着李遵顼说:“阿爹,儿臣还是那句话,联金抗蒙方为上策。”之后头也不回地迈步出殿,直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李遵顼望着他的背影一点点消失,蓦地想起多年以前,当他自己还是齐王的时候,每次回府,那个欢喜地往他怀里扑的稚童。只是从他坐上龙椅开始,他就知道,那样的日子,早已是前尘旧梦。
“陛下,”李遵顼的神思被一个声音拉回来,见拓跋贡乔立于御阶下,凛然言道:“太子乃国之储副,非大罪不能轻易幽废。况太子乃是以拳拳之心为国家计,固谏之心可感天地,贤德若此,何罪之有?”
李遵顼怒意未平,又被激起:“拓跋贡乔,你没听见朕说的话吗?为他求情者与他同罪!”
“臣并非为太子一人,臣是为了天下苍生,请陛下三思。”
“照你这么说,朕是不折不扣的昏君了?”
“臣不敢。”
“还有什么是你不敢的?来人,拖下去,下狱!”两个质子军武士上前,架起拓跋贡乔便往殿外拖。拓跋贡乔无一分惧色,高声呼道:“陛下,太子无罪,不能废黜太子,不能废黜太子……”声音久久回响,李遵顼冷哼一声,起身拂袖而去。
南平王府中,漪兰焦急地望着门口。不多时,见羲和风尘仆仆地进来,忙起身迎上去,听得羲和说:“我才出去打听飞雪下落,怎么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大伯父现在何处?”
“幽于太子府中,不日便要启程去灵州了。”漪兰眉头紧锁回道。
“这怎么行,我还是进宫一趟。”还未动身,便听云冽说:“殿下不可,武安侯固谏已是身陷囹圄,兀卒现在还在气头上,殿下现在去非但帮不了太子反会殃及己身。”
羲和看看他:“我又何尝不知,但总不能不管不顾,我怎么对得起伯父。”
“殿下还是暗中去和太子殿下商量一下,看有没有万全之策。”羲和思虑片刻,只得点点头。
是夜,买通了看守,羲和悄悄进入幽禁李德任之所。李德任素衣常服坐在灯下读书,见了他,并不意外。但见羲和目中颇有不忍不忿之意,只说:“羲和,阿爹在政事上反复无常,国事日颓,我不得不如此了。我自认无愧于国,若此番进谏能换来国家之新气象,便也无憾。”
“可是伯父,这太子之位,你是最当得起的。侄儿思虑良久,但未想到一个万全之策让阿爷改变心意。”
“羲和,”李德任郑重地说:“所谓潜龙在渊,君子要待时而动,善于保存自己。武安侯,我很感谢他,但这不值。你要懂得明哲保身,嵬名家,折我一个就够了。你切不可轻举妄动,未来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羲和跪下:“伯父!”李德任将他扶起来,厉声道:“你若不听我的话,就算我没有你这个侄儿。”见羲和低下头,颇有不忍,又说:“阿爹令飞雪归来后居留中兴府,以后,还要劳你费心。”
“伯父放心,我定护飞雪周全。”
李德任望着跳动的烛火,神思飘向远方:“若她回来,你跟她说,让她去走她想走的路吧,有个依靠总比没有要好。”一夕之间,他仿佛苍老了许多。
羲和走出屋门,对着李德任的方向,叩拜三次,静默良久,转身离去。
羲和与漪兰各自落坐,久久无言,时光仿佛静止一般。打破沉寂的是侍从通禀的声音:“殿下、王妃,麻魁军统领细封昭平求见。”二人自是了然,漪兰见羲和伤神多时心力交瘁,遂起身:“我去看看吧。”
细封昭平神色焦急在屋中踱来踱去,见到漪兰忙迎上来:“王妃……”言语略哽咽。漪兰扶她坐下,柔声说:“细封姐姐,我知道你是为贡乔兄长来的。”
她点点头:“王妃,可有什么良策?”
“其实兄长之事,姐姐不必太过焦心,”顿了一下,又说:“汉时李广率军出雁门关,因寡不敌众而被俘,部队死伤众多,本是死罪,赎为平民。后来汉匈又开战,李广又再次领兵,统帅三军。”
细封昭平思索片刻,眼前一亮:“我懂了,多谢王妃,我这就去跟他说。”漪兰错袖略止了下,复说:“姐姐,替我给兄长带一句话,这也是大伯父的意思。”
细封昭平凝神静听,漪兰神色慨然,淡淡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李德任离开中兴府这日,天色阴沉。羲和在城墙上目送他离去,天边金雕凄厉地嗥叫。车队渐渐消逝在地平线尽头。漪兰走到他身边握了他的手,他转头苦涩地笑笑。
“我已经知会了沿途各州府监军司,不会慢待伯父的。”漪兰听他说着话,点点头。羲和携了她慢慢走下城楼,路仿佛变得遥远而难行。“我知道旁人是怎么说我的,懦弱寡情,不敢惹祸上身,罔顾伯父对我那般好。”
“智者总是少数,他们不是你,又怎么会知道你心里的苦,随它去便是了。”羲和听了她的话,露出极疲惫的笑容,叹了口气。
李德任车队出城不远,即见一个孤零的身影在路边等候,是北平王李德旺为他奉酒饯行。
李德任下马走过去,接过酒:“德旺,谢谢你来送我。”李德旺眉间愁云深锁:“大哥,你我兄弟疏离日久,但手足之情仍在。从小你便与德成亲近,宗真一事后与我更加疏远。大哥,不是我不懂你直谏之心,我的想法跟你是一样的。但成事是需要时机的。”
“若说为人处世之道,有时你的确强于我。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到最后是殊途同归。好兄弟,以后中兴府这边的事务,就要多劳你费心了。”李德任说完,饮尽杯中酒,拍拍李德旺的肩膀,回身上马,启程出发,向灵州的方向行去,一路烟尘。
李德旺静静目送一行人远去,此时的他并没有想到,这会是他们兄弟两个,最后一次见面。
兴庆、灵州自春不雨,至于五月,三麦不登,饥民相食。李遵顼点兵不能聚集。
拓跋贡乔上疏请求将功折罪,率军攻金,六月,适逢金陇安节度使完颜阿邻日日与将士宴饮,不治军事。李遵顼遣贡乔率万骑攻之十余日,掠人民五千余,牛羊、杂畜不可胜数。遂赦免拓跋贡乔,功过无算。
羲和在园中射箭,漪兰在一旁静立陪伴。一连三箭,皆中靶心。拉弓搭好第四箭时,侍女匆匆来报:“殿下!西壁妃要生了,您去看看吧。”羲和一分神手一抖,箭破空而出,擦过箭靶钉入土地。
羲和放下弓,望向漪兰,漪兰涩然一笑:“去看看吧,她也一定希望你去的,这是你的第一个孩子。”羲和伸出手,漪兰一怔,终是搭上他的手,随他向东阁走去。
刚行至门口,即听见屋内传来婴儿嘹亮的啼哭声,一声声传出,仿佛划破天际。
立时有侍女一脸喜色地来报:“恭喜殿下,是个小世子。”羲和只是点点头,暗暗握了握漪兰的手。
西壁洛珈疲惫地卧在床上,慈爱地看着旁边粉雕玉琢的小婴儿。见羲和进来,高兴地说:“殿下,你快来看,我们的儿子多好看啊。”无论真心与否,屋中的下人皆是一阵恭维贺喜声。
羲和走过去,抱起孩子,来回踱了几步,面露微笑。孩子粉扑扑的笑脸、乌溜溜的眼睛甚是可爱。“殿下,给孩子取个名字吧。”西壁洛珈说。
羲和略略思索,说道:“就叫李承曜罢。”
“承曜。”西壁洛珈默念几遍,很是喜欢:“真好,妾代承曜谢过殿下了。”
“恭喜妹妹了,一点心意,望妹妹收下,希望承曜的未来平安顺遂、功业圆满。”漪兰着人送了一把小小的长命金锁,西壁瞟了一眼:“谢过姐姐。”命人接过来,放到一边。
漪兰走到羲和身边,看了看孩子,孩子闪着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这看那,目光见到漪兰,咧着小嘴就是一笑,仿佛让人心都融化。完颜清音见了,开心地说:“承曜这孩子倒是与姐姐亲近呢,姐姐抱抱吧。”羲和把孩子交给漪兰,漪兰小心翼翼地接过,怀抱着这个小生命,软软的、暖暖的,想到自己曾经失掉的孩子,面上笑着,心里不禁悲喜两重。但她全然没有发觉,西壁洛珈目光中一闪而过的怨念。